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物理實驗報告

時間:2024-11-13 10:23:56 賽賽 報告 我要投稿

物理實驗報告(精選16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理實驗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物理實驗報告(精選16篇)

  物理實驗報告 1

  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

  實驗目的:

  觀察平面鏡成像的情況,找出成像的特點。

  實驗原理: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實驗器材:

  同樣大小的蠟燭一對、平板玻璃一塊、白紙一張、刻度尺一把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

  2、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蠟燭像的位置,在紙上記下這兩個位置;

  4、移動點燃的蠟燭,重做實驗;

  5、用直線把每次實驗中蠟燭和它的像在紙上的位置連起來,并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它們到玻璃板的距離,將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物理實驗報告 2

  物理探究實驗: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準備

  技能準備:

  彈簧測力計,長木板,棉布,毛巾,帶鉤長方體木塊,砝碼,刻度尺,秒表。

  知識準備:

  1、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平衡。

  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狀態,運動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4、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數值可從彈簧測力計上讀出,這樣就測出了木塊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

  探究指導:

  關閉發動機的列車會停下來,自由擺動的秋千會停下來,踢出去的足球會停下來,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

  運動物體產生摩擦力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物體間要相互接觸,且擠壓;

  2、接觸面要粗糙;

  3、兩物體間要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點、方向外,還有大小。

  提出問題: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產生摩擦力的兩種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探究方案:

  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改變放在木塊上的砝碼,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壓力;把棉布鋪在長木板上,從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改變木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從而改變接觸面積。

  探究過程:

  1、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2、在木塊上加50g的砝碼,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8N

  3、在木塊上加200g的砝碼,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1.2N

  4、在木板上鋪上棉布,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1.1N

  5、加快勻速拉動木塊的速度,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6、將木塊翻轉,使另一個面積更小的面與長木板接觸,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探究結論:

  1、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有關,表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接觸面的面積大小無關。

  4、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對運動的速度無關。

  物理實驗報告 3

  探究課題: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3、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一、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二、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現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三、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四、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現是相等的。

  五、自我評估,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六、交流與應用,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人向平面鏡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 4

  一、演示目的

  氣體放電存在多種形式,如電暈放電、電弧放電和火花放電等,通過此演示實驗觀察火花放電的發生過程及條件。

  二、原理

  首先讓尖端電極和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的距離相等。尖端電極放電,而球型電極未放電。這是由于電荷在導體上的分布與導體的曲率半徑有關。導體上曲率半徑越小的地方電荷積聚越多(尖端電極處),兩極之間的電場越強,空氣層被擊穿。反之越少(球型電極處),兩極之間的電場越弱,空氣層未被擊穿。當尖端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大于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時,其間的電場較弱,不能擊穿空氣層。而此時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最近,放電只能在此處發生。

  三、裝置

  一個尖端電極和一個球型電極及平板電極。

  四、現象演示

  讓尖端電極和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的距離相等。尖端電極放電,而球型電極未放電。接著讓尖端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大于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放電在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發生

  五、討論與思考

  雷電暴風雨時,最好不要在空曠平坦的田野上行走。為什么?

  物理實驗報告 5

  用驗電器演示導體和絕緣體

  【器材】

  驗電器(或自制驗電器),有機玻璃或橡膠棒,絲綢或毛皮,被檢驗的物體:鐵絲、銅絲等金屬絲,陶瓷、松香、玻璃、橡膠等。

  【操作】

  (1)將絲綢摩擦過的有機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與驗電器接觸,使驗電器帶電,金箔張開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觸一下驗電器上的小球,金箔馬上合攏。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手和人體傳給大地了,這證明人體是導體。

  (2)用上述方法使驗電器重新帶電。手拿鐵絲和銅絲等金屬絲用它們去跟帶電的驗電器小球接觸,可以看到金箔也會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金屬絲和人體傳到地球上去了,金屬絲是導體。當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們去跟帶電的驗電器小球接觸,金箔仍張開并不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沒有通過陶瓷、玻璃、松香等傳到地球上,說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絕緣體。

