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地方課程》教學總結
本學期,我們開設傳統文化課程。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學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一學期下來,同學們逐漸適應,從容上課,現在孩子們對詩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課本中的營養,體驗到了對傳統文化更深刻的認識。這讓我為她們高興,先將總結如下: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一班,共48人。學生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借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取得成績:
豐富學生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了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及寫作水平。
1、在誦讀中領略《千字文》的聲韻之美。感悟古詩的真摯之情。
2、曉通古建筑文化的'歷史,體會古代人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
3、認識一些文學巨匠,初步了解他們的生平行跡,領略其獨特風騷。
4、知道環境與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5、熟識中國傳統文化,感悟其歷史、文化價值,體會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三、采取的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等。
2、注重游戲教學。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游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多種形式。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4、重視平常積累,背誦經典名句名篇,通過進行比賽來提高效率。
5、重視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并以此作為反饋,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
下面我來談一下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由于我們今年剛開設《傳統文化》授課經驗有限,影響到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后多進行一些培訓和交流會。
其次,教學經驗不足。由于沒有考慮到本學期教材,往往與語文授課時相混,影響與開設傳統文化時目的相違背。
下學期我會注意參加一些相關培訓和交流機會,收進科學的教學模式,及時的解決本學期的問題,我們會發揚優點,改進不足,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
【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地方課程》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學年度第一學期后勤管理工作計劃01-18
生物教學年度工作總結12-13
第一學期高二政治教學工作總結01-19
地方領導會議總結12-18
第一學期德育工作總結01-20
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一學期教學總結06-25
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一學期教學總結范文11-29
小班第一學期班務工作總結01-20
小學第一學期校本培訓工作總結01-19
第一學期小班班級工作總結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