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

時間:2024-07-09 11:47:31 方案 我要投稿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統計數學教學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1

  教材分析

  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了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1個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本冊教材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和上一冊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隨著統計數據的增大,條形統計圖每一格代表2個單位或者多個單位。內容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應該比較感興趣。

  學情分析

  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強。由于年齡小,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多組織活動,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將所學到了理論進一步在生活中應用,從而達學以致用。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1、 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會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2、 使學生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積極的學習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教學難點: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設情景問題置疑,引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三、聯系生活實際應用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2

  教學內容:課標實驗教材第七冊99頁例1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自主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

  2、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體會統計的功能。

  3、培養學生數感。

  教學過程:

  一、回顧

  二年級時學過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復式統計表與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三年級時還學過了兩種不種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與平均數。

  二、新授

  1、出示某地區城鄉統計表

  引導學生理解該地區1985年至20xx年每隔5年城鄉人口數量變化情況。分別畫出2個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

  2、引導學生思考,根據這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能夠發現哪些信息,如果要把城鎮與鄉村人口進行對比,用一個統計圖能描述這些信息嗎?畫出復式統計圖。

  3、四人小組討論小精靈的問題:“這是復式條形統計圖,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

  4、匯報交流,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區別,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5、回答書本上的三個問題,你還能提出哪些信息?

  三、鞏固練習

  “做一做”安排的是四年級男生,女生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統計,讓學生根據復式統計表獨立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四、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3

  教學內容:第43頁例2及練習十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根據簡單的統計表求平均數。

  2、讓學生體會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作用。

  3、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重點、難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兩個籃球隊的身高統計表,讓學生根據統計表說一說誰最高,誰最矮。

  2、如果兩個籃球隊進行身高比較,你認為哪個隊隊員身高高些?

  王強是歡樂隊中最高的隊員,我們能不能根據這個信息就下結論歡樂隊總體身高比開心隊高嗎?為什么?

  3、討論:怎樣比較兩支球隊的整體身高情況。

  二、引導學生探究新知(引導學生探索用平均數的方法比較)

1、合作學習

  讓學生自己進行平均數計算。

  2、提問: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歡樂隊某個隊員的身高嗎?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開心隊某個隊員的身高嗎?

  4、你能告訴我們兩個隊的總體身高比較情況嗎?

  雖然歡樂隊中的王強是兩個隊中最高的,但歡樂隊的總體身高情況不如開心隊,體會平均數是反映一組數據總體情況的一個很好的統計量。

  說一說我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運用“平均數”知識來解決問題?

  師:看到你們這么勤奮好學,又學得那么有水平。老師今天也特別高興,我相信你們以后會發現和自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其實“平均數“的知識還有很多,在生活實際中應用也很廣,你們回憶得起來嗎?

  對我們上課的評分,也可以來比較,哪一周課堂得分高、哪一周課堂得分低?我們也可以進行比較

  出示上兩周課堂評分。

  [板書: 100分 98]

  [板書: 99分 99]

  [板書: 98分 99]

  [板書: 100分 100]

  [板書: 96分 98]

  [板書: 98分 100]

  你們認為第一周課課堂評分肯定比幾分多,比幾分少?

  師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課本練習十一。

  四、全課小結。

第五課時 練習十一練習題

  一、練習內容:第44頁至第45頁的練習。

  二、練習要求:運用本單元所學過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練習中,不明白的可以互相討論。

  三、練習題:

  第一題,是一道實踐活動題,要讓學生在進行實際調查的基礎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每個小組計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組間對比一下,并和第39頁中國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進行比較,看看能發現什么信息。

  第二題,先讓學生根據圖中的`溫度記錄理解什么是最高溫度,什么是最低溫度,再把統計表補充完整,最后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和一周最低溫度。

  學生了解最高溫度、最低溫度、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平均最低溫度等概念后,再讓學生實際記錄本地一周的氣溫情況,再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和平均最低溫度。學生記錄氣溫的方式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獲得信息。

  第3題,也是一道實踐活動題,通過收集、整理數據、計算平均等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

  第4題,讓學生根據甲乙兩種餅干第一季度的銷量統計圖,先比較他們第一季度月平均銷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種餅干銷量越來越大的原因,讓學生初步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數據背后隱藏的現實原因。第三小題是開放題,讓學生根據統計圖進一步發現信息,如學生會發現兩種餅干二月份的銷量是相同的,但甲種餅干的銷量逐月下降,乙種餅干的銷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預測一下兩種下個季度的銷售情況。

  第5題,讓學生明確,王叔叔走的路程分為4段,一共騎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騎的路程,所以除數應是3而不是4。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4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

  2、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重點、難點:

  體驗了解統計的方法,并根據統計圖表回答一些簡單問題是重點。

  學會用1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統計方法是難點。

  教學準備:

  小黑板、動物卡片、方格紙

  教學過程:

   體驗統計的方法

  師 :出示4張不同的'動物卡片。你想跟誰做好朋友?

