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級書香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班級書香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班級書香工作總結1
“好書伴我成長”,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高尚的人對話,在我校開展的首屆讀書節活動中,我們年級各班級也積極投身于這次讀書活動中。 “營造書香班級,讓好書陪伴學生”,在“書香飄逸班級”的新閱讀理念的指引下,切實有效地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制定好有序的計劃:
為保證班級讀書活動有序、有效的進行,在活動一開始我們年級就依據實際情況制定了讀書活動計劃,做到一步一個腳印,有目的,有步驟,有實效。
二、積極動員,激發讀書興趣:
在實施讀書計劃伊始,各班級首先進行了一次以“我讀書,我快樂”為主題讀書動員班會。班會上,同學們向大家介紹了自己讀過的好書,講述了讀書帶給自己的很多好處。同學們還踴躍上臺向全班同學展示了自己在閱讀中摘錄的一些好詞、好句、好的片段。“我讀書,我快樂”的主題讀書交流匯報會中,同學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書”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
三、營造閱讀氛圍:
班級氛圍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傳遞信息的獨特的交往形式,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意義。
1.設立班級圖書角:以學生捐贈為主,各班級的圖書量都達到100多本,人均4本書,涉及人文歷史,天文地理以及童話動漫等,供學生選擇,教室猶如書城,閱讀方便。為了提高班級圖書的流通率和進行有效的管理,制定班級圖書借閱制度,班中特設了一名工作責任性強的同學作為圖書管理員,負責做好同學們每天借閱和歸還的記錄,同時也負責做好圖書的更新、交換和補充。同時,各班班主任精心布置圖書角,使各班都充溢著濃烈的書香。
2.利用班級文化專欄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通過更新班級文化專欄,展出有關讀書方面的內容,使班級散發一種濃郁的書香氣息,讓學生浸潤其中,久入芬蘭之室。
3.為學生開出推薦書目。根據學校推薦的讀書目錄,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中年級學生的身心、知識和經驗,為學生開列相應的推薦書目供他們選擇閱讀,幫學生養成選擇讀好書的習慣。
三、保證充分的讀書時間
晨誦古詩文。每天早晨學生陸陸續續到了學校,而一日之計在于晨,為此這段時間,教師引導學生飽含深情地、一遍又一遍地去誦讀古詩文,師生共浴晨輝,浸潤在古文化中,其樂融融哉!
午讀經典書。每天午餐后是各班的讀書時間。孩子們在座位上,捧著一本好書,盡情地閱讀。
晚做閱讀卡。鼓勵學生暮省,對一天的讀書來個反思與記錄:今天我讀了什么書,文章題目,內容摘要,精彩字、詞、句、段有哪些,閱讀心得。堅持用中高年級讀書卡、“與好書為友,與經典相伴”閱讀卡形式記錄自己的讀書生活。
閱讀是吸納,是積累;寫反思,做閱讀卡則是傾吐,是釋放,兩者是語文的雙翼。
三、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簡潔、實用的讀書方法是搞好讀書活動的關鍵。重點強化“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①圈點勾畫:用相關的符號在書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②做批注: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一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
四、積極開展讀書實踐及展評活動
1.開展讀書活動:舉行“古詩誦讀大王pk賽”,開展古詩接龍等豐富多彩的古詩朗誦比賽。在讀書活動過程中,盡量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及時運用知識拓展技能,提高語文素養。
2.寫讀書筆記: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讓每個學生利用好讀書筆記,學校下發的中高年級讀書卡和我們四年級的“與好書為友,與經典相伴”閱讀卡用于摘抄佳句佳段,編寫閱讀提綱、寫體會等。
3.在班會中舉行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課本劇表演,讓學生把讀到通過演加去深體會;“古詩誦讀大王pk賽”,讓孩子讀千古美文,誦中華經典;詩配畫讓孩子們感詩韻,悟詩情;“我的讀書故事”征文比賽,讓孩子用書面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我們的童話創作”讓孩子們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創作才能,體驗創作的樂趣。
4.師生共讀一本書。凡是學生讀過的書教師都一一進行了認真地閱讀,然后利用閱讀課和學生進行主題討論。同時還進行了師生共讀一本書,共享閱讀的樂趣。
五、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
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同讀一本書”親子共讀活動,將家庭引入到熱愛圖書、享受閱讀、熱愛母語、享受經典的行動中來。將創建書香班級、創建書香家庭的計劃傳達給家長,爭取了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為孩子創建了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使學校和家庭形成一股合力,共同為孩子的讀書活動提供了優良的條件,拓展了讀書活動空間。
六、取得的成果
在整個讀書活動中,同學們在書海中盡情地遨游,不斷吸收知識,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知識面也擴大了,班級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教室里,書聲朗朗,歌聲嘹亮。課堂紀律好轉了,午間學生有事可做了,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能靜心學習了。讀書使孩子們成了主動學習的人,他們會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來解決問題;讀書,使孩子們成了生活的主人,他們的獨立精神、自我意識在多樣的讀書活動中日益彰顯;讀書,使孩子們成了善交流、會合作的人,他們的團隊精神、責任意識在逐步形成;讀書,使孩子們成了有思想,有個性的人;讀書,更使孩子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經過圖書角評比、古詩誦讀大王pk賽、課本劇展演、創作才藝(童話創作、古詩配畫)大比拼、不動筆墨不讀書五個環節的比賽,四年級二班和四年級四班脫穎而出,被評為我們四年級的書香班級。
書是我們校園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愿讀書能夠成為孩子們的習慣和樂趣,讓他們在溢滿書香的班級和校園中成長、進步!
