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通用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很多場合都離不了簡報,簡報是指我們日常就一個題目而簡單向聽眾簡述報告內容的過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簡報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春救助發放簡報(通用1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1
寒冬來襲,氣溫驟降,為保障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寶山區救助管理站自11月底起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特殊困難群體身邊,全力兜牢民生底線。
站位有高度以保障流浪乞討人員生命安全為第一要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寶山區救助管理站第一時間召開工作會議,部署專項救助行動,落實落細工作舉措、細化完善工作預案,最大程度降低寒潮天氣對流浪乞討露宿人員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保障其基本權益。
保障有力度確保流浪乞討人員第一時間被發現、被救助
區救助管理站進一步加強與公安、城管、衛生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健全完善專項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職責,實現實時溝通、快速響應。加大對風景區、商業區、交通樞紐、高架涵洞、宗教場所等區域的巡查頻次,及時開展救助救治,確保流浪乞討人員第一時間被發現、被救助。
服務有溫度確保“應救盡救”不遺漏任何一個救助信息
加強值班值守,全面落實領導帶班制、首接負責制、崗位責任制,保持求助電話24小時暢通,耐心細致做好接待服務,做到“應救盡救”。進一步提高救助機構管理服務水平,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緊盯水電氣暖、食品安全、建筑安全等重點領域,全面排查風險漏洞。優化服務供給,做好醫療用品、食品、飲品、衣被等物資的采購儲備工作。按照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抓好受助人員入站預檢等各個環節防控措施,確保站內受助人員安全。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2
近日寒潮來襲,氣溫驟降,為切實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基本生活權益,幫助其順利過冬,舞陽縣社會救助管理站積極行動,強化措施,深入開展2021年“寒冬送溫暖救助暖人心”專項行動。
自11月9日“寒冬送溫暖救助暖人心”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舞陽縣社會救助管理站加強站外主動救助的力度和強度。每天在汽車站、人流密集的廣場,公園等地點進行不定時、不定點的巡查。本著“自愿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對自愿來站避寒的流浪乞討人員熱情接待,對不愿來站的流浪乞討人員發放大衣、棉衣、棉褲等過冬衣物以及食品、飲料等,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保障。
隨著新一輪冷空氣的到來,流浪乞討人員能否順利過冬,牽動著救助站全體職工的心。為防止流浪乞討人員出現挨餓、受凍等情況,舞陽縣社會救助管理站再次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對汽車站、商場、建筑工地及人員較為集中的場所加強嚴寒天氣巡查次數,進行重點巡邏。截止30日,舞陽縣社會救助管理站出動救助車輛巡查103次,其中夜間巡查51次,站內外救助12人次。
11月22日晚,舞陽縣社會救助管理站張蕾站長帶領兩位工作人員進行夜間街面巡查,巡查到商貿城汽車站時,發現一名流浪人員杜小會,系南陽市內鄉縣人。詢問情況后,救助站工作人員多次勸導其入站救助,但杜小會本人始終不愿意入站救助,依據“自愿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救助站工作人員為其送上現金100元以及御寒衣物、食品、飲料等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物資。
12月29日,救助站工作人員在辛安鎮街面定點設置臨時救助引導點,進行“寒冬送溫暖、救助暖人心”活動,對街面上穿著單薄的環衛工人,流浪乞討人員發放棉衣棉褲15套、棉大衣15套、方便面10箱、火腿腸10箱、面包10箱、純牛奶10箱。
舞陽縣社會救助管理站認真落實省、市關于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為了進一步落實疫情防控要求,規范街面救助及站內安全管理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天候接待來站求助人員,并為其提供食宿、醫療、返鄉憑證等幫助,確保求助人員吃得上熱飯,蓋得上棉被,及時購票,順利返鄉。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3
為確保轄區內特殊困難群體安全過冬,溫暖過冬,營造濃濃的關愛氛圍,11月29日安平社區組織開展“愛在揚州情暖安平”寒冬送溫暖活動。
“倪大哥,最近氣溫下降了,你要多加衣服,別受涼了,有什么需要的東西,你隨時聯系我!”社區全科社工陳龍在困難家庭倪寶林家里走訪時,駐留的時間是最長的。倪寶林是智力四級殘,無工作無收入,家里還有80多歲雙目失明的老母親需要照顧,去年意外腿部骨折,至今還沒痊愈,身心一度頹廢。全科社工陳龍經常鼓勵他要樹立信心,樂觀對待生活,早日度過難關。
安平社區全科社工邱晶晶在走訪困境兒童的過程中,看到了小陸的微心愿手冊上寫著:“我的夢想是擁有一間整潔干凈的房間,有一張屬于我自己的大書桌和書柜,讓爸爸媽媽可以陪伴著我一起讀書寫作業!”便記在了心里,今年借著邗江區團委“夢想小屋”項目,幫助他們打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為他們筑起“夢想小屋”。安平社區為了不斷增強困境兒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始終堅持定期走訪困境兒童,為他們提供精準鏈式、持續貼心服務。
帶著濃濃的關切之情,安平社區為轄區內十多戶老困小困難家庭送去棉衣、棉被、牛奶、面包等生活必需品,并祝愿他們身體健康,溫暖過冬。一句句暖心的話語,一次次貼心的問候,讓轄區內特殊困難群體倍感溫暖。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4
