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學生實習報告3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實習報告 篇1
工農兵學員雖然在基礎課的學習上有許多困難,但是在專業課上卻非常成功。由于大多數同學來源于生產實踐,諸如生產流程方面的課程一聽就懂,對生產加工和工序操作,基本上一看就會。
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中,對于專業課數學證明的過程是怎么也跟不上的,但是對化肥生產的工藝過程、生產流程圖,大家幾乎都印在了腦子里,80%以上的同學可以將化肥生產的工藝流程圖默寫下來,并清楚地說出生產過程的來龍去脈。
來到了小企業進行生產實習,只一天我們就能夠將企業的生產流程圖畫下來,并指出各個車間、設備在生產中起到的作用。站在工廠的至高點“造粒塔”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企業生產流程的走向,辨別各個生產車間的位置與作用,甚至能夠提出企業平面設計中的一些不足,有許多同學還提出了更好的建議與思路。
當我們來到具體的車間進行實習時,也不象在大企業那樣,一個月只在一個車間實習,而是在每一個車間呆兩周。當已經基本熟悉了一個車間的生產后,就與其他同學交換,到另一個車間進行實習。學校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讓我們經過每一個車間的實習,深入了解整個企業的情況,以培養我們對整個企業的管理和生產適應的能力。
總的來說,小企業的設備是簡陋的,而且體積也小得多。我們在大企業看到的合成塔和銅洗塔都是又大又粗的黑家伙,有十五六米高,近兩米的直徑;而小企業的只有七八十厘米的直徑,也就有六七米高;大企業往往是一排約十幾個塔,而小企業只有一個小塔;大企業是將設備也布置在車間里,小企業只是將設備簡單地放在車間外的空間,與其相連接的各種顏色的管道彎彎曲曲地向外伸展著,只是將操作人員放置在了室內對其進行生產控制。
另外,小企業的生產過程中“跑、冒、滴、漏”現象非常嚴重,在合成塔的附近有非常強烈的氨水氣味,有時從很遠的地方就可以聞到,風大的時候,在工廠以外的縣城都能聞到那刺鼻的氣味。在銅洗塔周圍有非常明顯的銅綠色,甚至在與它相連接的管道上也布滿了銅綠色,可見這些小化肥廠的設備與工藝、甚至管理上都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我的第一個實習崗位是在“造氣”車間,車間里是一排的六七個“爐子”,工人就象鍋爐工差不多,不但要隨時地用鐵鍬向爐內送焦炭,還要按時地控制進出爐子內的氣體的閥門,需要空氣時就開一個閥門,需要水蒸汽時再開另一個閥門,當生產出了“半水煤氣”后,還必需及時地打開送氣的閥門將其送往“氣柜”。這些在大企業都是由自動化設備來控制完成的,但小企業沒有那么多資金武裝自己,只好由人來進行操作變換了。
車間里面酷熱難當,想想由六七個大鍋爐在一個車間里不停地燃燒,達到一定的溫度后,再向上面噴水蒸汽,再燃燒,再噴水蒸汽,那車間里就是一個桑那浴大房間嗎! 工人們都光著膀子干活,許多人干脆就穿個褲頭。我們也只好“入鄉隨俗”了,每天也穿著個褲頭干活,弄得上班一身汗,下班一身灰。女同學見著我們都忍不住偷偷地樂,我們也有些不好意識,但也沒辦法。在學校時的斯文全無,看著她們總是穿著干干凈凈的工作服上下班,真羨慕她們不用到這樣的車間來實習。
好在就是兩周,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來到了其它車間,我被分配到了合成車間。
在大企業實習時,我就是在合成車間進行的,所以對合成車間特別熟悉,可以說清楚每一個閥門,每一個管道的作用,對其生產過程的溫度、壓力等指標也了如指掌。想小企業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差異吧,一定會輕松地將他它搞定。
