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農村低齡兒童受教育狀況調查報告

時間:2020-10-27 18:57:54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農村低齡兒童受教育狀況調查報告

  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推進,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步伐加快,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和學齡兒童減少,使得農村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與挑戰,鄉村教育出現“城擠、鄉弱、村空”的局面,“上學遠、上學難、上學貴”等問題顯現。

農村低齡兒童受教育狀況調查報告

  記者近日從陜西省統計局得知,為了解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學齡人口減少、“村村辦校”模式受到較大沖擊的情況下,農村低齡兒童受教育狀況及存在問題,省統計局近期開展了專項調查。調查顯示,四成以上村未設學前班,四成村莊沒有小學,過半數的農村低齡兒童不能就近上學,有的農村學校音樂課上沒有鋼琴、風琴等設備,教師上音樂課就用嗓子干吼。

  四成村莊沒有小學 我省農村學前教育短板明顯

  本次調查以省局各社會經濟調查隊所屬寶塔、綏德、略陽、西鄉、洛南、華陰、臨渭、蒲城、銅川、戶縣、隴縣這11個縣(市、區)農村自然村小學和學前教育的學生及家長為調查對象,被調查的55個村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5歲以下)10924名,其中有學齡前兒童4291人,小學階段兒童5267人,兩者合計占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數的87.5%,在農村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調查顯示:四成以上村未設學前班,四成村莊沒有小學。55個村中有30個村設有專門的學前教育機構,其中8個為村辦,10個私人辦,3個聯辦,9個公辦,25個村沒有開設學前班,占到調查樣本的45.5%,學前教育短板明顯;33個村保留小學,其中24個村為完小,保留1-6年級教學,9個村為教學點,僅保留1-3年級或1-4年級,22個村內未保留小學,40%的學生就近到鄉鎮中心學校或當地所在市區學校上學。

  近五成家庭每位低齡兒童教育年支出在2000元以上

  半數家庭年收入在2萬元以下,近五成家庭每位低齡兒童教育年支出在2000元以上。調查顯示:67.7%家庭年收入在1-3萬元之間,其中1-2萬元收入家庭占41.7%,每位兒童教育年支出在2000元以上者占46.8%。(見圖1)

  九成以上家庭教育支出含學費、書本費等基礎費用,但家庭最大開銷為住宿費及生活費。調查顯示:91.5%的家庭教育支出含學費、書本費等基礎費用,55.6%的家庭含住宿費及生活費,含課外補習費、上下學往返路費及校車等交通費用的家庭分別占31.1%、18.4%和10.3%。其中四成家長認為最大開銷為住宿費及生活費,三成認為是學費、書本費等基礎費用,兩成家長認為是課外補習費。

  上下學路途遠 交通工具缺乏 存在安全隱患

  過半數的.農村低齡兒童不能就近上學,需要家長天天接送。調查顯示:331名被訪者中除幼兒園外,孩子在村小上學的家庭只有100戶,占30.2%,在鎮中心小學上學有131戶,占39.6%,縣城小學上學有29戶,占8.8%,鄰村上學有4戶家庭,占1.2%。52.9%的家長天天接送,18.4%偶然或周末接送孩子,不接送孩子的家長僅占28.7%。

  上下學路途遠,花費時間多,交通工具缺乏,存在安全隱患。調查顯示,每天上下學平均花費時間在半小時以內的學生占63.1%,半小時至1小時者占24.8%,1-2小時者占9.7%,2小時以上的學生占2.4%以上。學生上下學交通方式分為:步行者202人,占61.0%,騎自行車54人,占16.3%,坐校車者25人,占7.6%。77%的家長對孩子離開村小就讀最擔心交通安全,居各種因素之首,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近七成家長最擔心學生餐飲、住宿安全

  六成以上學生飲食在學校食堂解決,近七成家長最擔心學生餐飲、住宿安全。調查顯示:在學校食堂就午餐學生有203人,占61.3%,在家中就餐117人,占35.4%,出租房家長陪讀解決6人,占1.8%,小飯桌(私人)就餐4人,占1.2%,自帶1人,占0.3%。69.8%家長對孩子離開村小就讀最擔心住宿、餐飲安全。

  大多數學生認可寄宿學校的飲食和住宿條件及管理制度,但認為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本次調查333名學生中,有78人為住校生,占23.4%。其中,85.9%的寄宿學校有專職生活老師,82%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宿舍和飲食條件非常好或較好,18%的學生認為條件一般。針對寄宿制存在問題:35.9%的學生認為飲食缺乏營養,28.2%的學生反映學生間沖突嚴重,24.4%的學生認為宿舍數量不足,21.8%的學生認為消防安全設施不到位,15.4%的學生認為缺乏專職生活指導老師,3.8%的學生認為缺乏管理制度。

  沒有鋼琴、風琴等設備 教師上音樂課靠干吼

  調查顯示,農村教育師資力量總體薄弱、數量不足、結構失衡。農村小學要開十門課而老師有限,常由同一位老師教多門課程,體、音、美、英語老師短缺,只能臨時聘用,信息技術、實踐與地方特色課不能開設,老師只能在語、數、思品、科學課程上進行教學。部分寄宿制學校尚沒有配備專職的生活教師,大多由授課教師兼任,他們既要負責學生學習,又要照顧學生生活,工作任務繁重,人均負責30-40名學生,心理壓力大。

  略陽、西鄉一些學校宿舍不夠,每間宿舍住人太多,做不到人均一床,甚至兩人住一張床,部分宿舍衛生條件差、夏季降溫、冬季保暖設施缺乏;隴縣部分校舍年久失修,桌椅破舊、教學設備陳舊,甚至部分學校的學生宿舍還是大通鋪。是學校缺少必要的文體設施。綏德縣有的學校音樂課上沒有鋼琴、風琴等設備,教師上音樂課就用嗓子干吼,因為缺乏必要設施,上體育課就是學生自由活動,硬件設施落后是目前農村教育一個最普遍的現狀。

  教育相關費用開支增大,農村家庭教育消費負擔較重,希望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困難家庭補助力度。調查顯示,盡管政府出臺減免中小學學費政策確實讓很多家庭降低了教育支出,但是生活費、住宿費、上下學交通費、房租費、補習班費用等其他教育支出仍然逐年快速增加,加重了農村家庭教育消費負擔。

  “留守與學困兒童”現象普遍。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對兒童人格的健全發展顯得極為重要。調查顯示,在農村為了生計很多外出務工人員把孩子交給年邁的父母,這些留守兒童跟隨留守老人一起生活,造成學生學習無家人輔導,更談不上家校配合,農村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主要由學校來完成,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72.1%選擇求助于老師,17.1%求助同學朋友,僅有6.3%選擇求助于家長或親戚,4.5%的學生自己解決,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進步與提高,更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

【農村低齡兒童受教育狀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留守婦女狀況調查報告01-01

有關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1-15

消費狀況調查報告01-29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范文01-16

青年狀況調查報告范文01-15

健康狀況調查報告11-15

農村留守兒童社會調查報告4篇01-27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1-01

消費狀況調查報告(15篇)01-29

消費狀況調查報告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