班級書香工作總結2
“做一個幸福的讀書人!”是我們的幸福追求,“享受閱讀·分享幸福”是我們的價值取向。“團隊合力·多維引領”是我們的行動指南。下面,就我所帶領的五(4)班,淺談書香班級創設以來的活動總結:
一、借鑒經驗,書香飄逸
我覺得班級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因為班級文化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往往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而書香充盈的班級文化布置,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美的熏陶,我常常看到許多學生,往往在不知不覺中便捧起一本心愛的書籍細細咀嚼起來。所以,我查找了許多擁有成功經驗的“書香班級”,借鑒他們的經驗,創設以下硬件:
1、布置書香教室,建設班級硬環境。
建立班級讀書角,我建議同學們每人帶兩本以上的課外書,來充實我們的書柜,并且,在教室前黑板右邊專門辟出一塊,作為學生晨誦內容的展現區,在這里展現的是每周學生晨誦的主要內容。建設好班級專欄。班級中我們專欄分別是:閱讀之星、誦讀之星。專欄旨在激勵學生熱愛讀書。在不同時期,將學生中在閱讀、誦讀方面做得比較出色的學生,將他的照片結合文字說明張貼到專欄中,以此帶動學生閱讀的興趣。
2、營造書香教室,建設書香班級的軟環境。
為什么有的孩子寧愿把時間花在無聊的追逐打鬧中,也不喜歡看書呢?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感受到讀書的樂趣。那么,拿什么去吸引他們?答案是——用好書!所以,學校開設了圖書館,每星期都允許學生借一本書。許多班級創建了圖書角,允許學生定期借閱。可是,盡管如此,我覺得這種定期借閱的手續還是太過繁瑣和死板了,我們在無形之中把優秀書籍和孩子的距離拉得太遠了,這樣看書的興趣就很難培養起來。于是,這一學期我在借書的方式上作了新的嘗試。首先我采取了一周輪換一次書籍的方法。每周一我將圖書角中的書隨機發到學生的手中,每生一本。拿到書后,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換,得到自己喜歡的書。第二周再從每一位同學的手上收回一本書。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圖書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借書還書的時間只需要五分鐘。接著,我們進行了“好書推薦卡”的制作。用卡紙剪出自己喜歡的形狀,然后把自己最喜歡的書的簡略介紹寫到這張卡上,然后我們把它貼到學習園地里供大家學習。孩子們看著有趣的卡片,然后細細看內容介紹,興趣來了,雙休日和媽媽上書店買書的時候看到,就會想起,這本書是我們同學好書推薦卡上有過的,我也買來看看。
二、積極指導,智慧飛揚
對于孩子的讀書,我時常會向孩子和家長推薦書籍,讓他們品味書香,智慧飛揚;也會在課堂上,讓孩子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教給他們寫作技巧;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督促他們勤寫博文,內容除了習作外,還盡量要求自己多寫日記、周記、隨感等,盡量讓自己的`習慣、行動對學生進行無聲的影響,也在不經意間把“閱讀存折”送給了學生。
三、保證讀書時間
1、課前古詩文誦讀積累
本學期每周三是經典誦讀的時間,背誦考級的古詩以及《論語》、《弟子規》。
2、自由閱讀是一種樂趣,共同閱讀也是一種樂趣,而且共同閱讀可以激發自由閱讀的興趣。每周四中午都有一項固定的時間進行共同閱讀。我們不追求花哨的活動形式,因為,只有思想的碰撞,心與心的交流才是才是最最動人風景。所以,和同學們分享彼此獨特的見解便是我們最大的樂趣。
3、鼓勵晚間半小時閱讀
每天晚上完成家庭作業以后,鼓勵學生能自覺主動地閱讀課外書籍,時間不少于30分鐘,并學會與家長一起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有了時間的保證,學生的閱讀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如今,在班級中,學生大多有了自覺閱讀的習慣,有些學生甚至連課間的十分鐘也不想錯過,匆匆地捧起書本讀起來。
4、實施評價,激發書友隊閱讀熱情
孩子們天生就爭強好勝,通過一定的評價措施來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無疑會事半功倍。對于書友隊這樣的一個小集體,我們可以提出建立“書香書友隊”的目標;對于小隊中的每個成員,我們可以定期開展評選“小小書蟲”的活動。此外,我們還就家庭的閱讀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各個方面了解每一個家庭的閱讀現狀,并倡導家長更好地致力于書香家庭,積極開展親子閱讀活動,使自己和孩子共同獲得認知、語言和精神上的發展。此舉很好地獲得了家長的認同,他們為孩子們購買了大量的書。
四、讀書反思促進成長
書香班級創設整整兩年,當然也帶領孩子讀書兩年,應該說,已經初步把孩子領進書的世界。可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
1、習作質量有待提高
2、閱讀能力需要進一步指導;
3、學生的讀書寫作不夠積極,主要是貪玩在作怪,韌性不強;
4、讀書活動中,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孩子缺少家長的引領和幫助;
