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設計方案范文集錦五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方案 篇1
1 工程概況
某工程場地內原為長江邊荒地,原地貌存在大面積水塘,后經建筑垃圾回填,場地四周無既有建筑及市政管線分布。本工程主體設計地下2層,地上8層,建筑高度為49.9米,總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框架剪力墻結構,其中地下部分約3萬平方米。
目前場地自然地面標高為-1.95m,基坑周長約408m,基坑面積約11000m2,基坑底標高分別為-11.9m、-12.6m(承臺底),基坑開挖深度為9.95m,電梯井部分開挖深度為14.05m,基礎采用PHC高強預應力管樁及鉆孔灌注樁。
2 設計依據
2.1 建設單位提供的項目總平面圖、樁位圖、承臺平面布置圖、負一、二層底板結構平面圖。
2.2 核工業南京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2.3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7-20xx)。
2.4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
2.5 《南京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32/J12-20xx)。
2.6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xx)。
2.7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xx)。
2.8 《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20204-20xx)。
2.9 《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xx)。
2.10 其他有關的規范及規程。
3 基坑支護體系方案選擇
3.1 基坑支護特點。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及有關資料,本工程基坑支護具有如下特點:①基坑開挖面積較大,約11000m2;②基坑開挖深度為10~14m,屬深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③基坑開挖深度及影響范圍內土質較差,基坑坑底隆起問題應引起足夠重視;④坑底上、下土質均為砂質粉土,滲透性較好,止水帷幕十分重要;⑤基坑周邊留空區域較小,環境條件較為不利。
3.2 支護體系方案選擇。可以考慮采用以下幾種方案:①地下連續墻內支撐支護;②單排鉆孔灌注樁懸臂式支護;③單排鉆孔灌注樁拉錨式支護;④單排鉆孔灌注樁加內支撐支護等。
綜合考慮本工程基坑支護開挖深度、周圍環境、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投資和工期等因素,以“安全可靠、技術可行、方便施工”為原則,決定采用單排鉆孔灌注樁加內支撐型式支護,鉆孔灌注樁外側加上一排水泥攪拌樁止水,結合地表和坑內明溝加集水坑排水方案。
具體方案如下:①采用φ1100@1300鉆孔灌注樁+兩層鋼筋混凝土支撐作為支護結構,支護樁外側設置φ850@1200三軸深攪樁作為止水帷幕。②第一道支撐梁頂面標高-2.95m,第二道支撐梁頂面標高-7.6m。③排樁、圈梁、圍檁、立柱樁結構混凝土強度均為C35。④φ850@1200三軸深攪樁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水泥摻入量為20%。⑤支撐立柱樁共計72根,上部采用鋼格構柱,下部采用直徑900mm的鉆孔灌注樁,混凝土C35,鋼格構柱伸入灌注樁內3000mm。
4 設計與施工要求說明
4.1 單排樁內支撐型式支護部分。
4.1.1 鉆孔灌注樁。①基坑四邊均采用單排鉆孔灌注樁加內支撐型式支護,其中EFGH段采用φ1100@1300鉆孔灌注樁,有效樁長20.5m,HJABCDE段采用φ1100@1300鉆孔灌注樁,有效樁長21m,樁身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35,鋼筋籠采用焊接,樁身混凝土保護層厚度50mm,樁底沉渣厚度作為支護樁時不超過100mm,作為立柱樁時不超過50mm。②鉆孔灌注樁充盈系數1.05~1.20,超灌高度1.1m,樁身不得出現夾泥、斷樁等現象。③灌注樁頂部進入壓頂梁為50mm,鋼筋進入壓頂梁的長度為800mm。④灌注樁施工時應保證樁徑偏差不大于50mm,樁位偏差不大于10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⑤采用跳打法施工,相鄰樁在混凝土灌注完畢36h后,方可進行另一根樁施工。