  【注意事項】

  被檢驗的絕緣體的表面要清潔干燥,以免表面漏電。

  實驗目的:觀察水的沸騰。

  實驗步驟:

  ①在燒杯里放入適量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然后把溫度計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燈點著,給燒杯加熱。

  ③邊觀察邊記錄。

  ④做好實驗后,把器材整理好。

  觀察記錄:

  ①水溫在 60℃以下時,隨著水溫不斷升高,杯底上氣泡越來越多,有少量氣泡上升。

  ②水溫在60℃~90℃之間時,杯底氣泡逐漸減少,氣泡上升逐漸加快。

  ③在90℃~100℃之間時,小氣泡上升越來越快。

  ④水在沸騰時,大量氣泡迅速上升,溫度在98℃不變。

  ⑤移走酒精燈,沸騰停止。

  實驗結論:

  ①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汽化現象。

  ②水在沸騰時,溫度不變。

  物理實驗報告 6

  器材:

  木頭

  步驟:

  第一種:

  將木頭放入水中,測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滿滿的量筒中,測量溢出的水的體積,可以間接得到木頭浸入水中的'部分的體積。

  然后將木頭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測量水下部分的質量。

  通過公式計算其密度。

  然后總體測量整塊物體的質量

  通過v=m/p

  計算得出全部體積。

  第二種:

  取一量杯,水面與杯面平齊,想辦法將木頭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細針將其按入水中),稱量溢出水的體積即可。

  第三種:

  如果容器是個圓柱形,把里面放滿水,然后把物體放入水中,在把物體取出。容器中空的部分就是這個物體的體積。

  圓柱的面積=底面積×高

  如果物體不下沉,就把物體上系一個鐵塊放入水中,測出鐵塊和物體的體積,然后再測出鐵塊的體積,接著用它們的總體積減去鐵塊的體積就得出物體的體積.

  現象:

  包括在步驟里面了。

  結論:

  得出木頭的體積。

  物理實驗報告 7

  一、測滑輪的機械效率

  1.實驗目的

  (1)練習組裝滑輪組。

  (2)學地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實驗器材。

  滑輪、組繩、鉤碼、彈簧稱、刻度尺、鐵架臺。

  3.實驗步驟

  (1)用彈簧稱測出鉤碼重力G

  (2)按圖組裝,滑輪記下鉤碼位置和繩子自由端的位置。

  (3)用彈簧稱勻速拉動繩子到某一位置并記下該位置及鉤碼位置。

  (4)量出鉤碼移動高度h,人和繩子自由端移動位置S

  (5)計算W有用W總及η填入表格。

  (6)改變繩子繞法或增加滑輪重復上述實驗。

  二、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1.實驗目的

  (1)學會計算斜面的.機械效率。

  (2)學會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2.實驗器材

  長木板、木塊(2塊)、彈簧稱、刻度尺

  3.實驗步驟

  (1)用彈簧稱測小木塊重力G。

  (2)搭建斜面,在斜面底部和頂部的合適位置各面一條線作起始點和終點,并測出兩條線之間的距離L及高度H

  (3)用彈簧稱拉動木塊勻速滑動記下彈簧稱的示數F

  物理實驗報告 8

  預習報告:

  1、試驗目的。(這個大學物理試驗書上抄,哪個試驗就抄哪個)。

  2、實驗儀器。照著書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書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況下是抄結論性的公式。再對這個公式上的物理量進行分析,說明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東東。這是沒有充分預習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試驗,你就把整個試驗里涉及的物理量寫上,再分析。

  4、試驗內容和步驟。抄書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試驗數據。做完試驗后的記錄。這些數據最好用三線圖畫。注意標上表號和表名。EG:表1。紫銅環內外徑和高的試驗數據。

  6、試驗現象。隨便寫點。

  試驗報告:

  1、試驗目的。方法同上。

  2、試驗原理。把書上的歸納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紙。在原理的后面把試驗儀器寫上。

