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研究工作計劃范文錦集5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研究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研究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二、研究目標
三、研究任務
1、構建《就地取材、盤活課程資源,有效使用小學教材的研究》理論框架和操作模式。
2、立足生活實際,對各種資源進行收集、篩選、整理,結合教學內容,靈活地運用到課堂教學設計中,創新一個個教學設計,盤活課程資源。
3、立足教材,研讀《課程標準》,深入挖掘教材,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原有認知,聯系生活實際取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實例,有效地使用教材。
4、立足課堂,確立“課堂即實驗室”的意識,在課堂中檢驗“盤活課程資源,有效使用教材”的成效。
5、本著“邊實驗、邊研究、邊總結”的原則,針對課題實施過程中的新問題,進行專項實驗研究。記錄階段性檢測的有關數據,整理反映課題實驗的資料與相關文本,總結階段性實驗和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廣。
6、及時認真填寫能夠反映整個課題研究軌跡的《實驗手冊》。
四、研究措施:
采取課題組、子課題研究小組、實驗教師個人子課題研究三級課題研究管理方式,做好對實驗內容的系統分析研究。
(一)、強化對實驗教師的培訓,夯實實驗教師的理論基礎。
(二)、召開課題研究專項會議,總結課題研究的成績,解決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總課題組開學前兩周必須集中研討制定階段研究計劃,召開每學期初一次的學期課題研究項工作安排會,落實研究措施,明確研究方法,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2、課題組每月要召開一次有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的工作會議,切實落實工作任務。每學期結束,各課題組要。
3、課題組每學期開一次課題研討會,主要是提出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認真分析問題,從而達到有效解決問題的目的。
4、期末,課題組開一次期末總結交流會,各子課題組組長匯報小組階段研究成果,提出存在的問題,并上交階段研究總結,書面匯報課題進展情況,將重要階段成果和重要突破予以記錄,并交由課題研究領導小組負責存檔。
(三)、開展課題研究專項活動,展示交流研究成果,推動課題研究的進展。
1、每學期教學中期,學校總課題組搞一次課題研討交流、成果展示活動,主要任務是展示成果,研究問題,深化研究。
2、每學期圍繞子課題每位實驗教師至少上匯報課一次,課題組提前一周向實驗
(四)、課題研究與教學管理有機融合,以科研促教研。
(五)、加強對子課題研究小組及實驗教師的管理,促進實驗教師的成長。
1、實驗教師要根據課題組實施階段的計劃制定子課題研究實施階段的計劃,計劃要具體要有操作性。實施階段末要寫出研究總結,總結要客觀、實際、全面。
2、實驗教師要做好課題研究實施階段的中測、后測工作。做好問卷設計,開展調查研究。對測驗要進行統計、分析,針對問題制定解決的.策略,要有詳細的分析報告。
3、每位實驗教師要按課題研究的任務目標上好課題研究課。每節實驗課要有教案,教案后要有總結反思內容。
4、每個子課題研究小組要定期召開各種形式的研討交流活動。
5、研究小組每月至少組織一次研討交流活動。研討交流本階段課題研究的做法和體會,以供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并要做好活動紀錄,要留存好過程性資料。
6、研究小組長應在每個月末把課題研究的重要活動和階段成果上報給總課題研究組負責人,內容包括活動的開展情況、階段研究成果資料、相關電子軟件、圖片資料和其他文字資料等。
7、實驗小組和實驗教師要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檔案資料是課題研究過程性檢查和結題驗收工作中的重要必備內容。
五、具體工作安排
20xx.6—20xx.xx
1、繼續修改、完善課題研究方案及實施細則;
2、課題組制定課題研究實施階段計劃;
3、課題組成員制訂課題研究實施階段計劃;
4、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研究課題研究的內容、研究辦法及研究方向;
6、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交流總結,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研究方向;
7、課題組成員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每位成員上一節課題研究匯報課;
8、開展教學設計、成功案例賞析;
9、開展課題研究反思交流活動;
10、召開子課題研究小組會議,匯報交流子課題研究的進展;
11、召開課題組會議,進行學期階段性總結。
20xx.9——20xx.xx
1、召開課題組會議,交流總結,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研究方向;
2、課題組成員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每位成員上一節課題研究匯報課;
3、組織實驗教師搞好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4、舉行有關理論知識講座;
5、開展教學設計、成功案例賞析;
6、開展課題研究反思交流活動;
