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方案

時間:2024-07-04 10:26:20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方案范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祖國統一,促進全縣教育優先跨越均衡發展,按照中共州委教育工委、州教育局《全州教育系統開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活動實施方案(2014-2016)的通知》精神,現結合教育工作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方案范文

  一、總體要求

 。ㄒ唬﹦摻ǚ秶喝h中小學(幼兒園),村小及局機關。

  (二)創建目標:2014年到2016年,將全縣90%以上的中小學(幼兒園),70%以上村小基本創建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或示范學校,為全面創建具有綜合示范效應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打下堅實基礎。

  --創建藏區一流人民滿意教育。完成80%鄉(鎮)幼兒園建設,基本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學前兩年毛入園率達到60%;義務教育九年鞏固率達到94%;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71%,“普職比”達到1:1。完成所片區寄宿制學校和所“小幼一體”精品學校建設。完成“3333”數字教育建設,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達到70%以上。注重寄宿制教育辦學特色,全縣寄宿制學生規模達到學生總數的70%;注重遠程網絡教育辦學特色,100%高初中和70%以上小學實現遠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注重雙語教育辦學特色,使接受雙語教育學生達到中小學生總數的70%;注重文化育人辦學特色,打造校園文化精品學校5所。

  --民族關系和諧穩定。民族工作體制機制健全有效,結合“愛國守法感恩團結”教育活動,把民族團結、守法教育內容進入課堂,面向學生廣泛宣傳,把握和處理的能力不斷提高,民族政策法規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廣大師生員工增強“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意識,進一步筑牢“三個離不開”的思想觀念,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得到鞏固和發展。

  --教育助學工程更加完善。實施義務教育“三免一補”、免費學前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抓好教育民生工程,充分彰顯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助教扶貧,圍繞“兒女上好學”的目標,兌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莊嚴承諾。

  二、創建步驟

 。ㄒ唬┬麄靼l動階段:

  健全組織機構,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制定完善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及統籌發展、宣傳教育、團結和諧等各項工作措施,創建活動全面啟動,認真查找解決影響創建活動的問題,完善各類基礎數據臺賬和創建工作制度,選定一批示范點推動建設。

 。ǘ┤鎸嵤╇A段:

  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工作全覆蓋和依法治縣等活動,以推動教育優先跨越均衡發展、教育惠民、民族文化繁榮、民族工作進步、民族關系和諧等內容為重點,認真開展各類愛國團結主題活動,不斷夯實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基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將全縣80%以上的中小學(幼兒園),70%以上村小基本創建為州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或示范學校。

  (三)爭創達標階段:

  努力推動全縣教育事業優先跨越均衡發展,按照“打基礎、求突破、創一流”三步走的步驟,縮短城鄉差距,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學校師生抵御分裂滲透、維護祖國統一的思想基礎、政治基礎和物資基礎更加牢固,努力達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的標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將全縣80%以上的中小學(幼兒園),70%以上村小基本創建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或示范學校。

  三、主要任務

  (一)傾力創建藏區一流人民滿意教育

  1.公辦免費學前教育辦學工程。按照“農牧區集鎮單設幼兒園、依托鄉中心校建設鄉中心幼兒園”辦園模式推進鄉(鎮)雙語幼兒園建設,力求“新建一所、配套一所、完善一所”。2016年完成新建鄉鎮雙語幼兒園18所。80%以上鄉(鎮)新(改)建成安全、適用的公辦雙語幼兒園,基本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學前兩年毛入園率達到60%。

  2.寄宿制規模優質辦學工程。按照小規模、低質量、成本高的村小學生適度向鄉中心校集中,鄉中心校高段學生適度向縣城或片區寄宿制學校集中方式,建成所片區規模寄宿制學校,使萬名農村學生接受更加優質、更加公平的義務教育。

  3.農牧區小幼一體化“3+3”或“6+3”精品學校建設工程。按照“統一風格、分園建設,統一規劃、分塊連片,統一管理、分部教學”要求規劃建設“3+3”或“6+3”精品學校。2016年建成所“3+3”或“6+3”精品學校。學前與小學教育同步發展,有效解決邊遠鄉鎮學生“讀好書”問題。

  4.普通高中集中優質辦學工程。2015年完成新建1所高中,2016年進一步加大對新建高中的投入。大力實施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政策和免除學費、書本費政策,資助比例不低于在校高中生的36%。對貧困普通高中寄宿制學生給予生活補助,做到“應補盡補”。

  (二)傾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教師隊伍素質能力提升計劃。到2016年,教師隊伍“量少質弱”現狀全面改善。新招聘教師70名,培訓教師350人次。積極參加國家、省級培訓,全面開展縣級培訓和校本培訓,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大幅提升教學質量。