4.1.2 壓頂梁、圍檁及支撐。①壓頂梁、圍檁和支撐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35,第一道壓頂梁高800mm,寬1400mm,第二道圍檁高1000mm,寬1500mm。②第一道主角支撐(750×650mm)、對撐(750×900mm)梁中標高在自然地面下1.4m,即標高-3.35m處。③第二道主角支撐(950×900mm)、對撐(950×1100mm)梁中標高在自然地面下6.15m,即標高-8.10m處。
4.1.3 止水帷幕水泥攪拌樁。①在鉆孔灌注樁外側施工一排φ850@1200三軸深攪樁止水,有效樁長22.5m。②作為止水帷幕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作為坑中坑支護采用縱橫向搭接250mm。③作為止水帷幕深攪樁水泥摻入量為20%(截面按1.495m2),作為坑中坑支護基坑面以上-11.9~-3.8m水泥摻入量為8%,基坑面以下-18.3~-11.9m水泥摻入量為20%(截面按1.495m2),使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應嚴格控制在1.2~1.5之間,要求28天無側限抗壓強度達1.0Mpa。④三軸攪拌機下沉速度控制在0.6m/min以內,并保持勻速下沉與勻速提升,攪拌提升時不應使孔內產生負壓造成周邊地基沉降。⑤因故擱置2h以上的拌制漿液應作為廢漿處理,嚴禁再用。⑥應采用“兩下兩上”兩次噴漿復攪。⑦施工時應保證前后臺密切配合,禁止斷漿,如因故停漿,應在恢復壓漿前將三軸攪拌機下沉0.5m后再注漿攪拌施工,以保證攪拌樁的連續性。⑧樁與樁的搭接時間不應大于24h,若因故超時,搭接施工中必須放慢攪拌速度保證搭接質量。 4.1.4 立柱樁。豎向立柱上部采用井字型鋼構架,下部為鉆孔灌注樁,鋼構架頂部焊接900×900×12鋼板,并在鋼板上焊接4φ25U型鋼筋錨入第一層鋼筋混凝土支撐梁內。下部插入鉆孔灌注樁內3000mm,鋼構架穿過地下室底板處,在施工底板前加焊止水鋼板片。
4.2 排水和降水。開挖深度內土層為雜填土、砂質粉土和淤泥質粘土等為主,可開排水溝槽加集水坑及降水井的辦法排水。①在圈梁頂上設置800×1000mm斷面水槽,匯集地表水、坑內積水及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水槽附近設集水坑,及時將上述積水排入市政下水道。②基坑內,在距鉆孔灌注樁內側300mm處挖200×200mm斷面水溝,沿基坑四周布置,并在邊角及中部等適當位置挖集水坑,及時將坑內積水排走,保持坑內作業面及坑底干燥。③降水井采用管徑φ800mm下入φ360/300mm成品水泥管共計57口井,在土方開挖前提前兩周進行降水,確保基坑內地下水位位于基坑開挖面以下1m。
4.3 基坑開挖和支撐拆除。①基坑開挖必須在鉆孔灌注樁、壓頂梁和水平支撐梁混凝土強度達到80%以上,同上水泥攪拌樁強度達到75%以上,另外基坑降水已達到設計要求方可進行。②在基坑開挖過程中,應根據監測信息及時調整挖土程序,土方開挖需分段分層進行,開挖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先撐后挖、先換撐后拆撐的原則進行,第二道支撐必須在基礎底板混凝土滿坑澆灌后,且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是可采取機械鑿除。③壓頂梁及支撐上嚴禁堆載,挖土機不得直接碾壓壓頂梁及支撐梁,應在支撐梁上覆土50cm左右,在鋪設路基箱板,嚴禁挖土機撞擊支撐立柱,坑底留300mm余土采用人工清理,挖土至基坑底后,應及時進行墊層施工。
5 基坑開挖監測方案
基坑開挖支護是項風險性極大的地下工程,在基坑開挖整個過程中進行全過程監測,實行信息化管理,對指導開挖施工確保安全是很有必要的。本基坑工程在基坑開挖及地下結構施工期間必須加強基坑監測。
監測內容:①支護結構頂部水平位移、沉降量的量測:沿圈梁頂面每20~25m布設1個觀測點;②支護結構側向位移(測斜):共計布置11根測斜管,深度不小于支護樁樁長;③支撐軸力量測:每層支撐系統選擇16根,支撐采用鋼筋測力計進行鋼筋混凝土支撐軸力量測;④支撐立柱沉降:選擇交點處支撐桿件較多處立柱樁頂設一個沉降觀測點,總數量不少于10%;⑤地下水位的觀測:基坑內外側布設水位觀測孔,對水位進行觀測,對存在觀測井位置可結合觀測井進行水位觀測;⑥周邊建筑物:因本工程周邊無建筑,故此項不考慮;⑦道路路面沉降:沿臨近基坑范圍道路每隔25m設一個觀測點。
