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精選14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精選1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1
每個孩子的生命最初,都需要一個超級英雄。
這里所說的超級英雄,并非故事和電影中那些在人前威風凌凌、有著這樣或那樣過去的人們。他們距離一般的孩子太過遙遠,遠到孩子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或在忙著拯救全世界而顧不上單一的孩子,或在見縫插針地談戀愛,無法及時趕到孩子身邊。
這里所說的超級英雄,是每個孩子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人——可以是親人、鄰居、朋友,以及可能成為朋友的陌生人。
愛莎很幸運,她的超級英雄是自己的外婆。哪怕某種程度上她不是那么合格的母親,卻是不折不扣的好外婆。
睡不著覺的晚上,外婆會帶她躺在神奇的大衣柜中,帶她去不眠大陸。那里有說不完的故事和各種生靈,在那里,女孩可以做騎士——誰說騎士都是給男孩做的?滾邊兒去!
被同學欺負了,校長只會嘰嘰歪歪地說愛莎必須“融入集體”,外婆很不給面子地爆發了,直接抄家伙往校長的臉上砸,電腦代替校長成為了犧牲品。
公寓里藏著一只巨大的“怪獸”,鄰居們說那是“野狗”;外婆則說,那是“我們的朋友”。
屬于孩子個人的超級英雄比大屏幕上的超級英雄更好,因為她隨時都在,無論發生什么,都做好了為了自己守護的孩子與全世界拼命。
然而,和熒幕上的超級英雄最不一樣的一點是,現實中的英雄會老去、有朝一日終將離開自己守護的孩子。愛莎以為外婆是永恒的——畢竟直到住院,外婆都是那么的不安分,大吃肉桂卷、和外孫女下棋、深夜帶孩子翻墻進動物園。然而,外婆走了,留下愛莎面對來自外人的惡意。
接下去怎么辦?先完成外婆留下的使命吧。
于是,神奇的故事繼續展開。不眠大陸并沒有因為外婆的離去而崩塌,隨著愛莎的冒險,她竟發現,那片神奇的大陸的成員,全部活生生地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不眠大陸并非在睡不著的夜晚才能前去,它無處不在。
既然大陸是真實的、其中的.一個個主人公也是真實的,那么愛莎也能更加勇敢,因為她是不眠大陸的騎士!
于是,讀者們見證了一個失去了自己的超級英雄的孩子,如何成長為他人的超級英雄的歷程。
在我們的世界中,永遠存在英雄和被保護人。每個孩子誕生之初都是弱者,世界需要給他們配備一個專屬的超級英雄。
而沒有人會永遠做那個被保護的角色。從被保護者到保護他人者的過程,成人稱之為“成長”。
在普通人的世界,人們按照自己的步伐,從嬰孩長成大人,然后變老。
在不眠大陸,孩子在超級英雄的呵護下,成長為別人的超級英雄。而終有一日,英雄會告別自己的保護對象,永遠留在不眠大陸,期待再一次的團聚。
記得,在不眠大陸,人們告別時不說“再見”,而說“回見”。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2
這個酷熱的暑假里,我讀了一本讓人想哭又想笑的書,但其實我們經常是一邊哭一邊笑。
在《外婆的道歉信》中,愛莎是全文的主角,她是一個即將八歲的女孩。愛莎有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智慧,對于所有的事情都十分好奇,似乎有著“十萬個為什么”等著你去回答。而且她十分有意思,喜歡和外婆做些媽媽明令禁止的事情,如和外婆一起看電影,一起玩游戲吃肉桂卷,有時還會一起打電腦游戲。她還有一個獨特的愛好——喜歡上維基百科,這對于同齡人來說是一定不被允許的,所以這個獨特的她只有一個朋友——她的外婆,但是她并不孤單。
每個七歲的小孩都應該有一位超級英雄,外婆經常這么說。我想外婆就是愛莎的超級英雄吧。外婆是個很有個性的人,她喜歡向鄰居的衣服上射擊彩蛋,用石頭在墻上亂寫,因為她說這樣事情不容易忘記,她還把糞泥球扔到警察衣服上……但是就是這個看似十分討厭的外婆,卻對自己的外孫女十分疼愛,無論什么時候,就算是犯錯,都站在愛莎這邊維護著她的一切。而且外婆從小就和愛莎講故事,講述著“不眠大陸”的一切,特別是“密阿瑪斯”王國,每天晚上都帶她進入“不眠大陸”,守護者她們的王國。直到有一天,外婆永遠地留在了“密阿瑪斯”。外婆交給愛莎一個任務,讓她去給得罪過的九個鄰居送道歉信。慢慢的愛莎知道了外婆的過去,開啟了一段對外婆由恨轉化為愛的旅程。
在愛莎的生命中,外婆就像她的超級英雄,處處維護著她,但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而我們在生活中,也一直有個超級英雄呵護著我們——我們的父母。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便成了他們的唯一,他們陪伴著我們直到長大。當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們想到的一定是自己的父母,他們就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依靠。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它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非常富有哲理。愛莎她慢慢的'從外婆的童話中走到了現實,真正的了解到了自己的外婆,知道了原來這些鄰居曾和外婆有著一段非常好的回憶,那些童話都是來源于生活中。讓愛莎對這個超級英雄不再是恨,而是更多的愛和原諒。