寒冬時節,為進一步做好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關愛幫扶工作,12月6日下午,由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新余帶隊,區婦聯攜手佳木斯市光芒萬丈愛心公益團隊“婦女之家”,對曉云社區9名品學兼優的困境兒童進行了慰問。
通過此次慰問活動,區婦聯主席李鳳鳴和光芒萬丈愛心公益團隊的愛心人士更加詳細了解孩子們目前學習和生活狀況,叮囑監護人要振奮精神,克服困難,全力照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在精神上給予慰藉,讓孩子能健康成長。同時,鼓勵孩子們要努力學習,敢于拼搏,自立自強,以優異的成績和良好的表現回報社會關愛。
佳木斯市光芒萬丈愛心公益團隊和愛心企業家倪宏全、王庭昌為8個困境兒童家庭送上了牛奶、大米、白面等生活物資,同時還細心地為孩子們送上裝有體育用品和書籍的愛心禮包,不僅對孩子們是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關懷。區委副書記、區政法委書記王新余出席此次慰問活動,對區婦聯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關愛幫扶工作進行指導,對于公益團隊和愛心企業家能夠參與此次關愛活動表示由衷的感謝,并呼吁社會愛心公益團隊和愛心企業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帶動更多的.社會組織參與我區公益事業。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少年兒童。東風區婦聯將持續關注兒童特別是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不斷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為他們營造安全、和諧、健康的生活氛圍,為他們的生活播灑陽光。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5
近期天氣寒冷,為做好困難群眾的幫扶工作,12月6日,江聯社區對轄區困難居民、獨居老人進行走訪慰問。
“有困難就向社區反映,社區會盡最大努力幫助”,社區工作人員來到困難群眾梁蘭祿家中,把棉被、毛毯交到梁蘭祿手中,并與她親切交談,詳細詢問其身體狀況、日常起居等情況,叮囑她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注意用火用電安全!敖酉聛砩鐓^將繼續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實事,持續提升轄區居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社區黨委書記楊慶華說。
此次寒冬走訪慰問,充分體現了社區黨委對困難群體的真切關懷,拉近了社區和群眾的距離,讓他們感受到社區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6
為加強嚴寒天氣期間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近日,市民政局制定下發了《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系統部署全市開展2022年“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行動將持續至明年3月份。
“自11月中旬以來,各地就已經開始了每周3次以上的街面巡查。氣象部門發布寒潮預警后,將每天開展街面巡查!笔忻裾窒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車站碼頭、繁華街區、橋梁涵洞、地下通道等流浪乞討人員容易集中活動和露宿的地段,民政部門協調公安、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組織人員開展地毯式摸排巡查,及時為需要救助的人員送溫暖。
行動將按照分類救助原則,對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以解決臨時寄宿等基本生活保障為主、街頭疏導為輔;對于勸導無效、不愿接受救助的,提供必要的棉衣、棉被、食品和防疫物資,留下詳細求助方式,并加強后續跟蹤勸導;對在街頭流浪乞討的.未成年人、街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體應以保護性救助為主,帶回站內進行救助或送往定點醫院進行醫療救治,做到及時救助、精準救助。
為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市民政局還要求各地積極創新救助方式,通過志愿服務、公益合作等方式,動員引導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公益慈善組織和志愿服務組織等參與街面勸導和站內救助服務。同時廣泛發動環衛工人、公交出租司機、夜間保安人員等熱心群眾和志愿者提供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線索,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圍。
“我們全天候24小時接待求助人員,并提供食宿、醫療、返鄉乘車憑證等救助服務,確保求助人員能夠隨時吃上熱飯、熱菜,切實保障求助人員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笔芯戎芾碚居嘘P負責人表示。行動期間,寧波各救助管理機構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服務接待制度,暢通24小時求助熱線,確保第一時間響應求助線索,做到“有求必應、有應必行”。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7
為了進一步關愛轄區老人的身體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2月7日,南明山街道云閣社區舉辦“陰雨綿綿寒冬天,入戶慰問送溫暖”活動,為轄區內13戶困難老人送上牛奶、熱水袋等慰問品,溫暖老人們的內心,讓寒冬不再寒冷。
“您最近身體怎么樣,這是給您送的牛奶和熱水袋,這段時間天氣比較冷,您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注意身體”“您一定要記住,陌生電話一定不要接,注意防詐騙”“生活中有什么困難都可以和我們說的……”社區工作人員每走訪一戶都耐心叮囑每位老人要注意身體、防范詐騙信息。家住升達金座園小區的郭奶奶,今年71歲,獨居,平時靠撿廢品維持生活,當我們上門時,拉著我們的手說:“謝謝云閣社區,感謝你們的關心關愛,讓我感受到自己還有人惦記!