  2.“3333”數字教育推進計劃。完成“3333”數字教育體系建設,大力發展遠程網絡教育提升全州教育內涵發展,按照“打基礎、求突破、創一流”三步走的步驟,強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成都七中、成都實驗小學等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利用州級示范校帶動全縣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ㄈ﹥A情開展民族文化活動

  1.借力群眾工作,不斷壯大創建活動力量。把推進群眾工作全覆蓋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在校園中廣泛開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全面落實教育惠民政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2.結合典型宣傳,強化示范引領作用。結合學習菊美多吉、畢世祥先進事跡活動,充分挖掘、宣傳教育系統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先進典型,深入開展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范機關、模范學校和模范個人等活動,用先進事跡教育、感染、引領廣大師生員工投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3.豐富活動載體,增強宣傳教育活力。以民族團結宣傳月、宣傳周、宣傳日等宣傳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和操作性,增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的新活力。

  4.舉辦“節慶”活動,增進交流、互助感情。充分尊重少數民族傳統習俗,利用“藏歷新年、彝族火把節”等少數民族重點節日,開展民族文化展示和民族傳統體育競賽,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進和諧互助的感情。

  5.發揮基地作用,激發穩定的熱情。各校園要結合本地特色和實際積極打造、建設民族教育基地,可以利用國家和省命名的教育基地,組織廣大師生參觀學習,舉辦專題報告、講座等方式,開展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凝聚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力量。

  6.立足民族教育,打造創建活動品牌。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國家民委辦公廳關于在中小學進一步大力推進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通知》(教民廳?2004?7號)精神,大力開展民族團結知識進課堂,結合群眾工作宣傳教育“四個一”活動,舉辦知識競賽和文藝表演、愛國演講、家庭微講堂等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進校園活動,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

  (四)落實民主機制創新示范

  1.提升民族工作能力。全力支持民族工作,加強對學校民族工作的領導,加強民族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培養培訓,建設一支專業化、規;、高素質,能應對復雜局面和矛盾糾紛的民族工作隊伍。加強黨員干部和教職員工民族宗教政策學習,夯實民族理論素養。掌握做好民族工作、出來的自身規律和特點,努力做到各項工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2.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引導全縣廣大師生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兩個共同”和“四個認同”意識,培育形成州級民族團結進步的道德準則和社會風尚。

  3.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加強全縣教育系統各級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強化團結觀念和群眾觀念,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使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州委州政府七項規定和州教育系統干部職工紀律規定,建立干部作風建設常態機制。結合教育實踐活動、群眾工作全覆蓋、走基層等活動,做實、做好群眾工作,聚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正能量。

  4.推動示范創建活動。整合力量,把創建示范州與“精神文明”、“平安”、“五好基層黨組織”、“雙擁示范單位”和“青年文明號”等創建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創新活動形式和載體,加強典型引導,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示范學校的創建和命名,選定5-10個示范點,帶動其他單位、學校的創建活動,形成州縣兩級聯動聯創的工作格局。

  5.組織睦鄰友好活動。在學校與學校、班級與班級、同學與同學、先進與后進之間開展友好睦鄰結對建設活動,以召開聯誼會、座談會、班隊會等形式,開展深層次的文化交流,促進相互學習,增加交流交往共建和諧友好睦鄰關系。

  6.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構建一支數量充足、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相對穩定、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教師隊伍。大力弘揚“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的崇高師德,形成人人爭當“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教師的良好風尚;大力開展師德師風整治活動,對嚴重違反政治紀律、違背職業道德、影響安定團結和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職工,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局機關、各校園要深刻認識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機構。由“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形成州級督導指導、縣級負責實施、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ǘ┘訌姕贤▍f調。各校園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及時解決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確保創建活動有序有效開展。

 。ㄈ┘訌娦麄鲌蟮。局機關、各校園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各類媒體,大力宣傳開展創建活動的典型、先進事例,各學校要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櫥窗等制作宣傳標語和廣告標識,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

 。ㄋ模┞鋵嵄U洗胧>謾C關、各校園要結合自身實際,完善工作方案,落實活動經費,豐富創建內容,拓展活動領域,突出新舉措、新方法、新亮點,力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取得新實效。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方案】相關文章:

示范村創建方案06-15

示范村創建方案07-01

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方案08-12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工作計劃03-20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匯報范文08-05

鄉村基層治理示范創建方案09-21

關于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實施方案(通用10篇)09-09

學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總結(精選15篇)04-16

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方案10-16

社會治理示范村創建方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