  探究新知

  問:你最喜歡那一張動物卡片?

  生 :1、以小組為單位統計本組喜歡卡片的情況,

  并說一說使用什么方法記錄的?

  2、展示評比哪一個小組記得即清楚又方便?

  3、加深對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認識。

  (1)師:小黑板出示統計表。

  師生一起統計全班喜歡動物的情況。

 。2)根據統計表涂成條形圖。(小組用方格紙操作教師指導)

 。3)描述、分析條形統計圖。

  討論交流:

  每格代表( )人。我們班喜歡( )的人數最多。

  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

  鞏固練習

  1、自己獨立完成課本95也做一做。

  2、練習二十二第1題、第2題

  3、升華練習

  練習二十二第5題

  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2、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各單位)和統計表,能提出問題。

  3、通過學生身邊有趣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重點、難點:

  學會一些簡單的收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并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是重點。

  進一步學會一些簡單的收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是難點。

  教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

  1、讓學生仔細觀察,練習二十二1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生:舉手自由口答。

  2、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板書學生提出問題

  a、

  b、

  c、

  d、

  在此基礎上,師生 重點解決問題

  3、小黑板除數統計表、統計圖

  (1)學生在樹上獨立完成

  (2)上臺展示并回答問題

  (3)師質疑: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活應用

  出示97頁2題

  1、同桌觀察理解

  2、獨立在書上完成

  3、互相糾錯評價,教師巡視輔導。

  質疑: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開放實踐

  p97頁3題 4題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統計。

 。1、2、3組做3題,4、5、6組做4題)

  5、展示師生互評

  全課總結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及其特點,了解制作單式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方法。

  2、會在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上根據數量多少描點、連線。

  3、看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中數據及其變化情況作數量的簡單分析。

  4、體會統計在生活里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滲透統計思想,培養觀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看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中數據及其變化情況作簡單分析。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一至五年級第二學期自己的體重情況,并制成統計表;

  2、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張畫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3、制作本節課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輔墊

  教師敘述:小明是一個氣象愛好者,在老師的指導下,他認真地收集了20xx年每個月的降水量,并把收集來的數據制成統計表(多媒體出示64頁統計表)。

  教師敘述:小明為了比較形象具體地把收集來的數據表示出來,他把收集來的數據制成了這樣一幅統計圖(多媒體出示根據第64頁例題制作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問:這是一幅什么統計圖?

  它用什么表示每個月的降水量的?有什么特點?

  二、初步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引入新課

  1、教師敘述:后來,小明把它改成這樣一幅統計圖(多媒體出示例題單式折線統計圖)

  問:這幅統計圖與剛才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ㄖ笇W生看懂圖中每個月的降水量是多少,弄清折線上升、下降與數量變化的關系)

  2、揭示課題

  這幅統計圖叫做單式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三、制作折線統計圖,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

  1、師生共同制作圖

  (1) 師生共同邊說教師邊用多媒體演示至畫好橫軸、縱軸、網格后的圖。

  (2) 針對一月和二月的降水量,讓學生說說如何描點?(學生說,教師用多媒體演示。)

 。3) 問:怎樣連線?(突出順次,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連線過程。)

  (4) 制好后檢查。

  2、指導學生看圖

  問:從這幅單式折線統計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相鄰兩個月之間,哪兩個月之間的降水量上升得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降水量下降得最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歸納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請你說出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指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板書:特點:表示數量的`多少;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問:小明為了表示20xx年降水量變化的情況選用哪一幅統計圖比較好?

  教師敘述:所以小明把這幅折線統計圖寄給了當地的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為當地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一點依據。我們也要學習小明,小能人做大事,用自己所學知識,結合自己的實際,這祖國的發展作點貢獻。

  四、鞏固練習

  1、(1)根據自己收集的一至五年級第二學期的體重制成折線統計圖。

 。2)畫完后相互交換檢查。

  (3)同桌根據自己制成的折線統計圖相互說說自己的體重變化情況。

  (4)到實物展示臺前展示自己畫的折線統計圖,并向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折線統計圖所反映的信息。

  2、教師敘述:小紅生病了,在今年6月79日住進了醫院。醫院每隔4小時給她量一次體溫并把制成了折線統計圖。(多媒體出示66頁第一題圖)

 。1) 指導學生看圖。

 。2) 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3) 這幅折線統計圖與我們前面見到的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指出:在實際運用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制作折線統計圖。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六、深化拓展