入戶走訪結束后,社區工作人員在升達金座園小區設點包餃子,吸引大批老人參與。同時,他們也向現場的`老人了解需求,以助于社區后續老年大學服務的開展。
此次活動傳遞了云閣社區對轄區老人的關心關愛,切實提升了他們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下一步,社區將會開展更多關于老年群體的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日;顒樱瑵M足老年人需求,為現代化社區建設不懈奮斗。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8
寒潮來襲,氣溫驟降。為幫助困難、空巢老人溫暖、安全地度過寒冷天氣,11月30日,楊溪頭村組織開展“寒冬送棉被,溫暖老人心”活動,使他們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濃濃的溫情。
“老人家,最近身體好嗎?天氣越來越冷了,要注意保暖,有困難一定要和村里說………”每到一戶,慰問人員都與老人親切交談,了解老人最近的生活情況和實際困難,并為其送去嶄新的棉被,將溫暖送到困難群眾的心坎上。
通過此次走訪送溫暖活動,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增進了感情。下一步,楊溪頭村將持續做好弱勢群體的關心關愛工作,用心用情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提高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9
近日寒潮來襲,氣溫明顯下降,為保證轄區內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能夠安全溫暖過冬,xx區救助管理站啟動了今年的“冬季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
12月1日,由區民政局副局長xxx帶隊,區救助管理站、轄區派出所及城管組成的巡邏小組,深入車站、爛尾樓、商業圈、街頭公園、地下通道等流浪乞討人員經常出入的區域,進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拉網式摸排巡查。同時,在降溫降雪等寒潮極端天氣時,區救助管理站每天安排專人開展巡街工作,持續加強對三類人員(流浪、乞討、拾荒)救助力度。
在巡查過程中對發現的.流浪乞討人員積極勸導其入站接受救助,對個別不愿進站的流浪乞討人員,采取送棉衣棉被、食物飲品、防疫物品等方式的站外救助。
此外,區救助管理站還提前采購了防寒衣服、棉衣棉被、方便面等充足的過冬物資,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保障受助人員的基本生活權益,確保所有受助人員能過一個安全、溫暖的冬天。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10
為持續推動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及困難群眾關愛服務行動走深走實,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縣民政局統籌安排部署、聚焦弱勢群體,緊緊圍繞“進萬家門,訪萬家情、結萬家親”的`工作基點,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幫扶關愛志愿服務隊開展了“12·5”寒冬送溫暖幫扶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為困難群眾生活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
12月5日上午,縣民政局負責同志和志愿者們來到西大街塑料廠困難群眾家中,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的訴求,為他們送上“床單+被套”等生活用品,并向他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叮囑要做好疫情期間個人防護,嚴格遵守各項防疫措施,戴口罩、勤通風、不聚集、保持個人衛生。交談間隙,志愿者們還詳細檢查了戶內爐具、取暖設備使用情況,面對面告知住戶冬季安全取暖常識,幫助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確保讓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下一步,新時代文明實踐幫扶關愛志愿服務隊將持續強化責任擔當,發揮部門職能優勢,用情、用力、用心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結合關愛服務行動,不斷提高特殊群體、困難群眾生活質量,進一步夯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基礎。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11
寒冬時節送溫暖,濃濃關愛顯溫情。11月7日立冬來臨之際,為了讓轄區內高齡困難老人、空巢獨居老人能過上一個幸福又溫暖的節日,進一步體現黨組織對獨居老人的關心、關愛。茂澤社區黨支部攜手社會公益組織一起為轄區獨居老人送上一份“熱乎乎”的禮物。
活動中,大家起動手切菜、拌餡、包餃子,個個餃子雖然形態各異,但卻心意滿滿。中午時分,碗碗熱氣騰騰的愛心水餃出鍋,網格員和志愿者們一路小跑把熱氣騰騰的餃子送到老人手中,老人們吃著剛出鍋的餃子都贊不絕口,特別是89歲的汪奶奶笑著說:“餃子好吃,心更暖,真正感受到了社區對我們老年群體的關愛!
