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局長辦公室會議總結

時間:2020-10-11 11:13:12 會議總結 我要投稿

局長辦公室會議總結

  歡迎來到CN人才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局長辦公室會議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局長辦公室會議總結

  篇一:

  6月15日上午,局長王慶玉同志主持召開局長辦公會議,對社會救助工作的有關事項及其它問題進行了研究。紀要如下:

  一、會議原則同意市社會救助局關于對城區(不含夷陵區)因安裝假肢、矯形器等輔助器具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重點優撫對象實施一次性臨時救助的建議。對于上述對象的救助,市社會救助局要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審核審批;救助標準按上述對象單次安裝假肢、矯形器具總費用的50%確定,但最高不得超過2000元。

  二、會議原則同意市直單位(含所屬二級單位)的社會救助審批工作由市社會救助局直接承擔。市社會救助局要嚴格按照社會救助政策規定,搞好相關救助對象的申請受理、入戶調查、審核和審批。同時,會議議定了市直單位(含所屬二級單位)社會救助工作的幾個具體事項:一是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強全省公辦城市社會福利機構建設推進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工作的意見》(鄂政辦發〔2008〕82號)精神,鑒于當前市二福利院集中供養“三無”人員財政供養標準偏低,遠遠不能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由市社會救助局將市二福利院供養標準未達到城區城市低保標準1.5倍的“三無”人員納入城市低保救助范圍,并按照城區城市低保標準的1.5倍進行補差;二是將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臨時救助標準由現在的每人每天10元調整為11元,一般對象的救助按人均3天計算,長期滯留人員按照實際天數計算。市社會救助局要認真搞好流浪乞討人員的調查核實工作,嚴格按核實人數給予臨時救助;三是將市救助管理站實施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和城鎮“三無”人員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四是市社會救助局要迅速對大老嶺林場等市直單位的社會救助對象進行調查核實,并嚴格按照程序審核審批。

  三、會議原則同意市社會救助局提出的關于調整喪葬臨時救助政策的建議。今年初,按照省民政廳、財政廳的通知要求,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免除城鄉低保等特殊困難對象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的通知》(宜市民政〔2011〕46號),并明確了資金保障渠道。這一政策出臺后,市民政局2009年10月28日《關于將城鄉低保戶和“三無”人員遺體接運及火化費納入臨時救濟范圍的批復》(宜市民政函〔2009〕78號)的意見已經自動失效,因此予以廢止。會議同時議定:對于農村邊緣困難群眾和城市低收入困難家庭因喪葬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困難的,可按規定給予臨時救助。

  四、會議討論研究了《市直社會救助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草稿),請市社會救助局按照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然后盡快印發實施。

  五、會議同意將局機關面包車(鄂EE2961)處置給市社會救助站使用,車輛過戶和資產轉移手續由局辦公室會同規財科嚴格按有關規定辦理。

  篇二:

  2月5日,葉木凱局長主持召開局長辦公會議,傳達貫徹全國工商系統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全國工商系統網絡市場監管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精神,審議《福建省工商局行政處罰案件舉報獎勵管理辦法(試行)》,研究認定福建省級廣告產業園區,傳達貫徹中消協第四屆六次理事會議精神,研究審定315活動方案。紀要如下:

  一、傳達貫徹全國工商系統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

  會議聽取了食品處關于全國工商系統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和貫徹意見的匯報。會議指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涉及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既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又關系社會和諧穩定,職責重要,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全國工商系統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深化走在全國前列的具有我省工作特色的`流通環節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會議原則同意食品處提出的貫徹意見。會議要求:

  (一)學習借鑒兄弟省市的好做法,完善提升流通環節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食品處、信息分局要研究完善需求,把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納入信息化一體化平臺建設,強化硬件、完善軟件。

  (二)加大打擊力度,出臺新的舉措。要持續開展“八閩紅盾出擊”食品安全系列執法行動,組織重要節日食品市場、一季一重點食品市場專項治理、城鄉結合部校園周邊等重點區域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嚴格執法,頂格處理,對食品經營違法行為零容忍,切實維護食品市場經營秩序。