在文章的結尾,愛莎收到了外婆的道歉信,此時愛莎即將八歲了,她原諒了自己身邊的鄰居,于是便可以擺脫超級英雄的保護,自由長大,最終她成為了“生病男孩”的超級英雄,保護著他,因為每個七歲的小孩都應該有一位超級英雄。
讓我們每個人都珍惜好我們的超級英雄,慢慢擺脫他們的保護,去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因為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3
愛莎是個早慧但是超級可愛的七歲女孩,在這個世界上,她最愛的依次是她的外婆、哈利·波特和維基百科。由于擁有遠超同齡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她顯得過于特別,因此常被同學欺負。愛莎的外婆七十七歲,她的初次登場就是給雪人穿上衣服讓鄰居誤以為有人從陽臺上跌下樓。不僅如此,她還敞著浴袍(里面是裸體)站在陽臺上用彩彈槍射擊推銷員,邊開車邊吃烤肉卻喊愛莎換擋,揩男護士的油……種種瘋狂行為可謂“罄竹難書”。
這樣一個看似“不負責任”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在她受傷害怕的時候,帶領她進入童話世界經歷冒險故事,以此躲避現實帶來的打擊與恐懼。當愛莎在學校受盡委屈,外婆就用自己做的傻事(超好笑)來幫愛莎“改寫記憶”。用外婆的話說:“如果你擺脫不了壞事,就必須用更多‘好料’去蓋過它”。
這本書所承載的并不僅僅是一對祖孫的溫暖情誼,更多的其實是作者關于“人生的幽默與哀愁”的感悟。因為最重要的故事將在第四章出現。接著,與外婆有關的鄰居們相繼登場--一只愛吃糖果的兇惡大狗、一個總在不停消毒洗手的怪物、一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和一個酗酒的心理醫生等等。他們的出場給這個看似輕松好笑的故事增添了不少現實的殘酷。
“我得感受這些角色,我的每一個句子都是在感受角色……小說是用情感做素材的,有時我會離開朋友,離開我的社交圈,也有時候是他們離開我。因為我這個人天生難以和別人保持一段長久的關系,所以我筆下的人物會在空房間里一個人對著自己生悶氣,這不是憑空瞎寫的.,我就是這樣的人。”
外婆就是“這樣的人”。某次,愛莎聽到有人說外婆可以一個人在一個空房間里吵起架來。當愛莎把這句話告訴外婆時,她看起來很生氣,竟然反問出一個不合邏輯的問題--如果是房間先找碴兒呢?
勇敢地去做與眾不同的自己,這是我們生來的權利--這是全書被外婆頻繁強調并貫徹始終的觀點。外婆是與眾不同的,她也希望愛莎能敢于表達自己的不同。只有拋開那些無謂的行為規范和價值標準,愛莎才能真正理解外婆的人生,才能真正聽懂鄰居們的故事。
書中有這樣一個細節:當愛莎問太多問題的時候,外婆就會翻著白眼反問:“你沒聽過那個故事嗎?有個女孩想太多,然后就爆炸了。”
諸如此類的巴克曼式的詼諧與治愈集結而成的《外婆的道歉信》在世界各地受到廣泛歡迎。面對粉絲的追捧,他很冷靜:“有一部關于格蘭特·莫里森的紀錄片,蝙蝠俠漫畫的作者。在一次簽名會上有讀者問他:‘為什么你的故事能夠打動我,甚至讓我為之流淚?’莫里森回答:‘我只能說,我的作品是將打動我的那些東西擴散給你。’他說得太準確了。這就像一根連接你我的電線,當我的故事打動我自己的時候,我希望電線那頭的你也被點亮。”
謹以此書獻給每一個依然熱愛故事的大人。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4
這是一部溫情小說。“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讓我們愛上這個活潑過頭的外婆,也重新愛上生活。”本書編輯如是說。
七歲的愛莎有個古怪又瘋狂的外婆,會埋伏在雪堆里嚇唬鄰居;把重要的事情記在墻上,因為墻不會丟;半夜從醫院里溜出來,帶著愛莎翻回動物園;在陽臺上用彩彈槍射擊推銷員……基本上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這個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她心中的超級英雄。不管發生什么,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一邊,為了她去跟全世界拼命。為此,愛莎永遠愛她。
就算是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得癌癥離開了,她留給愛莎一個任務——將她的道歉信交給她得罪的.九個鄰居。送信之旅讓愛莎漸漸發現,外婆的故事比她聽過的所有童話故事,都要精彩。
書里有一句話是:“即使愛了你的外婆很多很多年,你可能還是完全不了解她。”對此我深有感觸。我愛我的外婆,可對于外婆,我知道的少之又少。印象中的外婆就是瘦瘦小小,脊梁微彎的。她牙不好,幾乎滿口都是鑲的假牙。我的媽媽是雷州人,雷州話是她的家鄉話,我從小就聽不大懂,最多會一些簡單的詞匯,真要交流是十分困難的,所以我和外婆語言不通。
