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文明餐桌在行動倡議書

時間:2020-10-25 16:50:07 倡議書 我要投稿

文明餐桌在行動倡議書

  文明就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意就餐過程中的細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文明餐桌在行動倡議書范文。歡迎大家參考!

文明餐桌在行動倡議書

  文明餐桌在行動倡議書(一)

  市民朋友們:

  “文明用餐、節儉惜福”。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人文精神,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著尊重勞動、勤儉節約的先進理念,也是中國禮儀之邦形象的重要體現。為了進一步引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國慶長假來臨之際,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向全區廣大市民朋友及各餐飲服務單位發出倡議:

  一、珍惜糧食,堅持合理消費。樹立節約糧食意識,培養節儉用餐習慣,踐行低碳生活方式,按需點餐、理性消費、拒絕奢華。

  二、關注健康,注重就餐安全。摒棄不良飲食陋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養成安全健康的用餐習慣。

  三、禮貌用餐,彰顯文明細節。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范,文明用餐,不勸酒、不酗酒,開車不喝酒,爭做“儉以養德、文明用餐”的實踐者、宣傳者、監督者。

  四、積極推動,踐行優質服務。餐飲服務企業要向顧客明示菜品分量,合理搭配菜品。主動提醒顧客吃多少點多少,鼓勵并引導顧客將剩余的食物打包帶走,引導消費者樹立“合理點餐,避免浪費”的用餐理念。

  餐桌文明、餐飲節儉是現代文明的體現,是市民文明素質的體現,也是餐飲企業積極參與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讓我們攜起手來,形成強大合力,積極倡導合理消費、綠色消費、理性消費,讓我們身體力行,與浪費惡習告別,從現在做起、從餐桌做起,傳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正能量,營造出良好的社會風尚,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為早日進入全國文明城市,為“產業強區、生態大區、服務新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明餐桌在行動倡議書(二)

  親愛的老師、家長和小朋友: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現向全園家長、幼兒發起文明就餐倡議:

  一、積極打造溫馨就餐環境,培養文明就餐禮儀,踴躍參加文明餐桌行動。

  二、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進餐時保持文明的坐姿,不大聲喧嘩。

  三、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傳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在園進餐做到“不剩飯、不剩菜”。

  四、就餐時注意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潔。

  五、愛護餐具,餐后自覺把餐具送到回收處。

  六、樹立科學飲食理念,重視飲食均衡性、營養性和全面性,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七、家園同協力,共建文明餐桌。人人重視、個個參與就餐文明禮儀培養。

  八、外出就餐請遵守“不浪費”原則,點餐量適宜,剩飯剩菜打包回家!

  文明就餐,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文明餐桌在行動倡議書(三)

  親愛的同學們:

  一日三餐,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食堂,食堂是大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營造一個文明、有序、溫馨的就餐環境,不僅關系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而且直接體現了我們一中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了建立良好的食堂就餐秩序,學校團委、教導處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

  一、傳承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要自覺做到傳承“禮儀之邦”的美德,號召親朋好友踴躍參加到文明餐桌行動中來,積極打造溫馨、文明的就餐環境,享受“文明用餐,節儉惜福”的快樂。

  二、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自覺排隊打飯,不插隊,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不亂倒飯菜。 。打飯時,注意不要將湯水潑灑到地面上。

  三、文明就餐,愛惜糧食,就餐后將餐桌清理干凈,剩飯剩菜倒入垃圾桶內,餐盤碗筷帶到餐具回收處分類擺放。

  四、講究科學飲食。樹立科學的'飲食養生新理念,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從尋常食物中吃出健康和營養。

  細微之處可以顯出一個人的品質,排隊事小,但是以小見大。保持食堂的良好秩序需要同學們與食堂員工的共同努力,文明就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意就餐過程中的細節。您的舉手之勞就能給他人帶來無限的幫助和溫暖,一個舒心的笑容,一句真誠的道歉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中充滿著陽光。杜絕浪費,文明就餐,讓我們一起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就餐氛圍!

【文明餐桌在行動倡議書】相關文章:

文明餐桌行動倡議書400字01-18

文明餐桌行動倡議書范文集錦5篇01-29

食堂文明餐桌倡議書-倡議書01-05

食堂文明餐桌倡議書5篇01-05

網絡文明行動守則05-06

共建網絡文明行動倡議書(通用6篇)01-26

2022青少年網絡文明行動倡議書(精選9篇)01-27

2022共建網絡文明行動倡議書(精選8篇)01-26

醫院光盤行動倡議書01-22

大學光盤行動倡議書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