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物理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2021-03-29 10:52:05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有關物理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理教學工作總結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物理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物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即將過去,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總體看,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我的心,進入我的課堂。

  怎樣教物理,《國家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物理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因此我不斷的學習讓我有了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而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了解,本學期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課堂教學,我加強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深知我們每位物理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無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物理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研組長、集體備課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我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搞,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說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復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本次我積極參加了鎮第八屆課堂教學比賽,積極進行了實驗探索問題的實踐。在集體備課中,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于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后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后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較強的物理思想方法得于滲透。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猜測、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公式的形成、獲得、應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觀察和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發展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一、實驗目的

  1.培養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2.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實驗能力。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二、實驗重點:

  本學期實驗教學的重點是部分演示實驗分組實驗。

  三、實驗難點:

  1.將探究方法和創新精神用于教學中。

  2.將演示實驗變為分組實驗。

  四、實驗措施:

  1.對所有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都要填寫實驗通知單和實驗記錄。

  2.嚴格要求,按程序進行操作。

  3.認真組織,精心輔導。

  4.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競賽活動。

  5.積極組織并指導物理課外興趣小組開展實驗活動。

  五、實驗配檔:

  周次日期演示實驗(節次)分組實驗

  第一周:星期一,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3、4)

  星期二:動能和勢能的轉化(6、7)

  星期四:用刻度尺測長度

  第二周:星期一,二氧化氮的擴散(3、4)

  星期二:決定擴散快慢的因素(6、7)

  星期三:做功與內能的關系(2、7)

  星期四:熱傳遞與內能的改變(3、4)

  星期五:研究比熱容(5、6)

  第三周:星期四:測平均速度

  第四周:星期二,一切聲源都在振動(2、3、5、7):利用內能來做功

  星期三:研究聲音的音調和音色(24、5、6)

  第五周:星期一,摩擦起電(3、4)

  星期二:用手感覺水的溫度(2、3、5、7)

  星期三:電流的形成(2、7):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

  星期四:觀察熔化現象(3、4、6、7)導體和絕緣體(3、4)

  第六周:星期三,組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

  星期四:觀察水的沸騰

  第七周:星期二,壓縮體積可以使氣體液化(2、3、5、7):電流(6、7)

  星期三:觀察碘的升華(2、4、5、6)

  星期四:用電流表測電流

  第十一周:星期三,研究光的反射定律(2、4、5、6)用電壓表測電壓

  星期四:觀察平面鏡成像(3、4、6、7)

  第十二周:星期一,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3、4)

  星期二:光的折射實驗(2、3、5、7)變阻器(6、7)

  第十三周:星期二,照相機

  第十四周:星期三,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2、7)<

  星期四:幻燈機:放大鏡

  星期五:伏安法測電阻

  第十五周:星期三,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星期四: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3、4、6、7)

  第十六周:星期一,電功(3、4)

  星期二:額定功率(6、7)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星期三: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星期五:焦耳定律(5、6)

  第十九周:星期二,物重跟質量的關系(2、3、5、7)

  星期三: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2、4、5、6)

物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認真備課

  一年的備課,不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講評課等,我均做到了一下幾個方面:

  1、備教材

  認真鉆研教材,包括研究新課程標準、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了解教材的結構體系及其與前后課程的關系,明確教材的重難點,并借助有關參考書弄清疑難之處和有關問題的來龍去脈。

  2、備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要想教會學生,必須先了解學生,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里的問題和困難。備學生的目的是為了做到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的具體需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是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了解學生的內容包括他們的思想、情緒、知識和能力基礎、思維特點和思維水平、學習方法、愛好和對教學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依據教學的要求和面向全體的原則,確定教學的起點和難點,同時考慮相應的教學措施。

  例如,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備課時設計適當的問題提問適當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備課時,我還考慮到如何有意識地結合每次教學,解決一兩個學生的問題,以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一次解決一兩個問題,一個學期下來也就能解決不少問題。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密切師生關系都有很大的好處。