盡管我已經十幾歲了,但和外婆見面很少。因為距離遠,外婆來我們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據爸媽說,我出生時她來帶過我。可是除了媽媽,家里人都是講白話,和外婆之間的交流,說是“雞同鴨講”也不為過。因此聊起天來很容易就陷入尷尬的境界,語言不夠,動作來湊,比手劃腳成了我們溝通的重要方式。
現在,我只有每年過年的時候會回一趟外婆家,今年因為疫情更是沒機會回去了。以往回去開車幾百公里,總是晚上很晚才抵達。每次快到時,遠遠的我就看見外婆家亮著的燈。雖然我和外婆之間能順利聊天的時候很少很少,但她一直遷就著我,怕我吃不慣他們那邊的菜而照顧著我的口味,甚至專門為了我學會幾道順德菜、學講幾句普通話。每次聽見她生澀的發音,我都能感受到蘊含在其中的愛與包容。我想,外婆應該是很渴望和我這個外孫女好好聊聊天,像其它老人家一樣,給兒孫輩講講過去的故事。
《外婆的道歉信》是一個關于愛、原諒和守護的故事。看完了這部作品,我堅信這個世界上肯定也會有人像愛莎的外婆一樣是我堅實的后盾。書里的外婆對她的愛莎說:“好好生活,好好大笑,好好做夢。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假如我能經常和我的外婆溝通、交流,她一定也會帶給我很多奇妙的經歷吧。下次回去,我一定要好好地親近我的外婆!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5
我不是一個特別喜愛外文小說的人,但近幾年,卻總被各式各樣名字獨特的外文小說所吸引。雖然常常記不住小說中的人物姓名,常常要翻來覆去的多看幾遍,才能分清莫德是個男的,還是女的。可是,這依舊不妨礙,這些拗口的外文小說,所帶給我的驚艷,《外婆的道歉信》就是這樣。
愛莎是個獨特的小孩,像他的外婆一樣。我有時候在想,如果年幼的時候,也有一個這樣的外婆和家庭,或許我也會像愛莎一樣,長成一個敏感、脆弱,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卻依然愛著世界,成為一個懂事的奇怪小孩。
可惜的是,外婆在故事的第四章就死去了,曾經的勇士被癌癥打敗了。為此,外婆很抱歉,抱歉自己不是英雄,不可以陪伴親愛的外孫女一輩子。愛莎,有著當代小孩的“不幸”身世,父母離婚,再婚。她喜歡母親的新丈夫,卻害怕在和他親近后,被新家庭所忽視,因為母親懷著一個小弟弟“小半”。所以她叛逆,不合群,常常惹得母親頭疼。愛莎的父親,也組建了新家庭,愛莎常常覺得父親和自己的獨處是例行公事,因為他總能看出父親的手足無措。愛莎以為她只有外婆,但在故事的最后,她成了最幸福的人。是外婆給所有人的道歉信,讓她一步一步認清了居住在這棟大樓里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古怪偏執,帶著世俗人的普通和陳腐。愛莎曾經懼怕且看不清楚,這棟樓里的每一個人。而在最后,因著外婆的引導,她看清了這些冷漠和距離背后的偽裝。每一個人都有著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愛與渴望。愛莎曾經討厭的人,到故事的最后,也變的溫暖且可人。盡管外婆在世時,不曾告訴過她這些種種,甚至帶著她搗亂整棟樓的生活。可故事的最后,外婆還是讓愛莎意識到了,外婆不是全能的,她也有做錯的時候,而這些生活在這棟樓里乏善可陳的人,他們也有做錯的時候。
外婆為愛莎創造了一個神奇的不眠大陸,有雪天使、有狼心、有勇士、有女巫,更有無數個“童話永恒”。外婆在這個神奇的`世界里,教會了愛莎悲傷、喜悅、童話、原諒、愛......最后,愛莎接受了外婆死去的事實,也接受了母親和喬治生的“小半”。
我可能只能簡單的理解,外婆為了保護孫女,甚至是為了迎合一個小女孩自然生長的規律,為她創造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童話世界。但當所有樓中的人,都說著不眠大陸里密阿瑪斯的獨特語言,知道密阿瑪斯的存在。那一刻,我覺得,這個老人,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拯救這些可憐的人。童話是假的,但愛和生活卻是真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故事的結尾,狼心、勇士、嗚嘶會始終保護著城堡,而這正是溫暖的結局。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6
初次遇見這本書便被題目所吸引,外婆是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人而為什么要道歉呢?又是給誰道歉呢?于是,好奇心促使我一口氣看完了整本書。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因為人生本就是一場冒險。”
文章講述了七歲的愛莎性格內向,同學們都說她有著與實際年齡不符的老成,因此她不合群也沒朋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有個與常人不同的外婆,古怪又瘋狂,經常會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而這個在常人看來,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級英雄。不管什么情況下,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一邊,為了她去跟全世界拼命。