  3、試驗數據及其處理。書上有模板。照著做。一般情況是求平均值,標準偏差那些。書上有。注意:小數點的位數一定要正確。

  4、試驗結果:把上面處理好的數據處理的結果寫出來。

  5、討論。如果那個試驗的后面有思考題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沒有就自己想,寫點總結性的話。或者書上抄一兩句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實驗報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議你找你們學長學姐借他們當年的實驗報告。還有,如果試驗數據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壞值,什么都別想,直接當沒有那個數據過,仿著其他的數據寫一個。

  不知道。建議還是借學長學姐的比較好,網絡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個老師對報告的要求不一樣,要照老師的習慣寫報告。我現在還記得我第一次做邁克爾遜干涉儀實驗時我雖然用心聽講,但是再我做時候卻極為不順利,因為我調節儀器時怎么也調不出干涉條紋,轉動微調手輪也不怎么會用,最后調出干涉條紋了卻掌握不了干涉條紋“涌出”或“陷入個數、速度與調節微調手輪的關系。測量鈉光雙線波長差時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實驗儀器用的非常不熟悉,這一切都給我做實驗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當我回去做實驗報告的時候又發現實驗的誤差偏大,可慶幸的是計算還順利。總而言之,第一個實驗我做的是不成功,但是我從中總結了實驗的不足之處,吸取了很大的教訓。因此我從做第二個實驗起,就在實驗前做了大量的實驗準備,比如說,上網做提前預習、認真寫好預習報告弄懂實驗原理等。因此我從做第二個實驗起就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實驗儀器的使用也熟悉多了,實驗儀器的讀數也更加精確了,儀器的調節也更加的符合實驗的要求。就拿夫—赫實驗/雙光柵微振實驗來說,我能夠熟練調節ZKY—FH—2智能夫蘭克—赫茲實驗儀達到實驗的目的和測得所需的實驗數據,并且在實驗后順利地處理了數據和精確地畫出了實驗所要求的實驗曲線。在實驗后也做了很好的總結和個人體會,與此同時我也學會了列表法、圖解法、函數表示法等實驗數據處理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的實驗能力和獨立設計實驗以及創造性地改進實驗的能力等等。

  下面我就談一下我在做實驗時的一些技巧與方法。首先,做實驗要用科學認真的態度去對待實驗,認真提前預習,做好實驗預習報告;第二,上課時認真聽老師做預習指導和講解,把老師特別提醒會出錯的地方寫下來,做實驗時切勿出錯;第三,做實驗時按步驟進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太心急。并且一些小節之處要特別小心,若不會,可以跟其他同學一起探討一下,把問題解決。第四,實驗后數據處理一定要獨立完成,莫抄其他同學的,否則,做實驗就沒有什么意義了,也就不會有什么收獲。

  總而言之,大學物理實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規律的'發現依賴于物理實驗,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物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地位是由物理實驗予以確立的;其次,已有的物理定律、物理假說、物理理論必須接受實驗的檢驗,如果正確就予以確定,如果不正確就予以否定,如果不完全正確就予以修正。例如,愛因斯坦通過分析光電效應現象提出了光量子;伽利略用新發明的望遠鏡觀察到木星有四個衛星后,否定了地心說;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證實了光的波動假說的正確性。可以說,物理學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實驗。這對我們大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將來所從事的實際工作所需要具備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素質來講,也是十分必要的,這是大學物理理論課不能做到,也不能取代的。

  物理實驗報告 9

  【實驗目的】

  通過演示昆特管,反應來回兩個聲波在煤油介質中交錯從而形成的波峰和波谷的放大現象。

  【實驗儀器

  電源,昆特管

  【實驗原理

  兩束波的疊加原理,波峰與波峰相遇,波谷與谷相遇,平衡點與平衡點相遇,使震動的現象放大。 報告部分

  【實驗內容

  一根玻璃長,管里面放一些沒有,在一段時致的封閉端,另一端連接一個接通電源的`聲波發生器,打開電源,聲波產生,通過調節聲波的頻率大小,來找到合適的頻率,使波峰和波谷的現象放大,從而發現有幾個地方、出現了劇烈的震動,有些地方看似十分平靜。

  【實驗體會

  看到這個實驗,了解到波的疊加特性,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電磁波、聲波、光波的世界當中,了解一些基本的關于博得只是對于我們的健康生活是很有幫助的。

