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級語文中考復習計劃
2017年九年級語文中考復習計劃:行道樹近義詞辨析
裝飾裝潢
【相同點】都兼屬動詞和名詞。作為動詞,都有裝點物品、裝修物體的意思;都是中性詞;都有書面語色彩;都能作賓語和謂語。作為名詞,都可指裝點、裝修工作;可作主語和賓語。
【相異點】“裝飾”作為動詞,側重指對身體或物品加以裝點和修飾;常用于人的衣著打扮和房屋的美化修整,適用范圍比“裝潢”大。常作謂語和賓語。作為名詞,側重指裝飾工作和裝飾的造型,常作主語。例:我們惟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張曉風《行道樹》)
“裝潢”作為動詞,側重指裝點物品的外表,使物體美觀,有氣派;有時含有虛裝外部氣派、聲勢,掩蓋內部虛弱之意;常用于書畫、屋室、門面、器物等。作為名詞,表示裝潢這種工作及其效果;常作主語。例:他把酒樓的門面裝潢得十分漂亮。/這個公司售樓部的裝潢十分別致。
襯托點綴
【相同點】都可作動詞;都可表示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更加突出的意思。
【相異點】“點綴”側重指裝飾原有的事物,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適用范圍較窄,多用于環境、景物、場面等。此外,還有裝點門面的意思,例如:“請那個有點名氣的人物做發起人,不過點綴點綴罷了”;“襯托”沒有這個意思。除作動詞外,還可作名詞,指用作襯托或裝飾的事物。“襯托”沒有這個意義和用法。例: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城市里,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張曉風《行道樹》)
“襯托”著重指陪襯、對照原有事物;既可用于具體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適用范圍較廣。只能作動詞。例:“被濃云襯托著,大壩仿佛是一只泊在海里的大軍艦,更加雄偉了。”(王愿堅《普通勞動者》)
清爽清新
【相同點】都是形容詞;都有清潔、舒適的意思;都有書面語色彩;都可用來形容空氣、環境、感受等方面;都能受程度副詞修飾;都能作謂語、定語和補語,不作狀語。
【相異點】“清爽”側重指清潔涼爽,干凈舒適;多用來形容空氣、環境給人的感受;兼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例:她把居室收拾得窗明幾凈,給人以十分清爽的感覺。
“清新”側重指干凈而新鮮;多用來形容空氣、語言、作品風格、意境、色調等新穎別致;多用于書面語。例: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了,但我們仍然固執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張曉風《行道樹》)
2017年九年級語文中考復習計劃:“舌尖上的中國”
“長鼻子”校車、舌尖上的中國、“蛟龍號”潛水器……昨天是南京中考第一天,上午考語文下午考物理,走出考場的考生大多心情不錯,試卷里出現了不少社會熱點問題,非常有親切感。記者約請南京名師對首日兩門學科進行詳細點評。
【熱點考生】
雙胞胎上考場老師笑稱“要仔細辨認”
“他們兄弟倆是我們學校的‘流川楓’!”昨天,人民中學考點來了對搶眼的雙胞胎——南京市弘光中學初三(1)班的尹牡騏和尹牡骙。1.8米的瘦高個兒,清秀的面容,兩個長得幾乎一樣的帥小伙兒成績好人緣棒,雙雙是班級籃球隊的主力成員,考場老師盯著他們半天,笑稱“一會要仔細辨認”。
“以前也教過雙胞胎,可是像這哥倆這么優秀的還是第一次!”班主任田佳打心眼里喜歡這哥倆,初三(1)班是全年級成績最好的一個班,而哥倆的成績每次都是班級前10名。“他們是那種很穩重很內斂的孩子,不張揚卻非常善良,樂于幫助別人。”讓田老師感動的是,初三快畢業的時候,班上很多同學提出來想和雙胞胎哥倆坐在一起,即使靠著也好。“我們班的同學就喜歡和他們一起,對別的學習上有困難有問題的同學,他們總是熱心相助。”
尹牡騏和尹牡骙長得非常像,田老師不走到面前也認不出來誰是誰。“老二骙的鼻子上有一顆痣,我一般就是用這個來辨認他們兩個。”從初一起哥倆就一直是同座位,關系非常好,從來沒有過紅過臉鬧過別扭。有趣的是,兩個孩子心靈相通,考試成績常常一樣,錯的題目也驚人相似,幾次模擬考試的成績很靠近。高中兄弟倆還是想在一起,從小到大兩個大男孩已經習慣了彼此在身邊。
昨天記者發現,老師和同學們稱呼兄弟倆都是一個字“騏”或者“骙”,很有點偶像劇男主角的感覺,而大家叫他們的媽媽也是很有意思的稱呼“雙媽”。“騏和骙在學校有不少粉絲的哦,他們是學校弘光杯籃球賽的主力隊員,長得又清秀,有點流川楓的味道哦。”一名特地來給學長送考的初一女生告訴記者。
【感人現場】
初一家長和學生自發來送考
16塊助威展板筑成“星光大道”
“才子文思泉涌,佳人走筆如龍”、“筑最美弘光夢,刮最炫民族風”……昨天上午8:00,人民中學考場外一群初一的孩子和家長精心布置了一條“星光大道”,他們高高舉起16塊助威展板站在通道兩側,把輕松的心情和真摯的鼓勵傳遞給每一位走過的初三學長。
清晨7點多,弘光中學初一年級兩個班的同學穿著整齊的校服,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人民中學考場,展開精心設計的兩條橫幅,在學校人行道的兩邊拉開。左邊的橫幅上寫著:“傳承精彩的夢想傳遞真摯的祝福”;右邊的橫幅寫的是:“為精彩的'夢想加油為無悔的青春喝彩”。同學們的手里還舉著精心制作的展板,展板上用輕松、幽默而又時尚氣息十足的話語,寫滿了對初三學長的鼓勵和祝福。有的展板有溫暖的鼓勵:“考場輕松一點,成績勝人一籌”;有可愛的祝福:“才子文思泉涌,佳人走筆如龍”;有時尚的祝愿:“筑最美弘光夢,刮最炫民族風”。16塊展板被精心設計成各不相同的色彩,拼接起來,就形成了兩道絢麗的彩虹。
