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市金發展的調查報告參考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經濟發展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突出。根據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最近,市金融發展調研組就加快我市金融發展進行了專題調研。調查了解了三個層面的情況:即本市金融發展情況、省內相關城市金融發展情況、省外同類先進城市金融發展情況。總體來看,當前我市金融業運行的態勢良好,存在的差距不小,發展的機遇難得,做大做強的潛力很大。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發展現狀
經過近些年的努力,我市金融業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金融體系不斷完善。一是銀行機構逐步增多。目前共有9家市級銀行業機構和592個銀行業機構網點,從業人員7600多人。交通銀行常德分行 12月份即將掛牌成立,成為唯一落戶湘西北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二是保險主體逐年增加。保險市場形成多元競爭格局,2015年末,全市保險主體28家,其中財險公司14家,壽險公司12家,中介公司2家,保險從業人員達到21386人,服務網絡覆蓋城鄉,全市設支公司、營銷服務部400多個,營業網點達到 1000多個。三是證券機構從無到有。2015年泰陽證券登陸常德以來,我市證券交易機構從無到有,形成了方正、國泰君安、華融證券和海通證券4家證券交易部、5個營業廳、2個服務部的證券交易網絡,從業人員近100人。四是其他機構逐步發展。擔保機構達到8家,其中政府出資2家(財鑫擔保、善德下崗失業擔保)、民間出資6家(開源投資、住房置業、霖豐、華夏金山、易興、圣安和XX縣擔保公司),共有注冊資本39573萬元。融資平臺達到4家(城建投、經建投、非稅局和土地儲備中心)。小額貸款試點個數居湘西北之首,武陵雙鑫、鼎城信和、漢壽紅帆年內掛牌成立,注冊資金8000萬元。民間資本進駐典當行,駿鑫、天逸2家典當行注冊資本金2600萬元。
2、整體實力不斷增強。一是銀行經營規模快速增長。2015年底,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614.2億元,同比增長20.6%;各項貸款余額322.2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4.8%。存貸款余額和增量均居湘西北四市首位。二是保險業務收入實現突破。2015年,全市保費收入達到16.6億元,2015年達到19.3億元,2015年突破30億元,達到31.3億元,同比增長6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2個百分點;保險深度3%,保險密度509元/人,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證券交易比較活躍。到2015年6月,全市證券營業機構股民累計開戶數11.96萬戶,其持有的證券市值和保證金余額總和達38.67億余元,平均資產擁有量3萬多元,顯示出較高的投資積極性。今年上半年全市滬、深兩市證券交易額335億元,占湘西北四市證券交易額的44.5%。四是擔保業和典當業有了初步發展。2015年融資擔保余額約4億元。市財鑫擔保公司2015年開業以來累計為50多家中小企業擔保貸款3.3億余元。
3、服務力度不斷加大。全市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銀行業方面:全市銀行業機構適應金融業務綜合化、金融交易電子化和金融產品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方式,服務經濟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2015年各項貸款余額322.2億元,比2015年末增加 113.1億元,年均增長14.6%,增速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6個百分點。保險行業方面:保險行業充分發揮服務職能,賠付額度逐步加大,2015 年、2015年、2015年賠付額分別為3.8億元、6億元、8.3億元;積極開展水稻、棉花、油菜、育肥豬、奶牛等農業政策性保險,較好地起到了“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作用。融資平臺方面:截至11月底止,累計融資到位 億元,其中市城建投融資到位資金19.5億元,市經建投到位貸款16.55億元,市非稅局從2015年至今累計融資36.37億元,主要投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城建投、市經建投擬發行30億元公司債券,目前已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全市金融機構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同時,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每年上繳各項稅費過億元,金融業稅收成為地方財稅收入的重要支柱,去年有4家金融機構進入全市納稅50強。保險公司每年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保險隊伍70%來自下崗工人或失業群體。
4、經營效益不斷提升。一方面,資產質量改善。目前,全市銀行業機構不良貸款率26.5%,比2015年末下降22.6個百分點,比2015年末下降49.5個百分點。4家國有商業銀行通過股份制改造,共剝離、核銷100多億元不良貸款,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僅1.8 %。農發行在做好糧油儲備、糧油購銷貸款資金供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經營機制,逐步開辦商業性金融業務,并對39.8億元糧棉油不良貸款進行了財務掛賬。9家農村信用社兌付央行票據10.86億元。2015年末,全市法人金融機構匯總資本充足率14%,比上年末增加1.3個百分點,高于8%的監測標準。另一方面,經營業績較好。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效益連續4年保持盈利,2015年實現盈利6.4億元,同比增加3.7億元。在期貨交割方面,金健糧油成為湘西北地區唯一的早秈稻期貨交割庫和菜籽油標準期貨交割庫,簽訂了10000噸早秈稻倉容合約。
客觀地分析我市金融業發展,自己和自己比發展比較快,成效比較明顯。但是,在發展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和先進地區、發達地區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一是總體水平上的差距。
