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上市方案[經典]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產品上市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產品上市方案1
一、前言
新產品上市的目的都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為企業打開另一個新市場,擴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不斷的推出新產品創出新意,利用顧客的好奇心抓住顧客,提高顧客的忠誠度。讓企業前進的腳步走得快站得穩。
二、市場背景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變化,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市場出現了供求關系的改變,產品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狀,各地飯店、餐館的不斷的增多,顧客成了市場的主動者,對餐廳、對菜具備了選擇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從能買到菜品開始,漸漸走過以價為主到質量為主再到服務為主的消費階段。如今的一般用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于現代人的需求,所以要不斷追求更高質量,更方便,更有代表性的用餐方式。
三、現有產品SWTO分析
1、優勢
選擇面大,自由度高,不受價格約束;品種多、選擇余地大;口味多,滿足多個消費者偏好及禁忌;自由、輕松隨意;菜式多,健康、節約、環保。
2、劣勢
取食的衛生隱患,個人的浪費行為或者產生飲食過量;
3、外部機遇
1、近年來餐飲行業的迅速發展,并其發展潛力巨大
2、人們消費需求的變化有利于自助餐市場的發展
3、家庭規模小型化做飯成本高
4、現在的中國逐漸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5、個人飲食需求的.差異化(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環保、工作壓力)
6、飲食衛生、節約觀念不斷增強
4、外部威脅
1、飲食行業的食品的替代品越來越多(中式,西餐,風味小吃等等)
2、特色難于形成(餐飲特色競爭強)
3、市場的信息風險(固定的價格和菜品品種與消費人數、食量之間不對稱)
4、對自助餐觀念理解的誤區
四、新品描述及核心利益分析
新產品描述:
營養,健康,具有獨特風味,形狀小巧精致。
目標消費群為18—45歲的青少年與中青年。
核心利益分析:
我們的優勢是自助餐形式,固定的價錢無限的食物供應,而那些專營店的則是固定的價錢有限的食物供應。利用新產品的顧客帶動整體的營業利潤。
五、新品上市進度規劃
利用試銷的方式對新產品進行不斷的改進,各區域的上市時間統一。首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區域利用兩個星期來試銷新品,根據消費者的不同意見與建議對新品進行改進,力爭新品上市能得到廣大消費者的接受與青睞。
試銷兩個星期之后就在各個區域的總分店統一上市。上市改進后的新產品。
六、鋪貨進度規劃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區域,再選擇該區域里的總店鋪進行一個星期的試銷,之后再普及該區域所有的分店。兩個星期后再在各個區域的總店上市。一個月后力爭在各個區域的所有分店進行普及上市。
七、促銷活動
試吃促銷:于分店門口擺放新菜式,吸引顧客試吃,滿意的話就可以進去餐廳消費,不滿意的話收集顧客信息,為下次推出更多不同口味滿足更多消費者做調查。
聯合促銷:與美創意公司一起開展優惠活動,以美創意公司為主,開展活動。
八、宣傳活動
1、通過電視廣告,雜志,報紙等媒體發出宣傳
2、以傳單形式告知公眾
3、以郵件形式發出,告知更多人
九、營銷費用預算
1、電視廣告,雜志,報紙等媒體打算出5萬宣傳費用
2、傳單方面打算1萬份傳單,分派各個地區,發放傳單人手以及傳單費用共約2500塊
3、郵件方面打算發出10萬份郵件,購買500塊錢的群發郵件工具
新產品上市方案2
一個新產品上市前,經營者必須能夠清楚的回答兩個問題:一是,我該如何吸引消費者完成首次購買;二是,我該如何吸引消費者長期的重復購買。也就是說一個新產品在市場推廣上一定要有一個“消費者無法拒絕的購買理由”
那么新產品的購買理由是由哪些關鍵點構成的呢?