在老人家里,網格員與獨居老人親切交流,詢問他們的健康狀況和生活狀態,深入了解他們的真正需求,給老人們做微心愿收集,充分掌握了獨居老人的.基本信息和心理需求等信息,并對老人家中的插座、電線、天然氣閥門等設施進行了認真細致地查看,及時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囑咐老人用氣、用電注意事項及相關安全知識,提高老人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老人們含淚道謝:“謝謝!感謝你們總是記掛著我們這些老人家!”
通過此次活動,大力弘揚了中華民族孝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營造了養老孝老的社會氛圍,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愛,后續會將進一步發動社區志愿者參與不定期的上門探訪工作,與網格員實時掌握老人們的生活狀況相結合,把對老人的關心關懷抓緊、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切實提高老人們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12
為確保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權益,近日,河南省民政廳印發通知,從2022年10月31日至2023年3月15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
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專項救助行動作為當前一項重點工作,結合本地工作實際進行安排部署,完善制度措施、健全責任體系、加強監督管理,發揮兜底作用,切實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將黨和政府溫暖及時傳遞給流浪乞討人員,確保不發生因失職瀆職而導致的'流浪乞討人員凍死凍傷等極端事件。
通知強調,各地民政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加強與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城市管理、衛生健康等部門的協作配合,根據工作職能,各司其責,齊抓共管,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救助,合力做好街面巡查救助工作。救助管理機構要加強站內應急值守,暢通24小時求助熱線,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和服務接待制度,及時響應求助線索,做到“應救盡救”,分類施救。
通知指出,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可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社會專業機構參與街面巡查工作,發現后通知救助管理機構進行救助。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通過志愿服務、公益合作等方式,動員引導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公益慈善組織、志愿服務組織等參與街面勸導和站內救助服務,形成多元化的社會救助格局。各地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多種方式宣傳專項救助行動,向社會各界介紹專項行動進展和成效,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要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牢牢守住安全底線,要聯合有關部門針對冬季天氣干燥的氣候特點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重點做好水、電、天然氣、鍋爐、監控視頻設備的定期檢查和維護,排查食品安全、建筑安全、醫療衛生等風險,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做好過冬物資儲備。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依法依規、科學精準做好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13
為切實保障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順利過冬、安全過冬,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根據民政部和省民政廳通知精神,鹽城市救助管理站從2022年10月18日至2023年3月15日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
一是配足救助物資,提高應急救助能力。及時安排人員清點防護服、醫用口罩、手套、消毒水等防疫物資和棉衣、棉被、棉鞋等御寒物品儲備情況,緊急搶購短缺的衣被、食品、防疫物資等,確保各項物資供應充足。接待窗口實行24小時值班,全天候接待求助人員。確保進站受助的流浪乞討等困境人員都能及時吃上熱飯、熱菜,喝上熱水、穿上厚衣、蓋上暖被、睡進帶有空調的溫暖房間。求助熱線24小時暢通,確保接到求助電話,大市區范圍1小時內到達救助現場,開展救助工作,做到“有求必應、有應必行、有行必果”,確保專項救助行動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二是加強協同配合,加大街面救助力度。充分發揮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開展以公安部門為主、城管部門協助、市救助管理站配合的街面協同巡查機制,發揮四級救助網絡特別是社區救助服務點的發現報告制度。