5、學生只顧習作,很少品評別人的習作6、每日誦讀的質量有待飛躍......這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值得反思。
一本書就像一艘船,書中播下的仁德的種子,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我們的國家需要這樣的種子。每一個人播種一畝三分田,我們的祖國便會收獲一片蔥郁的森林。播下種子,便是播下希望。但愿經典誦讀,能讓孩子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班級書香工作總結3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如果一個孩子熱愛讀書,那么他會從書本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尋找生活的榜樣,凈化自己的心靈。駐足,孩子們浸潤于書海之中又一學期,現將班級的書香工作總結如下:
一、營造書香氛圍樂閱讀
班級是學生每天所在時間最長的一個場所,班級里任何一處的布置都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1.建立班級個性化藏書架。每學期的大批量圖書更新為得是讓孩子能看上“新鮮書”,本學期,由專人管理,專人負責登記借閱,一學期共借出了200多次的書。而這些“新鮮書”哪里來?由班級組織的“圖書跳蚤市場”上,同學們從家里帶書設攤,再倒賣給班中同學,資金所得全部用來買新書。本學期我們班共組織了兩次圖書跳蚤市場活動,共所得金額671元,購買新書185本。
2.固定讀書時間。營造書香班級,關鍵還在于要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時間和空間。每周一中午是我們班的閱讀時間,同學們自由選擇圖書,自由看書,這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侯。
二、開展豐富活動促閱讀
孩子畢竟是孩子,不是發自內心沒有效果。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與書為伴,與書為友,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借助豐富的活動是非常好的做法。
1.師生共讀一本書
凡是學生讀過的書我都一一進行了認真地閱讀,本學期利用隔周周二中午的時間,和學生進行主題討論同一本書。這樣不但可以檢驗學生讀書的效果,還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閱讀的樂趣。如在讀完暑假推薦的《魔法師的帽子》后,我們便進行了“魔法師帽子的神奇之處”的討論。這樣通過共讀一本書,通過共同的討論后,學生會有興趣再去進行細讀。
2.推行“百字本”
讓孩子們學會愛生活,方能有一個健康健全的人格。這學期推出的“百字文”,在不約束內容,不規定篇數的要求下,孩子們我手寫我心,學會記錄生活的點滴,做生活的`有心人。他們徜徉在“百字文”中,暢所欲言,記錄著自己的酸甜苦辣。因為記錄的都是真事,所以中午的“每天一讀”成了孩子特別期盼的事,在別人的文章中聽到自己的名字,看到別人的事,在哈哈大笑中增進了彼此的感情,無形中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有時文章中涉及到一些同學之間的矛盾或有爭議的話題,我們還會提出來與大伙交流,在探討中地事情的本質進行更深刻的剖析,學會了與人相處的能力,更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3.開展閱讀指導課。
每月進行一次好書交流會和一節閱讀指導課。先有學生介紹一月之內讀到的好書和優秀的片段,引導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此外我還利用閱讀指導課對學生的閱讀作精心的指導。內容包括整本書的推薦、單篇美文的推薦、讀書方法的介紹、讀書習慣的培養、讀書交流等。
4.動手我來做。在班中開展制作、評比繪本和讀書手抄報。學生對這兩項活動興趣濃厚,充分發揮出聰明才智,制作出了許許多多造型新穎,創意獨特的各式繪本和手抄報。這些活動的開展大大激發了孩子們讀書的熱情,也很好地培養了孩子們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展現了學生的個性風采和精神面貌。
三、進行及時評比好閱讀
這學期試行“讀書之星就是我”這一評價機制,與班中的綜合評價“百分制”相結合。孩子們讀書的熱情尤其高漲,有的同學一周就能讀兩本書,家長欣喜,孩子歡喜。將一學期借書次數加閱讀考核的成績,推選成班中的“讀書之星”,再以書相贈,以此讓閱讀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在今后的班級管理中我們班將堅持不懈地開展書香班級的建設,讓孩子們在書香中收獲知識、收獲品格、收獲理想!
【班級書香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書香班級評選方案09-02
書香班級建設方案09-14
書香班級評比方案11-20
書香班級工作計劃08-17
書香班級評比方案精選13篇10-30
書香班級評比方案13篇09-20
書香班級評比方案(13篇)05-02
書香班級評比方案15篇06-03
最新書香班級活動方案(精選11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