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技術方案錦集五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技術方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技術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都寶牌卷煙對白肋煙葉的需求為導向,選擇生態條件最適宜地區和適宜的優質抗病白肋煙品種,通過配套適用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改善煙葉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生產出白肋煙香型風格顯著、化學成分協調的優質白肋煙,實現卷煙工業提供優質白肋原料,促進工商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二、生產目標
1、產量指標:畝產量175千克。
2、上等煙率 15 %、中等煙率 65 %
2、外觀質量:煙葉成熟度好,顏色淺紅棕、淺紅黃,光澤強、色度濃、彈性好、組織疏松、厚薄適中。
3、內在質量:白肋煙香氣風格突出、吃味醇和舒適、雜氣少、刺激性小、勁頭適中、燃燒性好、可用性和安全性高。主要化學成份指標為1)煙堿含量:下部葉3.5%,中部葉3—5%,上部葉不超6%。
三、主要生產技術措施
1、種植品種布局
達白1號占種植面積80%以上,在海拔700米以上地區種植,主要分布在xx市、宣漢種植2萬畝;達白2號占20%,在海拔700米以下試種,主要在開江種植4000畝。
2、田地選擇
田煙選擇上年未種過煙的田塊,地煙必須兩年內未種過煙,田煙水旱輪作種煙,特別是原來種煙發生過黑脛病的田地不要種煙,要求煙田土層深厚,耕作層要在30cm以上,肥力中等或中等偏上,光照條件好,排灌方便,抗旱水源條件有保證,前作為冬閑地、綠肥,套作僅限早熟小麥、油菜,小麥油菜播幅不得大于35cm,小表、油菜收獲期不得晚于5月15日,煙葉預留行不能小于85cm。
3、培育壯苗(詳見《20xx年xx市漂浮育苗操作技術方案》)
4、整地理墑
移栽前大田要立即深挖、曬垡、碎垡、耙平,并按120cm×45—50cm的規格劃行,提前條施底肥后起壟、,起壟高度25-30cm。
5、集中移栽
堅持預整地,適時集中移栽,同一片區內必須在2—3天內栽完。
6、平衡施肥
(1)施肥要求
根據我區土壤的營養狀況,煙株長勢長相,降雨量的多少,做到有機無機相結合,銨態氮與硝態氮相結合的原則,合理供應和調節煙株必須的各種營養元素,滿足煙株生長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煙株平衡生長,對于缺硼、鎂、鋅等微量元素的煙株,用濃度0.3—0.5%進行葉面噴施。
(2)施肥量:
每畝推薦施氮量13-16千克,具體施肥量根據土壤肥力,結合前作而定,氮:磷:鉀為1:1—1.5:2。
(3)肥料品種與用量:
農家肥按每畝發酵腐熟豬糞300-400kg、發酵腐熟菜籽枯20-25kg,草木灰100-150kg,農家肥由煙農在年前自備,化學肥料由煙草公司提供,煙草專用復合肥(10:10:28)75公斤,硝銨20公斤或碳銨35-40公斤。
。4)施肥方法:
a、底肥:用煙草復合肥50公斤作基肥、所有發酵腐熟農家肥、發酵腐熟菜籽枯、草木灰混和均勻后在起壟前劃行條施;然后立即起壟。
b、定根肥:移栽時定根水中每畝加硝銨5公斤或碳銨10公斤,每株煙灌足定根水2公斤。
c、提苗肥:移栽15-20天后每畝用硝銨15公斤或碳銨25-30公斤兌清糞水20xx公斤追施提苗肥。
d、追肥:結合中耕除草在移栽后25-30天,將余下的復合肥在兩煙株之間挖窩穴施,對于缺硼、鎂、鋅等微量元素的煙田,分別按每畝硼0.55kg、鎂3.5kg、鋅1kg的量加入1200kg清糞水完全溶解后灌入施肥孔中,然后中耕培土,對于缺硼、鎂、鋅等微量元素的煙株,也可用濃度0.3—0.5%進行葉面噴施。
7. 移栽
a、移栽密度與規格:移栽密度1200-1300株/畝,移栽規格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120cm×50cm,中等肥力以下120cm×45cm。
b、移栽:做到窩大、底平、行直、株距均勻,大小苗分開栽,苗心離地面2.5-3.5cm。
c、帶肥灌定根水:移栽時定根水中每畝加硝銨5公斤或碳銨10公斤,同時加入治土蠶的農藥(敵百蟲、安綠寶、敵殺死),每株灌足2公斤,不管土壤濕度大小,當天必須灌,一定不要過夜。
8、地膜復蓋:地膜寬度不小于90cm,用細土壓實;在煙苗上方劃開地膜,掏出煙苗后,將苗四周的地膜開口處用土壓緊封。移栽后3—5天查苗補缺,7天前達到全苗。