監測要求:①基坑監測應由監測資質的單位嚴格按設計要求制定詳盡的監測方案,報設計審查確認后方可執行;②監測單位應在支護結構施工過程中結合現場條件合理布置監測位置,并取得初始讀數;③所以測試點、測試設備需在整個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加強保護,以防損壞;④監測周期為基坑土方開挖到地下室側壁回填的全過程;⑤監測頻率:土方開挖過程中,地面至-5.15m期間為2日1次,至底板墊層期間為1日1次,底板澆筑至完成后7日內為1日2次,支撐開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頻率為1日1次。
基坑監測報警值指標:①圈梁水平位移值達到35mm,或位移速率達2.5mm/d,累計變化值達28mm;②地面沉降值達到35mm,或位移速率達2.5mm/d,累計變化值達28mm;③支撐軸力監測值達到:第一道支撐8800KN,第二道支撐10400KN;④立柱豎向位移:20mm;⑤周圍道路沉降:28mm。⑥坑外水位變化:500mm/d。
6 基坑支護應急措施
支護工程極為復雜,影響安全的因素很多,土質差,必須隨時做好應付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確定合適的應急措施,現場應備有應急措施用的材料及設備,如草包袋、水泥、鋼管、注漿機、高壓旋噴機等,針對本基坑支護提出如下應急措施:
6.1 支護結構受力體系方面的應急處理措施:①若土方開挖過程中出現局部坑壁位移過大,坑邊出現裂隙情況,應及暫停土方沿基坑縱向的開挖范圍,采取增加鋼支撐等措施控制變形開展;如變形發展迅速,應立即回填土方,陰止變形進一步擴大,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繼續開挖。②若基坑側壁出現局部滑坍,應先查明原因,消除產生滑坍因素,同時進行修補加固。一般將坑壁外采用土袋或碎石袋回填充實,并可在坍方處口部打垂直錨管、焊接橫向網筋,并及時噴射混凝土面層。③若在土方開挖過程中鋼筋砼臨時結構出現開裂形象,應根據支撐軸力監測數據反饋結果,采取增設型鋼支撐分擔受力。④若土方開挖至基坑底標高時支護結構監測數據已達報警值,應加快墊層砼及主體結構底板施工進度,并將墊層和底板砼澆筑至支護樁邊。⑤若土方開挖至基坑底標高后發生土體隆起現象,應在被動區采取反壓加固措施,并及時進行墊層及底板的施工。⑥對于發生變形較大的區段,應及時卸除相應區段基坑頂部的材料堆載,并合理安排施工機械的停滯位置,控制支護結構變形的發展。
6.2 地下水處理方面的應急處理措施:①由于大氣降水或因上、下水管破裂造成地表淺層水量較多時,應首先查明水源,進行修復、截斷、改道或停用,同時在地面沿坑壁四周,距坑壁1.0~1.5m處設置排水溝,將雨水或其它地面水引流至遠離基坑處排水,在坑壁的頂部地面噴射混凝土,防止坑邊地面滲水。對地面開裂等情況應及時采用水泥漿封閉,防止雨水滲入。②如在坑壁或圈梁底部發生局部滲漏現象,應在滲漏點設置長度為1.5~2.0m的引流管,并將滲水集中至坑內排水溝或降水井內,統一疏排,以減少坑壁水壓和保持坑壁干燥,便于施工。③若土方開挖到基坑底標高后發生管涌現象,應采取土袋反壓,加大降水井出水量控制承壓水位,及時澆筑墊層、底板。
6.3 環境保護方面應急處理措施:①土方挖前應按照設計要求預先設立觀測點,對周邊環境變形以及地下水位等內容進行觀測,并在施工過程中密切關注基坑監測數據,切實做到信息化指導施工。②當通過沉降監測發現地面沉降已達到預警標準時,應及時查明引起沉降的具體原因,以及時采用相應措施。
排樁+鋼筋混凝土內支撐型式在基坑支護中使用廣泛,該支護型式具有技術成熟、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泛等特點,南京地區較多項目都采用了此種支護型式,本工程目前已經完成地下室結構的施工,通過施工過程中的監測數據及現場實際效果來看,本支護設計及施工是成功的。
設計方案 篇2
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很不成熟和也很不規范,所以,把握機遇,做好融資策劃,完全能夠解決企業的資金壓力,避開經營和政策風險,賺取可觀的利潤。現在盛起的融資中介及投融資服務機構在本質上代替銀行的功能。根據我國的現行金融政策法規,企業可以組建財務公司,或者與融資中介及投融資服務機構合作進行融資。
策劃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有思路就必有出路!
