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手足口病應急預案范文
我們都知道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而引起的比較常見的傳染病,尤其是在寶寶們之間比較常發。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7手足口病應急預案范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17手足口病應急預案范文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皰疹或破潰成潰瘍為主要特征的兒童傳染病。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針對今年實際情況,我校啟動實施應急預案,制定措施,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
一、加強宣傳,落實檢查
向教師講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規知識。鎮教育辦與鎮衛生院聯合進行培訓,并對所有校園檢查一遍。使各教師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臨床上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潰瘍等表現為主。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皰疹或破潰成潰瘍為主要特征的兒童傳染病。
手足口病知識:
1.潛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臨床表現 發病突然,約半數病人可出現發病,體溫38 oc或 略高,可持續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發病次日出現疹子,先為玫瑰紅疹或斑丘疹,皮疹呈離心性分布。主要見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圍及足跟邊緣,部分病人還可見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內側等部位,1-2天出齊。1天后部分形成皰疹,呈橢園形,大小2-5mm,最大 10mm,內含混漿液,2-4天后可吸收?谇粌深a黏膜與唇內、舌邊、軟腭出現紅疹或皰疹,呈灰黃色或灰白色?谇话捳钜灼撇⑿纬蓾,因灼痛明顯,流涎,患兒拒食。預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長者可達10天。偶爾有并發心肌炎、腦膜炎等并發癥。
二、預防及應急措施:
1、由于目前是該傳染病的好發季節,故建議孩子家長不要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要求各學生通過宣傳欄向家長講解手足口病的發病癥狀、預防措施、傳播途徑、病兒的護理等方面的知識,讓家長全面了解病理知識,家校配合做好預防工作。
2、做好晨間檢查工作。學生早晨入校期間,帶班教師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間檢查,通過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方式,細致地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與身體狀況,有發燒癥狀的學生,勸其在家休息。
3、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學生園每天由保育老師清理好衛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徹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對空氣進行紫外線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曬。
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開窗通風,保證活動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
5、適當鍛煉身體,平衡膳食營養,增強抵抗能力。教育學生注意休息的同時,鼓勵學生多飲溫開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細搭配,保證學生攝入足量的、均衡的營養,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6、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教育孩子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并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7、控制集體活動,不到公共場所玩耍,避免與患兒接觸,以減少感染機會。
8.發生病人后措施。如發現患兒,迅速隔離,立即到醫院就診。對被病人接觸污染過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對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糞便也應消毒。加強晨檢,對密切接觸者加強醫學觀察,注意觀察密切接觸者有無發熱、皮疹等情況。同時逐級向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預防手足口病領導小組名單
預防手足口病領導小組:
組 長:
成 員:全體教師
2017手足口病應急預案范文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傳染病之一,主要感染對象五歲以下嬰幼兒。一年四季均可見到,以夏秋季較多。可以通過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飛沫等多種途徑傳染,以出疹、發熱為特征,臨床為口腔內、手、足部等部位發生皰疹,潛伏期為3-8日。
為了預防手足口病,依據《中國傳染病防治法》、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成立 “手足口病“防治小組:
張建偉(組長)、米秀龍、羅維讓、羅維孝及各班班主任
1、總負責:
校長作為學校的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高度重視學校衛生工作
2、總務主任:
負責落實督查全校防治“手足口病”工作;督促值周老師指導全校教職工做好班級、園內環境、消毒工作,并指導教職工、學生科學地認識“手足口病”。
3、保。
嚴格認真做好晨檢工作,并負責教職工、學生、家長防治“手足口病”知識的普及宣傳,以及炊事員的消毒工作。
二、防治措施
1、宣傳教育
、俳M織全體教職工學習防“手足口病”知識。
、陂_展防“手足口病”活動,教育學生做好個人清潔衛生,勤洗手。
、鄯职l致家長的告知書,提高家長對“手足口病”的認識。
2、認真做好學校室內室外的環境衛生工作。
3、做好晨檢工作,發現異常及時讓家長帶學生去醫院檢查治療,并與學校保持溝通與聯系;
4、做好缺勤學生原因調查并做好結果記錄,排除“手足口病”疫情。
5、做好室內通風,定期進行紫外線消毒。
6、做好日常用品、用具的衛生消毒。
7、個人防護:
、偃w工作人員要勤洗手。
②盡量減少外出。
、劢搪毠と缬邪l熱、皮疹要暫停工作,及時到去醫院檢查治療。
、芙逃龑W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剪指甲、勤換衣服、勤洗手、多喝水。
三、情報告及處置
(1)一旦發現疑似病例老師第一時間向校長報告;
(2)老師立即對學生、發病學生班級進行隔離,(用餐、戶外活動、游戲活動均到指定地方;
(4)召開會議,思想上加強重視,每天正確掌握學生出勤人數,了解各班缺勤情況。做好宣傳工作,對家長、對學生、對全體教職工開展各種有關手足口病宣傳,加強個人衛生習慣的指導。
(5)檢查環境和物品的`消毒是否符合要求;加強飲食衛生管理和環境衛生工作,防止腸道病毒經食品及環境的傳播,指導炊事員對餐具、盛具的清洗消毒。
(6)老師加強晨檢,嚴格按照一問,二看,三摸,四查的原則,一旦發現發熱、皮疹現象立刻勸說家長回家就醫,不得入校,并告之班級老師做好隨訪工作。
(7)做好發病班的終末消毒,自覺接受疾控中心和婦幼保健所的業務監督指導。
【手足口病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預防手足口病應急預案08-28
小學預防手足口病應急預案(通用6篇)09-28
手足口病講座通知07-15
手足口病放假通知11-07
小學手足口病預防方案09-16
預防手足口病倡議書11-20
手足口病培訓總結(精選10篇)11-20
預防手足口病總結(精選13篇)06-08
幼兒園手足口病總結08-12
關于預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計劃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