到了合成車間,還是讓我們另開了“眼界”。
當你進入大企業的合成車間,是寬敞的控制臺,控制生產過程的所有儀表都是鑲在馬賽克的墻壁上的,十幾個合成塔的控制儀器排滿了長長的車間墻壁,在明亮的燈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工人只要通過儀表的顯示,就可以判定合成生產的情況。通常情況下,操作工的工作就是看看儀表就可以了,生產正常時,一個小時都不用動一下。
而這小企業只有那么一個小合成塔,一套簡單的控制儀表,大多數控制又是由人手動搬閥門來完成的,又小又破的車間里就顯得格外地零亂,甚至壓縮機也是放在了控制室內,再加上它與外部的合成塔連接的進出管線,搞得小小的車間內亂七八糟。
更沒有預料到的是車間內的氣味。大企業由于設備好,管理水平高,“跑、冒、滴、漏”就控制的好。而小企業的設備粗放,到處是問題。這合成車間是化肥廠的核心,它的作用是將氮氣和氫氣在高壓下合成氨氣,壓力高達300個大氣壓以上,如果設備密封不好,漏氣就必然出現。小企業的落后設備,必然決定了它不可能達到很高級的密封條件,其結果就是合成車間漏氣非常嚴重。從管路接口和設備的進出口漏出的氨氣,是毒性非常大的氣體,它刺激呼吸道,嚴重時可令人窒息、甚至死亡。
在大企業實習的日子里,每天可以說是一種享受,在愉快環境工作的同時,也得到了伙食方面的改善,對于窮學生來說,真是天堂般的生活?墒窃谛」S的實習,充滿了勞累和痛苦,甚至還在緩慢地中毒,直是度日如年啊。大家都在盼望這個實習能夠快一點結束,同時也在心里禱告,自己將來畢業可千萬別分配到這樣的企業,還是大企業好,大城市更好。
同時,我們也相互安慰著,用劉寶忠的話說:“不就是兩個星期嗎?頂多就是三個月嗎?多大點兒事兒?”用老師的話說:“我們是來學習的,過了三個月就離開這里了,再苦再累也比農民強吧?”就這樣,我們都努力地堅持在生產第一線,盡可能地體驗基層工人階級的工作與生活,與他們打成一片,心懷“遠大目標”地鍛煉著自己。
大學生實習報告 篇2
一、總體水平
(一)市場供應。根據本次調查估測,截止xx年底,中國住宿業市場上共有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型飯店連鎖品牌50家,已開業飯店數超過600家,已開業房間總數達50,000間。
(二)總體特點。目前,中國經濟型飯店市場上前十名品牌企業的成立時間都不長,平均年齡為四年,投資方有飯店行業背景的比例為50%左右,擴張模式主要以直營為主,直營店比例為70%,企業間尚未出現重大的品牌收購交易。
與發展相對穩定的中國高星級飯店市場相比,中國經濟型飯店的市場供應,具有強烈的反差性。一是經濟型飯店業態處于較為高速的成長期,二是本土品牌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三是市場擴張方式以直接投資為主。
(三)平均增長率。xx年,市場供應前十名的經濟型品牌平均增長速度為74%,基于各品牌企業在成立時間、擴張模式、市場戰略、區域布局、資金供應等不盡相同的主導因素,上述前十強增長率差距較大,生動地反映了xx年度中國經濟型品牌成長過程中的波動性。因此,74%的平均增長率也僅是一個平均值的概念。
(四)分布情況。xx年中國經濟型飯店市場的飯店與客房區域分布,突出反映了中國經濟型飯店典型的商務特征,經濟和土地價格上漲最快的華東地區占領了我國經濟型飯店的半壁江山,達60%以上。緊隨其后的是華北區和華南區。其中,由于華北的經濟型飯店平均體量小于華東區域,因此,華北區飯店比例為16%,而客房比例為12%。受土地和客源供需矛盾的影響,這種區域格局在短期內將進一步延續。
二、產品特征