9、病蟲害防治
移栽后如仍有土蠶,可用安綠寶或敵百蟲或敵殺死灌窩,如有煙青蟲或斜蚊夜蛾,可用敵百蟲噴霧;如有蚜蟲可用樂果或招芽威噴霧;如防治黑脛病和根黑腐病可在移栽時和移栽后15天用甲霜靈錳鋅灌窩防治;如出現花葉病可用青硝噴霧防治。
10、適時打頂,合理留葉
全田共打頂2次,即:第一朵中心花開放50%時,進行第一次打頂,第一次打頂后7-10天全部打完。單株留可采葉數23—24片。采用人工抹芽或化學抑芽,做到芽不過寸(<3cm)。
11、采收
下部葉:栽后55—60天第一次采腳葉2-3片,相隔5天左右采第二次,下余部分打頂后25-30天一次性砍收,砍收時間一般在晴天下午3-4點后進行。同時既注意防止太陽灼傷,又要使煙株萎蔫,有利于搬運和調制。
12、科學晾制
采用簡易晾房晾制。杜絕房前屋后掛煙。每種一畝煙必須修30平方米能掛兩層的晾房一個。
a.晾房的修建原則:一是最底層掛煙橫桿離地平面高度不得低于2.5米,層間距2.0米;二是地點必須選在通風向陽,四周無遮檔物(但也不能選在風口處);三是寬度最寬不得超出7米;四是掛煙的方向一定要與風向平行;五是棚身的窗戶面積不能低于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且要分布均勻開關方便。六是四周用黑色膜遮擋,要求在綿雨時能有效隔絕濕氣對煙葉影響和天晴時防止陽光直射煙葉。
b.合理編煙、裝煙
裝煙:按“上下同裝,密度合理、上下一致”;掛煙葉時同一個晾房的煙葉必須從上到下一次性掛滿,不允許第一次掛上半段或下半段,第二次再掛下余部份的錯誤作法,掛煙密度不管是用繩子還是用竹桿晾制,每繩或每桿的間距在變黃期不得低于22-25cm。
c.晾制溫濕度:溫度在整個晾制過程中控制在18-35℃范圍內都可獲得理想的晾制效果,相對濕度,凋萎變黃期控制在75-85%內,以通風排濕為主,保持晾房內空氣新鮮,防止煙葉因濕度過大而腐爛,濕度小時,關閉門窗,縮小竿距或繩距,四周遮陰物加厚保濕,防陽光直接曝曬煙葉。定色期控制在65-70%范圍內,干筋期控制在45%以下直到干燥為止.在定色期和干莖期主要是防止高濕條件下煙葉回潮過度,使煙葉發生霉變,在預計將發生陰雨時,對處在定色期和干莖期的葉片已干煙莖未干的煙葉,在煙葉還沒有回潮之前,調小繩距,用薄膜密封隔離潮氣,在天氣轉好后再打開正常調制. 當煙梗全干發硬水份適宜時及時下繩分級扎把。
13、堆積發酵
a、煙葉發酵水分掌握:煙葉含水量為15-18%(煙把能豎立,煙梗不發軟)。
b、發酵地點:選擇在干燥清潔、適當通風,能防潮、無煙熏和異味的房屋,最好是木地板屋和樓上堆積發酵。
c、發酵方法:先在離墻壁20-35cm的地面上鋪設薄膜.再在薄膜上鋪4-5cm厚的干稻草,然后將煙把的葉尖朝內,葉柄朝外,排成長方形或圓形,長度不限,高度1.4-1.7米,上面用草簾覆蓋,適當加壓即成。
d、散熱翻堆:堆積發酵期間,要經常檢查堆內溫度和水分,并觀察煙葉變化,溫度不得超過35℃,如有發熱現象,就應立即翻堆散熱,排濕,如堆內溫度正常,也要每隔5-6天翻堆一次,翻堆時不要在陰雨天進行,防止吸濕回潮。
14、分級扎把及交售
按不同品種、不同色組、不同級別,同一部位、同一級別的煙葉扎成一把,每把25—30片,經預檢后,按所在煙站指定的地點交售。
五、工作計劃進度
1、主要生產環節
1)播種:1月25日—2月6日;
2)出苗期:2月6日—3月1日;
3)間苗、定苗:3月15日—3月30日
4)剪葉、煉苗4月25日—5月10日;
5)整地、施底肥、起壟:4月10日—5月20日;
6)移栽期:田煙4月25日—5月30日;
7)大田管理:5月25日—7月30日;
8)晾房修建與維修;
7)煙葉打頂采收晾制、分級扎把:6月30日—8月30日;
9) 煙葉收購;
2、技術培訓
1)1月中旬采取室內理論培訓和現場培訓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以現場培訓為主,對技術員基礎理論知識及漂浮育苗技術現場培訓;
2)整地移栽現場培訓;
3)6月中旬:中耕管理現場培訓;
4)6月下旬:成熟采收和晾制技術培訓;
5)7月上旬:分級扎把及預檢制技術培訓;
xx省公司煙草達州煙草科研所
**年十月二十日
技術方案 篇2
隨著醫學護理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護理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培養高素質、具有創新能力的護理人才,構建具有護理專業特色、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理念。XX婦產醫院在20xx年2月12日開始,護理部組織全院護理人員開展了護理理論及基礎操作的全方位護理培訓工作,各科室護理人員積極參加院里“三基”培訓,認真聽課,做好筆記,用心練習,涌現出了一批理論基礎扎實,護理操作過硬的.優秀人才。為了鼓勵廣大護理人員積極參與護理技能訓練,促進護理人員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技術水平,提升臨床優質護理服務能力,將舉行一次護理技術操作比武活動。
