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總結范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收獲了不少成績,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指導將來的工作吧。可是怎樣寫工作總結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總結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鎮系我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農業重鎮,全鎮轄45個行政村,9個社區,1個居委會,483個村民小組,22436戶,總人口7.8萬,其中農業人口3.8萬。
自3月份“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動員培訓會召開以來,我鎮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精心組織,科學部署,積極宣傳和動員,使該項工作扎實有序地開展,工作完成進度好。現就我鎮“兩項制度”有效銜工作簡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1、扎實開展前期各項準備階段工作。一是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相關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二是精心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按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了操作性強、針對性強的實施方案。三是科學分解貧困人口。將全部貧困人口規模614人分解落實到村。四是注重宣傳培訓。培訓工作人員18人。通過開動員會、張貼宣傳標語、開辟宣傳欄做好宣傳工作,宣傳發動覆蓋村13個。
2、全面完成了扶貧對象的識別、登記、錄入和建檔工作。20xx年3月中旬,我們從實際出發,制定下發了《鎮20xx年“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方案》,以“一評二審三公示,關鍵環節四到位”為總體要求,按照“一看收入情況、二看生活特征、三看生產項目、四看特殊狀況”的識別辦法,穩步開展扶貧對象識別工作,真正做到了不錯評、不漏評。至5月底,實施的13個村都成立了民主評議小組,提交貧困戶申請農戶158戶、614人,完成村級評議公示13個村,村級上報貧困戶158戶、614人,通過了鎮審核,完成了縣級審批,并已登記造冊、電子錄入和建檔。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領導,建立職責分明的工作體系。成立工作領導小組。鎮黨委、政府把“兩項制度”有效銜接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來抓,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站,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的班子領導任站長,確定好工作站人員分工。
(二)宣傳發動,統一認識,準確把握“兩項制度”銜接政策的精神實質。
1、會議動員。主要是開好四個會:一是開好鎮領導班子成員會,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精神;二是開好鎮、村干部大會,搞好培訓,部署安排工作;三是村開好村民代表大會;四是組開好組內農戶戶主大會。
2、陣地宣傳。利用村務公開欄等,辦好主題專欄和墻報。在交通要道和人口集中地等重點地段懸掛橫幅和張貼宣傳標語。
(三)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創新識別機制,規范識別程序。
1、創新識別機制,規范推薦評議方法。四關審核”即貧困戶認定要經過村民小組民主評議推薦關、村民代表大會復議票決關、鎮黨委政府審查關和縣主管部門審批關。“三榜公示”即第一榜公示村民小組評議推薦名單,第二榜公示村民代表大會審核票決名單,第三榜公示鎮審查上報名單。公示期間,各級設立舉報電話、舉報箱,安排專人接待群眾來信來訪,收集群眾意見,對村民舉報進行調查處理,群眾無異議后,再確定名單。“四級建檔”即戶有卡、村有冊、鎮、縣有電子檔案。識別工作做到評議到位、審查到位、公示到位和縣鎮村戶四級分別建檔立卡到位。依據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于2300元的扶貧標準,對農戶逐戶進行調查,既費時又費力,工作量大,成本高,而且在切身利益面前,農戶對家庭各種收入難以據實相告。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創新識別機制,在以戶為單位、杜絕撤戶拼戶的原則下,堅持“四看”原則,推薦、評議、識別貧困人口。即“一看收入情況、二看生活特征、三看生產項目、四看特殊狀況”,這樣由經濟指標確定貧困戶的難操作性就轉為簡單的可比較性,符合當前農村的實際。
2、規范識別程序,確保公平公正。在識別程序上,嚴格按照“五個步驟、四關審核、三榜公示、四級建檔”的要求,不走過場,確保實效。“五個步驟”即按照農戶申請、村民小組成員民主評議排序推薦、村民代表大會審核、鎮匯總審查、縣里審批的步驟實施。
【“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試點的方案08-21
試點的方案09-17
試點方案02-19
新農保試點的工作總結09-16
有關試點方案10-15
試點方案(優選)03-10
幼小銜接的工作總結08-05
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7-01
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8-19
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