(一)體量。中國經濟型飯店的平均體量達到了127間,尤其是莫泰168以平均244間的規模不斷地挑戰市場的極限與業界的驚訝。500多間房的莫泰168延安西路店,在xx年底以開業半年的時間就達到了100%的出租率的事實不僅體現創新的力量,也進一步證明了中國經濟型飯店市場的潛在容量。
(二)來源與規模。根據調查數據,在現有各品牌企業直營店改造前的物業中,屬于酒店改造的比例為51%,而新建物業為13%,說明了中國經濟型飯店的良性發展,對改善原有飯店行業資產質量、盤活國有資產、提升社會資源使用效率所起的重要推動作用。
在現有經濟型飯店的物業中,89%是通過租賃來取得經營權,既減少了資金成本,又縮短了建設周期,但同時,也可能失去通過持有物業而獲得的物業升值的潛在贏利機會。
調查中發現,不同的品牌企業主流店態的主體規模、大堂、餐廳面積差距較大。當然,這種差距不排除由大部分物業為酒店改造而帶來的先天性差異,但在客房這一核心產品上差距較小,有較強的趨同性。在眾多參與調查的所有企業中,能提供正餐服務的單店比例僅為38%。
(三)服務項目。在調查中發現,公共休息區域、公共衛生間、停車場、中央消防系統、電梯、電視、電話、分體空調、室內衛生間、24小時熱水已成為所有經濟型飯店都配置的基本設施。在核心需求得到滿足的前提下,商務服務和自助服務設施的提供比例較高。但在提供的具體設施設備性能和服務品質上,不同的品牌表現不盡相同。
(四)市場趨勢。通過調查經營者對各項選址標準重要性的排列次序表明,目前主流經濟型飯店品牌關注的重點是商務型經濟型酒店,而對旅游型經濟型飯店和社區型經濟型飯店的關注度較低,同時,對日益高漲的物業租賃價格也給予了較高的關注。
在對經濟型飯店核心競爭力要素的調查中,持續保持的產品與服務質量受到了各家企業最多的關注,反映了經濟型飯店企業經營者的日益成熟,品牌間的競爭已從單純的產品和技術層面,提升到了支持系統和管理體系的競爭層面上。
(五)人員狀況。在調查的經濟型飯店企業中,單店每間客房的人房比平均值均在0.5以下,其中,0.3~0.4的區間比例最大為54%。說明在勞動生產率的控制上,各品牌企業都給予了極大關注,并保持了一個適度的平衡。
由于前述在經濟型飯店物業中50%以上為酒店改造,所以對36%的原酒店從業人員的來源也不難理解,同時,也進一步說明中國經濟型飯店對飯店資源的整體整合能力。
從業人員中18%的農民工、10%的城市下崗再就業人員的來源,生動地說明了中國經濟型飯店市場對弱勢就業人群具有的較強吸納能力。
三、市場表現
(一)市場份額。立足于全國布局的錦江之星與如家分別以20%和18%的比例,領先于目前尚處于區域發展的其他品牌。隨著錦江之星、如家上市融資計劃的成功實現,不排除在未來通過對其他品牌的收購,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可能性。
(二)經營模式。xx年,全國經濟型飯店品牌企業平均70%的直營比例,既是中國經濟型飯店初級發展階段市場驅動的必然選擇,同時,也為下一階段以品牌特許為車輪的高速擴張預留了空間。而隨著適合物業的競價成本高企和資源日益稀缺,潛在的加盟商將是今后各品牌企業關注的重點。
(三)客源情況。相對于國際上經濟型飯店市場50%以上的商務散客來源,中國經濟型飯店37%的商務散客的比例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同時,隨著國內自助游和休閑市場的升溫,休閑度假散客的比例也有望提升。
調查中發現,92%以上的經濟型飯店市場的客源為國內客人,8%為入境客人,現階段這樣的客源結構給了本土經濟型飯店極大的發展機遇。同時調查結果還顯示,平均逗留天數為1.92天。
(四)房價與出租率。中國各主要區域經濟型飯店平均房價基本上與各主要區域高星級飯店平均房價的變動正相關,但在不同區域之間的變動幅度上,經濟型飯店的變動幅度要小于高星級市場的價格變動幅度。xx年,中國經濟型飯店的平均房價為154元,而且,75%的受調查企業認為,xx年我國經濟型市場的平均房價還將繼續上漲。