就算是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不幸得了癌癥,為了不讓愛莎看到自己的痛苦,就騙她自己去了另一個王國,就像童話故事里那樣。也留給愛莎一項艱巨的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她得罪過的九個鄰居。
合上書,情節卻還是令我難以忘懷。也不禁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小時候,每當媽媽離開,我便開始大哭,而外婆就會使勁渾身解數講笑話逗我笑,轉移我的注意力;還在上幼兒園時,下午沒事就愛躺在床上聽外婆一邊搖著鵝毛扇,一邊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一講就是幾小時,她講的饒有興致,我聽得孜孜不倦;外婆不但是個故事庫,手還很巧,不管是縫東西,織毛線還是做飯都是一大好手,人稱我們家的米其林大廚。我的很多事都是她所教會的,小到跳繩,踢毽子,大到要懂得充滿感激,接受不盡人意。
雖說與愛莎的外婆性格不同,她不瘋也不古怪,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她對我的愛和故事中的'外婆一樣,是付出甘之如飴的。
書中的外婆給愛莎布置的任務,她不再害怕交際,開始變的開朗而善解人意,也在鄰居的口中了解到了外婆的另一面,發現原來小時候外婆給她講的童話故事都是由鄰居家正是發生的事改編而成的,打開了真實與夢境的阻隔,也慢慢原諒了外婆的不辭而別。
想當初的我,也是那個膽小的我,那個躲在角落里不敢對著大眾說話的我,同樣也是有了外婆的陪伴,漸漸變得自信,變得勇敢,在幼兒園畢業典禮上已經可以自如的表演,講故事比賽還屢屢得獎,不再害怕眾人的眼光。
這本書就是一股力量,一種對待生活豁達的態度,她說“人無論活到多少歲,都要敢愛。”的確,保持一顆童心,積極樂觀,想唱就唱,不假笑推讓,想跳就跳,不害怕別人嘲笑。快樂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愛自然,愛所有一切值得愛的事物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7
有人說,讀《外婆的道歉信》就好像在看一個孩子的荒誕奇葩經歷。我想,我們小時候都幻想過有一位不那么有“正形”的外婆帶我們闖禍,教我們不要那么在乎世俗的眼光,可以縱容我們吃零食,喝碳酸飲料。
其實,我也曾幻想過我的外婆可以帶我去公園的草坪上打滾,去游樂場的旋轉木馬上給我拍照,給我講睡前故事,帶我去做很多我沒做過的事。但…可能是天不遂人愿吧,外婆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天堂做天使啦,媽媽說,在那里她也會很快樂。我是相信媽媽的這句話的,因為在家里外婆的照片都是笑著的。所以我對外婆這個稱呼一直以來都是情有獨鐘的,這也是我看這本書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吧,可能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它奶呼呼的封面給吸引了。
我喜歡書中外婆帶著被同學欺負的愛莎爬上動物園的圍墻上看猴子,然后告訴她,如果今天一定要記住一件事,那我寧愿你記住我們爬墻看猴子這件事;也喜歡外婆毫無理由護著愛莎的樣子;喜歡外婆那看起來并不正經但又沒有錯誤的理論;也喜歡明明自己過得不怎么樣卻想普度眾生的另一面的外婆。
其實,《外婆的道歉信》從頭到尾都在提倡一個主旨思想就是童心不能眠,人不應該因為長大成為成年人就變得冷漠,只講效率,得失,對與錯。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應不應該,可不可以,合不合適,這導致我們有時候忽略了很多,比如童真,比如快樂,比如享受。
我有一個表弟,很可愛的.一個小朋友。有一次,他坐在沙發上看熊出沒,嘴里吃著奶酪棒,流著哈喇子,不亦樂乎。后來鄰居家的小朋友過來玩,兩個小朋友不知道怎么回事打了起來,小姨過來把他拎回屋里,后來他跑出來哭著說:“媽媽壞,再也不跟媽媽玩了。”我給了他一個奶酪棒哄了一下,他又不亦樂乎的看電視去了。臨走的時候,媽媽問他:“今天開心嗎?”他流著哈喇子說:“開心,小熊熊,唔~。”太可愛了,我的心都被融化了,孩子的快樂多么簡單啊。
童年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呈現最好的模樣,然后就開始走下坡路。但我希望我可以永葆童真,沒有下坡路。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8
用了兩個晚上的睡前時間和今天的晨起時光,讀完了瑞典作家巴克曼的《外婆的道歉信》。
信中的內容不多言了,喜歡的人自然會一點點讀下去,不喜歡的人看了之后會覺得不過如此。每個人的閱讀喜好不一樣,也不需要強求。于我而言,覺得這本書還不錯,至少可以引發人的思考。
