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醫工作總結
xxxx年,我區中醫工作將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振興中醫藥事業、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目標,按照國家、省、市中醫藥管理局的有關要求,繼續加強了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和社區中醫藥工作,加強了中醫藥人才培養和重點中醫專科(專病)建設,充分發揮了中醫藥在我區基本醫療服務中的作用。現將今年來中醫藥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中醫工作措施進一步落實
我局十分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繼續將中醫工作納入衛生局業務工作議程,列入衛生局目標管理內容之一,結合平時業務工作檢查,在年終實行目標考核。對中醫工作,不僅區衛生局主要領導親自抓,還確定了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了負責中醫工作的科室和具體工作人員抓日常中醫工作。各區屬醫療單位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將中醫工作納入本單位工作重點內容之一,確定了負責中醫工作的領導、科室和相關人員。
根據xxxx市中醫管理局的要求擬定了《xxxx區衛生局xxxx年中醫工作要點》,該“要點”提出了今年中醫工作的內容和具體要求;各區屬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確保了今年各項中醫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不斷推進了社區中醫藥工作
一是明確任務、分解目標。我局繼續組織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中醫科和創建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解落實了中醫工作目標任務。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按照標準與要求進一步規范設置了中醫科目,并積極鞏固已創建的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果。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負責人認真抓好各項中醫工作的實施,落實到責任科室和人,確保了各項中醫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是加強了社區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按照“省、市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標準和要求”鞏固我區已創建的13家xxxx市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家四川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中心,進一步加強了社區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13家中心設置了中醫科室和中藥配方部,中醫藥人員配置達20%以上,90%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了中醫藥服務,全區社區中醫藥服務量為56.0%,達到了市級40%的目標任務。
三、進一步強化了中醫醫療機構內涵與規范化建設
1、加強了中醫醫療機構的規范化管理建設。
充分發揮“三名”戰略的影響和帶動作用,促進城鄉中醫藥工作均衡發展,按照《四川省中醫醫院評審辦法與等級評審標準》(川中醫藥發[xxxx]16號)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區屬中醫醫療機構的內涵建設與管理,不斷提升了全區中醫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區屬中醫醫院的門診病人中醫藥治療服務量逐年提高達68.55%。區中醫醫院和骨傷醫院結合各自實際,進一步健全了各項規章管理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
2、積極開展xxxx年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在xxxx年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的基礎上,積極深化開展xxxx年“以病人為中心,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主題”的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和機構建設,以迎接2011年5月份市級專家組的專項檢查評估。同時,狠抓醫院質量管理,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強化了質量監督檢查工作。針對專家在評審中發現的問題對照標準積極整改與落實措施,使整體醫療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3、加強了中醫醫院機構軟硬件建設。為適應中醫醫療機構的發展要求,注重中醫藥文化氛圍建設,今年區中醫院和骨傷醫院對有關科室按照標準進行了調整、改建和裝修,共投入基礎建設費用近115萬元(中醫醫院15萬元〔制劑室和放射科〕,骨傷醫院近100萬元〔重點是制劑室、煎藥房、預防保健科室等〕)。兩個中醫機構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投入近240 萬元(中醫院140余萬元,骨傷醫院100萬元)增添了相應設施設備,提升了醫院的技術服務質量與形象,改善了就醫環境。
4、加強了重點專科專病建設和醫院等級達標工作。區中醫醫院繼續按照《xxxx市重點中醫專科(專病)單位建設驗收標準》加強重點專科“中醫兒科”的軟硬件設施和中醫藥文化氛圍建設,使重點專科得到了鞏固和提高。區中醫醫院繼續鞏固了二級乙等復審工作,骨傷醫院正創造條件積極開展重點中醫專科(專病)的.建設和上等達標準備工作。
5、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義診宣傳活動
(1)印發《中醫養生與治未病》健康手冊(五)5萬冊和9種《中醫藥健康處方》1.08萬本。
(2)在西安路和天回鎮轄區組織開展了2次大型的分別由區中醫醫院、骨傷醫院承辦的以“弘揚中醫文化 傳承國粹精神”主題的“xxxx年xxxx區中醫藥文化宣傳義診活動”。免費義診及咨詢310余人,測血壓120余人,現場推拿、按摩、拔罐36余人,發放《中醫養生與治未病——健康手冊(五)》計800冊、9種《中醫健康教育處方》計620人次,各單位編印的中醫藥宣傳資料計900人次。
