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學校項目建議書
項目建議書(又稱項目立項申請書或立項申請報告)由項目承建單位或項目法人根據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和地方中長期規劃、產業政策、生產力布局、國內外市場、所在地的內外部條件,就某一具體新建、擴建項目提出的項目的建議文件,是對擬建項目提出的框架性的總體設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培訓學校項目建議書,歡迎閱讀。
一、全村基本情況
茶房鄉響水村位于茶房鄉東南面,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左右,東與涌寶鎮相鄰,西與大寨鄉接壤。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共445戶,總人口1846人。全村有耕地面積4065畝,其中水田1236畝,長耕地1963畝。經濟來源以茶葉、畜牧業和勞務輸出為主。2008年經濟總收入112.37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608元。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響水完小承擔全村11個村民小組,445戶農戶,總人口1846人的普及六年義務教育的重要任務,特別是現在已處于“普九”學生入學高峰期,平均每年招生25名。學校現有學生137人,其中寄宿學生90人,住宿教師9人,在校就餐90人。現在學校僅有簡易食堂34.2平方米(含煮飯操作間),已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寄宿師生寄宿食宿的需要,特別是下雨天,全部師生僅擠在操作間外20來平方米的房子下,給學校正常的秩序和安全帶來較大的影響。響水小學師生食堂項目工程實施迫在眉睫。該項目工程的實施將使學校師生寄宿條件將進一步得到改善,有力地鞏固兩基成果,全面滿足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發展的需要。
1、可以徹底排除危房,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育資源,向現代遠程教育方向發展。
2、有利于發展學前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全面發展;可以全面推進撤并校點,實施集中投資,集中辦學的農村小學辦學新模式。
3、有利于全面鞏固“普六”成果,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科學興村,人才先行,因村作為,特色發展,脫貧致富,創建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
4、大部分學生家距學校10公里以上,目前學校師生食堂簡陋且嚴重不足,現有住校學生90名,教師8名,在學校食堂吃飯學生90人,現有食宿條件根本無法滿足學校師生食宿的需要。因此,建設師生食堂十分必要。
綜上所述,為鞏固好“普六、普九”成果,實施響水完小學校食堂建設項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建設規模
根據集中辦學,優化教育資源,提高辦學效益,促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發展的需要。本著合理規劃,適應教學發展需要,一步到位的原則,茶房鄉響水完小食堂建設項目工程擬建如下:
(一)新建彩鋼瓦結構操作間1間,總建筑面積20平方米。
(二)新建彩鋼瓦結構餐廳1間,建筑面積50平方米。
(三)新建彩鋼瓦結構儲藏室2間,建筑面積20平方米。
四、投資概算
食堂建設建筑面積100平方米,以每平方米600元計算,總投資概算6萬元。
(一)新建彩鋼瓦結構操作間1間,總建筑面積20平方米。平均造價600元/平方米,總造價1.2萬元。
(二)新建彩鋼瓦結構餐廳1間,建筑面積50平方米。平均造價600元/平方米,總造價3萬元。
(三)新建彩鋼瓦結構儲藏室2間,建筑面積20平方米。平均造價600元/平方米,總造價1.2萬元。
(四)新建彩鋼瓦結構保衛室1間,建筑面積10平方米。平均造價600元/平方米,總造價0.6萬元。
五、資金來源
由于我鄉屬于省級扶貧攻堅鄉,鄉財力困難,當地政府盡力協調解決建設資金1萬元。還差缺口資金5萬元,懇請愛心人士幫助解決缺口資金。
六、效益分析
響水完小是一所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高,家長放心,人民滿意的'示范性寄宿制小學,不僅承擔著我鄉鞏固“兩基”成果的重要任務,而且是為發展地方經濟培養勞動后備力量的重小學校建設項目建議書要陣地。師生食堂項目建設的效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項目的實施,可以全面解決師生的食宿問題,改善教師工作環境,規范學校管理,排除諸多安全隱患,解除學校、教師和家長的后顧之憂,為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創辦市級示范性寄宿制小學提供有力保證。
2、項目的實施,有利于鞏固“兩基”成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優化教育資源,穩步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從而帶動全鄉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
【培訓學校項目建議書】相關文章:
酒店項目建議書12-15
項目建議書規程12-17
學校環保建議書-建議書01-04
關于項目建議書的批復06-15
項目建議書的批復范文08-16
有關農業項目建議書范例12-17
景觀規劃項目建議書12-25
培訓學校培訓制度(精選6篇)12-09
培訓項目計劃書范文08-12
項目孵化教師培訓學習總結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