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如何在父母都各自重組家庭后找到自己的定位。這一點對于很多孩子來說都很難,應該說是問題家庭造成了孩子成長中的種種問題,書中的愛莎雖然才不到八歲,可是,她會漠視那個“受所有人喜歡”的繼父,原因是她怕一旦她真的把繼父當作父親,等媽媽和繼父有了屬于他們的.孩子后,繼父會不再愛她,與其到時候再承受那份痛苦,不如不要開始好好相處;她想和爸爸去共度愉快的周末,又怕自己在爸爸的新家庭里格格不入,于是,一次次地放棄了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媽媽懷孕了,她一次次地敵視這個孩子,覺得這個孩子如果出生她連媽媽都會失去,于是一次次和媽媽沖突……
好在她有一個視她為最愛的外婆,活著的時候全心全意地疼愛她,為她打造了想象中的無限大陸,在因癌癥去世后也通過讓她一點點找線索,給鄰居們送信來了解身邊的人,最終,她走出自己的不安,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可是,還有那么多孩子沒有走出內心深處的被拋棄感,他們的傷口只是表面愈合了,其實會在很多的時候仍然隱隱作痛,而這份疼痛,很有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最后形成種種不同的偏執的性格。也許一本書改變不了什么,但覺得還是值得一讀,學著如何同自己和解。
每個孩子都曾經是好孩子,他們的未來都曾經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可是,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把自己內心中的天使弄丟了,于是,變成了連自己都無法接納的樣子,而珍貴的人生也似乎變成了可以同樣輕易舍棄的東西。可是,事情不是這樣的!
生命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對于我們來說有且僅有一次,雖然有著種種苦惱、磨難,可是,也正因此而變得更加豐富,更加璀璨。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找回自己的天使,與自己和解,與生活和解,接納可能會遇到的不美好,珍藏偶爾相逢的小確幸,把日子過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畢竟人生只有一次,不要辜負!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9
一本關于愛、守護、與原諒的故事,勢必觸動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引發共鳴。它讓我懂得了愛的真諦、原諒的重要和為了守護自己的親人付出一切代價的精神。那就是瑞典作家巴克曼所寫的《外婆的道歉信》。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七歲的愛莎有一個古怪又瘋狂的外婆,她會埋伏在雪堆里嚇唬鄰居,半夜從醫院溜出來帶著愛莎進動物園,用彩彈射擊推銷員……這個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級英雄。不管什么情況,外婆都是她的忠實粉絲,永遠站在愛莎的這一邊,為全世界拼命。
可是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能力的一天。外婆因為癌癥去世,但留給愛莎一個艱巨的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鄰居們。收信人包括一只愛吃糖的大狗,一個總在不停洗手的怪物,一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這一趟送信之旅讓愛莎發現:外婆和鄰居們的故事,比她聽過的所有童話更加精彩。
書中,外婆為愛莎虛構了一個童話世界,有城堡、公主、護衛、騎士等,讓愛莎在現實世界丟失的童心在這里被重新撿起,在這個虛構的世界里她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不用顧及他人的眼色。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感嘆:作者描寫的太逼真,我成功的被故事情節調動著情緒,時而歡笑,時而哭泣,時而又破涕為笑……這讓我更加佩服作者。到后面,外婆去世,愛莎按照外婆留下的指示,開啟了一趟送信的冒險,漸漸揭示了每個角色的“真面目”以及他們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書中的外婆是一個“非主流”的長輩。在醫院里抽煙,往警察身上扔糞球,赤身裸體拿著彩彈槍射擊傳教人,就僅僅幾句話,都能感覺到一個過渡“活潑”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而外婆精心設計的`童話故事,她年輕時的真實身份、與各房客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都在等著讀者在字里行間中抽絲剝繭。
其實我有一些羨慕這本書中外婆的這種童話式去世,因為她弱化了這種生離死別,讓愛莎用道歉信的方式繼續感受著愛、原諒和守護。它的意義在于努力的用書寫的方式表達出“親人的離開并不是真正的離開”。
