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特困學生行動工作方案范文
為弘揚扶弱濟貧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切實解決我縣特困家庭子女就學困難,搭建一座全縣熱心公益的企業和人士積德行善的橋梁,鋪就一條特困家庭大學生的成長成才之路,促進全縣社會穩定和社會救助體系的健康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縣委、縣政府決定,繼續開展20*年度*縣扶助特困大學生行動,并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解決特困家庭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確保特困大學生按時入學,圓滿完成學業,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組織領導
調整*縣扶助特困大學生領導小組,由縣委、政府、縣關工委負責同志擔任正、副組長,縣委辦、政府辦、監察局、團縣委、總工會、縣婦聯、教育局、民政局、廣電局、財政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組負責安排和指導全縣扶助特困大學生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團縣委,各成員單位抽調一名負責同志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
三、宣傳發動
(一)發布倡議書。在全縣范圍內發起“用愛心托起明天的太陽”——*縣扶助特困大學生活動的倡議書,號召全社會愛心人士和熱心企業積極行動,投身到扶助貧困大學生行動中來,不讓每一位貧困生因付不起學費而徘徊在大學校門之外。
(二)開展典型宣傳。在各鄉鎮、學校選取部分已達一本、二本分數線的貧困生典型,在縣電臺、電視臺和《潛川新聞》等媒體開展宣傳活動,宣傳他們在困境中自強自立、發奮學習的感人事跡,報道他們不因貧困而喪失斗志,奮發圖強的優秀品質,號召更多的企業和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扶弱濟貧;號召更多的貧困學生以他們為榜樣,發奮讀書,勤奮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改變人生的命運,成就輝煌的未來。
(三)搭建宣傳平臺。團縣委負責印制扶助特困大學生宣傳畫冊,為扶助特困大學生行動營造氛圍,為企業提升形象搭建平臺。適時舉行*縣扶助特困大學生基金捐贈儀式,同時配合部分捐資企業開展相關專項宣傳活動,努力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大化。
(四)頒發榮譽證書。一次性捐款2萬元以上的企業或個人,由縣政府頒發“愛心(企業)個人”榮譽證書;一次性捐款5萬元以上(含5萬元)的企業或個人,冠名設立“扶助特困大學生基金”。
四、資金籌集方式
(一)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積極爭取省、市扶助特困大學生資金。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爭取更多的特困大學生得到及時有效地資助。
(二)多方募集,自籌資金。一方面,由縣委、縣政府在全縣范圍內召開*縣優秀企業家座談會,搭建一座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和人士積德行善的橋梁,努力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另一方面,采取登門宣傳的辦法,加強與企業家的聯系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從情感上拉近他們與特困大學生的距離,爭取得到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三)部門聯動,整合資金。教育、民政、工會、團委、婦聯、廣電、監察、財政等部門加強聯系,密切配合,整合資源,一個窗口受理,統一宣傳、統一申請、統一核查,錯位扶助,避免扶助對象交叉、重復,努力實現扶助覆蓋面最大化。
五、資金管理
本次資金募集由*縣扶助特困大學生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公開接受社會捐贈,設立扶助特困大學生專項基金,根據捐贈方的意愿,嚴格操作程序,接受審計部門審計和社會的公開監督,專款專用。縣紀委全程參與扶助特困大學生工作,并對扶助資金的募集和發放進行監督管理。
六、時間安排
制定《*縣扶助特困大學生基金管理辦法》,按照宣傳發動、資金募集、公布條件、公開報名、資格審查、名單公示、資金發放七個步驟運作管理。
(一)宣傳發動:*月中旬至*月中旬。召開領導組會議,印制宣傳冊、印發倡議書,擬定工作方案;
(二)募集資金:*月中旬至*月下旬。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加強與企業家聯系交流,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
(三)公布條件:*月下旬到*月初,通過縣級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發布相關信息;
(四)公開報名:*月上旬組織報名工作;
(五)資格審查:*月中旬組織青年志愿者入戶核查,確定初步名單;
(六)名單公示:*月中下旬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示擬扶助人員名單,接受社會監督;
(七)資金發放。*月下旬參加“巢湖市扶助貧困大學生基金發放儀式”,并舉行“*縣扶助特困大學生基金發放儀式”。
七、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由*縣扶助貧困大學生行動領導組統一安排,根據《*縣扶助貧困大學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按照捐贈方的意愿,分年度合理使用,建立救助大學生行動的長效工作機制。
【扶助特困學生行動工作方案范文】相關文章:
05-02
特困貧困補助申請書范文-貧困申請書01-05
04-08
環保行動建議書范文12-17
光盤行動調查報告范文01-17
05-03
網絡文明行動守則05-06
專項行動會議簡報05-06
培訓會議工作方案范文12-03
光盤行動倡議書范文集合5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