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雙百四聯活動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14 17:07:01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雙百四聯活動調查報告范文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雙百四聯活動調查報告范文

  一)專家聯基地。將專家對接聯系基地作為開展雙百四聯活動的核心,根據每位專家特長,有針對性地確定了聯系點,制定了技術服務計劃,將服務重點放在改進產業技術和優化產業結構上,以點帶面,著力推動全縣農業產業優化升級。一是提即提升一批老典型。對全縣早先創建的產業示范基地進行了全面排摸梳理,按照專家特長,選擇規模較大的產業示范基地,實行重點聯系幫扶,積極開展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試驗示范,有效提升了基地的發展水平,增強了基地示范帶動效應。早先創建的新添鎮潘家莊村日光溫室栽培黃瓜示范基地,縣園藝站高級園藝師張愛菊的聯系幫助下,積極推廣應用日光溫室黃瓜種植采用黑籽南瓜嫁接、滴灌、膜下暗灌、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玉米秸桿生物反應堆增補co2等先進技術,使基地種植的祥云瓜王黃瓜,畝均產達到5500公斤,畝均收入提高到1.25萬元,最高的達到3.12萬元。二是建即創建一批新亮點。將提升老典型與創建新亮點有機結合起來,對各地已經形成規模優勢但尚未建立示范基地的特色產業,積極選派專家注重從技術層面進行引導和服務,創建了一大批生命力強、示范帶動效果明顯的亮點基地、樣板基地。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蘇小琴依托洮陽鎮南園村群眾探索形成的地膜洋芋收后復種大白菜模式,認真總結挖掘的基礎上,積極試驗拓展套種品種,使套種品種由單一的大白菜多樣化為大白菜、大蔥、綠蘿卜、秋菠菜等多個品種,種植地域也由洮陽鎮南園村擴展到洮陽鎮、八里鋪、新添、辛店、太石、玉井等6個適種鄉鎮,推廣示范面積3.1萬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南園種植模式。雙百四聯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共總結推廣高產栽培模式14種,推廣示范面積達48.1萬畝,建成規模化種植示范基地64個。三是帶即帶動一批產業戶。發揮專家技術服務作用的同時,要求聯系專家引導基地發揮示范帶動效應,探索基地帶農戶的發展新路子,推動特色優勢產業規模化。全縣畜牧產業示范基地和諧奶牛養殖小區,縣畜牧局專家孫振林的聯系幫助下,積極改進飼養技術和管理模式,建成24位擠奶廳1座,著力發揮示范帶動效應針對多數產業示范基地層次不高、規模不大、缺少技術支撐等影響和制約基地示范帶動效果的突出問題。并吸收周邊奶農入駐小區,實行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配種、統一擠奶、統一銷售的五統一管理,較好地解決了全縣奶牛散養農戶牛奶質量不高、牛奶賣難的問題,探索出了一條基地+農戶奶牛養殖新路子,為全縣奶牛養殖產業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

  二)專家聯協會。引導發展、搞活流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從目前實際來看,著力健全技術服務體系產業協會是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的產物。很大一部分協會是官辦性質的依托業務部門和農村黨組織組建運轉的很多方面還不規范,尤其在技術力量方面,多數協會的先天不足,影響和限制了協會作用的發揮。因此,服務過程中,要求專家在幫助協會按照現代化管理的模式,制定完善相關規程制度,健全內部管理機制,促使協會由松散型向組織化方向轉變的同時,狠抓協會技術力量的培養,極大地提高了協會的技術服務水平,健全了以縣鄉科技人員為骨干,產業協會為補充的技術服務網絡。一是專家帶徒,培養協會技術骨干。協會會員中有重點地選擇產業基礎較好產業大戶和掌握一定產業技術的產業能人,與聯系專家結對子進行重點培養,面對面傳授科技知識,手把手指導產業技術。雙百四聯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共結成1+11+2專家培養對子28對,培養協會技術骨干44名。洮陽鎮陽洼村食用菌種植協會會員瓦玉慶,種植食用菌多年,靠的自己的土經驗,種出的食用菌不但質量不好,而且產量也不高。自從與縣園藝站高級園