除此之外,這本書令我驚訝的是,它能讓我表達出這么多的情緒。讀完第一遍之后我才知道,很多道理在我們長大時,我們都已經忘了。我們忘記了如何真誠的交朋友,忘記了如何從生活中看到美好,忘記了面對危險時的勇氣,也忘記了想象力。外婆總告訴愛莎,好好長大,做個與眾不同的人,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不應該不同。
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步伐中,我們缺失了太多的自己,丟失了太多的自我,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放肆的大笑了,我感覺如今的人們的笑容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面部表情,人們之間的問候已經成了禮貌性問候,有時還不是誠意的問候。我們在生活中都是中規中矩的,丟失了太多自我,丟失了我們原本的本性。
人無論活到多少歲,都應該像書中的外婆一樣,保持一顆童心,想唱就唱,不假笑推讓,想跳就跳,不害怕別人嘲笑。快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愛自然,愛所有一切值得愛的事物。就像外婆對愛莎說的:“好好生活,好好做夢,好好大笑。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這不光是外婆對愛莎的期望,也是作者對生活的期望。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10
老人有時候總是表現出有一些古怪且與眾不同。記得去年看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書中那個叫歐維的老頭孤僻、偏執、脾氣差,還有強迫癥,是大家眼里的討厭鬼,但直到我們真正了解了歐維一生的過往,才理解了在那些被誤解的表象下,歐維有著一顆善良到偏執的愛心,他深深的愛著每一個人,愛著這個支離破碎的世界。
《外婆的道歉信》是巴克曼的第二本小說,里面依然有一個古怪且與眾不同的老人,她就是愛莎的外婆。愛莎是一個不“稱職”的七歲小孩,她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老成,她在學校及現實中非常孤單;外婆是一位不“稱職”的老人,不夠穩重、老成,有些活潑過頭,她在醫院里抽煙觸發火災警報器、說話經常爆粗口、用彩彈槍射擊推銷員,朝警察扔屎球,另外,她與愛莎的媽媽和鄰居布里特—瑪麗相處的很差。但外婆告訴愛莎:“最優秀的人總是與眾不同的——看看那些超級英雄。所有不同意的人都需要去檢查一下腦袋有沒有毛病!”愛莎認為外婆——這位超級英雄有些“功能失調”,但也挺好的`,她很喜歡這樣的外婆,因為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外婆總是站在愛莎這邊,無條件支持她、保護她,甚至為了愛莎可以和全世界拼命。
外婆為愛莎“虛構”了一個童話世界。她帶著愛莎乘坐云獸前往不眠大陸,那是由 愛與想象構筑的密阿瑪斯、守護夢想的密瑞瓦斯、儲存哀傷的密普洛瑞斯、音樂的發源地密莫瓦斯、勇氣的故鄉密奧達卡斯以及在戰爭中已成廢墟的密巴塔洛斯六個王國組成的奇幻之地,那里有蟻象、憾馬、諾溫、嗚嘶、狼心、海天使、公主、王子等等神奇生物,愛莎在那里被受封為光榮騎士,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縱意馳騁。當然不眠大陸也有危險存在,那就是最可怕的敵人暗影。
然而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得了癌癥去世了,永久地留在了密阿瑪斯。對于愛莎來說,她認識外婆才七年,完全不知道關于她的任何事情。外婆去世前,只留下“保護城堡,保護你的家庭,保護你的朋友”這句莫名其妙的話,以及給了愛莎一把鑰匙和一封信,讓她去完成尋寶任務。從愛莎踏上尋寶之路開始,這項任務就成了一場驚心動魄史詩般的冒險,成了一次治愈心靈的奇幻之旅,成為愛莎去了解發現、重新認識周圍的人包括外婆的重要機會。
最好的故事從來不是完全真實的,也不是完全虛構的。真實世界有成千上萬的故事,可每一個都來自不眠大陸,愛莎感覺到不眠大陸和她住的樓房漸漸相互融合了,不眠大陸其實是現實世界的另一面,不眠大陸的每一種生物都對應著外婆和愛莎身邊的人:嗚嘶是樓下愛吃糖果的兇惡大狗,狼心是那個總在消毒洗手的怪物,海天使是那個穿黑裙的女人,諾溫就是……外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讓愛莎去送道歉信,是為了讓愛莎能走出自己的世界,是為了讓她了解身邊人的過往并原諒他們。
愛莎勇敢地闖入到每一個人的內心和過去,她才開始真正理解外婆的人生:外婆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超級英雄,在女性不被社會認可的年代,她摒除偏見成為一名醫生;當人們逃離災難現場時,外婆義無反顧地與死亡爭奪生命,她幫助挽救過許多人;但當愛莎降臨世界那一刻,外婆又將自己全部的生命與愛傾注在愛莎身上。愛莎了解到外婆的另一面、媽媽的另一面、每個人的另一面,她終于明白外婆所說的:“保護城堡,保護你的家庭,保護你的朋友。”這句話的含義,愛莎像騎士那樣擔起保護的重任,因為他們是愛莎的朋友。
