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我在品德學科的成長與思考工作計劃

時間:2022-05-09 14:37:18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在品德學科的成長與思考工作計劃

  一、新起點——初生牛犢不怕虎三

我在品德學科的成長與思考工作計劃

  在武漢市品德骨干教師隊伍中,我是一名新兵。新人一般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同時也擁有不按常理出牌、敢為人先的銳氣。恰好,這兩點我都具備了。就拿我接觸這門學科來說吧,我也曾經片面的認為品生、品社就是思想品德,由于工作關系我從沒有接觸過這門學科,這種印象一直持續到XX年年。就在XX年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育才小學參加了武漢市優秀青年教師的展示活動,那天我聽了一節外校陳茹老師的《我們的生命》。提起這節課,相信大家至今都有深刻的印象。這的確是一節相當成功的公開課,從生命的孕育到出生再到生命的成長,老師巧妙的設計、精彩的引導,學生真情的流露,深深打動了在場的老師們。我的感受只能用“震撼”來形容。我仔細閱讀了陳老師的介紹,陳老師的經歷又再一次地震撼了我——我們同年,同樣出生在70年代,同樣從事著輔導員的工作,說不定同是校友,人家好優秀哦。一時間,敬佩之情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同時,我對品德課程重新樹立了一個鮮明的印象,內心一個小小的火種被悄悄點燃。

  不久,青山區品德學科教研員羅老師來到我校檢查教研活動,我如實地向羅老師表達了我的聽課感受并大膽地提出:我也想上品德課,希望今后能參與青山區的品德教研活動。羅老師一口答應了我的請求,并歡迎我去聽她的公開課。作為青山區十大首席教師,羅老師在武鋼十七小執教了品社課《學會感恩》,同樣這節課再次成為了我的“導師”,我內心小小的火種已經開始燃燒起來,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我喜歡品德這門學科,我想上品德課。我主動地報名參加了青山區品德學科研討課活動,并得到了校品德教研組的大力支持。由于當時正在執教三年級語文,我選擇了三年級品生課《爸爸媽媽真辛苦》。一切從模仿開始,我從《我們的生命》和《學會感恩》中學會了要上好品德課首先要改變觀念,品德課不再是以前的思想品德課,老師講學生聽,要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的每一個流程,準確的把握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并環環深入,螺旋式上升。

  在我校魏主任和品德教研組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我經歷了多次備課、研討,在校進行了兩次試教,在XX年年的12月在我和武鋼九小三年級2班的孩子一起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節品生課《爸爸媽媽真辛苦》。

  附:《爸爸媽媽真辛苦》教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品德與社會 三年級上冊

  爸爸媽媽真辛苦

  紅鋼城小學 李敏

  教學目標:

  1、 了解母親懷孕和生育時的辛苦;

  2、 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體會他們工作時的艱辛,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

  3、 學習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

  教學重難點:

  體會父母的辛苦,并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教學準備:

  1、 生回家采訪父母并填寫調查表;

  2、 相關視頻收集及課件制作。

  教學過程:

  活動一:媽媽真辛苦

  (一) 媽媽懷孕時的辛苦

  1、 觀看“生命孕育”的視頻;

  2、 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

  3、 從“衣食住行”各方面談媽媽懷孕時遇到的困難。

  (二)媽媽生育時的辛苦

  1、觀看“生命誕生”的視頻;

  2、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4、 師講述“熊麗”媽媽的故事;

  4、生談感受并表達對母親的愛。

  活動二:爸爸真辛苦

  1、 圖片:樂樂爸爸的一天;

  2、 生看圖片,說說樂樂爸爸一天的工作;

  3、 生談談自己爸爸是做什么的,工作有多辛苦;

  4、 觀看“父母工作”的視頻,感受父母工作的艱辛;

  活動三:我也懂得愛

  1、生回憶并講述:父母在養育自己的過程中“難忘的故事”;

  2、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這節課獲得了青山區品德教研骨干教師的一致肯定,記得當時很多老師和三2班的同學們都哭了。其實,我在備課和試教時也是泡在眼淚里渡過,連老公都很意外,從未看到過我邊備課邊哭。感動我們的源于一個真實的故事——英雄媽媽“熊麗”。(放課件講述熊麗媽媽的故事)回到家后,我將這節課的收獲完成了我的第一篇品德教研案例。

  點燃真愛 傳遞真情

  ——《爸爸媽媽真辛苦》教學案例

  青山區紅鋼城小學 李敏

  【案例背景】

  《爸爸媽媽真辛苦》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長》第二個主題《愛的港灣》的子話題。選擇這個話題上研究課,源于不久前在育才小學武漢市名特優教師展示課上武漢外語學校陳茹老師執教了《品德與社會》六年級《我們的成長》一課,深受啟發,感動之下,也想就這個話題向名師學習。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尤其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已經成為獨生子女時代,“四位老人,兩個父母,一個孩子”的“6+1” 家庭模式成為社會的主導。在家里,父母、親人對他們的呵護,無微不至;在學校,賞識教育的旗幟下,注重鼓勵與表揚。獨生子女的優越感讓孩子們漸漸形成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父母為自己任何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腦袋里裝滿空洞的書本知識,實際行動卻背道而馳。一味索取,不知奉獻,作為老師,頗感憂慮的同時,也想做一些積極的嘗試。

  【案例描述】

  片段一:媽媽的辛苦

  開課時,我首先讓學生看了一張孕婦的照片后,觀看視頻《十月懷胎》,了解生命孕育的過程。當學生從漫長的懷孕過程初步體會到媽媽懷孕的辛苦后,我請一個男同學,將自己的書包背在胸前,先在原地走一走,再走到教室后再走回來。恰巧走道上有一架鋼琴,通道很窄,孩子只有側著身子,小心翼翼地走過去,走時,他下意識的扶著書包,還真像有個寶寶的樣子呢。回來后,我請他談談感受,孩子嘆了口氣說“媽媽懷著我們真辛苦。”“是啊,”我適時補充,“我們才背了這么一會,就覺得不容易,媽媽可要懷著我們十個月呢,那在衣食住行方面又會遇到什么問題呢?” 

【我在品德學科的成長與思考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品德學科工作總結05-23

思想品德學科教學情況調研報告09-09

小學思想品德學科教研工作總結11-02

學科工作計劃02-14

思想品德學科期末教學工作總結12-21

英語學科工作計劃01-16

音樂學科工作計劃03-07

美術學科工作計劃02-26

有關學科工作計劃03-27

關于學科工作計劃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