在此,常規的融資辦法就不再說明,簡要提出若干特別實用的
融資方法:
一、利用資金組織(簡稱L)
說明了就是假股暗貸。L做為投資方之一以入股的方式對項目
進行投資但實際并不參與項目的管理,到了一定的時間就從項目中撤股。A與L之間簽定若干合同做為約束。
二、利用銀行承兌
L做投資方將融到的一定的金額比如一千萬打到A方的銀行公
司帳戶上,然后當即要求該銀行開出一千萬的銀行承兌出來。L將銀行承兌拿走。這關鍵看A公司的信用級別和所在銀行的關系。
三、直存款辦法
投資方L在項目方指定銀行開一個帳戶,將指定金額存進自己
的帳戶。然后跟銀行簽定一個協議。承諾該筆錢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挪用。銀行根據這個金額給項目方A小于等于同等金額的貸款。
四、委托貸款
投資方L在銀行為項目方設立一個專款帳戶,然后把錢打到專款帳戶里面,委托銀行放款給項目方。同時要求銀行作出向項目方負責每年代收利息和追還本金的承諾書。當然,不還本的只需要承諾每年代收利息。
五、直通款
投融資服務結構L負責協調把有投資或者購買意向的個人或者機構的資金存入A的帳戶,A和L簽訂抵壓或者虛擬買賣合同,L負責資金方的利息和分紅,同時L具有見證、擔保功能。
六、材料供應商流動款
材料供應商的流動資金款,簽訂合適的合同,盡量延期支付材料供應商的貨款。
七、項目配合單位的保證金或合作資金
比如施工企業的保證金或合作資金,作為投資資金進入房地產項目開發環節也是比較常見的融資方式。
九、私募融資
尋求手中掌握大量富余資金的機構、企業和投資者個人。說白了就是民間資金的借貸和投資。
十、銷售融資
比如:賣房號融資、賣經營權融資、賣收益權融資等
比如:進行抽獎促銷,中獎者增送首付款。
十一、其他
1、債權融資:發行債券、信用擔保、資產證券化
2、股權融資:部分股權出讓、產權交易
3、內部融資與貿易融資、資產典當融資
4、政策融資:產業政策融資、爭取政策性資金。
設計方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熟 塘 報 落 岸”。
2、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揭示課題。
1、教師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的錄像片,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跟有關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 池塘 岸邊 電報 運動場 熟了 當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藍: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監”字第一筆是豎。注意與“籃”字區分。
塘:左右結構,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筆是豎,要出頭。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上是一點一橫,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筆要寫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點底。
報:左右結構,右邊的筆順是:橫折鉤 豎 橫撇 捺
落: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洛”字,這是一個上形下聲的形聲字。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5)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稻:稻子,水稻。農作物的一種,我們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脫殼后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來。就是躲著不讓找到的意思。
催:急著、催促的意思。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6
熟 塘 報 落 岸 藍 金 池 底 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按照一定的順序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的的特點,知道是收獲的季節,感受到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比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的特征。
2、使學生知道是果實成熟的季節,葉子發黃落下,候鳥南飛等一些自然現象發生在。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抓住的特征,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2、體會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摘蘋果的游戲。誰摘下了蘋果,就帶著同學們讀生字。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 池塘 岸邊 電報 運動場
熟了 當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二、學習課文
1、從整體入手學習,教師伴著音樂范讀。
(1)讓學生邊聽邊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思考: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變化?
2、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出示相應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
3、逐段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看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寫來了,天又高又藍,還有一朵朵白云。教師板書:天:藍 高 云:白
(3)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進行比較:
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具體。
C.指導朗讀,突出藍天的特點。
(4)讓學生觀看畫面,欣賞的天空。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的美麗,讀出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后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怎么樣?稻谷熟了,一片金黃,像是鋪上了一層金子一樣。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喜歡的語句,談看法,體會糧食豐產的景象。
(3)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一眼望不到邊”說明稻田所占面積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邊際。
“黃澄澄”是寫稻田的顏色,這是稻子成熟的表現,說明了糧食的豐產。
“鋪了一地金子”說明稻子長得好,滿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明稻子成熟。
板書:稻田:一眼望不到邊,一片金黃。
(5)師小結:,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黃,遠遠的看不到邊際,就像是金子灑滿地,面對這一切你會想到什么,讓學生運用讀的方式,體會那種豐收的喜悅。而后指名讀,進行評價。
第三、四自然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
A.讀這兩個自然段。
B.想一想,告訴我們什么?