  物理實驗報告 10

  一、實驗任務

  精確測定銀川地區的重力加速度

  二、實驗要求

  測量結果的相對不確定度不超過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較

  初步確定有以下六種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點計時器測量

  所用儀器為:打點計時器、直尺、帶錢夾的鐵架臺、紙帶、夾子、重物、學生電源等。

  利用自由落體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體運動。選擇理想紙帶,找出起始點0,數出時間為t的p點,用米尺測出op的距離為h,其中t=0.02秒×兩點間隔數。由公式h=gt2/2得g=2h/t2,將所測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測重力加速度

  調節水龍頭閥門,使水滴按相等時間滴下,用秒表測出n個(n取50—100)水滴所用時間t,則每兩水滴相隔時間為t′=t/n,用米尺測出水滴下落距離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徑為r的玻璃杯,內裝適當的液體,固定在旋轉臺上。旋轉臺繞其對稱軸以角速度ω勻速旋轉,這時液體相對于玻璃杯的形狀為旋轉拋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計算公式推導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轉軸為x,質量為m,受重力mg、彈力n。由動力學知:

  兩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y/x=ω2x/2g。 ∴ g=ω2x2/2y。

  將某點對于對稱軸和垂直于對稱軸最低點的直角坐標系的坐標x、y測出,將轉臺轉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電控制計時法

  調節水龍頭閥門,使水滴按相等時間滴下,用秒表測出n個(n取50—100)水滴所用時間t,則每兩水滴相隔時間為t′=t/n,用米尺測出水滴下落距離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圓錐擺測量

  所用儀器為:米尺、秒表、單擺。

  使單擺的擺錘在水平面內作勻速圓周運動,用直尺測量出h(見圖1),用秒表測出擺錐n轉所用的時間t,則擺錐角速度ω=2πn/t,擺錐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幾式得:g=4π2n2h/t2。將所測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

  在擺角很小時,擺動周期為:則通過對以上六種方法的比較,本想嘗試利用光電控制計時法來測量,但因為實驗室器材不全,故該方法無法進行;對其他幾種方法反復比較,用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較簡單且最熟悉,儀器在實驗室也很齊全,故利用該方法來測最為順利,從而可以得到更為精確的值。

  物理實驗報告 11

  【實驗目的】:

  觀察平板晶體中的高壓輝光放電現象。

  【實驗儀器】

  大型閃電盤演示儀

  【實驗原理

  閃電盤是在兩層玻璃盤中密封了涂有熒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 充有稀薄的惰性氣體(如氬氣等)。控制器中有一塊振蕩電路板,通過電源變換器,將12V低壓直流電轉變為高壓高頻電壓加在電極上。通電后,振蕩電路產生高頻電壓電場,由于稀薄氣體受到高頻電場的'電離作用二產生紫外輻射,玻璃珠上的熒光材料受到紫外輻射激發出可見光,其顏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熒光材料決定。由于電極上電壓很高,故所發生的光是一些輻射狀的輝光,絢麗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實驗步驟】:

  1. 將閃電盤后控制器上的電位器調節到最小;

  2. 插上220V電源,打開開關;

  3. 調高電位器,觀察閃電盤上圖像變化,當電壓超過一定域值后,盤上出現閃光;

  4. 用手觸摸玻璃表面,觀察閃光隨手指移動變化;

  5. 緩慢調低電位器到閃光恰好消失,對閃電盤拍手或說話,觀察輝光歲聲音的變化。

  【注意事項】:

  1. 閃電盤為玻璃質地,注意輕拿輕放;

  2. 移動閃電盤時請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與盤面連接斷裂;

  3. 閃電盤不可懸空吊掛。

  物理實驗報告 12

  【實驗目的】

  觀察輝光放電現象,了解電場、電離、擊穿及發光等概念。

  【實驗步驟】

  1.將輝光球底座上的電位器調節到最小;

  2.插上220V電源,并打開開關;

  3. 調節電位器,觀察輝光球的玻璃球殼內,電壓超過一定域值后中心處電極之間隨機產生數道輝光;