  藝師張愛菊結成培養對子后,潛心學習、鉆研食用菌高產栽培技術,如今說起種植技術,什么時候裝袋、什么時候點菌、什么時候蒸爐頭頭是道,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食用菌種植專家。二是定點幫扶,提高協會技術水平。有重點地選擇規模較大、作用發揮較好的7個產業協會,讓專家定點幫扶,定期開展產業技術培訓,及時幫助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技術難題,著力提高協會的整體技術水平,促進特色優勢產業健康發展。縣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曹興平在聯系玉井中藥材產業協會期間,先后開展以配方施肥、標準化栽培、無公害農藥防治病蟲害、田間管理等中藥材栽培技術為主要內容的集中培訓4期,培訓協會會員、周邊群眾570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000余份。縣畜牧局高級獸醫師劉永東在聯系玉井鎮陳家咀村東寨生豬養殖協會期間,指導周邊群眾新(改)建標準化暖棚圈舍9700多平方米,引進良種豬211頭,雜交授配母豬3540頭,繁育推廣三元雜交豬、四系配套豬1.47萬頭,采集檢測豬瘟、藍耳病免疫抗體各250份。三是聯產聯營,發揮協會服務作用。狠抓協會技術力量培養的同時,聯系專家積極指導協會規范運作,與周邊群眾實行聯產聯營,有力地促進了特色優勢產業的市場化進程。新添鎮潘家莊村養豬協會,縣畜牧局高級畜牧師孫振林的幫助引導下,依托致富能人潘小鎖建成了正大豬繁育基地,與周邊群眾實行統一制定發展規劃、統一選擇經營項目、統一開展技術服務、統一組織銷售、統一技術培訓和分戶經營的六統一分聯產聯營模式,每年給周邊群眾提供正大仔豬1000頭,每頭仔豬補貼100元,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發展新機制。目前,協會的帶動下,已發展規模養殖戶120多戶。

  三)專家聯項目。發揮專家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渠道,著力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專家對接項目。不僅使項目實施有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也使各領域的專家有了用武之地。因此,活動中我將專家對接項目作為重點,有針對性地確定了重點項目,要求專家積極主動地為聯系項目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確保重點項目順利實施。一是論證完善項目規劃。圍繞民主渠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東部農村飲水工程項目、洮河水能資源開發項目、新添嘴頭提灌改造工程項目、林木鼠兔害科學管理研究與技術示范項目等大型工程項目,積極組織專家對項目規劃進行論證完善,及時發現和修正了一些項目規劃中難以預料和把握的隱性問題,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服務對接重點項目。依托3個縣級新農村示范村建設項目,將專家按專業搭配分組,組建成立了三個新農村建設服務小分隊,一隊一村,服務新農村建設,實現了專家優勢與項目優勢的整合對接。峽口鎮黨家墩新農村建設專家服務小分隊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篩選引進適宜當地條件、市場前景較好、效益穩定的隴薯5號、6號馬鈴薯良種300噸,建立了馬鈴薯無公害種植示范區,示范面積達2000畝;八里鋪鎮王家大莊新農村專家服務小分隊依托該村的地理區位優勢,以發展設施農業為突破口,幫助村上規劃了占地100畝、容納50座四代日光溫室的高效農業示范區。目前示范區已動工建設。三是認真開展技術指導。以提高產業科技含量為目標,以實施旱作農業項目為依托,先后開展3414試驗20個、校對試驗20個,開展有機質、ph全氮、全磷、全鉀、堿解氮、有效磷等土壤化驗分析14項、34640次,化驗土壤樣品3950個;先后編印了縣測土配方知識問答》縣水川區地膜馬鈴薯生產栽培日誌》縣山坪區馬鈴薯生產栽培日誌》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規程》馬鈴薯全膜雙壟種植技術規程》名優特蔬菜無公害規范化生產》縣高效農業栽培模式簡介》無公害馬鈴薯栽培技術》高效藥材栽培技術》等各