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和有關語句談一談大自然的變化。
(2)各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一片一片樹葉從樹上落下,小魚藏在落葉下邊把落葉當作了傘,小螞蟻在落葉上爬來爬去,來回跑著,把落葉當作了運動場。燕子看到了落葉,把落葉當作了電報,它們要到南方去過冬了。
板書:黃葉:落下來。小魚——傘 小螞蟻——運動場 燕子——電報
(3)師小結:這些語句使我們感受到:來了,自然界里的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4)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注意指導:
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能夠說明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是一片接著一片往下落,陸陸續續的感覺。)
C.教師和學生一起用實物演示。
D.指導朗讀,突出落葉的特點。大家評議。
三、組織學生觀看的錄像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業
1、看圖說說圖的意思。
2、在小組內練習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附:板書設計
圖片
的顏色
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樹立一種設計的思想理念。
2、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小報版面設計的步驟與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潛力。
3、通過師生協作,學生互助學習,掌握利用WORD20xx設計小報的版面。
4、提高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
二、學習者分析
學習者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通過前一階段有關文字處理軟件WORD20xx的學習,基本了解并掌握WORD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功技能,但對小報版面設計這一看似和WORD操作并無多大關聯的知識并不了解,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將所學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來進行小報的版面設計?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難題,但同時又富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策略
小報版面設計這一知識由于教材沒有提及,學生以前也從未接觸過,而且涉及的知識面廣量大,對于這一內容采用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究式學習來加以掌握。對于有關WORD20xx的知識點及其操作,則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自學、小組協作學習來掌握。
四、教學內容
1、報紙的基礎知識
2、小報版面設計的步驟與方法及設計要求。
3、WORD20xx的相關知識、操作及利用它設計小報版面草稿圖。
五、媒體選擇
1、利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的課件
2、學生自主學習的素材文件通過校園局域網發送至每一臺學生機
3、TOP20xx教學控制系統
4、2人一小組,每組一張頭版的報紙
六、教學設計過程
1、導入新課
以問題導入新課——“我們每天都在讀書看報,大家想不想自已動手制作小報呢?”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根據初一學生的認知特點,運動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自然引入教學主題:電子小報的版面設計。(版面設計就是組版元素在版面上的計劃和安排)
2、展開新課
第一階段:學生自主學習有關報紙的基礎知識
(1)教師講解:盡管電子小報的版面設計不完全等同于報紙的版面設計,但我們可以借鑒
報紙的版面設計來學習小報的設計。請同學兩人一組,對照手中的報紙,打開保存在計算機D盤下的“小報設計”文件夾中的“報紙的基礎知識”文檔,通過自學了解有關報紙的基礎知識:報頭、報眼、欄與行、基本欄、變欄、破欄等。
(2)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個別指導。
第二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小報版面設計的`步驟與方法、設計要求及WORD20xx的相關知識點及操作。
進行版面設計之前,要求學生明確小報制作的全過程:確定小報主題→收集相關素材(文字、圖片、圖形等)→設計小報版面→制作小報,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讓學生明白版面設計的重要性。
(1)報頭設計
師:讓學生觀察在報紙的整個版面中,最為醒目、突出的是哪個部分?
生:給合第一階段學習的知識,通過觀察得出結論:報頭(或報名)。
師:課件展示:(報頭,它是報紙第一版上放報名及其相關信息的地方,通常放在版面的上端,除報名以外,報頭的位置還刊登報紙創刊日期、總期數、當日報紙版面數和出版日期,這是我們進行版面設計首先要考慮的部分。)
設計要求:報頭設計時一定要有報頭名稱和相關的信息,報頭要醒目、適中、位置得當、美觀。
提出問題:要使報名醒目突出,在WORD中應如何來操作?
設計任務:用WORD20xx設計完成手中報紙的報頭部分。
生:根據問題,通過自學及小組協作學習,掌握藝術字的插入及其格式設置,并結合任務,自主練習完成任務。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報眼設計
師:投影展示(報眼,是指報頭旁邊的一小塊版面。通常刊登比較重要的文字和圖片,也有的刊登當日報紙的內容提要、天氣預報與日歷表等。)
(3)報體設計
師:課件展示(除報頭、報眼外,報紙的其他部分稱為報體。)
提出問題:報體結構是如何搭建的?(即報紙上的文字材料及圖片是如何來布局的)
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教師要一步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報紙體結構:(由一些全封閉或半封閉的框線構成)可按如下過程引導學生:
①提問:利用逐步淺出的問題引導學生(請大家將文字及圖片暫時覆蓋起來,再觀察,報體部分還剩下什么?)
