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精選5篇)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工作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 1
2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現已成為發達國家繼心血管病和腫瘤之后的第三大傳染性疾病,對社會和經濟帶來沉重負擔,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在我國現有糖尿病患者超過4千萬,居世界第二。衛生部、財政部、人口計生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為貫徹落實,切實加強分類指導,搞好我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現提出如下工作計劃。
一、總體要求
在全院內開展學習由衛生部、財政部、人口計生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并針對本轄區內35歲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學習“2型糖尿病注意事項”并登記隨訪服務登記表。
二、措施
(一)2型糖尿病篩查。對工作中發現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建議其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時血糖,并接受醫務人員的生活方式指導。
(二)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
隨訪內容包括:
1、測量空腹血糖和血壓,并評估是否存在危機癥狀。
2、若不需緊急轉診,詢問上次隨訪到此次隨訪期間的癥狀。
3、測量體重。
4、詢問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吸煙、飲酒、運動、主食攝入情況等。
5、了解患者服藥情況。
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應至少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
內容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一般體格檢查和視力,聽力,活動能力,足背動脈搏動檢查。
四、服務要求
1、通過門診服務途徑篩查和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本轄區內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況。
2、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服務。
3、每次提供服務后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患者的健康檔案。
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 2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社區,慢性病的社區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社區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社區衛生服務站要充分認識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考核目標,創造支持性對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我區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20xx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性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積極探索管理、評價、綜合性醫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社區衛生服務站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模化的高血壓、糖尿病計算機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社區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大于40%;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和健康教育記錄。
三、高血壓管理工作目標
1、發現并至少登記高血壓患者100名;
2、對至少20名以上的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其血壓控制率大于等于6%;
3、發現并至少登記高危人群20名;
4、對高危人群的干預有記錄及效果評價;
5、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4次血壓,比例達95%;
6、35歲以上居民首診必須測血壓;
7、居民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四、糖尿病管理工作目標
1、發現并至少登記糖尿病患者30名;
2、至少對其中15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血糖控制率達到1%;
3、發現并登記高危人群10名,每年至少免費測1次血糖的比例達60%;
4、高危人群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5、對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進行健康教育要有記錄和健康評價。
五、實施計劃
建立慢性病網絡直報系統和工作制度。對社區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一)、利用現有的網絡直報系統,對今年新發的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惡性腫瘤病例進行網絡直報。建立慢性病報告工作制度,責任落實到人。
(二)、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
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診療、社區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所有信息錄入相關的數據庫,進行微機化管理。
3、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地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社區衛生服務我站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并填寫《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治療和飛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社區衛生服務站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三)、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
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
對并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予健康方式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四)、社區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
根據社區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區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社區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內容,制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醫療站點等發放給社區人群。
2、在社區舉辦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3、利用社區居民活動室等居民比較集中的地方作為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陣地,擺放各種宣傳資料。
4、在社區開展測血糖并免費測血壓活動。
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 3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老齡化的加速,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社區,社區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充分認識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結合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特制定今年糖尿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通過實施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糖尿病管理項目,對城鄉居民的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相關危險因素實施干預措施,減少高糖飲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降低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對人體傷害,有效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發生。
2.對明確診斷的`糖尿病做好隨訪工作,新發糖尿病登記建檔率達100%;對明確診斷的糖尿病健康體檢率達到98%以上;對明確診斷的糖尿病規范管理率達60%;以上對明確診斷的糖尿病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血糖控制率達到35%以上。
二、主要措施
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1.1根據《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對轄區內18歲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管理。