一、活動目的:
使護士樹立“比武中學習,訓練中提高,參與中成長”的理念,廣泛開展臨床護理崗位技能練兵。通過護理技能比武活動形式,進一步規范護士的日常操作,激發護士的學習熱情,營造立足崗位、永爭一流、展示風采的良好氛圍。
二、組織管理:
組 長:XX
副組長:
三、比賽項目:
靜脈輸液、氧氣吸入、無菌技術、麻醉床、女病人導尿等基礎護理操作。
以抽簽形式參加比賽項目(一人抽一項)
四、參加人員:
全院在崗護士均為培訓參賽對象。(45歲以下)
五、時間安排:
20xx年10月2-8號比賽、最后一天進行決賽。
六、考試地點
一樓學術交流廳
七、比賽流程:
1、科室該參賽人員均參加護理部組織技術比武比賽,作為年終護理考核成績。
2、各科選前1名選手參加決賽,決賽項目靜脈輸液、女病人導尿兩項(選手抽簽一項為決賽項目)。
八、獎勵辦法:
本次競賽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獲獎者將給予一定獎勵以資鼓勵。
九、具體要求:
1、各護理單元應高度重視此次技術操作比武工作,把此項工作當做20xx年下半年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并結合本科室的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2.各科室要嚴格按照技術比武的各項要求,認真組織開展此項活動,杜絕“搞形式”“走過場”。
3.各科從即日起,精心準備,堅持以技術比武競賽為主,廣泛開展崗位技術練兵活動。
4.參賽選手衣著端莊,按抽簽順序(下發名單)準時到場。
5.比賽以教學模型進行,實行“真人”模擬,有關交代(口述要點),人性化服務,溝通自然。
技術方案 篇3
一、課題背景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創新的時代,造就創新人才振興國運已被人們所共識。要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造就創新人才,關鍵是逐步培養和形成創新人格(個性)。有創新人格的人才具有創新精神,才會積極地、自主地樹立創新意識、提出創新要求,才會以持久的熱情、堅強的意志,不斷去探索、去開拓、去創造。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你播種行為就會收獲習慣;你播種習慣就會收獲性格;你播種性格,就會收獲命運!被瘜W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學科之一。應積極滲透培養創新人格的教育思想,積極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對現代教育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將導致教育思想、教學理論、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重大變革。這種變革為我國基礎教育實現“三個面向”的目標提供了極好的機遇,也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辟了燦爛的前景。應用現代成熟的教育學、心理學、認知學以及視聽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傳播學理論和系統科學理論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經驗結合日益發展的信息技術研究中學化學教學教學方法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信息技術與中學化學物質結構理論教學整合的實驗研究內容