尋查小組每天分上午、下午、晚間進行巡查。遇到極端暴雪、寒潮的天氣,增加巡查時間與頻率。巡查范圍南至南環路、西至新204國道、北至新業路(S349)、東至青墩連接線及延伸至南環路,不分區域,重點巡查汽車站、火車站、繁華街道、地下通道、橋梁涵洞、廢棄房屋、在建工地、電話亭、銀行柜員機室等流浪乞討人員容易集中的地段。積極勸導、引導街頭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努力做到“發現一個,救助一個”。對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員,提供必要的御寒物品、防疫物資、食物、開水和詳細求助方式,做好后續定期跟蹤勸導,并留存好相關救助信息和資料。
三是強化站內照料,提升救助服務質量。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和受助人員性別、年齡和身心特點,對站內救助人員按照分批管理、分區救助、分類服務的原則進行管理。對突發急病的受助人員,按照規范的診療程序及時送醫。受助人員離站后及時更換和清洗床上用品,并做好房間的清潔消毒和通風。對無法提供個人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員,加強救助尋親工作,及時發布尋親公告,會同公安部門利用人像、DNA等數據甄別查詢,加大“互聯網+”救助尋親力度,幫助他們回歸家庭。
開展專項行動10年來,鹽城市救助管理站共出動車輛4500車次,工作人員9600人次,發放棉衣棉褲1200套、棉大衣800件、棉被250條、口罩等防疫物資120套,疏散、勸導及救助街頭流浪乞討等困境人員2430人次。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14
近日強冷空氣來襲,我區出現持續的低溫陰雨天氣,為做好我區困難群眾防寒保暖工作,確保困難群眾能安全度過寒潮,2月19-21日期間,各鎮(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聯合各村(居)工作人員、“雙百社工”、黨員志愿者迅速行動,累計派出501個工作組、1850人次進行入戶走訪排查工作,深入了解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并及時解決御寒應急所需,幫助困難群眾積極應對寒潮,兜牢民生底線,體現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懷與溫暖。據統計,本次寒潮期間,全區共計派發應急御寒物資700多套(件),其中包括棉衣、棉褲、棉被、毛毯、手套等。
另外,在去年11-12月份,為確保我區困難群眾安全過冬,我局組織各鎮(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聯合各村(居)、“雙百社工”、部分政企及社會力量,派出大約200個工作組入戶走訪探視,并為全區2500多戶困難家庭派發了價值約60萬元的御寒及救助物資,其中包括棉大衣、棉被、毛毯、暖風機、干衣機、大米、食用油等,切實做好困難群眾防寒保暖和救助工作。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15
為切實做好冬季救助管理工作,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及時得到救助,市民政局采取五項措施確!昂蜏嘏被顒佑行ч_展。
一是擴大巡查范圍。除街面常規巡查外,加大對火車站、汽車站、對橋洞、涵洞地下通道、廢棄工廠、銀行24小時自助取款機間等流浪乞討人員重點區域增加巡查力度和頻次,并開通24小時求助電話,確保救助人員的`安全,發現一例,救助一例。
二是加大站內救助管理力度。切實做好主動求助人員的救助工作,確保順利返鄉。對無法自行返鄉人員,由工作人員及時護送返鄉。對無法確定家庭地址的流浪乞討人員,通過人臉識別、發送頭條信息等手段,及時幫助流浪人員找到自己的親人。
三是強化站內照料服務。提前購置口罩、棉衣、棉鞋、棉被、食品等防疫、救助物資,全力保障受助對象安全、溫暖過冬。
四是加強宣傳引導工作。印制了救助引導卡1萬張,在人員密集的車站、廣場、臨時救助點進行宣傳,同時分送給了公安、城管、環衛及街道辦等單位,并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進行轉發,以便一線巡查人員、環衛工人等發現流浪乞討人員后及時護送至救助站或告知救助途徑。
五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領導帶班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崗、到人。成立巡查救助、物資保障及宣傳報道等小組,按照職責分工有序開展工作。站內所有人員每日測量體溫不少于2次,并按要求每天進行核酸檢測。當天值班工作人員隨時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消毒。
目前,救助站共出動車輛12次,人員14次,救助4人。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相關文章:
冬春救助發放簡報(通用26篇)04-03
冬春救助資金發放方案09-25
冬春救助方案10-25
冬春救助資金方案10-03
冬春救助方案20篇07-11
救助物資發放簡報(通用17篇)07-01
救助物資發放簡報范文(通用20篇)03-28
冬春防火簡報(通用16篇)11-06
冬春火災防控會簡報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