  類技術資料9冊10萬份;調查各類病蟲害96點次,發布病蟲害預報8期;累計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和旱地壟作豐產栽模式近60萬畝。

  四)專家聯農戶。直接決定著農業產業發展的成效。因此,著力提高群眾科技素質農民是發展農業產業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服務過程,始終將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新型農民作為雙百四聯活動的基礎所在通過多種方式,培養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一是建立專家示范責任田將專家示范和能人帶動有機結合起來,依托各地的產業大戶、產業能人,通過定向聯系、定點幫扶,建立了一大批專家示范責任田充分發揮了專家的示范帶動作用,有力地推動了特色優勢產業成規模、上水平。縣園藝站高級農藝師張愛菊將龍門鎮二十鋪村辣椒種植能手王新榮作為自己的重點聯系對象,依托建立了山坪區全膜雙壟溝栽辣椒示范責任田實行全程技術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辣椒種植過程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專家和產業能人的帶動下,周邊群眾積極發展全膜雙壟溝栽辣椒種植1000多畝,創出了一條干旱山區發展蔬菜種植的新路子。二是培養農村科技二傳手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積極采取專家帶徒、現場示范、實地觀摩、專題培訓、配發電教片、制作遠程教育課件等多種方式,因時因地開展科技培訓,著力培養農民技術員,使他成為農村科技二傳手不斷擴大科技服務的覆蓋面。雙百四聯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已培養農民技術員150多人,已經成為生產一線的技術骨干,名符其實的土專家八里鋪鎮下街村養殖能手李維琪,專家的指導培養下,不但自己辦起了規模達2萬只的養雞場,而且還主動為周邊養雞專業戶提供飼料配制、防疫防病等技術指導,成了周邊群眾的技術指導員。三是打造科技培訓主課堂堅持面上宣傳與點上培訓相結合,大力開展科普宣傳,充分利用各地傳統的逢集日,通過現場宣講、現場咨詢、發放技術資料、播放電教片等多種方式,宣傳科技知識,推廣產業技術,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學科技、用科技和依靠科技致富的積極性。雙百四聯活動開展以來,依托專家先后開展大型科技宣傳43場次,參與人數達6萬余人次,發放技術宣傳資料8萬多份,現場提供技術咨詢人1600多人次,開展集中培訓1290多場次,培訓群眾7.8多萬人次。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機制保障不到位。雙百四聯活動。服務時間長,抽調人員多。服務面廣,必須在經費和時間上給予充分保證,責任落實和考核上配套相關制度。但從實際來看,影響和制約活動深入開展的主要問題恰恰就是機制保障不到位。一是經費難籌措。專家開展服務,不論是科研攻關還是技術示范,都需要一定的資金作支撐。但縣上由于財力緊張,所列人才開發資金有限,很難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專家所在單位也都由于資金短缺,無法為專家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由于資金限制,一些試驗性、推廣性項目無法開展,使專家服務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時間難保證。專家組成員都是從市直單位和縣上涉農部門抽調的業務權威,雖然市上明確要求抽調人員必須脫離本單位工作,但在實際中很難做到完全脫離。很多專家在開展服務的同時還要兼顧本單位業務工作,服務時間難保證,投入的精力自然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效果。三是責任難落實。縣上雖然按照四聯要求為每位專家確定了具體的聯系點和技術服務重點,但從活動開展的實際來看,由于任務無法量化、效果無法評估,責任落實缺乏有效抓手,導致責任落實機制缺失,使活動開展缺乏必要的機制保障。四是考核難實施。一方面,由于雙百四聯活動涉及的主要是農業產業技術,專業性很強,作為牽頭單位的縣人才辦很難從專業角度去評估和考核專家服務效果;另一方面,專家組中有一部分是市直單位抽調的專家,縣上實