一、給誰用
這是一個所有產品都繞不過去的問題,很多經營者也確實對此高度重視。然而一旦讓其詳細回答,他們往往只以“白領群體”、“90后”、“中端消費群體”等等標簽作為答案,無法清晰的進行描述。
很多新產品由于無法精準的對“給誰用”進行清晰的描述,導致凝練出的購買理由自說自話、雜亂無章,讓潛在消費群體看到后一頭霧水,失去關注的興趣和耐心。
“給誰用”的準確表述方式應當為:我的產品能為正在面對x問題困擾(或期望獲得x種改變)的x面齡段的男性(或女性)解決xx問題,他們通常生活在x地,從事x種工作,習慣于在x處購物消費……
如果你能將給誰用按照上面的方式全部表述出來,那么你的新產品至少已經獲得了50%的成功機會,即使快速試錯,也不會跑偏。
二、為什么用
我習慣的思維方式是:當你的產品和其他同類產品同時擺在面前時,你需要告訴我為什么我要選你的產品,而不選其他的產品。
大多的消費者初次面對一個產品時,最能打動他們的是產品解決問題的效果,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對產生的效果有力的支撐。經常有新產品聲稱:我們采用了“xx專利技術”、“xx珍貴原料”、“xx機構認證”等等,但消費并不買賬。其根源便在于,誤將產品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作消費者最關心的、最希望看到的事實進行推廣。
并不是“xx專利技術”、“xx珍貴原料”、“xx機構認證”等等對消費者沒有價值,而是說話不能只說一半。
以某面膜產品為例,“為什么用”的準確表示方式:我們的面膜中采用了xx專利技術,能促進細胞生長的速度,使肌膚時刻都有充滿活力的新細胞補充,從而實現緊致、光滑、有彈性的效果,展現迷人的自信。
三、什么情景下用
“什么情景下用”是對產品核心賣點的情景化處理,要將產品使用的最佳時間、產品的最佳使用地點、產品最佳的使用方式、產品最佳的使用效果等等信息融合為一體。可以說把握住“什么情景下用”,就準確的找到了讓傳播效果最大化的`媒體組合方式,找到的開展體驗營銷的方法和程序。
我很推崇“怕上火喝王老吉”、“渴了、累了喝紅牛”、“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的香”這類購買理由,原因有三:
1、準確的將產品的賣點融入到消費者的生活,便于消費者理解和記憶;
2、便于消費者在產生需求時進行情景帶入,易于產生聯想;
3、無競爭對手構建難以逾越的壁壘。
四、都有誰在用
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一個需要一群具有聯系員、內行或推銷員身份的人來引爆流行。這些人需要將自己使用產品的心得、體會和效果展現給更多有著同樣需求,正在觀望中的消費者,點燃消費者對試用產品的渴望。
聯系員、內行或推銷員不一定是明星、專家(如果是更好),但一定要是真實的。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情節的故事,人們往往是最具有說服力的。
眾人拾柴火焰高。邀請更多的普普通通的消費者在試用產品后,講出來自己的故事,然后用這些故事,成為新產品忠實的擁泵者,向更多的潛在消費者吹響集結號。
新產品上線,如何獲取第一批用戶?
當我們有一個好的創意,把它變成為產品后,都會遇到這個首要問題,如何獲取第一批用戶?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冷啟動”,畢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像騰訊QQ、網易郵箱那樣擁有億級的固有用戶。大多數公司都要經歷一個用戶從無到有的積累過程。那么如何獲取第一批用戶呢?
在我們思考如何獲取第一批用戶,也就是“種子用戶”前,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并不是所有使用你的產品的用戶就是種子用戶。顧名思義,種子用戶一定要有發芽的能力能長成參天大樹,通過他們影響到更多的產品目標用戶。所以這幫種子用戶,需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
一、獲取種子用戶的常用方法和渠道
QQ群招募,利用產品相關關鍵詞搜索QQ群;
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推廣;
花錢購買一批用戶,這個方法帶來的用戶效果并不理想;
采取邀請機制,使用郵件、鏈接、激活碼等;
和一些專業的社區,論壇合作,找真正對這個產品有興趣資深用戶;
利用明星、網絡紅人、專家等名人效應,帶動其他用戶;
豆瓣、知乎、貼吧等;
朋友之間的社交圈來互推;
眾籌網站,對于一些高大上的科技產品以及一些實用的創意生活產品,眾籌網站是很好的渠道;
如果公司有其他產品的話,可以利用原先的用戶群做用戶導入;
和其他App換量;
采取掃樓等地面推廣方式;
組織一些線下營銷活動;
刷積分墻;
利用視頻、html5等形式進行宣傳推廣
上述這些都是獲取種子用戶的常用方法和渠道,使用時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在這里也有一些實際案例和大家分享。
二、獲取種子用戶案例分享
某電子商務類產品
舉辦和產品相關的主題比賽,邀請骨灰級的客戶參與。在全國各大城市舉行主題展會,邀請客戶一起來玩。同時制作活動視頻,發布在官方網站。用戶會主動分享活動成果到個人微信、qq群,效果不錯。
某時間管理類產品
和時間管理相關社區,網站合作,定期舉辦一些線下講座。給用戶講課,然后推薦產品。由于線下講座有很強的針對性,用戶群體高度集中,獲取的用戶也比較精準。
三、關于種子用戶的一些思考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種子用戶在給我們帶來效益的同時,也影響著產品。種子用戶如果沒有培養好,會對產品造成許多影響。比如說,知乎最初其實并不想做互聯網問答社區。但是因為之前的種子用戶多半是互聯網從業者,產品經理等,導致今天的知乎最活躍的全是互聯網領域。所以在我們在思考如何獲取種子用戶的同時,也不要忘記產品的初衷。對用戶角色的分析要深入一些,確定哪些才是真正能給產品帶來良性發展的用戶。
【新產品上市方案】相關文章:
新產品上市方案08-09
新產品上市策劃方案06-22
新產品促銷方案03-16
新產品營銷方案03-21
新產品推廣方案03-21
關于新產品推廣方案04-06
新產品推廣策劃方案11-03
新產品推廣策劃方案08-17
新產品推廣方案1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