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的班會方案
A:春天,萬物復蘇,盎然春意。
B: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節。
A:人們總不會忘記,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烈,
B:看烈士事跡,學烈士精神,踏上紅色之旅。
A:看到了嗎,聆聽了嗎,感受到了嗎?
B: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A、B:我宣布《清明時節憶先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A: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年的4月4日是什么節日嗎?
B:對,那天是我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關于清明節,我們的先人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1. Ppt 展示 清明詩句名篇
而說起清明節的來歷,我們就會想起一個人——介子推。下面,讓我們來聽一聽介子推的故事吧。
2. 介子推的故事 (XX)
談到清明節,人們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介子推跟隨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F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A:原來,清明節的來歷是這樣的。我也想考考你,你知道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嗎?
B:我知道,我知道,清明節有許多人要出去掃墓的。
A:清明的習俗,除了掃墓還有什么呢?
B: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不過我知道,我們班的同學對清明節的習俗做過一番研究,下面讓他們為我們介紹一下吧。
3. 清明節習俗的介紹 (XX)
(1)中國有25個民族過清明節 掃墓踏青是基本主題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說,與西方人比較,東方人、特別是中國的漢民族,祖先觀念非常濃厚。這恐怕與起源于農業文明,農耕技術、家庭事業、宗親宗族等都講究世代傳承有關,也與儒家思想觀念有關。因此,兩千多年來,清明節追思先人成為漢民族傳承不息的特有文明。
烏丙安教授指出,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侗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習俗。有一些少數民族清明節過得比漢族更隆重、更有味道。
烏丙安舉例說,壯族對祭掃祖先陵墓十分看重,屆時要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等到祖墳去上供,行拜禮。土家族在清明節這一天要上墳掛青,家里要吃豬頭肉,有“清明酒醉,豬腦殼有味”的說法。一些民族在清明踏青郊游時,還逐漸加入了蕩秋千、放風箏、踢球等豐富多彩的健身娛樂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去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到了清明節,最主要的一項活動就是祭祖掃墓了。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么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3)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紹一個放風箏的習俗。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在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A:現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關于清明節的知識了。
B: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我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一種形式了。
A:在這清明時節,讓我們緬懷學習他們,讓我們去烈士陵園親身走一走,看一看。
4. 介紹烈士陵園 (XX)
(1)由鄧小平同志題寫園名的龍華烈士陵園位于龍華寺西側,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這里原為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解放后,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20世紀90年代初與上海烈士陵園合并建設。1995年7月1日建成開放,素有“上海雨花臺”之稱。
(2)陵園設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遺址區、地下通道與就義地、碑林區、青少年教育活動區、干部骨灰存放區和游憩區八大功能區。江澤民同志為紀念碑題寫“丹心碧血為人民”。陳云同志題寫館名“龍華烈士紀念館”。11座大型雕塑與紀念廣場坐落于南北主軸線上。這里安葬著顧正紅、羅亦農、趙世炎、林育南、李求實等1600余名烈士,并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20多畝,分南北兩排,各長54米,遙相呼應。南壁碑碣,為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全文,北壁碑收錄了上海烈士的革命詩文。
A:原來,龍華烈士陵園里就安歇著那么多英雄先烈們。那么你還知道哪些英雄先烈的事跡?
B:我知道的英雄先烈的名字太多了,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為了掩蔽大部隊被烈火焚身的邱少云,還有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小英雄王二小。
A:專門有一首歌就是歌唱王二小的。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5. 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B: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紀雖小卻那么勇敢。
A: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
B:是他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A:下面,再讓我們聆聽一個關于夏明翰的故事。
6. 憶先烈——《夏明翰的故事》 (XX)
夏明翰是湖南衡陽人。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事業做了許多的事。不幸的是,1928年2月7日他在漢口被捕了。
夏明翰被押在獄中。敵人用了種種手段,想讓夏明翰說出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但是毫無所得。又一次審訊開始了。夏明翰鎮靜自若地走進來,昂首對著那個惡煞般的主審官怒目而視。
主審官問:“你姓什么?”
夏明翰答:“姓冬。”
“你明明姓夏,為什么說姓冬!簡直是胡說!”
“我是按國民黨的邏輯講話的。你們的邏輯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們把殺人說成慈悲,把賣國說成愛國。我也用你們的邏輯,把姓“夏”說成姓“冬”,這叫以毒攻毒。”
主審官又問了幾個問題,可是什么都問不出來。反動派在夏明翰身上連半根稻草都沒撈到,而且失去了希望,只得使出了最后的一招兒,宣布“就地處決”。
2月9日,也就是夏明翰被捕的第三天,反動派把夏明翰押上了刑場。夏明翰泰然自若,連聲高呼革命口號,接著又高唱起《國際歌》。周圍的群眾都感動得流下眼淚;反動派在這凜然正氣的震懾下膽顫心驚。
行刑的時刻馬上就到了。反動派問夏明翰:“你還有什么話要說嗎?”
夏明翰說:“我要把我的話寫出來,給我拿紙和筆來!”
反動派還希望夏明翰最后能供出點有用的材料來,立即給他了一枝筆和一張紙。
夏明翰接了過來,奮筆寫了一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后來人。
寫完后,大聲念了一遍,把筆往地上用力一拋。
夏明翰慷慨就義了。他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烈的革命之歌。
7. 詩歌朗誦《英雄贊歌》(XX)
鮮花 像燦爛的火把燃燒在眼前……
五星紅旗 像熊熊的烈焰映紅了蒼穹……
面對莊嚴的墓碑 我們心如潮涌
面對先烈的英靈 我們熱淚盈眶……
耳邊,仿佛還震蕩著激烈的槍炮聲
眼前,好像還彌漫著戰斗的濃濃硝煙……
永遠不會忘記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遠不會忘記 力戰頑敵,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個聲音高喊著 勇往直前,戰斗不息……
是你們 使天空變得晴朗高遠
是你們 使大地變得瑰麗斑斕
是你們 使陽光變得燦爛輝煌
是你們 使春風變得和煦溫暖
高亢的國歌在耳邊響起 鮮艷的國旗在空中飄揚
聽,革命先烈 鮮紅的熱血
譜寫的英雄贊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A:先烈們的故事,我們記在心里,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B:先烈的愛國精神讓我們動容,更應在我們身上延續。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A、B:我宣布,《清明時節憶先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清明的班會方案】相關文章:
2017清明節主題班會方案04-22
班會活動方案04-21
班會活動方案04-19
紀律班會方案04-07
清明掃墓方案03-17
清明節班會簡報(精選14篇)04-05
主題班會活動方案04-21
小學主題班會方案11-16
大學班會策劃方案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