  教師敘述:我是育才文具店的老板,你們都是我的員工。我收集了本店二至九月鋼筆銷售的情況,并制成了折線統計圖。(多媒體出示圖)進貨多了,我怕賣不掉,積壓資金;進貨少了,我又怕不夠賣,賺錢少了。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 P68-69

  [教材簡析]

  教材安排了三次統計活動,讓學生學習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初步認識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例題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動物生日聚會的情境提出問題,體現生活里需要統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接著通過分類理一理,出現象形統計圖,使學生認識它,并依據它描述分類整理的結果;然后學生自己動手,分類整理花的朵數,并引入簡單的統計表,讓學生用數據表示分類整理的結果。"想想做做"讓學生調查本小組的小朋友各愛吃哪一種水果,統計愛吃每種水果的人數,填入統計表。這樣安排,意在讓學生自己主動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經歷和體會整理簡單數據的過程,初步認識統計的思想和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實例感受統計的必要性。

  2、通過實例,認識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

  3、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感受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

  4、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題。

  教學難點:

  1、學生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 (如計數、測量、實驗等)收集數據,并將數據記錄在統計圖表中。

  2、組織有效的統計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傾聽、學會合作。

  設計思路:

  1、“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的要求。因此,每一個系統的活動的設計都應是學生們身邊的事,讓學生在熟悉、親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提出數學問題,在情境的創設中既可以導人數學知識教學,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統計,處處有數學。

  2、“學活動化,讓學生學習動態的數學。”也是新課程的要求。讓學生形成統計觀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其真正投人到統計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在擺一擺、分一分、排一排等活動中初步感受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過程。

  3、“數學的問題化,讓學生學習思考的數學!币彩切抡n程的要求。因此,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數據,根據數據提出問題,充分拓展思維,深化對統計意義的理解,同時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借助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生日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加大象的生日宴會,你們愿意嗎?

  (多媒體顯示大象圖像,并伴音: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別高興,媽媽告訴我,待會兒會有很多客人來為我慶祝生日?,它們來了!多媒體顯示:小動物們戴著面具唱著生日歌依次出現。)

  師: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會答:我想知道它們是誰?我想知道每一種動物有幾只?)

  二、實踐操作,初步體驗統計

  師:是呀,大象家來了那么多客人,它們都是誰呢?分別有幾只呢?下面,請同學們幫助大象對來的客人做好登記。一個客人就拿張相應的動物頭像貼在吹塑紙上。

  (多媒體顯示:動物客人依次揭開面具)學生擺動物頭像。

  學生擺完后,師:大象家來了哪些客人呢?

  生:大象家來了小狗、小猴、小豬。

  師:他們分別有幾只呢?

  生:小猴有5只、小狗有4只,小豬有3只。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來了哪些客人,分別有幾只?

  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引導學生想出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分類統計的方法。

  師: 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好不好呢?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小組合作,先討論怎么分,怎樣排,然后動手理一理。

  學生學習小組討論、操作,然后教師把每一組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展示。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哪一組排得最整齊、最漂亮呢?(師為最漂亮的小組發一顆星。)

  學生進行評價。引出課本第62頁例圖,請小朋友把每種動物的只數填在橫線下面的括號里。(學生在書上完成。)

  師: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

  同學們有這么多發現,都是通過我們自己動手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得到的。剛才我們做的這些就是統計。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分小組整理各種鮮花的朵數。

  師講述:客人們給大象送來了什么?(花)有沒有關于花的問題想問別的小朋友呢?(花有哪些顏色?各有幾朵?)

  師: 課本巳經把這些花印在了附頁上,請大家把附頁里的花剪下來,分類貼在課本(課前剪好。)

  分組討論:從圖中知道了什么?把每種花的朵數填在表格里。

  組織全班交流,啟發學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如哪種花最多?哪種最少?你還知道些什么等)給予評價。

  2、引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

  A、以小組為單位,說明題目的要求,讓學生自己動手剪--剪、擺一擺。

  B、組織學生交流各小組統計的結果,讓學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少?你還知道什么?)

  C、想一想,說一說。

  師:今天我們幫大象統計了來的客人,送的鮮花,大象非常高興。同學們,你們再幫大象想一想,怎樣給客人們準備午餐呢?

  讓學生說出各自的想法,給予評價。

  師:回家后把今天大象過生日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統計數學教學方案6篇03-05

數學教學方案07-11

小學數學教學方案09-15

幼兒數學教學方案09-03

數學《統計》評課稿08-16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方案05-31

數學教學方案(精選18篇)12-22

數學《統計》評課稿[熱]10-04

初中數學概念課的教學方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