所謂整合,是指信息技術與教學或課程的結合。我國計算機輔助教學經歷了幾個階段,最先是對學生進行課程練習,課程輔助軟件為主體單機自學模式和以自制課件或積為主體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網絡技術發展后出現了網上教學模式。但是我們認為這些模式還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還不能充分體現信息技術的優勢;瘜W基本理論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包括有機化合物)構成了中學化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基本理論與元素化合物知識之間相互聯系、協同促進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基本理論起著貫通元素化合物知識,激活思路,理解本質的主導作用;纠碚摰膶W習會加深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理解,使其系統化、網絡化,促進知識的聯想、遷移和應用。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分析解答化學問題能力的提高,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形成,都與化學基本理論的教學密切相關,物質結構理論部分教學內容在第二學期,我校是廣東省一級學校,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能力,為此選擇信息技術與中學物質結構教學整合思路并進行相關實驗研究是切實可行的。
整合過程不只是簡單的課件展示或上網學習,而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都充分應用信息技術。例如,教師用文字處理軟件生成將要發給學生的材料;用數據庫軟件保存學生的報告;用電子表格記錄學生的成績;定期的從因特網上獲取其他教師教學思想,并通過E-mail和其他學校的老師保持聯系,等等。學生上網查閱和收集資料;制作電子演示文稿或網頁展示自己的作業;通過網絡與同學、老師交流問題;用數碼相機或掃描儀采集圖片等等。
其次在教學活動中,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有效理解,并且產生他們自己的知識,達到他們的學習目的。對教師來說,面臨的挑戰是找到合適的方法實施教學活動,并且教授學校規定的那些復雜的課程,以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高中化學新教材物質結構理論部分內容
。ㄒ唬、必修教材內容
第1部分:原子序數核素同位素核外電子運動的特點核外電子排布規律的初步知識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與元素性質遞變的關系
第2部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長式)周期和族元素周期表的應用元素周期律的發現
第3部分:化學鍵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共價鍵和共價化合物極性鍵和非極性鍵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分子間作用力
。ǘ、選修教學內容
第4部分:H2O、NH
3、HF中的氫鍵離子晶體(以NaCl為例)原子晶體(以金剛石、SiO2為例)分子晶體(以干冰為例)金屬晶體各類晶體的模型(微粒和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和性質的一般特點晶體的類型與物質熔點、硬度、溶解性、導電性等的關系
三、課題研究進度安排
、鍖嶒灥膶W習目標
(1)實驗的學習目標
在活動中,根據教材物質結構教學內容的分類方法,掌握知識內容和知識體系,了解基本原理應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學習。深入理解微觀結構及結構對物質性質的影響。
學會應用網絡和參考書進行文字、圖片及動畫等資料的查找和收集,學會使用數碼相機或掃描儀結合相關軟件進行圖片制作,較熟練地運用網頁制作工具制作網頁。
學會與同伴進行合作,綜合比較、對比分析問題,使用幾種技術資源研究問題,收集和綜合信息。
(2)教學活動形式
本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建立一個以物質結構知識為主題的小型資源庫。在建站過程中分小組收集和制作相關素材,查找有關1-36號元素的結構、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用途及相關的一些科學家的生評介紹和科學研究方法,有關元素單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分類、微觀結構等知識內容。再將根據知識的分類方法制作網頁,將網頁在同學間進行交流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最后進行相互鏈接建立資源庫。