8:00,初一的同學整齊地排列在入場通道的兩側,看到初三學長陸陸續續走進考場,學弟學妹們加油助威的勁頭更足了。還有熱心的學弟,端起手里的相機,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為學長留下一份紀念。
【學科點評】
語文:今年的試卷著意求“真”
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人民中學毛韻華老師認為:試卷的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便涉及青奧會議中心、電視片《舌尖上的中國》、“蛟龍號”深潛器及兒童歡度六一節等熱點信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第二部分“閱讀”,四則材料有味、有趣、有情、有思,錯落有致,富有美感,都需要學生將自己的讀書經驗與生活體驗相結合。所選唐詩清新優美,其中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學生讀過的諸多古詩類似,學生讀來很親切;文言文《古鏡》新奇有趣,與學生熟知的光學現象有關,開闊了語文學習的視野。小說《兄弟》,寫小人物,小故事,語淡情濃,讓學生學會關注民工,珍惜親情;議論文《知識的責任》厚重嚴整,引導學生感受知識分子的人格力量,并培養自己的責任意識。
最能體現讀書與生活緊密相連的當數今年的作文題“帶一本書去旅行”。南京市優秀教師、二十九中王生福老師認為:在價值導向上,今年的語文卷著意求“真”,倡導學生立足做人,熱愛讀書,練好語文基本功。例如,閱讀部分貫徹了“真閱讀”的理念,需要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闡發真情實感,不能簡單地依靠僵化的“答題公式”應對考題。再如,作文題“帶一本書去旅行”,以學生曾經或即將經歷的暑假生活為情境,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激發學生的寫作沖動,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該作文題不僅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有話想說,而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各自的表達空間,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
物理:試題由易到難,覆蓋95%以上知識點
沿江開發區教師進修學校老師、南京市物理學科帶頭人史獻計認為:今年的中考物理試卷文字簡潔流暢,閱讀量適中,試題的呈現由易到難,大多數試題素材直接來自于課本或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一方面讓學生對試題的情境感覺親切,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學生答題的信心,有效緩解了學生答題時的緊張心理。試題覆蓋了課本95%以上的知識點,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滲透在題目中考查。如第1題考查了學生對生活中溫度、質量和時間的“估測”能力;第4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第5題考查了對家庭電路的認識;第16題以“蛟龍號”潛水器為背景,考查了壓強和浮力的知識;第19題以“塑料尺”為主線,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考查了長度的測量、分子動理論等知識;第29題以電話機為背景考查了壓強、電磁波等知識。這些試題的情景設計和設問緊扣課標,考查形式靈活多樣,側重于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有較強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特色,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南京三中物理高級教師高康寧認為:試卷中考查的知識、技能、方法不偏不怪,貼近學生生活的題目隨處可見。如第13題設置了“中考期間在考場附近禁鳴喇叭”,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便于緩解學生緊張的心理壓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人文關懷。對物理實驗的考查仍然是重點,本試卷中大部分試題是圍繞實驗展開的,課本上的重要實驗幾乎全部涉及,同時更關注了學生對實驗過程的評價。如第6題考查的是物理實驗的思維方法;第26題根據實驗數據引發學生對得出的實驗結論做進一步的思考;第27題考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排除實驗故障的能力,本題第(4)問啟發學生不要放過實驗過程中出現的預設以外的實驗現象,培養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和創新精神。學生只要了解實驗原理、經歷實驗過程并掌握實驗方法,就容易解答這類試題。
【2017年九年級語文中考復習計劃】相關文章:
中考復習計劃及實施的意見04-19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復習計劃11-05
期中考試語文總結06-09
月考復習計劃09-26
語文期中考試反思總結05-15
語文組期中考試質量分析報告01-18
初三英語復習計劃書11-24
高三復習計劃書11-09
優秀作文:我的期末復習計劃書09-07
初一期末復習計劃書匯編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