  4.用手觸摸玻璃球殼,觀察到輝光隨手指移動變化;

  5.緩慢調低電位器到輝光恰好消失,對輝光球拍手或說話,觀察輝光隨聲音的變化。

  【注意事項】

  1.輝光球要輕拿輕放;

  2.輝光球長時間工作可能會產生臭氧。

  【實驗原理】

  輝光球發光是低壓氣體(或叫稀疏氣體)在高頻電場中的放電現象。玻璃球 中央有一個黑色球狀電極。球的底部有一塊震蕩電路板,通電后,震蕩電路產生高頻電壓電場,由于球內稀薄氣體受到高頻電場的電離作用而光芒四射。輝光球工作時,在球中央的電極周圍形成一個類似于點電荷的場。當用手(人與大地相連)觸及球時,球周圍的電場、電勢分布不再均勻對稱,故輝光在手指的周圍處

  變得更為明亮,產生的弧線順著手的觸摸移動而游動扭曲,隨手指移動起舞。對輝光球拍手或說話時,也會影響電場的分布。

  【相關介紹】

  輝光球又稱為電離子魔幻球。它的外觀為直徑約15cm的高強度玻璃球殼,球內充有稀薄的惰性氣體(如氬氣等),玻璃球中央有一個黑色球狀電極。球的底部有一塊震蕩電路板,通過電源變換器,將12V低壓直流電轉變為高壓高頻電壓加在電極上。通電后,震蕩電路產生高頻電壓電場,由于球內稀薄氣體受到高頻電場的電離作用而光芒四射,產生神秘色彩。由于電極上電壓很高,故所發生的光是一些輻射狀的輝光,絢麗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在日常生活中,低壓氣體中顯示輝光的放電現象,也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在低壓氣體放電管中,在兩極間加上足夠高的電壓時,或在其周圍加上高頻電場,就使管內的稀薄氣體呈現出輝光放電現象,其特征是需要高電壓而電流密度較小。輝光的部位和管內所充氣體的壓強有關,輝光的顏色隨氣體的種類而異。熒光燈、霓虹燈的發光都屬于這種輝光放電。

  在各種各樣的輝光中,最神奇的還要算人體輝光了。1911年倫敦有一位叫華爾德?基爾納的醫生運用雙花青染料刷過的玻璃屏透視人體,發現在人體表面有一個厚達15毫米的彩色光層。醫學家們對此研究表明,人體在疾病發生前,體表的輝光會發生變化,出現一種干擾的“日冕”現象;癌癥患者體內會產生一種云狀輝光;當人喝酒時輝光開始有清晰、發亮的光斑,酒醉后便轉為蒼白色,最后光圈內收。吸煙的人其輝光則有不諧和的現象。

  實驗心得

  12月的一次周末,我們利用這短短的2個小時去西區參觀的物理實驗室,并觀看了物理演示實驗。在這次的演示實驗課中,我學到了很多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學不到的東西。在實驗課上,老師讓我們自己學習實驗原理,自己動手學習操作,然后給同學們演示并講解。我們第一次見到了一些很新奇的儀器和實驗,通過奇妙的物理現象感受了偉大的自然科學的奧妙。我們懷著好奇心仔細的觀看了每個演示實驗,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同學們的認真講解,一些看似不正常的現象都能用科學的自然知識來解釋了!

  我覺得我們做的雖然是演示實驗,但也很有收獲,這是我們對課上所學知識的一個更直觀的了解,通過此次光學演示實驗使我對光有了一種感性的認識,加深了對光學現象及原理的認識,為今后光學的學習打下深厚的基礎,此次演示實驗把理論與現實相結合,讓大家在現實生活中理解光波的本質,這給我們每天的理論學習增添了一點趣味。