、娼虒W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
1調查學生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的認識,學生具有的硬件情況和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能力情況。
2向學生布置研究計劃和要求,劃分實驗小組,根據實驗要求進行分工。
要求資源庫中必需包含如下內容(其它內容自選):中學化學有關物質結構理論的知識;中學化學中介紹的科學家的生評及元素發現史,涉及的全部常見晶體;部分與教材關系不大但在生產、生活中有較大用途的晶體;現代化學新發現的'晶體;特殊的晶體等;每種晶體的所屬類別、外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圖片或動畫)、典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重要的用途;中學化學涉及的有關晶體的典型試題及分析。
3收集、制作的資料以磁盤方式或發電子郵件(rpljj@pub.chaozhou.gd)提交,提交的資料中必需注明提交人姓名、學號、資料來源(網絡、圖書、自制等)。
4班級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共9個小組),分別收集、制作如下幾方面的相關資料(并同時收集有關晶體的資源庫及地址):中學化學教材中以上選定的四個部分的內容及有關試題及分析。
5人員的分工:策劃部:負責對本組研究內容進行總體規劃和分工,小組成員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實驗任務;工程部:負責具體制作網頁以及解決在實驗過程中的一些技術性問題。美工部:負責制作圖片、動畫等;信息部:負責收集、整理數據,文字數據的錄入。
第二階段:
學生利用各種有效的途徑(實物攝影、掃描圖片、查閱教材及參考書、利用互聯網等)收集有關物質結構知識的各種文字、圖片、動畫及聲音資料。
第三階段
1網頁制作講座。講座以介紹網頁制作軟件FrontPage20xx基本應用為主,通過5-7課時的教學時間使大部分學生能利用這個軟件制作一個有關晶體頁面。講座內容包括頁面布局;文本的修飾;圖片和動畫的導入及處理;超級鏈接;表格的應用;構造框架、層和簡單的動畫(選講)。至于對資源庫的總體規劃和設計,由實驗班級中的計算機制作高手來完成。
2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
第四階段
1每組制作1-3種物質結構的相關網頁。
2課堂上展示個人制作的頁面并進行相應的解說。
第五階段
1組織部分學生進行資源庫的總體設計、頁面的鏈接及上傳。
2調查在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整合過程中,學生解決問題的思想、行為和方法。
針對評價內容,觀察或用測試的方法,確定每個學生達到的程度,建立學生檔案袋。學生個人檔案內容包括“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相關調查”(實驗前和實驗后各一份);實驗前、后學生在學科上的學習情況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提供的各種信息;學生所在小組完成的相關頁面;在在實驗過程中,教師、組長和組員對該生的評價;實驗過程中,有關這個學生的照片、文字及錄像資料等。
四、研究課題的工具和資源
1、硬件:數碼照相機,掃描儀,錄音筆,計算機及網絡設備,多媒體展示設備。
2、軟件:網頁制作軟件Frontpage20xx中文版或Word20xx;圖片處理軟件Photoshop5.0中文版;動畫制作軟件Flash5.0中文版及GIFAnimator4.0;上傳工具CuteFTP。3、資源庫:
中學化學微觀結構虛擬世界:swyz.fj./yz_cai/hjf/structure.htm。
中國科普博覽:kepu.ac/mineral/sight/。
人工晶體研究院:risc。
化學園地之物質結構:go8.163/~chemfield。
用“晶體、原子、分子結構等”作關鍵詞到雅虎、新浪網、搜狐等去進行搜索。
學生用主要參考書:《化學能力培訓指南》;《中華學生科普文庫》;《化學與現代文明》;《藥物學》;《金屬元素中的化學》;《礦物學》;《無機化學》;《中國大百科全書》等。
其它:學校化學實驗室;本地礦業部門;本地珠寶、首飾行。
4教師、學生應具備的信息技術技能
