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課題調查報告
廣東省佛山市婦聯近日召開通報會,發布近期開展的六項家庭教育課題調研報告結果。佛山市婦聯表示,六個課題分析了佛山市“新佛山人”家庭教育現狀、社區家長學校現狀、兒童心理問題以及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情況等問題及原因,提出的建議意見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調研成果將成為婦聯工作的重要參考。
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新佛山人”子女的教育問題,調查顯示,這一群體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和目標存在一定的誤區和偏差、親子陪伴質量不高、家庭教育能力不足、在尋求社會幫助方面主動性欠缺。課題組建議:“新佛山人”家長應主動提高自身教育素質,改善家庭教育能力;政府應整合婦聯和學校、社區的力量,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積極引導家長加深對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的認識,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禪城區機關第一幼兒園承接《佛山市家庭教育普及工作狀況調查研究》,調查結果發現,近六成的家長愿意參加家庭教育普及活動;網絡、電視、微信等已經成為家長獲取家庭教育知識的主要渠道;家庭教育的方法更加多元化、正面化。不足的是:普及面依然不夠寬廣,家長認識有待提高;普及的專業性要進一步增強;有待于建立家庭教育普及的長效機制,統籌力度仍需加強。報告建議,要建立正確的宏觀工作機制,合理地劃分責任;同時激發家長終身學習積極性,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等。
《0~6歲家長參與家庭教育活動實踐研究》課題的相關負責人通過長期開展的0~3歲小腳印養護項目和3~6歲幼兒園教學實踐活動經驗提出:要大力開展適合幼兒成長規律的教育實踐活動,特別是早期教育,提高幼兒身體成長適應力;要積極倡導親子閱讀,培養兒童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要搭建家校學習的平臺,落實家長職責,提高家長意識和家教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家長群體對于社區家長學校的認可度不高,僅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有參加過家長學校的'培訓;其次,社區家長學校教學效果不顯著。課題組建議:加大對家長學校的宣傳力度,提升社會認同感;完善家長學校管理體制,設置激勵機制推動發展;硬件軟件一起抓,加大投入,完善師資隊伍,積極創造發展條件;因材施教,與時并進,改革課程設置,創新教學形式。
在抽取佛山四個社區進行實地調查和訪談后,調查結果顯示:65%的居民表示曾經參加過社區組織的思想道德實踐活動;佛山思想道德實踐活動凸顯佛山地域文化和蘊含嶺南文化特色,形成某些特色項目品牌,如“愛心學堂”“小候鳥驛站”、家庭文化節等。課題組就佛山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踐活動提出對策和建議:要加強文化傳載,打造佛山特色,既讓居民受到傳統的熏陶,又增強居民的認同和驕傲;要常態化、專業化發展;要少點主義,多點實用,充分重視居民的所思、所想,讓居民喜聞樂見,并使實踐活動更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通過多年的心理咨詢輔導服務和700多宗個案分析,認為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與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息息相關,建議要加大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導家長重視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加強兒童心理健康專業指導,對有需求家庭提供支持服務;建議政府要在社區多渠道建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中心(輔導站)和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為特殊家庭、特殊兒童或有心理障礙兒童提供免費的心理輔導、對有需求家長提供專業化的家庭教育指導。
【家庭教育課題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家庭教育問題調查報告12-30
課題評審鑒定意見11-17
學校課題開題報告01-26
學困生課題開題報告01-20
課題結題鑒定意見11-23
教育研究課題報告01-25
科研課題工作報告01-26
畢業研究課題開題報告01-20
課題研究工作匯報10-23
小學語文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