  特別是輝光球和輝光盤,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看不到,這是我第一次看。一絲一絲的五光十色的光線通過輝光球迸射出來如同禮花綻放般浪漫,讓我想起了除夕夜的美妙絕倫的煙火。雖然說演示實驗的過程是簡單的,但它的意義絕非如此。我們學習的知識重在應用,對大學生來說,演示實驗不僅開動了我們思考的馬達,也讓我們更好地把物理知識運用到了實際現象的分析中去,使我們不但對大自然產生了以前沒有的敬畏和尊重,也有了對大自然探究的好奇心,我想這是一個人做學問最最重要的一點。因此我想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要帶著一種崇敬的心情和責任感,認認真真地學習,踏踏實實地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學會一門課,學好一門課。此外,我覺得我們不能將眼光僅僅定位在事物的表面,不能被眼鏡所欺騙,要認真的分析,理解,找出事物背后的真理;不僅在物理,生活中更應如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我想這也是為什么大綱上要安排這樣一個演示實驗的目的所在。我很慶幸能和老師一起參與本次試驗,老師的細致指導是我能夠順利完成、理解本次試驗的前提。

  感謝老師的指導!

  物理實驗報告 13

  一、實驗目的

  ①參與實驗操作過程,熟悉相關實驗儀器的使用,探究實驗操作和數據處理中的誤差問題,領會實驗中的設計思想,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②深入理解實驗原理,與高中物理知識相聯系,探討學生分組探究實驗的教學方法,提高師范技能。

  ③在與他人的交流討論中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實驗器材

  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測定:電壓表、電流表、電阻箱、1.5V干電池、開關、導線若干條。

  油膜法測分子直徑:油酸—水溶液、注射器、帶方格的塑料水盆、痱子粉。

  三、實驗原理

  (1)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測定

  1.安阻法

  連接好電路,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測出不同阻值時對應的電流表的示數,并記錄數據。設被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分別為E、r,設電流表的內阻RA可忽略,則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I(R+r)。處理數據時的方法有兩種:

  ①計算法

  在實驗過程中測得一組電流的值Ii和接入的電阻箱的阻值Ri。設其中兩組分別為R1、I1和R2、I2。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

  E=I1(R1+r)(1)E=I2(R2+r)(2)聯立(1)、(2)可得EI1I2(R1R2)I1R1I2R2r,I2I1I2I1將實驗得到的數據進行兩兩比較,取平均值。

  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I(R+r),將其轉化為1REr(3)I1根據實驗所得數據作出R曲線,如圖2所示,此直線的斜率為電源電動勢E,I對應縱軸截距的絕對值為電源的內阻r。

  2.伏阻法

  連接好電路,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測出不同阻值時對應的電壓表的示數,并記錄實驗數據。設被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分別為E、r,電壓表U的內阻RV可忽略,則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Rr)R處理數據時的方法有兩種:

  ①計算法在實驗過程中測得一組電壓的值Ui和接入的電阻箱的阻值Ri。設其中兩組分別為R1、U1和R2、U2。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3

  (2)油膜法測分子直徑

  對于物質分子大小的測量,利用現代技術,像離子顯微鏡或掃描隧道顯微鏡已經能觀察到物質表面的分子。但是,這畢竟離中學物理太遠,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這一學生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微觀物質模型,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一種方法,即用宏觀手段來研究微觀問題,因此指導學生做好這個實驗是十分有意義的。

  油酸分子式為C17H33COOH。是一種結構較為復雜的高分子。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C17H33是不飽和烴具有憎水性。另一部分是COOH對水有很強的親和力。被酒精稀釋過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時,油酸溶液會在水面上很快散開,其中酒精先溶于水,并很快揮發,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塊純油酸薄膜。

  要做好油膜法測分子直徑這個實驗,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兩個個主要問題。

  一、粉的厚度

  粉的厚度實驗中痱子粉的作用是界定油膜大小的邊界,痱子粉過厚,油膜不易擴散,使水面的痱子粉開裂,痱子粉太少,油膜邊界不清。因此如何將痱子粉均勻地撒在水面上是關鍵,在實驗的過程中輕敲裝有痱子粉的塑料瓶,在水盆里撒上均勻的、很薄的一層痱子粉,具體撒多薄的痱子粉才能成功要經過反復的試驗。

