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企業審計計劃書參考范本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公司的財務部審計監管人員,那么有關企業的審計計劃書要如何來寫,我們參考以下一篇審計計劃書范本,喜歡有幫助到你。
一、評審會計報表的內部制度
(一)調查了解并描述報表編制的內控制度。
1. 調查了解會計報表編制的崗位責任控制情況。即看各環節的工作質量要求是否明確,各崗位的工作范圍是否明確,各崗位之間的制約和配合關系是否協調。
2. 調查了解會計報表編制程序控制情況。主要了解有無制定結賬日程表和結賬程序以及對結賬質量的控制情況;了解企業的對賬制度,看有無定期地進行賬證、賬戶、賬表的核對;了解企業的試算平衡控制情況,向企業索取“總分類賬戶本期發生額及余額試算平衡表”和“明細分類賬戶本期發生額及余額明細表”,并與有關賬戶進行核對,檢查其試算平衡工作的正確性。
3. 調查了解內部會計稽核控制情況。主要調查了解企業有無對報表編制的審核和檢查制度。
(二)驗證企業報表編制程序的執行情況。
1. 通過查詢或實地觀察,了解報表編制各環節責任的落實和遵守情況,評價各環節運行是否合理,各項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執行。
2. 運用抽查法檢查報表編制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有效,重點檢查結賬、對賬、試算平衡和財產清查的工作質量。
3. 抽查部分報表,初步審查報表編制工作質量,以便了解會計人員對報表編制原理和編制方法的掌握情況。
(三)對財務報表內控制度進行評價(略)。
二、審查財務報表編制的正確性
(一)審查資產負債表編制的正確性。
1. 審閱資產負債表的內容,看其是否具備了資產負債表的全部要素。
2. 審查資產負債表的項目排列與分類是否恰當。
3. 核對資產負債表項目與有關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賬戶的一致性。
4. 核對報表中小計、合計項目的計算。 (二)審查損益表編制的正確性。
1. 審閱損益表的構成要素,看其是否完整。
2. 審閱損益表的項目與格式,看其項目排列是否恰當。
3. 核對損益表項目與有關成本費用賬戶的一致性。
4. 復核損益表中利潤的計算是否正確。
5. 審查利潤分配表項目的真實性。
6. 核對利潤分配表與損益表有關項目的一致性。
(三)審查現金流量表編制的正確性。
1. 審查現金流量表的外觀形式,看其內容是否完整,結構是否符合要求。
2. 索取現金流量表編制的工作底稿,并審查下列內容:與資產負債表核對有關項目資料來源的正確性;與損益表核對有關項目資料來源的正確性;與相關賬戶的余額或發生額核對有關項目資料來源的正確性。
3. 對照賬戶檢查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直接法)的正確性。主要核對以下內容。
(1)核對產品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應交賬款、應收票據等賬戶,看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編制的正確性。
(2)核對投資收益賬戶,看投資的現金收益項目編制的正確性。
(3)核對應交稅金、應收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看實際收到的增值稅項目編制的正確性。
(4)核對材料采購、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賬戶,看購買貨物支付的現金項目編制的正確性。
(5)核對財務費用賬戶,看支付借款利息項目的正確性。
(6)核對應交稅金,看繳納稅款項目編制的正確性。
(7)核對應付工資賬戶,看支付員工工資項目編制的正確性。
(8)核對管理費用、制造費用賬戶,看其他現金支出項目編制的正確性。
4. 對照長期投資、固定資產賬戶和發行股票的`文件,看發行股票在收到的現金基礎上項目編制的正確性。
5. 對照賬戶和其他有關文件,檢查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項目編制的正確性。具體檢查如下內容:核對股本、股票溢價賬戶和發行股票的文件,看發行股票收到的現金項目編制的正確性;核對應付債券賬戶和債券發行文件,看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項目編制的正確性;核對短期借款、長期借款賬戶,看向其他企業借款收到的現金項目編制的正確性;對照應付股利賬戶,看支付股利付出的現金項目編制的正確性;對照短期借款、長期借款賬戶,檢查償還債務付出的現金項目編制的正確性;對照財務費用賬戶,檢查籌資費用項目編制的正確性;對照長期應付賬款賬戶,檢查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所支付的租賃費項目編制的正確性。
6. 對照賬戶審核非常項目產生現金流量的正確性;核對資本公積金賬戶,看捐贈現金收入的正確性;核對營業外支出賬戶,看捐贈支出和罰款現金支出的正確性。
7. 核對財務費用賬戶,審查匯率折算差額的正確性。