通過舉辦中醫藥文化義診宣傳活動,弘揚了中醫藥文化,使社區居民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了中醫藥在維護生命與健康、防治疾病、養生保健與康復等方面的基本理念、方法和作用,為中醫藥的推廣與發展又營造了一次良好的社會氛圍,加深了社區居民了解中醫、認識中醫、感受中醫,為中醫藥在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奠定了基礎。
四、加強了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與業務技術培訓:
1、加強了中醫藥人員的繼續教育和業務技術培訓。為進一步提高區屬中醫醫院和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中藥劑人員的技術水平,認真抓好繼續教育工作,中醫藥衛技人員參加繼教面達100%,取得25學分人員達100%。區屬中醫機構不僅在院內以傳、幫、帶、培訓等形式對衛技人員進行培養,還鼓勵中醫、中藥技人員參加院外的各類培訓。為培養學科人員,區中醫醫院、骨傷醫院還選派有一定中醫基礎的衛技人員到上級醫院脫產進修、學習。
2、繼續組織溫習中醫四部經典著作。為促進和營造了全區中醫在崗臨床人員溫習中醫四部經典著作的學習氛圍,今年繼續組織了16家區屬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臨床中醫藥人員溫習中醫四部經典著作,有120名中醫藥人員將參加12月4日《黃帝內經》全省統考。
3、繼續培訓與推廣運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積極利用“中央補助中醫藥部門公共衛生資金”在我區培訓與推廣運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做到了專款專用。
(1)今年已選派10人參加了省級各種中醫藥適宜技術骨干與業務知識培訓。按照省、市要求分別于5月、11月完成對66人次的社區中醫藥人員開展了2次“區級中醫藥臨床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培訓”,完成了懸針法治療頸椎病技術、電針治療偏頭疼技術、穴位埋線技術等15項中醫藥臨床適宜技術推廣項目的培訓工作,培訓人員均通過了考核,頒發了《培訓合格證書》。
(2)為進一步促進中醫藥臨床適宜技術在我區基層的推廣運用,專門投入30.308萬元用于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機構購置開展中醫藥臨床適宜技術的相關針灸理療與康復按摩設施設備。
(3)購買發放《四川省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手冊》500冊,翻刻發放《14種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光盤25套,發放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編印的適用于中醫藥人員《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第二冊第一分冊)》200冊和適用于西醫人員《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第一冊)》80冊,確保了各中心(站)培訓與推廣運用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
(4)該項工作于9月17日通過省專家組實地查看、查閱資料和現場考核等方法,對我區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的培訓與運用工作(1個培訓基地4個中心4個站)進行了全面考核評估。分別從組織領導、項目執行和推廣績效三個方面進行了認真考核評估,結果均達到了標準要求。檢查組一行對我區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xxxx區在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作中做到了領導重視、管理規范、措施得力、培訓基本到位、督導有力,中央專項經費做到了專款專用,接受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的服務率平均達69.08%(8家單位的中醫處方〔含非藥物治療單〕占處方總數比例較開展培訓前平均增長了17.8%),調查患者滿意率均在90%以上,確保了中心開展10種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站開展4種以上的任務。
5、繼續組織中醫藥人員參加中醫類別省級全科醫師崗位培訓。按照省、市有關社區中醫藥人員參加中醫類別全科醫師崗位培訓的要求,今年我區共組織了17名符合條件的中醫藥人員于4月20日參加由xxxx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教學部承辦的“xxxx年中醫類別省級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將于11月13日參加全省統考。
五、明年中醫工作重點
今年雖然在中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和問題。比如有的中醫藥人員業務素質還不是很高,中醫學科帶頭人較少;由于資金缺乏,硬件建設還較滯后,導致各機構的中醫藥文化氛圍不濃厚。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我們將繼續抓好區屬中醫醫院的中醫藥文化內函建設及其中醫藥人員的業務技術學習與培養,積極深化開展xxxx年“以病人為中心,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主題”的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和機構建設,爭取多方支持加強中醫醫療機構的硬件建設,進一步加強社區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推廣運用工作,鞏固已取得的成績,不斷推進我區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有關中醫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中醫館規章制度12-18
縣中醫院外科綜合治理工作總結01-19
中醫醫生辭職申請書01-22
中醫診所的規章制度范本12-15
中醫綜合診所的規章制度12-15
中醫診所管理規章制度11-25
中醫科護士長述職報告12-08
中醫美容專業個人簡歷范文01-24
婦產科中醫護理年度工作計劃01-21
中醫培訓招生動員會講話稿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