  (三)建立健全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合理設置食品安全監管績效考核指標,納入2013年對設區市工商局績效考評范疇。

  (四)認真落實《福建省食品攤販經營管理暫行辦法》(閩食安委〔2012〕2號)和《福建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進一步明確前店后廠監管職責的通知》(閩食安委〔2012〕3號),加強食品攤販和前店后廠等特殊食品經營單位的監督管理,同時要組織開展調研,了解監管情況和存在的困難問題,研究提出建議意見并向省食安辦反映。

  (五)加強調研論證,研究推廣一些地方建立食品流通協會的做法,提出成立福建省食品流通協會的建議意見,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社會監督體系建設。同時,要繼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設活動,不斷擴大示范店的覆蓋面。

  二、傳達貫徹全國工商系統網絡市場監管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精神

  會議聽取了市場處關于全國工商系統網絡市場監管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精神和貫徹意見的匯報。會議指出,網絡市場監管是工商部門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肩負的重要職責,對于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會議強調,要認真落實全國工商系統網絡市場監管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精神,按照工商總局《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和網絡監管信息化建設方案的要求,加快推進我省網監平臺的建設。會議原則同意市場處提出的貫徹意見。會議要求:

  (一)市場處、信息分局等處室要加強配合,按照總局的部署,采取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辦法,第一步于上半年完成省局網絡監管平臺等建設,實現與總局對接,第二步建設搜索系統和電子取證系統等。要將網絡監管綜合平臺開發需求,納入信息一體化平臺建設項目,技術標準要與工商總局網絡監管平臺相銜接,并吸納設在泉州市工商局的省工商局網絡商品交易監測中心監管系統已取得的經驗。請信息分局及早介入,做到業務工作與信息技術工作緊密結合。

  (二)同意根據網絡監管軟件開發建設的實際需要,統籌安排300萬元專項經費預算,請財裝處具體落實。

  (三)請市場處、人教處按照工商總局的要求和我省網絡市場監管的需要,研究提出成立網絡市場監管中心的建議意見,及時向省委編辦提出申請,并根據工作需求逐步調整配備人員。

  (四)請辦公室、市場處根據網絡市場監管工作需要,考慮包括市場處整體搬遷到金屬大廈辦公在內的方案,合理調整使用辦公用房。

  三、審議《福建省工商局行政處罰案件舉報獎勵管理辦法(試行)》

  會議聽取了競爭執法處關于《福建省工商局行政處罰案件舉報獎勵管理辦法(試行)》起草說明的匯報。會議指出,建立行政處罰案件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社會公眾檢舉揭發經濟違法違章行為,是加強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提高執法辦案效能、樹立工商執法權威的有力措施。會議認為,競爭執法處經過認真調研,起草的《辦法》(草案),已有一定基礎,請法規處會同競爭執法處,根據會議討論意見,借鑒公安、安全等相關執法部門舉報獎勵管理的做法,按照充分調動舉報人積極性、加大舉報獎勵額度、經費專款專用、對內加強管控、對外簡化發放程序并保護舉報人的原則,對《辦法》進行修改完善,爭取盡快出臺。

  四、研究認定福建省級廣告產業園區

  會議聽取了廣告處關于認定福州“閩臺廣告創意產業園”和泉州“廣告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省級廣告產業園區的情況匯報。會議指出,省政府領導十分關心支持廣告產業園區建設,福州市、泉州市政府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認定福建省廣告產業園區,有利于促進我省廣告產業集聚發展,為爭創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區夯實基礎。會議原則同意認定福州“閩臺廣告創意產業園”和泉州“廣告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省級廣告產業園區。會議要求按照工商總局領導和省政府領導的指示,加強同福州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配合,把申報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區試點單位認定和建設工作做好做扎實,同時廣告處要加強與工商總局廣告司的溝通,過細研究相關銜接工作。

  五、傳達貫徹中消協第四屆六次理事會議精神,研究審定315活動方案

  會議聽取了消委會關于中消協第四屆六次理事會議精神和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方案的匯報。會議指出,消費維權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現實利益、事關消費和諧和社會穩定,要認真貫徹落實中消協第四屆六次理事會議精神,不斷創新消費教育引導方式、商品服務監督機制和投訴糾紛處理手段,擴大社會影響力。會議原則同意消委會提出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方案。會議要求:

  (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按照厲行節約的要求,從簡、節儉舉辦活動,通過認真策劃來保證取得良好的影響。

  (二)原則同意消委會與省電視臺經濟頻道合作開設消費教育專欄節目,試行一個季度后對宣傳效果進行評估,確定是否延續合作。請消保處、消委會根據群眾投訴的熱點問題,在電視臺或其它媒體以及福建工商紅盾網上定期或不定期發布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情況報告,公布流通環節商品質量抽檢、問題商品處理、專項行動效果等情況,以期達到引導消費、幫助消費者規避風險,以及擴大工商部門的社會影響、樹立執法權威的目的。

  (三)請監察室會同消保處、消委會,圍繞消費維權主題,抓緊提出熱線777在線訪談節目的方案。

  篇三:

  日前,在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房產辦證大廳,章先生僅用了1個多小時就辦完了產權登記相關材料的申報審查手續,而在這之前,他已為辦證一事跑了兩個多月。大廳工作人員張歡說:該戶產權證辦理能夠如此迅速,完全得益于縣住房城鄉建設局新近出臺的一份局長辦公會議紀要。

  章先生是美好家園小區項目拆遷戶,當初的拆遷協議簽訂者為其父。全家住上新房不久,其父因病去世,家人協商同意由章先生繼承房屋產權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根據房地產登記相關規定,繼承房屋需辦理產權變更登記必須經公證部門公證后方可辦理,而公證部門則以該房沒有經過辦證確權,不符合公證條件為由拒絕為章先生辦理協議更名公證手續。章先生又找到縣房屋拆遷部門,希望對原拆遷協議進行更改。而拆遷部門又認為該戶房屋已拆遷多年,早已安置了新房,對該戶的補償安置義務已經履行完畢,數年之后再對原始協議進行更名不符合程序,且超出職能范疇,不同意更改。章先生一家的產權證辦理陷入了“轉圈推磨”的窘境。

  問題反映到縣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領導通過調查了解,認為該戶反映的“辦證難”一事屬實,但情況特殊,此類問題在拆遷安置群體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類似章先生這樣因協議簽訂當事人在協議簽訂后去世,或因協議簽訂時出現產權人姓名錯簽、他人代簽、書寫筆誤、多人簽名需要重新析產等各種情況,給后期產權證辦理帶來不便等現象占有一定比例,由于缺少有效的政策依據和操作方法,在拆遷戶后期進行更改、更正時,工作人怕擔責任,不敢辦理,甚至出現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現象,讓拆遷戶無所適從,形成來來去去的“轉圈推磨”。“辦證難”苦了群眾。

  為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實現惠民便民的目的,該局本著實事求是、化解矛盾、暢通渠道的原則,決定在不違背國家政策法規的前提下,對在過去協議簽訂和拆遷安置過程中需要變更、修正的15種現象進行了調查梳理,并在局長辦公會議上形成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名變更工作會辦紀要》,界定工作范圍,明確職能分工,允許對不能履行正常安置結算和產權辦證的拆遷協議進行必要的調整或更改。

  紀要明確要求在協議履行完成之前由拆遷部門更改,協議履行完畢之后一律由房管部門審核把關,實事求是給予一次性更改到位,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不再讓拆遷戶因為辦證問題“轉圈推磨”。

  紀要的下發,徹底解決了長期以來特殊群體辦證難的“政策梗阻”問題,據統計,僅8月份,該縣就為特殊情況更改協議信息的拆遷戶辦理產權證13份。群眾說,人性化服務給該局樹立了為民服務的政府形象。

【局長辦公室會議總結】相關文章:

電信局長在文明創建會議上總結的講話12-29

關于電信局長在文明創建會議上的總結講話12-29

09-09

辦公室的會議記錄08-09

辦公室會議記錄模板11-29

企業辦公室例會會議紀要-會議紀要01-14

辦公室裝修會議紀要模板09-15

教育工作會議局長講話的學習心得11-10

08-17

會議的總結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