1.2型糖尿病患者發現。發現途徑為:健康體檢及高危人群篩查檢測血糖;建議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糖;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主動學習糖尿病有關知識,共同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
2.2型糖尿病患者登記與建立健康檔案。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檔案,按要求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體檢、咨詢、隨訪與健康干預等,將相關信息與活動記錄在居民健康檔案中進行登記,實現檔案的規范化管理。街道、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空腹血糖和血壓測量等檢查和評估,開展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3.健康檢查。做好社區內4145名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指血)測量,一般體格檢查和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65歲以上老年人增加血常規、尿常規、血脂、心電圖、肝功能和認知功能、情感狀態的初篩檢查。
4.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 4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糖尿病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建檔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領導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基層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我院為核心,村衛生室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縣疾控中心管理、評價我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各村衛生室隨訪管理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基層居民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范化的糖尿病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基層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達到90%以上;
2、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基層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基層建立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糖尿病的檢出利用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基層衛生院的診療、基層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糖尿病患者。
2、糖尿病患者的登記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建檔并規范化管理。
3、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并填寫《基層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站)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按照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糖尿病高危人群。
(2)、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基層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根據基層人群的健康需求,在基層廣泛開展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基層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糖尿病的發生。
(3)、在我院及村衛生室建立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年至少出4次相關內容,制作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村委會、醫療站點等發放給基層人群。
(4)、做好慢病宣傳日:以慢病相關宣傳為主線,通過"世界高血壓日"(5月17日)、"世界無煙日"(5月31日)、"全國高血壓日"(10月8日)和"聯合國糖尿病日"(11月14日)等宣傳日,利用健康教育宣傳欄、開展健康咨詢、制作發放多種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了健康教育和知識傳播。
(5)、在轄區各村開展免費測血糖活動。
四、培訓
按照《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進行培訓,必要時酌情增加培訓次數,以提高對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五、評估
1、過程評估
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六、督導和考核
1、我院負責對轄區內的村衛生室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2、各村衛生室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
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 5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為了使更多人認識糖尿病并對其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因此我們相應作出了以下有關于健康教育的計劃。
一、糖尿病健康教育計劃的設計
(1)詢問患者家中是否有糖尿病病史、發生時間還有相應的癥狀。
(2)查找相關資料,或向其他醫師或護士尋找經驗并分析好病情。
(3)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護理診斷與治療。如人體免疫治療、飲食定時定量、合理調整三大營養、運動治療還有相應的藥物治療通過這些來加快患者病情的好轉。
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診斷
(1)計劃前的研究階段:
①問題與政策的分析
②形勢分析
③目標人群的分析
(2)計劃活動研究階段:
①制定目標
②確定教育策
③材料制作與預測
④人員培訓計
⑤活動與日程管
⑥監測與評價
三、糖尿病健康教育計劃的實施
(1)制作實施時間表:為了使實施糖尿病的全過程有比較強的計劃性,按時完成各階段的實施工作,首先要制定一個科學的時間進度表,來治療相應癥狀的糖尿病。
(2)實施的組織結構:①政策支持②領導機構③執行機構④組織協調與合作。糖尿病并不是一時半會所能醫治好的,所以進行相關治療要通過以上的組織機構才能運行的'。
(3)實施工作人員的培訓:因為糖尿病人血糖濃度增高,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別是腎小球濾出而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滲透性利尿,出現多尿,甚至有的病人甚至每晝夜可達30余次。
(4)實施的物品管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得到相應的藥物治療,緊急時還可以及時處理.
(5)實施的質量控制:糖尿病患者由于大量尿糖丟失,
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機體處于半饑餓狀態,能量缺乏需要補充引起食欲亢進,食量增加。所以患者不能亂吃東西,特別是糖類食物,要特殊搭配。
四、糖尿病健康教育計劃的評價
(1)評價的概念:評價是客觀實際與預期目標進行的比較。因此我們要分清糖尿病的人的基本特征,如素體陰虛飲食不節、形體肥胖情志失調、肝氣郁結外感六淫,毒邪侵害,并同時還會引起一定的并發癥:心血管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還有足潰瘍等。所以要正確的認識到其中的重要性
(2)評價的作用:
①了解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項目的效果如何。
②對項目全面檢測、控制。
③最大限度地保障計劃的先進性和實施質量。患者可能有一些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患了糖尿病,所以此時我們應該確定評價的作用并對其進行癥狀分析。如糖尿病患者總結為“三多一少”,所謂三多食指“多食、多飲、多尿”,一少是指“體重減輕”。
(3)評價的目的:
①確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的合理性和先進性。
②確定健康教育/健康促持續性如何。
③總結健康教育/健康促進項目的成功經驗與不足之處,提出進一步的項目方向。制定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就是為了讓患者更好地了解到該如何去預防還有對其進行治療。
所以以下就是我們由此而得出的結論:
"糖尿病"是一種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積過多的疾病。國外給它的別名叫"沉默的殺手",特別是"成人型糖尿病",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染患率特別高。所以我們對糖尿病患者做了以上的健康教育計劃,使他們更好地去了解這種病。
【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糖尿病健康管理方案02-08
糖尿病工作計劃03-07
糖尿病健康管理方案5篇02-08
糖尿病健康管理方案(精選10篇)05-02
糖尿病健康管理方案(5篇)02-08
糖尿病工作計劃12篇06-17
糖尿病工作計劃15篇10-18
高血壓、糖尿病工作計劃(精選11篇)02-03
高血壓、糖尿病管理工作總結(精選6篇)01-10
糖尿病義診通知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