  施考核礙于情面,很難做到客觀公正。

  二)專家認識不到位。開展雙百四聯活動旨在發揮專家作用。助推農業產業優化升級。但從實際來看,幫助群眾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由于一些專家認識不到位,抱有應付支差的思想,導致一些重點任務落而不實,活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一是積極性不高。一些專家習慣于坐辦公室,熱衷于出成果,對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開展服務興趣不高,缺乏積極性,開展服務只是掛個名、應個卯而已,徒有虛名。二是責任性不強。一些專家對確定的技術服務重點和具體的聯系點,不關心,不過問,即使下到基層也是抱著串串門、散散心的思想,走馬觀花,搪塞應付,有的甚至連自己的聯系點是什么、哪里都不清楚,更談不上具體的指導和服務。三是缺乏創新精神。開展雙百四聯活動,一個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讓專家在服務基層的實踐中探索創新產業模式、產業技術,不斷提高產業科技含量。但有些專家認識上有偏差,服務工作多數局限于解決一般化的技術問題、傳播基礎性的科技知識,關鍵領域、關鍵環節的創新較少,專家作用發揮的不夠充分。四是缺乏精品意識。不論是聯基地、聯項目,還是聯協會、聯農戶,最終的目的都是要發揮專家的示范帶動作用,培育一批亮點,打造一批精品,進而以點帶面,推動農業產業優化升級。從這一點上說,多數專家普遍缺乏精品意識,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四聯效果不夠理想。

  三)基層配合不到位。雙百四聯活動需要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協調配合。但從實際來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專家服務的積極性,鄉、村兩級在協調配合方面做的還是不夠。影響了活動的整體效果。一是組織引導不力。從雙百四聯活動一開始,縣上就要求各鄉鎮要提前著手、深入調研,找準影響和制約本地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問計于專家,確保專家服務的針對性。但有些鄉鎮對此不夠重視,前期調研不夠深入,問題摸的不準,與專家聯系不夠主動,導致專家優勢對接錯位,影響了專家作用的發揮。二是服務渠道不暢。專家開展服務應該是多層面、多渠道的這有賴于鄉鎮、村的積極配合。但從實際來看,專家服務大多局限于技術咨詢和科技培訓,服務面較窄,尤其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引進推廣,示范點的培育創建等方面做的不夠,主要原因還是鄉鎮、村沒有發揮好協調配合作用,工作缺乏前瞻性,最直接的表現的就是服務渠道不暢,專家缺少發揮作用的平臺和載體。三是服務環境不優。有些專家在服務過程中不愿下到基層,一方面是主觀上專家認識不到位,另一方面,還是基層特別是鄉鎮、村對專家下基層服務農業生產不夠重視,沒有為專家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專家下去后有后顧之憂,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專家下基層的積極性。四是輿論氛圍不濃。調查中發現,有很多群眾對雙百四聯活動不知道、不清楚,主要原因還是輿論宣傳做的不到位。縣上雖然召開了動員部署會,并在縣電視臺進行了重點報道,但鄉鎮和村一級對此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宣傳工作嚴重滯后,致使群眾對活動了解不夠,沒有形成專家與群眾互動的濃厚氛圍,影響了活動的效果。

  三、對策建議

  一)健全機制上求深化。充分考慮活動的專業性和市縣兩級管理權限交叉的復雜性,為活動不斷深化提供堅強保證。一是要健全組織領導機制。要按照既能管得住又能管得好的原則。明確牽頭部門及其職責,尤其要選好配強專家組組長,讓組長充分行使管理權限,配套完善管理制度,從而使專家組成為一個整體,統一部署,協調動作,真正形成專家的優勢整合。同時,要理順抽調人員與所在單位的關系,必須明確抽調人員完全脫離本單位業務工作,專心致志參與雙百四聯活動,從而為專家開展服務提供充足的時間保證。二是要健全責

  任落實機制。要從加強督查入手,市、縣兩級牽頭單位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基層進行專項督查,及時發現和解決活動中存在突出問題。要抓住考核這一重點,對照專家組服務方案完善細化考核指標,特別是對專業性較強的任務的考核,必須吸收專家組組長、副組長參與,確保考核工作的客觀公正。同時,要健全獎懲機制,將服務效果與評優評先直接掛鉤,對積極性不高、責任性不強、群眾有意見的專家要進行嚴肅懲戒,對成績突出的專家要加大獎勵力度,激勵專家全身心投入服務活動。三是要健全經費保障機制。要按照市、縣分級分擔的原則,將專家活動經費列入市、縣財政預算,拿出專項資金,支持專家搞科研攻關、培育產業示范點,解決專家服務期間的吃、住、行問題,全方位優化專家服務環境。同時,要積極整合各類培訓項目、產業項目資金,優先用于專家開展培訓和引進推廣作物新品種、產業新技術。