xx年,中國經濟型飯店89%的平均出租率位居中國飯店業各種業態之首,產品性價比高和市場供應的.相對稀缺是兩個主要推動力量。77%以上的受調查企業預計xx年我國經濟型飯店市場的平均出租率,還將進一步增長。
從調查企業提供的數據來看,xx年中國經濟型飯店的平均revpar的縮寫,是指每間可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用實際平均房價乘以出租率即可)為138元,已基本接近同時期三星級飯店的平均revpar水平,并對其市場形成明顯的擠壓態勢。
大學生實習報告 篇3
齒輪車間實習一個多月的時間讓我學習了很多知識,齒輪車間主要分為車床,滾齒機,熱處理,外圓磨,磨齒。
一、齒輪軸的主要加工面
1、齒輪軸的主要加工表面有長軸面和長軸端面、短軸面和短軸端面、齒輪基圓表面、齒輪兩側面,長短軸包括齒輪軸的基準孔、切齒加工時的安裝端面,以及齒頂圓柱面。車床車齒輪軸,夾具為三抓卡、雞心夾、頂尖。加工齒輪軸主要通過主軸頭上安裝的卡盤撥動雞心夾轉動,由于雞心夾緊緊地夾在工件上,工件自然隨著工件轉動,它限制了軸的回轉自由度。 然后進行車外圓、車端面、鉆中心孔、倒角。
2、齒輪的材料和毛坯
常用的齒輪材料為鍛造20CrMnTi,因為本齒輪速度高、受力大、精度高和適合滲碳熱處理等。
齒輪的毛坯決定于齒輪的材料、結構形狀、尺寸規格、使用條件及生產批量等因素,故適合選用鍛造毛坯,毛坯選擇采用鍛造毛坯以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能。
二、齒輪加工的工藝過程
1、齒輪精度和齒側間隙
齒輪及齒輪副規定了12個精度等級。其中,1~2級為超精密等級;3—5級為高精度等級;6~8級為中等精度等級;9~12級為低精度等級。本齒輪采用的是中等精度等級。用滾齒機工藝方法加工。長短軸和軸承,連接軸配合有同軸度、圓跳動度要求,采用的的是粗車—半精車—粗磨—半精磨—精磨來達到要求。
2、齒輪基準表面的精度
齒輪基準表面的尺寸誤差和形狀位置誤差直接影響齒輪與齒輪副的精度。對于精度等級為6~8級的齒輪,帶孔齒輪基準孔的尺寸公差和形狀公差為IT6—IT7。
3、表面粗糙度
齒輪齒面及齒坯基準面的表面粗糙度,對齒輪的壽命、傳動中的噪聲有一定的影響。6~8級精度的齒輪,齒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一般為0.8μm,基準軸頸為0.4—1.6μm,基準端面為3.2μm,齒頂圓柱面為3.2μm。
4、定位基準
齒輪加工定位基準車外圓、滾齒、外圓磨、都采用同一個定位基準,以保持基準統一。 帶孔齒輪或裝配式齒輪的齒圈,常使用專用心軸,以齒輪軸兩端中心孔作定位基準。這種方法定位精度高,生產率也高,適用于成批生產。磨齒時采用的是短軸外圓和長軸端面中心孔,因這種方法要求外圓對孔的徑向圓跳動要小。
5、齒坯加工
齒坯加工主要包括齒輪的孔和端面以及外圓
(1)用三爪卡盤加緊軸的一段,保證伸出長度。
(2)按照工藝卡片的加工要求和工藝內容進行粗車和半精車加工。選用外圓車刀粗車外圓預留2個量備半精車。
。3)端面倒角,選用45倒角車刀,鉆中心孔。
(4)掉頭,用三爪卡盤加緊,粗車外圓和齒輪端面,預留兩個量備半精車。
。5)端面倒角,鉆中心孔。
。6)掉頭用雞心夾加緊短軸一端,用頂尖頂著軸兩端中心孔,半精車軸的外圓,齒輪端面和齒輪外圓保證長軸長和齒輪長度。
(7)掉頭用雞心夾加緊長軸一端,用頂尖頂著軸兩端中心孔,半精車外圓,齒輪端面。
6、滾齒機齒形加工
滾切齒輪屬于展成法,可將看作無嚙合間隙的齒輪與齒條傳動。當滾齒旋轉一周時,相當于齒條在法向移動一個刀齒,滾刀的連續傳動,猶如一根無限長的齒條在連續移動。當滾刀與滾齒坯間嚴格按照齒輪于齒條的傳動比強制嚙合傳動時,滾刀刀齒在一系列位置上的包絡線就形成了工件的漸開線齒形。隨著滾刀的垂直進給,即可滾切出所需的漸開線齒廓。滾齒夾具為雞心夾和頂尖,用中心孔位定位基準。