從衡量金融業發展水平常用的金融相關比率(fir)、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兩項主要指標比較分析,我市金融業發展的整體水平還不高,有待進一步發展提升。從金融相關比率(fir)來看:金融相關比率即金融資產(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與gdp之比。2015年,我市金融相關比率為89.2%,全省為160.3%,株洲、湘潭、長沙分別為121.5%、135.5%、246%。這次考察的江西九江、江蘇常州、浙江嘉興三市分別為135%、212%、209%。北京、上海、杭州分別達到639%、436%、448%。從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來看:2015年,我市金融業增加值(含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為6.9億元,占gdp的比重不到1%,而XX市約3.5%,全省平均水平在2%以上。XX市、XX市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達到4%以上。杭州、寧波、廈門、紹興等部分長三角城市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過5%,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XX市、XX市、XX市分別達到14.2%、10.5%、12.7%。
二是機構網絡上的差距。
目前,我市金融機構數量較少,規模偏小,輻射作用不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僅有9家,相對省內長株潭和岳陽、XX市比較,我們沒有自己的城市商業銀行。和先進地區比,我們還存在較大的差距。XX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有14家,中信銀行、南昌商業銀行年底即將落戶,九江商業銀行去年在廣東省主發起設立廣東省首家、全國最大的村鎮銀行――廣東中山小欖村鎮銀行,并獲準跨區域開設吉安分行,2015年末存貸市場份額居轄區內各家銀行第一,被國家銀監會評為中國最好的商業銀行之一。XX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18家,村鎮銀行2家,保險機構40家,擔保公司49家。XX市銀行機構有17 家,去年一年集中引進了興業、招商、浙商、華夏等四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保險機構有40余家,小額貸款公司10家。
三是支持發展上的差距。
應該說,近些年我市經濟發展與金融部門的強力支持是分不開的,但金融支持地方發展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從存款余額與貸款余額增速來看:近5年來,我市銀行機構年末存款余額累計增長103.6%,而年末貸款余額僅增長25.9%(剔除剝離不良貸款后增長51%)。去年末,存款余額與貸款余額分別增長20.6%、14.8%(按可比口徑)。從單位gdp貸款占比情況來看:2015年末,我市gdp為1050億元,年末銀行貸款余額322.17億元,貸款余額占gdp的比重為30.7%,全省為62.6%,XX市、XX市、XX市分別為117%、38.4%、48.8%。XX市為48.4%,XX市、XX市分別達85.2%、88.4%,XX市高達211%。隨著今年來國家金融投放力度進一步加大,6月末,我市單位gdp貸款占比上升到78%,而同期全國平均水平超過110%。從存貸款比例來看:2015年末,我市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為52.5%。全省是64.1%,XX市達90.9%。XX市、XX市、XX市分別為53.7%、65.3%、73.4%。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可控比例在75%以內,進一步爭取金融部門對地方發展的支持,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四是資本配置上的差距。
金融市場化程度不高,資本配置效率比較低。融資方式仍然以銀行間接信貸融資為主,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較小。全市僅有 2家上市公司,共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16億元,實行保薦制后沒有新增一家上市企業。XX市上市公司共有8家,募集資金42.5億元,另有7家被列為省上市重點企業,其中3家已進入審查報批階段。XX市上市公司有12家,募集資金110.02億元,目前已報會審查待發行企業5家,在輔導企業10家。XX市共有上市企業15家,募集資金93億元,另有3家企業已報會審查,5家企業通過輔導驗收。XX市共有上市公司34家,目前還有20家企業已報會審查,27家企業進入上市輔導階段,全市各類創業投資公司達130多家。XX市上市公司達36家,上市公司數量和融資額居浙江省首位、全國第二位。此外,我市非銀行的融資體系,包括證券、基金、信托、期貨等發展緩慢。投融資平臺建設也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融資平臺僅有4家,城建投、經建投主要收入來源靠按工程量及土地凈收益提取經費,公司經營性現金流與公司資產總量不配比,難以形成企業經營利潤,影響到公司信用評級和今后發展壯大;市城建投、經建投和非稅局負債較多,融資需用今后土地收益來平衡,還款壓力較大;融資平臺與擔保公司的互補性不足,無法滿足為融資平臺提供大額貸款擔保的需要。
五是生態環境上的差距。
近年來,我市金融生態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缺陷。主要表現在:社會征信體系建設相對滯后,全市信用信息體系建設尚未實現信息共享和統一管理。社會誠信意識還不強,少數企業和個人信用意識淡薄,惡意欠息和逃廢債務,給金融機構穩健經營帶來風險。按照國際通行標準,銀行不良貸款率應低于10%。目前,全省銀行機構不良貸款率為10%以內,我市銀行機構不良貸款率為26.5%(主要是前些年農發行和信用社不良貸款率較高)。XX市、XX市、XX市等城市不良貸款率普遍較低,XX市2015年末不良貸款率僅為1.8%。
二、目標任務
當前,金融發展正面臨難得的重要機遇。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沖擊,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并將繼續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今后幾年,國家將進一步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降低商業銀行分支機構準入門檻,推進銀行機構扁平化壓縮管理層次,支持金融服務創新和金融產品推廣。可以預見,在后金融危機時代,金融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將更加突出,國家對金融業的發展會更加重視,抓金融發展的力度會更大,各地金融發展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我們一定要搶抓時機、搶占先機,進一步做大做強我市金融業,提升常德金融發展的競爭力和優勢,更好地運用金融杠桿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金融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
總的來看,加快我市金融發展應突出解決好機構不全、規模不大、支撐不強的問題。今后幾年,我市金融發展的主要任務是:突出增加金融機構,努力擴大信貸投放,全面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創造金融生態,把金融業發展為重要的支柱產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市金發展的調查報告參考】相關文章:
市發展調研報告11-16
宿州市城市商業綜合體發展現狀調查報告08-17
事故調查報告參考12-03
鄉村發展調查報告06-06
網絡發展調查報告10-30
農村發展的調查報告06-21
家鄉發展調查報告08-12
職業發展的調查報告07-10
網絡的發展調查報告07-25
市排污企業調查報告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