②利用課件展示:演示20xx年競賽獲獎小報作品,通過一系列的變形,(刪除修飾的花邊、圖案→刪除文字、圖片→顯現邊框線),讓學生仔細觀察小報報體結構是如何搭建的。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得出結論:四邊形(或是線條)
師:提出設計要求:報體結構設計時這些四邊形之間要穿插嵌套,錯落有致,使整個小報版面大方整齊、協調、引人入勝,具有個性的表現力。
提出問題:(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報體結構是在這些全封閉或半封閉的框線的基礎上,適當使用花邊,裝飾圖案來對基本結構進行修飾。)在WORD中如何來實現報體結構的設計呢?設計任務:設計手中報紙的報體結構。
生:學習本框的插入及其格式設置,利用文體框設計報紙的結構。
師:設計好小報的結構之后,就要對所收集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安排。
材料安排的要求:重要的內容放在醒目的位置,(如頭版頭條)一般的內容放在普通位置,還要注意圖片與文字的位置關系。(圖片對文字只起解釋說明的作用,不可隨意亂用圖片)
(4)色彩設計及格式設計
色彩設計要求:根據主題確定一主體色,然后進行色彩的搭配,色彩搭配要和諧美觀。學生自主學習色彩的基本知識:了解三原色、三間色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不同色彩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的搭配原理等知識。同時通過瀏覽20xx年奧賽獲獎同學的作品去感受小報的色彩設計及格式設計。
第三階段:學生利用WORD20xx設計小報的版面設計草稿圖
本階段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掌握前一階段的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運用WORD20xx,設計出以“美麗的常州我的家”為主題的小報版面設計草稿圖。綜合運用所學的設計方法、步驟及設計要求。
七、全課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從思想上對小報的設計及制作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從原來的知道要這樣做→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認識到要想制作出一份好的小報,版面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沒有一個好的設計,就不會有好的作品。同時也更有利于學生掌握WORD的相關知識及操作,利用WORD20xx制作出融思想性、科學性、創造性、藝術性、技術性于一體的高質量的小報作品。希望以本節課為契機,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綜合應用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設計方案 篇5
主題:激情五月聯想電腦五一特惠歡樂購
活動目標:刺激消費需求、促成消費動機,增加店面人氣。
人員安排:現場工作人員2名。
活動時間:XX月XX日-XX月XX日
活動內容:1)購買聯想一體電腦送價值200元無線鍵鼠套裝1套
2)購買家電下鄉電腦直補390-455元另送超值大禮包(臺式機送音響清潔套裝耳機4G優盤鼠標墊;筆記本送包鼠標清潔套裝耳機4G優盤)
3)抽獎
操作方式:
1、活動當天,購物滿88元的顧客即可參與此活動
2、在服務臺旁設一處抽獎臺。
3、抽獎箱內用白紙放置1—4等獎獎票,再按比例混入一定數量的鼓勵獎。(中獎率要達到85%)
4、推出特價機型F6084048、00Z3603698、00S2052748
一等獎:聯想手機一個(3名)
二等獎:精美8G優盤一個(5名)
三等獎:精美鼠標1個(5名)
鼓勵獎:清潔套裝耳機鼠標墊桌面禮包等
氛圍布置:a)店內掛吊牌
b)櫥窗高精噴繪2張內容:送禮抽大獎聯想電腦五一特惠歡樂購要求:簡潔突出主題
c)店內特價機型統一貼特價標牌
d)LED電子屏:全天滾動播放促銷活動信息,XX月XX日——XX月XX日。
內容:激情五月聯想電腦五一特惠歡樂購送禮抽大獎好禮不斷詳情歡迎進店咨詢
【【實用】設計方案范文集錦五篇】相關文章: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六篇12-18
【推薦】設計方案范文匯編9篇12-20
新年班會活動設計方案范文(精選9篇)12-28
過新年活動設計方案范文(精選6篇)12-27
【實用】會議通知范文集錦5篇10-01
【實用】聘用合同范文集錦6篇07-16
【實用】聘用合同范文集錦9篇06-25
【實用】贈與合同范文集錦6篇06-16
【實用】贈與合同范文集錦8篇04-16
【實用】租賃合同范文集錦7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