  二)優勢對接上抓提升。要把抓好四聯作為推動活動不斷深化的重點,為專家發揮作用提供最佳平臺。一是要突出重點。雙百四聯活動核心在四聯因此。按照專家特長、優勢產業雙對接的原則,精心選擇科技承載力強、示范效應明顯的產業示范基地,組織化程度高、市場運作規范的產業協會和專業化合作組織,技術要求高、發展潛力大的產業開發項目,有一定規模、有較高科技水平的產業大戶,讓專家重點聯系,重點扶持,凸現專家作用,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要克服大而全、面面俱到聯系方式,有計劃、有重點地選擇聯系對象,切忌貪大求多,而使活動走成過場。二是要培育典型。要把培育典型、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作為提升雙百四聯活動的重要突破口,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深化活動效果。培育典型要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原則,對那些早年創建、帶動效果明顯的產業示范基地,專家服務的重點應該放在推動基地規模化、市場化,突破傳統模式,延長產業鏈條,構建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機制上,通過專家指導幫助,更多地培育一些不同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帶動產業良性發展;對那些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市場前景看好的朝陽產業,服務的重點應該放在完善產業發展規劃、提高產業科技含量以及突破產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等方面,讓專家成為推動這些產業快速發展的主導力量。通過專家直接參與,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生命力強、帶動效果明顯的新興產業示范典型,帶動這些產業壯大規模。三是要注重創新。專家到基層服務,一方面是發揮專家的指導作用,從面上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另一方面,也是主要方面應該發揮好專家在引領產業技術革新和主導產業科研攻關中的核心作用。要立足產業發展實際,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確定一些影響和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難題,讓專家對口組成科研小組,領銜實施科研項目,幫助產業化創新產業技術,提高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同時,要把創新貫穿于服務的全過程,不論是科技培訓還是現場指導,都要突出創新這一主題,創新服務方式,創新服務內容,通過創新提升雙百四聯活動效果。

  三)協調配合上下功夫。為專家開展服務創造良好環境。一是要著力解決專家后顧之憂。要動員和整合牽頭單位、對口單位和服務鄉鎮等各方面力量。市、縣兩級牽頭單位要協調抽調專家所在單位統籌安排好服務活動與業務工作的關系,盡最大限度地保證專家到基層開展服務所需的設備、車輛及有關物資。同時。讓專家心無旁騖專起來,保證專家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服務活動。二是要著力暢通服務渠道。專家與服務對象充分互動是保證雙百四聯活動取得實效的基礎。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基層群眾特別是專家聯系點的能動性,主動聯系專家,主動向專家請教咨詢,主動請專家到現場指導,從而使專家下導向與群眾上需

  求有機結合,讓學科學、用科學在群眾中蔚然成風。同時,要充分發揮現代傳媒的作用,通過電話、電視、網絡等多中手段和專家講座、專家熱線、專家信箱等多種方式,為專家與群眾搭建互動平臺。三是要著力加強宣傳引導。要多層面、多渠道宣傳專家組在服務過程中創造的好做法、好經驗及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先進事跡,全縣營造服務三農良好氛圍,引導社會各界關心關注三農發展,促進各類優勢資源特別是科技人才資源向三農領域集結整合,切實形成服務三農強大合力。

【雙百四聯活動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愛牙日活動調查報告01-17

社會活動調查報告11-15

家鄉風俗活動的調查報告02-09

雙百社工年度工作總結范文(通用7篇)01-13

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04-28

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03-17

大學生實踐活動調查報告02-20

寒假綜合實踐活動調查報告范文12-21

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范本11-20

大學生寒假活動調查報告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