7、征集研究論文,進行交流,評選出優質論文;
8、課題組成員進行學期總結,撰寫研究論文和課題研究總結。
9、召開課題組會議,進行學期階段性總結。
20xx.2——20xx.xx
1、召開課題組會議,交流總結,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研究方向;
2、開展教學設計、成功案例賞析;
3、開展課題研究反思交流活動;
4、征集論文、案例、教學設計、教學敘事、教學片段、反思等,編寫成論文集、案例集、教學設計集、教學敘事集、片段展示集、反思集;
5、各實驗教師按學科特點,對實驗班級及非實驗班級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測試,并記錄好測試結果。通過調查、問卷為實驗前后測實驗因子與非實驗因子的對比分析提供依據。
6、課題組成員進行實驗研究階段總結,召開實驗研究階段總結會。
六、階段研究成果
(1)“就地取材、盤活課程資源,有效使用教材”論文集;
(2)“就地取材、盤活課程資源,有效使用教材”案例集;
(3)“就地取材、盤活課程資源,有效使用小學數學教材,“問題情境”片段展示集;
(4)“就地取材、盤活課程資源,有效使用教材”教學設計集;
(5)“就地取材、盤活課程資源,有效使用教材”反思集;
(6)“就地取材、盤活課程資源,有效使用教材”后測報告集;
(7)“就地取材、盤活課程資源,有效使用教材”專題調研報告集;
(8)“就地取材、盤活課程資源,有效使用教材”理論框架和操作模式。
研究工作計劃 篇2
新的學期開始,很開心加入一個新的組織,總結過去經驗,對20xx學年上半學期的工作做了制定與規劃。辦公室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部門,是學生會的咽喉,有著自己的特色與優勢,所以我們要做好這個學院聯系學生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更好的為同學服務。本學期,我對將要開展的工作制定了框架,具體計劃如下:
一、針對本學期學校要組織的50年校慶以及有關活動做好規劃,協調學生會各部門做好宣傳和策劃,負責好文件和有關籌備工作。
二、做好內部常規工作和內部建設,做好辦公室本職工作。
一些內部建設工作在本學期進行了規劃或已開始進行,要對規劃進行補充和完善,同時繼續做好常規工作。
1、信息管理。每學年人員變動,學生會成員信息要確定下來,本學期我部將做好成員信息的統計情況的,方便主席團及各部的聯系工作。
2、檔案管理。辦公室檔案,在本學期中,我部將對檔案保存和..做到精細而且簡便易查。
3、在值班、訂會等方面要細化日常的...的工作,實行個人負責制,任務到人,人人負責,相互協調和配合。
4、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在具體開展工作的同時,因人因事調節,讓每個人找準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這樣才能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分配任務時能詳盡考慮到各階段工作中的人員分配問題,做到有工作時人人參與,以避免分配不均而造成的成員階段性心理失衡,最終充分發揮我們團隊的力量。
5、加強部內成員的相互協作。建議我們辦公室內部要搞一些活動,比如一起吃吃飯,打球,野游等活動,一方面增強內部成員的感情,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家的積極性。
6、本部門將定期開例會(會議的頻率還應視具體的情況的而定),初步定為每周一例會。例會主要是對近期內的各項工作予以及時總結。發現不足,肯定成績。并按照實際情況的.制定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點以及具體實施方案。
三、加強對學生干部的管理考核力度。以服務同學為宗旨,積極配合系里各項工作的展開。以“內增素質,外樹形象”為指南,切實提高本部門成員的工作效率與工作積極性。
四、搞好學生會的縱與橫的關系。在著重于加強院系學生會之間聯系與溝通的同時,也要注意把握好學生會與其他的學生組織之間的關系,以便促進系學生會的各項活動更好地開展。
由于對福州大學辦公室工作了解不多,希望以后的工作能和主任以及其他同事好好配合,積累經驗,提高工作能力。
研究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以我校《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方案為指導,以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嚴格按照課題實驗方案實施研究,加強對課題研究工作的管理和考核,探索作業設計的多種有效形式,提高作業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確保課題實驗工作能夠正常順利地開展,達到預期目標。
二、研究目標
(1).通過實踐研究,更新教師作業設計理念,拓展作業的內容和形式,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現代作業觀,以期形成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促使教師從“經驗型”向“教研型”、“科研型”轉化。
(2).通過實踐研究,探索作業設計的多種有效形式,提高作業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3).初步構建適合小學生有效的作業操作的模式,形成合理有效評價的方案。
(4).通過作業改革,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提高。
三、研究內容
