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浙江投資調查報告
第十八屆浙洽會主題論壇圓滿落幕,期間發布的《2016中國浙江投資報告》引起了中外客商的廣泛關注。
該報告由浙江省商務廳與英國《金融時報》連續第二年合作推出,通過調查問卷、實地訪談、結合線上訪談,面對300家高管,歷時半年完成,基本涵蓋浙江省整個產業分布。研究團隊深入到浙江主要地市,實地走訪企業、外商投資負責人,針對指標進行綜合調研,面向投資者進行了投資信心的調查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代表性。信心指數一共分為五個方面,分別是宏觀經濟形勢、投資環境、投資滿意度、企業發展預期以及政府工作的滿意度。對于滿意度分別給出0~200的數值,請被訪者按照程度從最低到最高打分。該投資報告的六大主要發現如下:
投資信心趨于謹慎。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處于產業調整周期內,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國內市場消費升級面臨新的壓力。通過調研和采訪,研究團隊發現2016年企業對于宏觀環境比2015年更加謹慎了,反映在投資信心指數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投資者,信心指數都有所下降。
對政府工作效率以及滿意度有所提高。通過對將近150家國內企業和幾乎同樣數目跨國企業的跟蹤調研,研究團隊發現企業對投資浙江的整體滿意度穩中有升,其中投資者對于政府工作效率的看法與2015年相比整體向好。尤其是外資企業的反饋比國內企業整體還要高一些。包括政府效率、政府透明度、審批速度、稅收管理等方面。與2015年相比,國內企業對于政府公共服務滿意度提高了一些。
國際投資者對于浙江重點發展的七個重點戰略產業認知逐步清晰,投資意愿增強。浙江的七大戰略產業給外商投資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說明政府對重點產業的宣傳還是起到了相關的作用。從“外商企業投資意向”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七大重點產業中有四個產業:旅游產業、信息產業、金融產業以及高端制造業都進入了外商企業投資重點的前五名。“投資浙江熱點詞”中除了2015年比較熱門的`電子商務、風景優美、民營經濟等被提及之外,2016年像“小鎮經濟”、“信息產業”均出現在關鍵詞中,這說明浙江省轉型升級的新模式在社會上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小鎮經濟”“國際產業合作園”作為浙江經濟發展新模式,以非常高的頻率出現在投資者的反饋中。在國際產業合作園方面浙江做的頗具特色,每個園區都有不同的主題,一些產業園不僅引進世界500強,還將一些具有特色的工業企業納入園區,差異化、多元化發展。另外,產業基金的推出,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從一些國家引進技術,比如說國際產業合作園跟地方產業基金合作,從國外引進一些中小型企業,并且為這些企業注資,在投資中獲取技術,并最終控股。小鎮經濟對浙江基礎設施改善和產業升級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服務業收入和新增就業人口的總量提升,創業團隊總數量的增加,都可以反映出小鎮經濟產生的拉動效應。
浙江省“走出去”和“引進來”有較好的融合發展,以“資”引“智”促進產業升級。浙江省海外并購主要集中在高端醫療、裝備制造、機器人技術等熱點和當地產業升級密切相關的產業上。企業收購標的更多是歐美國家、行業領先企業,集合企業發展國際化布局,建立國內合資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并且利用國內銷售渠道幫助海外企業拓展市場。與此同時,企業的融資方式也更加多樣化。2015年浙江省資本對外輸出增長達到198%,通過資本輸出帶來的是優秀技術、優秀項目的引進,通過高端制造的國際并購,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提升市場份額,為外貿高質量增長奠定基礎。
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包括高級技工“一人難求”、債務問題面臨不確定性等。跟2015年相比,勞動力成本比較高仍然是企業擔憂的問題,高端技工人才仍然比較缺乏,這仍然是一個持續性的問題。在2015年調研中,研究團隊也發現浙江省政府已經在不斷尋找自上而下的有效解決方案。
無論是對外投資與貿易,還是對內的投資信心和結構調整,浙江正在積極應對宏觀市場變化,浙江企業自下而上戰略布局調整的過程中,在資本國際化、技術和品牌國際化方面,始終保持著創新的活力和改革的動力
【2016中國浙江投資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投資實習報告01-22
投資顧問簡歷范文11-17
企業投資計劃書10-09
投資協議書范本12-10
投資運行工作簡報12-08
投資擔保合同范本08-21
投資擔保公司借款合同01-12
投資計劃書15篇10-26
合伙投資協議書范本06-23
投資合作協議書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