主運動 滾刀的旋轉運動稱為主運動,用轉速n刀(r/min)表示。分齒運動強制齒輪坯與滾刀保持與齒條的嚙合運動關系的運動稱為分齒運動。垂直進給運動為了在整個齒寬上切出齒形,滾刀須沿被切齒輪軸向向下移動,即為垂直進給運動
齒輪切削方法的選擇主要取決于齒輪的精度等級、生產批量、生產條件和熱處理要求。7~8級精度不淬硬的齒輪可用滾齒或插齒達到要求;6~7級精度不淬硬的齒輪可用滾齒一剃齒達到要求;6—7級精度淬硬的齒輪在生產批量較小時可采用滾齒一(或插齒)一齒面熱處理—磨齒的加工方案,生產批量大時可采用滾齒一剃齒一齒面熱處理一珩齒的加工方案。本齒輪精度為7級不淬硬的齒輪選用滾齒機,一次進給加工達到要求。一邊的滾齒機進給量用0。65X齒輪模數來定。同時也要根據齒輪的材料和齒輪的大小來綜合衡量進行加工。
7、齒輪熱處理
毛坯制造一車床半徑加工一滾齒機滾齒一齒輪熱處理(正火)一研修中心孔(插齒)一。滲碳淬火拋丸一外圓精磨一齒面精加工一拋光。
。1)單液淬火
其特點是工件經加熱后,置于某一種淬火介質中如油或者水中冷卻,但因為工件表面與中心的溫差較大,這會造成較大的熱應力和組織應力從而易引起變形和開裂,但是這種方法簡便、經濟、易于掌握,故廣泛用于形狀簡單的工件淬火。淬火介質常用的有水、鹽水或堿水、油。
水作為淬火介質的主要缺點是:冷卻能力對于水溫的變化敏感,水溫升高,冷卻能力急劇下降,并使對應于最大冷速的溫度移向低溫,故使用溫度一般為20—40℃最奧不許超過60℃;在馬氏體轉變區的冷速太大,易使得工件嚴重變形甚至開裂;不容或微溶雜質會顯著降低其冷卻能力;易造成工件淬火之后產生軟點。
鹽水或者堿水:為了提高水的冷卻能力往往在水中添加5—10%的鹽或堿其在高溫區域是水的冷卻能力的10倍,是的鋼淬火之后硬度較高且均勻。
用油淬火的主要優點是:有的沸點高,有利于減少工件的變形。缺點為高溫冷卻能力小,只能適用于合金鋼或者小尺寸碳鋼工件的淬火。我們的工件材質為20CrMnTi,所以易于使用油淬火。
合金鋼正火主要用于改善冶金及熱加工過程中造成的某些組織上的缺陷,并作為最終熱處理之前的預備熱處理,正火溫度應比滲碳溫度高些以減少在滲碳時的變形,并可以改善切削交加工性。正火溫度爐溫升溫到920℃保溫保溫6小時,然后空冷。
齒輪的滲碳淬火:齒輪常用滲碳溫度為920℃—930℃,對滲碳層要求較淺的齒輪,為了減小變形,有時也采用較低的滲碳溫度,我們的齒輪滲碳深度為1。2,花鍵部位為0。4mm,涂抹防滲劑來達到要求,不然會引起脆硬性。齒輪隨爐升溫至920℃,保溫5小時,并用甲醇排氣。然后再降溫870℃進行擴散滲碳,保溫6小時。淬火滲碳連續進行,淬火用油淬。工件入油池上下攪動不少于5次,攪動時間不少于5分鐘。淬火表面硬度HRC58~62。滲碳表面高硬度和高強度可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和抵抗接觸疲勞強度和彎曲疲勞的能力。滲碳件心部有較高的屈服強度和韌性。有較高的心部強度可以使得工件表面在受較大的接觸應力或者彎曲負荷時,滲碳層過渡區不至因產生塑性變形而導致滲碳層早起破壞。為此,滲碳件應具有一定的心部碳含量和足夠的滲透性。
回火滲碳過后滲碳件加熱到200℃進行回火,其目的為消除淬火產生殘余應力,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韌性;獲得良好的機械性能;穩定零件尺寸,使鋼的組織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發生變化。
噴丸處理是工廠廣泛采用的一種表面強化工藝,其設備簡單、成本低廉,不受工件形狀和位置限制,操作方便。噴丸廣泛用于提高零件機械強度以及耐磨性、抗疲勞和耐腐蝕性等。還可用于表面消光、去氧化皮和消除鑄、鍛、焊件的殘余應力等。
8、齒輪外圓磨