教師:利用互聯網查閱資料;電子郵件的收發;制作資源庫的系列技能(規劃、設計、制作及資源庫的發布);圖片的處理及動畫的制作;掃描儀、數碼照(攝)相機、投影儀的使用。
學生:利用互聯網查閱資料;電子郵件的收發;簡單網頁的制作;利用掃描儀、數碼照(攝)相機等工具及軟件制作簡單的圖片或動畫。
五、預期效果
學生通過在教師指導下,從選定和確定研究專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課題的研究,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達到如下目的:
、偈箤W生了解科學探究過程;
、讷@得探究體驗;
③養成自主探究、創新的意識和習慣;
④形成和發展創新能力、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信息搜集和加工、應用等能力;
⑤解決問題,獲得跟課題有關的知識。
信息技術與中學化學物質結構理論教學整合的方案信息技術與中學化學物質結構理論教學整合方案飛雪
技術方案 篇4
一、評審、認定資格條件
(一)評審資格條件
1、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2、中學二級教師任期滿4年(任期內取得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的,滿3年),可報評中學一級教師;中學一級教師任期滿5年(任期內取得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的,滿4年),可報評中學高級教師。
3、繼續教育學時達到人社部門要求,參評年上溯5年內,總學時達到360個學時;其中專業學時達到240個學時,公需科目培訓合格。供需科目僅針對參加評審的教師。
4、45歲以下教師報評中學高級教師,須按規定完成支教工作任務(駐點支教一年,或兼職支教滿120個學時)。
。ǘ┱J定(中學一級教師)資格條件
1、與任教學科專業相吻合的研究生學歷。
2、3年或以上從教經歷。
3、繼續教育學時達到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本要求。
注:評審、認定中學二級教師條件,參照市人社局、教育局文件執行。
二、教育教學條件及評分標準
1、工作量(基準分10分),以任期內每個學年度實際工作量與學科標準滿工作量課時數之比的平均數為任期平均工作量。計算公式為(任期起始年實際工作量/學科標準滿工作量課時數+…+評審當年實際工作量/學科標準滿工作量課時數)÷任期年限×10。校級領導以每周2課時、中層干部以每周4課時為滿工作量標準。
2、教齡:一年1分,累加得分。
3、校齡:一年1分,累加得分。
4、教案:符合學校管理規定,教案總體評價達到合格以上等次的,按照合格、優秀分別加2、4分賦分。
5、聽課筆記:符合學校管理規定,聽課節數達到規定標準,記錄完整、規范,按照規定節數以上每超10節加1分賦分。
6、班主任或管理工作年限:一年1分,累加得分。其中管理工作是指由學校認可的,在已承擔本學科教學任務滿工作量的基礎上所承擔的學校行政管理、工勤或教輔崗位工作。
三、教育教學成績條件及評分標準
1、任期內獲得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師、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優秀班主任或其他由校評審專家委員會認可的專業類榮譽的,按照市、省、國家每次1、3、5分賦分。
2、任期內任教班級本學科學業水平考試合格率達到100%、且優秀率達到70%的,每次加2分。
3、任期內任教高三年級,所帶班級一本率、三本率實現預設目標的,每次加2分。
四、教研條件及評分標準
1、任期內承擔市級以上課題研究,已結題或已取得經主管部門認可的階段性成果的,按市、省、國家級每項加1、2、3分。參評人若是課題負責人或排名在前三位的課題組主要成員,按兩倍計分。
2、任期內撰寫有學術價值的教育教學論文、教學設計等,在專業類期刊發表或由省級以上主管部門評為三等獎以上獎次的,每篇加1分。
3、任期內代表學校參加市級以上課堂教學比賽,并獲得市級一等獎以上獎項的,按照市、省、國家每次1、2、3分賦分;校內公開課,按照每節0.5分賦分。
4、承擔市級以上(含)教學大賽獲一等獎以上獎項的',按照市、省、國家每次1、3、5分賦分。
五、一票否決
1、不滿工作量。任期內,有超過一個學期工作量不滿的。學年度病假超過一個學期(5個月)、事假超過3個月,視為不滿工作量。
2、任期內無1年以上班主任工作或經學校管理部門認可的其它管理工作經歷的。
3、職稱評審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