本課題通過當前學生數學作業現狀的調查及原因分析,通過對作業內容的`優化、結構的改善、評價方式的探索,從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將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作業形式的優化實踐研究:著重從作業的趣味性和生活化方面進行研究歸類,使學生對作業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
(2).作業結構的優化實踐研究: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以探索如何有層次性地設計作業為前提,是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有效途徑。
(3).作業內容的優化實踐研究:傳統作業內容多為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而設計的書面作業,如果能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之后設計一些實踐性強的作業、或者能發揮學生創造性的開放的作業,一定對學生的能力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4).作業評價方式的優化實踐研究:傳統的作業評價中客觀性、公正性有余而人文性不足,而且只注重對作業結果的評價,忽視甚至忽略對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性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甚至于學生的心理健康都會有不良影響。所以本研究將著力于探索如何高效地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合理評價,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實施步驟
1、課題啟動階段(xxxx.1—xxxx.5)
(1)、文獻資料研究。
(2)、選擇確定課題、成立課題組。
(3)、調查目前學校學生數學作業的現狀以及師生們對作業的態度、看法。
(4)、設計課題實施方案,向市進修學校申請立項。
2、課題實施階段(xxxx.6—xxxx.8)
(1)、專題講座,以理論引領實踐。
(2)、制定階段性實施方案并交流研討,
(3)、根據研究專題撰寫論文。
(4)、分階段召開課題研討會。
3、匯總階段(xxxx.9—xxxx.12)
(1)、全面總結研究工作,整理材料。
(2)、整理匯編實驗成果,撰寫結題報告。
(3)、內部論證、同行評議、專家鑒定。
五、措施保證
1、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重點學習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采用集中學習(每月一次)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每學年每人上交理論學習筆記一本。
2、課題組加強課題研究指導工作,著重對課題研究方法、過程與步驟的加強指導。
3、每學期初課題組組長制訂課題實施計劃,召開課題組會議,明確要求。
4、課題研究與課程改革同步進行,課題研究與平時教學、教研活動緊密結合,教研組在制訂工作計劃時,將本課題作為平時教學、教研工作的重點。組織“作業優化設計”系列沙龍活動。(每學期每位課題組成員展示作業優化設計案例四篇。)
5、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結合教研活動,要求對相關課例中作業設計進行研討、剖析、總結、反思,形成專題總結,以利于下一階段工作的展開。
6、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求每位課題組成員撰寫一篇課題研究論文,積極投稿。
7、注意收集研究成果,并能及時通過學校網頁充分展示課題組研究進展情況。(要求每學期對課題研究網頁進修維護、充實)
8、每學期結束后課題組成員寫好課題研究階段性小結,課題組長寫好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報告,初步形成一套符合新課程實踐要求優化作業設計體系。
9、探索出具有本校教學特色的“作業設計”模式,以對我校的數學教學產生“整體效應”。
10、加強與市教師進修學院專家的聯系,及時求得他們的幫助與指導。
研究工作計劃 篇4
育英二外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初三化學組工作計劃一、指導思想及工作思路根據我校“高質量,輕負擔,學生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辦學宗旨,圍繞學校培養學生“三個學會”的基本育人目標,以高效課堂為核心,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提高教科研質量,加快教師培養步伐,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而使化學組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有特色,上水平”,初三化學組工作計劃。二、具體措施1、深入學習教學常規,嚴格按照教學常規的要求上課,培養學生朝著能學、會學、愿學、樂學方向發展。2、堅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的優勢和功能,統一教學目標,統一重難點,盡量統一作業的`量和難度,工作計劃《初三化學組工作計劃》。同時強化課堂問題設計創設的嚴密性、科學性、可實用性,主要從這幾個方面予以關注:問什么,問多少,問誰,怎么問,誰來問,問題的思考時間給多少,對所問問題如何反饋總結,超出預設的生成有哪些可能等。備課過程中要結合學情,重點備過程與方法,研究重難點的突破途徑,努力做到知識主線、情境主線以及情感主線的有機結合。3、加強學生的個別輔導。