外圓磨削 主要在外圓磨床上進行,用以磨削軸類工件的外圓柱、外圓錐和軸肩端面。熱處理完了之后因為會發生變形,所以要進行中心孔的研修,夾具選用雞心夾和頂尖。外圓磨工藝過程只要有:粗磨齒輪軸—粗磨齒頂圓—半精磨齒輪軸—精磨齒輪軸—精磨齒頂圓。粗磨預留20~30絲,半精磨預留2~3絲。因工件材料的強度、硬度、韌性和導熱性對加工表面質量有直接影響。應根據工件材料機械性能的不同選用不同硬度的磨料和粒度的砂輪。磨削硬質合金時可選用較軟的砂輪,以保持砂輪的自銳性。成型磨削時,為便砂輪輪廓耐用性好,應選用粒度較細和硬度較高的砂輪。磨削加工精度要求較高的工件時,應選用硬度較高的砂輪;粗磨時因磨削量大,應選擇粒度較粗的砂輪,可提高磨削效率;精磨時選用粒度細的砂輪,以保證工件表面質量;磨削連續表面時,砂輪硬度要高一些,以減小砂輪的磨損量,保證工件幾何精度。此外,選擇砂輪時還要考慮結合劑的種類和性能。
9、磨齒
按展成法用砂輪作為刀具來磨削已經加工出的齒輪齒面,用以提高齒輪精度和表面光潔度,這種加工方法稱為“磨齒”。適用于精加工淬火后硬度較高的鋼料齒輪。是一種齒輪精加工用的金屬切削機床。普通磨齒機磨齒精度能達到6級,磨齒分粗磨和精磨連續一次裝夾連續加工,粗磨和精磨根據砂輪轉速和一次切削量來達到不同的磨削。數控磨床可以達到精度8級以上但是加工效率太低。
10、拋光,齒輪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提高齒輪的表面光潔度。
三、齒輪加工工藝分析
齒輪加工工藝過程大致要經過如下幾個階段:毛坯鍛造、齒坯加工、齒形加工、齒面熱處理、齒端加工、精基準修正及齒形精加工等。
加工的第一階段是齒坯最初進入機械加工的階段。
由于齒輪的傳動精度主要決定于齒形精度和齒距分布均勻性,而這與切齒時采用的定位基準(孔和端面)的精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這個階段主要是為下一階段加工齒形準備精基準,使齒的內孔和端面的精度基本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在這個階段中除了加工出基準外,對于齒形以外的次要表面的加工,在這一階段的后期加以完成。
第二階段是齒形的加工。
對于需要淬硬的齒輪,必須在這個階段中加工出能滿足齒形的最后精加工所要求的齒形精度,所以這個階段的加工是保證齒輪加工精度的關鍵階段。應予以特別注意。
第三階段是熱處理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主要對齒面的淬火處理,使齒面達到規定的硬度要求。加工的最后階段是齒形的精加工階段。這個階段的目的,在于修正齒輪經過淬火后所引起的齒形變形,進一步提高齒形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使之達到最終的精度要求。在這個階段中首先應對定位基準面(孔和端面)進行修整,因淬火以后齒輪的內孔和端面均會產生變形,如果在淬火后直接采用這樣的孔和端面作為基準進行齒形精加工,是很難達到齒輪精度的要求的。以修整過的基準面定位進行齒形精加工,可以使定位準確可靠,余量分布也比較均勻,以便達到精加工的目的。
齒端加工必須安排在齒輪淬火之前,因為淬火后工件硬度加大給加工帶來難度。 齒輪淬火后基準孔產生變形,為保證齒形精加工質量,對基準孔必須給予修正。
【【精華】大學生實習報告3篇】相關文章:
【精華】實習生實習報告三篇01-01
【精選】大學生實習報告3篇01-02
大學生實習報告集合7篇01-01
大學生施工實習報告8篇12-27
【精華】金工實習報告模板合集八篇01-03
【精華】銷售類的實習報告三篇01-03
【精華】物流類實習報告集合五篇01-03
【精華】畢業實習報告模板合集6篇01-03
【精華】公司實習報告模板集錦9篇01-02
【精華】會計實習報告模板集錦8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