就像外婆寫給愛莎的那封錯別字異常兇殘的道歉信一樣,讓人大笑的時候心里又酸酸的眼眶泛著淚水,《外婆的道歉信》是一個充滿想象力和懸念、洋溢著溫馨與愛、摻雜了歡笑和淚水的與眾不同的故事。讀過以后你會明白:只有與眾不同的人才能改變世界,平庸的人什么屁事都改變不了。要勇敢地去做與眾不同的自己。就像外婆說過的: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11
《外婆的道歉信》是一本題材新穎的“新童話”,現實與想象相互滲透,有血有肉的人和“我愛、我哀、我夢、我敢、我舞”的烏托邦六大陸層層交疊。
作者以8歲的視角構建出不同于成人的世界觀,單純直接卻一針見血,以8歲天真爛漫又帶有少年老成的口吻告訴我們:“如果你擺脫不了壞事,就必須用更多‘好料’去蓋過它。”、“現實世界的人總說,在悲劇發生之后,悲傷、失落、心痛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輕’,但這不是真的。悲傷和失落是永恒不變的,但如果一生都一直背負著它們,我們將無法承受。悲傷會讓我們癱瘓。所以最后,我們只能拿袋子裝起它們,扔到什么地方去。”、“不是所有的怪物一開始都是怪物。有些因為悲傷才變成了怪物。”、“如果你不喜歡別人。那他們就傷害不到你。”、“恐懼就像是香煙,困難的.不是戒掉,而是不要開始。”、“人必須有信仰,相信什么并不重要。但你得愿意去相信,才能明白那些故事。”、“生命真正的陷阱在于幾乎沒有人是徹頭徹尾的混蛋,也幾乎沒有人從未做過混蛋事。生命的難處就在于盡可能多地待在‘不是混蛋’這一側。”、“人希望被愛,若沒有,那么被崇拜,沒有崇拜,那么被畏懼,沒有被畏懼,那么被仇恨和蔑視。人想給他人注入某種感情。靈魂害怕真空,不顧一切代價,它向往接觸。”、“如果很多人都與眾不同,就沒有人需要變得普通了。”
而串起這一切道理的,是無所不能讓愛莎無法不愛的外婆。正如愛莎的心聲,當你說出可怕的話時,聽到的那個人居然還能站在你這邊,你無法不去愛這樣的人。外婆的重要不僅體現在用孩子的方式去陪伴孩子,還體現在那個由外婆一手構建的童話世界,它讓愛、勇敢、奉獻、忠誠一切美好的品質熠熠生輝,也讓恐懼、懦弱、從眾一切負面狀態都可被消滅。它讓愛莎的與眾不同成為優秀的脫穎而出,從精神上脫離對校園暴力的恐懼。外婆雖然離世,但是她留下的道歉信,就像是把她對這個世界的愛與眷戀通通交給了愛莎。愛莎有了紐帶,找到了那個隱藏在刻板精準下同樣有無厘頭一面的媽媽,找到了那個隱藏在膽小怕事下笨拙愛著愛莎的爸爸,找到了隱藏在不親密不熟悉下細膩關注愛莎的繼父。
這是一本童話,更是歌頌愛的詩篇。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12
在打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這是一本兒童讀物。看完后我才知道,原來很多道理在我們成年時,我們已經忘記了。
愛莎的外婆,是個另類的外婆,外婆給了她人生中最好的禮物:想象力。外婆總是告訴她“好好長大,做個與眾不同的人,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不應該不同。”
當愛莎被學校其他孩子當做異類欺負時,外婆總是用想象力將愛莎內心最寶貴的童真保護起來,在不眠大陸,在密阿瑪斯,外婆用一個又一個故事將愛莎帶向這個世界中最危險卻又最美好的地方,當愛莎在現實中找不到退路和解釋時,她總可以轉身走進密阿瑪斯,在這個世界里繼續勇敢,繼續做一個正直且善良的密阿瑪斯騎士。
愛莎從沒懷疑過外婆故事的真實性,可是當外婆去世時,她卻發現自己并不了解自己的外婆。就像書里說的:“即使愛了你的外婆很多很多年,你可能還是完全不了解她”。原來,不曾有過交集的鄰居們都曾和外婆是親密的伙伴,原來不眠大陸故事里的每個人都活在現實生活當中。
在我們從小到大的環境當中,長輩們總是告訴我們,不要做另類的人,不要做招風的大樹,不要做被槍打的出頭鳥,這其中的原因也是出自無可厚非的愛,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想象力,我們的個性都在被深刻地傷害著,或許,我們此時此刻的平庸在那時就種下了種子。
或許平庸曾幫助我們平靜地生活了幾十年,可是平庸和另類都只是一種生存方式,都有它們自己的`好處與壞處,我們該如何決定一個孩子的未來,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方法是:把這個選擇權交到孩子的手中。
看完后我才知道,很多道理在我們長大時,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忘記了如何真誠地交朋友,我們忘記了如何從生活中看到美好,我們忘記了面對危險時的勇氣,我們忘記了想象力,因為想象力在成年人的空氣中是一種天真的味道。
感謝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成年人與孩子有著平等的世界觀,孩子們心底里對這世界的一份期待是這世界最大的元氣。
“如果他們敢惹你,就踢他們的要害。” 愛莎的外婆這樣說。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13
一個七歲“另類”女孩,因另類遭遇不幸,也因同樣“另類”的超級英雄外婆而變成全世界最幸運。外婆,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偉大的人!