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實行分層輔導,對基礎好的學生,重點從解題速度和強度方面進行要求,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把要求適當降低,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立足于每個知識點,進行個別輔導,使他們的成績有較大的明顯的提高。4、組織教師自學反思,堅持利用周六及學科教研活動時間,組織教師進行“每月必讀”的讀書學習活動,每次活動時間不少于40分鐘。同時要求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教學反思,每學年完成一篇較高水平的教學論文。5.組織本組教師充實與完善學校的“教學資源庫”,將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拿出來共其他老師共享。6、堅持組內公開課、互聽課、推門聽課、督查聽課制度,促進全組同志共同提高、共同進步。7、發揮課題組教研優勢,依托課題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扎扎實實將課題組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本學期馮彥成老師的第三期市個人課題將很快結題,張方芳老師將申報第四期市個人課題立項。
研究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小學音樂課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效性研究》的科研課題,是我校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搞好科研專題的研究,我們要以課堂教學為載體,有計劃,有目的實施。我們信息技術組探討的是如何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設備,滿足學生的“求知”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欣賞中去,在反復欣賞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把美傳遞給學生,樹立他們在生活中尋找美的信心。
二、研究的具體內容:
1、調查了解現階段師生教與學這一塊教學內容的現狀。重點調查兩個方面:一是不同年段學生對這一教學內容的學習態度、狀況及原因的調查及分析。二是現有教師資源及教學方式的分析。
2、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將書本知識和生活事物相聯系,并針對不同年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確立階段性教學目標。
3、針對教學領域,創新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研究轉變學習方式的途徑、方法,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快樂、體驗成功,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創造力。
(1)用學生熟悉的生活資源和教材想結合,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既給學生帶來一種知識的親切感又豐富了學生的感知。
(2)突破已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通過觀察、調查、體驗、游戲、創作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創作熱情。
三、研究方法與要求:
(一)理論學習與研究實踐相結合。
在平時的業務學習活動中,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教育科研理論的學習,加強美術教研組和備課組建設,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改善教學行為,切實提高實施課題研究的理論水平。同時結合課題研究,不斷反思研究以來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針對研究中出現的重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高課題研究的.能力。
(二)團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以個別輔導為主。
為了更好發揮教師的作用,我們采取實驗班與常規班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對有共性、有規律可循的現象進行探索,開展有計劃的團體教學;一方面對有個性的個案,開展公開教學研究的活動。
四、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份:
制定研究計劃;課題組會議;學習課題資料。
四月份:
1、課題組會議根據課題計劃,圍繞培養學生這一主題開展教研活動。
2、耿國會老師上研究課。
五月份:
1、開展相關知識的理論業務學習。
2、張斌老師上研究課。
六月份:
1、開展課題組同題會課教研活動。
2、積極撰寫論文和經驗總結。
【研究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03-10
研究生工作計劃03-14
關于研究工作計劃03-10
研究課題工作計劃03-07
個人課題研究工作計劃03-15
學校課題研究工作計劃03-09
研究生會工作計劃03-13
研究工作計劃15篇03-03
研究工作計劃(15篇)04-02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