-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申請書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21子女入學申請書
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申請書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申請書可以使我們的愿望得到合理表達。來參考自己需要的申請書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子女入學申請書,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子女入學申請書1
尊敬的及貴局基教科的同志們:您們好!
我們孩子今年8月份就滿6周歲了,根據《義務教育法》 的規定,父母必須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我多次來 貴局基教科咨詢,工作人員______告訴我孩子就近入______學校的 難度很大,故提出本申請。
一、 基本情況
我們是本區______(單位)的正式職工,住__________,與______ 小學小學的學區一墻之隔,學校離我們家屬院也不過是兩站之 遙、離孩子爺爺奶奶居住地百米之遠,但我們孩子不能就近上 這所學校,而被告知要到,離家較遠的學區小學東______小學。 為了驗證孩子學區的遠近,2008年4月23日,我們專程騎自行車奔赴該所小學。沿著南二環—>建工路—>萬壽南路—>幸福南路—>長鳴路等幾條必經的“大道”,終于找到了這 所學校,共歷時42分鐘。一路上,歷經5個紅綠燈、13個岔路 口、30余處工廠企事業單位大門商住小區和地下停車場(后附 詳圖),學校周圍沒有一條可直達家、校的公交路線。孩子若 在這所小學上學,家長必須一日8趟、少說也得化四個小時親 自接送,而且中午飯后就得啟程。 就我們自身條件而言,父母年事已高(戶籍也在本區______派出所),承擔不了長距離接送孩子的重任。我們倆一天到晚 忙忙碌碌,工作壓力非常之大,哪里有時間一天4個來回,往 返8趟,花四五個鐘頭接送孩子?況且小學放學又不是很有規 律,路上安全隱患又有這么多。實事求是地講,我們家屬院孩子從來就沒有一個在貴局指 定學區——東______小學上過學。
二、關于孩子的學區
通過調查走訪,我們也了解到孩子學區之所以劃歸東______小學,主要是:一是學區跟戶籍走。我們的戶籍多年來一直由 本單位管理,后來由于職能調整的需要,將戶籍業務移交到______
派出所。需要申明的是,當時單位與學校附近的道路尚未開通, 一片荒蕪,來往還很不方便;二是臨近的沙____小學充當了學區內小學的角色。2006年前進城務工人口較少,我市沒有嚴禁跨..... 區縣、跨學區上學和班額限制,單位孩子可在沙____小學就近 上學;三是單位進人少,家長通過戶口遷移回避學區問題。近 十余年來,單位幾乎沒有新增人員,適齡兒童很少。家庭經濟 狀況好的,子女直接擇校上學,差一點的將孩子戶口遷到直系 親屬名下,回避了這一問題。因而學區問題長期無人提及。
三、孩子學區問題我們無法回避
2007年5月,市教育局《關于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問題的通知》(市教基發?2007?22號)下發后,明確規定, 學校不得跨區縣、跨學區招生。沙____小學雖然較近,但顯屬 碑林區教育局且系拆遷對象。況且我們親屬戶籍均在______派出 所,孩子戶口又無處可遷,學區成為我們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 第一大難題。
四、學區也應與時俱進
早在1987年,原國家教委就在《關于制定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標準、義務教育實施步驟和規劃統計指標問題的幾點意見》中規定,學生居住地與學校距離應在3公里以內。現在我 們身處大城市,城鎮化進程推進20余年了,學區半徑內學校 不少。而給我們孩子指定的學區小學仍然不至2-3個3公里, 跑那么遠的路才能享受這個“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義務教育法》第2條),是不是有損孩子的合法權益?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孩子是我們的,更是國家和社 會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第5條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 權益,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 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 公民的共同責任。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也明確規定:國家 和政府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社會組織和個人應 當為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地方各級人民政 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為此,我們懇請趙局長及基教科同志,體恤孩子的實際情 況,依據法律政策,給孩子接受義務教育提供一個便利條件。
闡述如下:
一、教育理念的引領
我和妻子都是農村出身,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在社會上打拼多年,深感良好的基礎教育對人一生的重要性。而貴園是光澤最好的幼兒園,園所環境非常漂亮,很適合孩子學習、生活和運動。我也跟老師交流了一些問題,老師們也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我相信,孩子一定會在貴園度過快樂的時光。
二、家庭的實際困難
我的妻子均在圣農集團工作,一個月只能放假二天,而節假日有時也得不到休息。 一方面孩子的爺爺奶奶均年過七旬,住在李坊鄉增排村,爺爺患有嚴重的關節炎,特別是奶奶近來頸椎和腰腿的舊疾越發嚴重,老兩口無論從體力和精力來講照顧孩子都比較吃力, 同時,我村因為外出打工人員眾多,孩子都跟著家長外出就讀,幼兒教育基本癱瘓。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單純的家庭教育已經無法滿足孩子日益增強的求知欲以及對新事物的探索欲,我們認為幼兒園動靜交替的各項活動更利于孩子的成長,同時我們還希望培養孩子的 社會交往能力,讓他理解到小朋友之間互相幫助彼此學習的重要性。
特此申請。
聯系電話:
申請人:______
子女入學申請書2
____學校領導:
你們好!
______系____省____縣____鄉人,身份證____,現在在我單位務工,因子女隨親就讀,現申請到你校上學,望辦理入學手續。
孩子:______,____歲;父親______,____歲,工作于__________單位;母親______,____歲,在____公司工作。家庭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單位(蓋章)
__年__月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