  另外,我還注意學生在學習上的愛好、特長,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建議和反映。在備課時,根據學生的合理意見,改進教學方法,使之更切合學生的需要。

  3、備方法。

  備方法就是解決如何教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實現教學目標。恰當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可以接受,最終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并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4、設計和寫教案。

  教案是上課的主要依據,為了加強課堂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在寫教案時我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1)設置問題。課堂提問是啟發式教學的施教方法,便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評議表達能力,因此每一節教案我都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認真設置好問題,在課堂上能掌握好提問時機,且難易適度,具有啟發性,并且注意如何及時評價學生的回答,保持了良好的課堂氛圍。

  (2)設計好練習。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所講的'內容掌握情況,在編寫教案時我認真設計相應的練習并留有學生動手練習的時間。習題做到精選,有針對性

  (3)設計好板書內容。板書是主要教學內容的展示,是知識形成過程的展示,是知識間邏輯關系的展現,因此,每一節課我都會認真設計好板書,以便于學生記筆記和課后復習。

  另外,復習課教案,我堅持做到每一章給學生一個復習提綱,對要復習的知識給學生構建好知識網絡,每一章都有一個檢測,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通過復習這一章的知識點,哪一些自己已經掌握好了,哪一些知識點還有問題。

  課前5分鐘,我堅持做到一天一個中考題,通過做題使學生知道這個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明確這個知識點在中考時會通過哪些題型來進行考查。另外一個好處是學生天天接觸中考題,使學生對中考不會感到陌生。

  今年的中考題我已經認真的研究過,我想,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對大多數題目,這種題型不會感到陌生,這與平常日子的做題以及在最后沖刺階段學校劉校長和教導處王主任給了我幾份模擬題和教研中心戚杰老師給的幾份模擬題是分不開的,從而也使學生在中考中取得了較好成績,有46人及格,23個人達到了優秀,其中16個考上威海一中的孩子的物理成績均在86分以上。

  二、抓好輔導

  有些學生對一些問題在課堂上不能解決,課后需要老師的幫助,只要是學生找到我,我都給予耐心的講解,直到他們聽懂學會為止。

  總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備好課和抓好輔導是兩個重要的環節。我堅信:只要在備課和輔導上多花一分精力,在教學里就會多一分收獲。

物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節課學習了一種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物體下落運動的理想化模型--自由落體運動,它是一種典型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教學設計:本節課通過三個小實驗,引出“物體下落快慢與質量無關”,再通過牛頓管實驗總結出“在沒有空氣的空間里,不同物體下落快慢相同”,接著展示兩張牛頓管的頻閃照片,讓學生說出自由落體的特點。

  由于前面同學們已經做了自由落體實驗,大家都有紙帶在手。提問學生從紙帶上分析得到了物體的什么運動信息。接著讓學生從紙帶上的信息算出加速度的大小, g≈9.8m/s2,這個就是重力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下(與重力方向一致)。

  因為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故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在這里都適用,由V0=0,a=g有Vt=gt,h=1/2gt2。

  上課感受:

  優點是:1.課件美觀大方。

  2.講課思路清晰。

  3.多次與學生交流,互動。

  缺點是:1.牛頓管抽氣裝置中途出故障。

  2.課件字體不夠大。

  3.語言不夠精煉。

  備課組長評語:

  本節課能夠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采用適當的教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講課的語言不錯,思路清晰。作為一位新教師,能作出如此安排處理,稱得上是一節成功的匯報課!

【有關物理教學工作總結三篇】相關文章:

物理教學工作總結匯編15篇01-06

物理教師工作總結(15篇)12-22

初中物理教師年度的工作總結12-13

物理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教師工作總結12-31

中學物理教師工作總結13篇12-31

物理教師年度的工作總結(精選5篇)12-10

物理職教學術年會會議紀要詳細08-06

2021物理名師工作室年度工作總結12-21

物理教師年度工作總結集合15篇12-23

物理教師年度工作總結范文(通用5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