《外婆的道歉信》第一份給了自己的女兒烏爾莉卡,第二封信給了怪物狼心,第三封信給了臟話阿爾夫,第四封信給了黑裙醉鬼女人,第五封信給了莫德萊納特夫婦,第六封信依舊給了臟話阿爾夫,第七封信給了瑪麗,第八封信給了她的`摯愛愛莎騎士。
每一封信講述一個或幾個特定的人和故事,每個人和故事構成了不眠大陸整個童話故事,外婆用幽默而又童真、想象而又現實的密阿瑪斯七大王國“我愛”“我敢”“我哀”“我勇”“我舞”“我戰斗”“我原諒”教會了愛莎堅強、成長、善良。不斷的鼓舞她“尋寶”,又激勵她承擔作為一名密阿瑪斯騎士保護城堡保護不眠大陸每個居民的責任。以至于后來雖然外婆離開了愛莎,但是愛莎并沒有因此消沉,盡管曾被欺負,受委屈,但是愛莎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自我保護,學會了面對“暗影”時迅速的作出決定,怎樣不再逃跑,怎樣勇敢對敵。
全文前半部分感覺懵懵懂懂、天馬行空,但是越往深入,發現作者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表達,一步步鋪墊一步步設定,之前外婆講述的童話故事到最后一一投射到了現實生活,故事中每個離奇古怪的人,都經歷了或多或少悲慘的、不幸的事——人之初,性本善!我們要善良耐心的對待每一個看起來不怎么讓人喜歡的人!
想表達的太多太多,最后,強行結束,感謝作者,感謝語言文字的魅力!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 篇14
初看書名,有很多疑問。外婆為什么要道歉?外婆要對誰道歉?外婆有什么樣的故事?這些問題促使我讀下去,了解到了愛莎和她的外婆與鄰居們的故事。
外婆給愛莎講童話故事,不一般的童話故事,不眠大陸的一大一小兩位騎士的偉大冒險。我原本以為,這位外婆會和許許多多的外婆一樣,講的童話故事單純就是為了講給愛莎而講的童話故事。然而不是。她講的童話故事,不僅僅為了給愛莎催眠,還為了他們公寓的住戶們。她,作為曾經的外科醫生,救下的孩子們,成年后依然飽受痛苦的孩子們。
外婆的去世是一根導火索。循著不眠大陸的故事的線索,愛莎傾聽到公寓每一位住戶的過去,聰明的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把外婆的道歉信傳遞到每一個人的心底,給外婆獲得原諒的機會,也許他們或許從沒有怪罪過外婆,但是給予他們原諒舊生活的勇氣。
我很喜歡這本書,此書是寫給擁有超級英雄的孩子們的,語言自然輕松詼諧,但是明確堅決地告訴我們那些深刻的事兒。比如,打女孩的男孩是因為打人而是一個懦夫,愛莎“貼心”地從不把學校里收到的恐嚇信條帶給外婆,以免再次發生外婆教訓懦夫的事兒。
因為愛莎的另類,學校里有不止一個懦夫欺負她。可她不會輕易和別人解釋這事兒,她嘲笑,“好像壓迫這件事天生就是這么個原理”。她不會試圖去做無意義的解釋。
每個孩子都該擁有一位超級英雄。”我愛你,正如你愛我那樣,我的超級英雄。不用為你老了而不得不死去而感到抱歉,因為我知道你會永遠在我身邊的。外婆:我超級的愛你。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相關文章:
《外婆的道歉信》閱讀心得07-26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07-11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11-27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11-30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05-10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09-02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9篇10-21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精選18篇)10-21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9篇)06-20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8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