8. 復核報表項目計算的正確性。
9. 索取或編制一張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明細表,并對照賬戶,審查其內容的正確性。 10. 對照賬戶,審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間接法)有關項目編制的正確性。 主要審查以下內容。
(1)對照累計折舊賬戶,審查計提累計折舊項目的正確性。 (2)對照待攤費用賬戶,審查待攤費用減少計算的正確性。 (3)對照應收票據賬戶,審查應收票據減少計算的正確性。
(4)對照應收賬款賬戶和壞賬準備賬戶,審查應收賬款凈額減少的正確性;對照無形資產賬戶和遞延資產賬戶,審查無形資產及遞延資產減少的正確性。
(5)對照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等與存貨相關的賬戶,審查存貨減少項目的正確性。
(6)對照預提費用賬戶,審查預提費用增加計算的正確性。
(7)對照應付賬款賬戶,審查應付賬款增加計算的正確性。
(8)對照應付票據賬戶,審查應付票據增加計算的正確性。
(9)對照固定資產清理賬戶,審查固定資產報廢損失計算的正確性。
(10)對照固定資產清理、長期投資、無形資產、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等賬戶,審查出售長期資產損益計算的正確性。
(11)對照財務費用賬戶,審查長期借款利息計算的正確性。
(12)對照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審查增值稅收繳凈額計算的正確性。
三、審查會計原則的遵守情況
(一)索取會計政策說明書。
(二)抽查與會計政策有關業務的會計處理,以驗證會計原則的遵守情況。
1. 檢查折舊方法、存貨計價方法,看其是否遵守了一致性原則,并調查其變化的理由。
2. 檢查長期投資、固定資產、應付債券等有關資產和負債項目,看其是否遵循了實際成本原則。
3. 檢查并評價壞賬準備的計提、折舊方法的使用及應收票據貼現數的情況等,評價其對穩健原則的遵守情況。
4. 檢查一年內到期的長期投資和長期負債的列示以及其他對當期財務狀況發生重要影響的項目,評價其對重要性原則的遵守情況。
(三)評價會計原則變更的影響。 對于會計原則發生變更的,要計算其對資產、負債、損益所產生的影響,并檢查其在報表附注說明項目中是否得到正確反映。
四、對有關問題進行必要的調整
對項目審計中發現的與會計準則不符的事項需要進行調整。收集各項目審計的工作底稿,將需要調整的項目進行調整。 五、對會計報表進行分析性復核
(一)計算或驗證下述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指標。 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
(二)將上述指標與上期數字進行對比,分析其增減變化的趨勢,對異常變化進行重點檢查和核實。
(三)寫出分析性復核的結果,為確定實質性測試的重點和范圍提供依據。 六、審閱報表附注與說明
(一)調查和了解會計報表附注與說明的內容。 (二)索取有關部門對會計變更事項的審批文件。
(三)審閱報表附注與說明事項有關的會計核算和其他資料,以驗證所說明事項的真實性。
(四)審閱附注與說明事項的處理是否符合會計準則,評價其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 (五)審查存貨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長期合同中會計方法的變更,看其是否進行了說明。
七、審閱報表的揭示與表達方式
(一)審閱會計報表的揭示是否按現行有效的會計制度所規定的項目進行反應,企業有無合并或少列有關項目。
(二)審查會計報表的格式是否為規定的格式,企業有無調整。
(三)審核報表的編制是否符合編制原則,如報表各項目的計算和相互勾稽關系是否正確等。
八、審查外幣報表的換算
(一)索取一份外幣報表與換算報表。
(二)評價其功能性貨幣選用的合理性。
(三)索取外幣報表換算工作底稿。
(四)復核資產負債表各項目使用匯率是否合理及換算金額的正確性。
1. 資產負債類項目是否按決算日市場匯率折算。
2. 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是否按歷史匯率折算。
3. 將來分配利潤項目與折算后的利潤分析表項目相核對。
4. 復核折算差額計算的正確性與報表列示的正確性。
5. 核對年初數與上年折算數的一致性。
(五)復核損益表與利潤分配表各項目折算的正確性。
1. 復核發生額的項目是否按平均匯率折算。
2. 復核發生額項目以決算日匯率折算的是否在附注中說明。
3. 復核平均匯率計算的正確性及計算方法的一致性。
【有關企業審計計劃書參考范本】相關文章:
企業內部審計報告范本06-11
審計報告收費標準參考07-06
出具審計報告資料參考12-01
審計報告模板參考四篇09-05
財務審計報告范本08-05
醫院審計報告范本12-25
能源審計報告「范本」11-15
離職證明參考范本11-16
企業能源審計報告12-08
酒店實習計劃書范文參考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