4、在教務處、年級部教學檢查中存在缺項或檢查不合格的。
5、有觸犯國家法律法規,或違反師德行為的。
技術方案 篇5
一、密切關注老年人健康狀況
。ㄒ唬y量體溫。每天早晚各為老年人測量1次體溫(接觸式體溫計要做到個人專用,若不能做到個人專用,則需徹底消毒后再用。非接觸式體溫槍應當按照使用要求定期消毒),隨時詢問老年人身體情況。
(二)慢性疾病老年人管理。提醒慢性病長期服藥老年人,要規律服藥,不輕易自行換藥或停藥,有身體不適要及時告知護理人員。有條件的養老機構應當通過檢測血壓、血糖、呼吸狀況、體重等方式,觀察慢性病老年人身體狀況,注意有無用藥不足或過量的表現,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特別是體位性低血壓、低血糖),預防跌倒。
(三)加強新冠肺炎知識宣教。告知老年人,目前針對新冠肺炎,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切勿擅自預防性服藥。
二、就醫指南
老年人身體出現不適或疾病發作,養老機構應當及時與老年人和家屬溝通商量,達成一致后,通過機構內醫務人員處置、電話求助醫療機構、請醫療機構醫生出診、撥打120急救電話就醫或由家屬送醫。有條件的或根據入住服務協議,由養老機構工作人員隨同協助就醫。
(一)慢性基礎疾。ǜ哐獕、糖尿病等)、皮膚病、一般過敏、輕微扭傷擦傷、普通牙科治療、常規康復等,可采取上門診視等方式保守治療,不建議外出就醫。老年人常用藥物由家屬、機構通過委托取藥、代購等方式解決。
(二)出現咳嗽、咳痰、咽痛、頭痛等癥狀且無加重,沒有流行病學史的老年人(14天內沒有接觸過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沒有出入有確診或疑似患者社區或活動場所),可在機構內按一般感冒治療,暫不外出就醫;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病情穩定的老年人可在醫生指導下常規用藥,若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則須立即聯系醫療機構進行轉診。
(三)急性發熱,如確無流行病學史,可先在機構內隔離觀察,按一般感冒發熱進行治療;如機構內有條件,可完善血常規、肝腎功能、CRP等常規檢查(或抽血送附近醫療機構檢驗)。同時咨詢相關醫療機構,有必要再送醫。
(四)急危重癥患者應當及時就醫。老年人一旦出現慢性病急性加重或突發急病,養老機構應當立即實施力所能及的搶救措施,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并及時通知老年人家屬。
急危重癥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心衰、卒中、心肌梗塞、心跳呼吸驟停、急性損傷創傷、急性中毒、急性胸痛腹痛、消化道出血、腸梗阻、重癥肺炎、嚴重腹瀉脫水等疾病,以及神經、心臟、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統的危急重情況。
三、疫情應對
。ㄒ唬├夏耆顺霈F新冠肺炎可疑癥狀(包括發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不排除有流行病學史的,應當立即執行隔離觀察,并及時送醫療機構排查。
。ǘ┍淮_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的`,應當立即送定點醫療機構就診;養老機構須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在當地衛生健康、民政部門指導下對密切接觸者(接觸的其他老年人及工作人員等)開展排查,實施14天隔離觀察;機構開展全面消殺、規范處置個人物品等相關工作。
。ㄈ┰卺t療機構就診后返回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和陪同工作人員,應當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方可入住和工作。新冠肺炎老年人治愈后需返回養老機構的,應當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方可入住。
【技術方案】相關文章:
技術的方案09-30
技術方案07-03
(合集)技術方案02-03
[薦]技術方案04-17
有關技術方案09-20
技術方案模板09-28
教學技術方案06-07
關于技術方案03-25
技術方案[精]02-10
技術培訓方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