  二、點的滴法

  實驗時,拿到配好濃度的油酸溶液用注射器抽取一定的體積,然后一滴一滴地滴回瓶子中,訓練準確、均勻地滴點,并記下滴完這部分油酸溶液的滴數。接下來把一滴油酸溶液滴入撒好痱子粉的水面中央,因張力作用油酸立即向四面八方散開,在水中形成一個近似圓形的薄膜油膜,邊緣與痱子粉形成一個分界線。首先,在滴的過程中手的力道要與之前數滴數時相同,另外油滴下落點不能離液面太近也不能太遠,下滴點距水面約2至3cm左右為宜。

  四、實驗過程

  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測定:

  1、選用一只電阻箱、一只電流表按照安阻法原理圖連接好電路,電流表的量程選擇0.6A。閉合開關,改變電阻箱的阻值,記錄下不同阻值R對應的電流表的示數I。

  2、選用一只電阻箱、一只電壓表按照伏阻法原理圖連接好電路,電壓表的量程選擇3V。閉合開關,改變電阻箱的阻值,記錄下不同阻值R對應的電壓表的示數U。

  3、選用一只滑動變阻器、一只電壓表、一只電流表按照伏安法,分別采用內接法和外接法連接好電路,電流表的量程選擇0.6A,電壓表的量程選擇3V。閉合開關,滑動滑動變阻器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的阻值,記錄下不同阻值對應的電壓表的示數U和電流表的示數I。

  油膜法測分子直徑:

  1、用注射器吸取0.5ml1:1000的油酸酒精溶液,隨后一滴滴地滴回瓶中。數出0.5ml約108滴左右。每滴含油酸體積V為0.5ml/108×1/1000≈4.63×10-6ml

  2、在塑料水盆中倒入適量的水,約為容器的1/3,水面完全穩定后均勻的撒上痱子粉。

  3、等粉完全靜止后開始滴油酸溶液。下滴點距水面約2至3cm左右為宜。過幾分鐘后油酸薄膜的形狀趨于穩定。

  4、把玻璃板蓋在塑料盆上。用彩筆把油酸薄膜的形狀勾勒在玻璃板上。

  5、以超過半格算一格,沒超過半格舍去的方法,數出油酸薄膜所占的格數,根據每格面積為1cm2,進而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S。

  6、根據每一滴油酸的體積V,和薄膜的面積S即可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V/S,即油酸分子直徑的大小。

  物理實驗報告 14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實驗目的:

  觀察沸騰現象,找出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實驗器材:

  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溫度計、燒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紙板、水、秒表。

  實驗步驟:

  1、按上圖組裝器材。在燒杯中加入30ml的水。

  2、點燃酒精燈給水加熱。當水沸騰,即水溫接近90℃時,每隔0.5min在表格中記錄溫度計的示數T,記錄10次數據。

  3、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4、冷卻后再整理器材。

  5、以溫度T為橫坐標,時間t為縱坐標,在下圖中的方格紙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從而繪制成水沸騰時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像;

  6、整理、分析實驗數據及其圖像,歸納出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物理實驗報告 15

  實驗目的: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實驗原理:

  光的折射

  實驗器材:

  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光具座

  實驗步驟:

  1、按上圖組裝實驗裝置,將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調整到同一高度;

  2、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某刻度處,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

  3、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f<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

  4、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蠟燭的像,此時成虛像,應從光屏這側向透鏡里觀察蠟燭的像,觀察虛像的大小和正倒。

  物理實驗報告 16

  一、實驗目的

  (1)加深對弱電解質的解離平衡、同離子效應、鹽類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緩沖溶液的緩沖作用及配制。

  (2)掌握難溶電解質的多相離子平衡及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條件。

  二、實驗原理

  在弱電解質的解離平衡或難溶電解質的沉淀一溶解平衡體系中,加入與弱電解質或難溶

  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易溶強電解質,則平衡向左移動,產生使弱電解質的解離度或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度明顯降低的現象,叫做同離子效應。

  三、實驗用品(儀器、藥品)

  試管、藥匙、氨水、醋酸銨固體、酚酞。甲基橙、碘化鉛。碘化鉀。

  四、實驗內容及操作步驟

  (1)在小試管中加入1 cm3 0.l mol·dm-3 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劑,觀察溶液顏色。再加入少許NH4Ac晶體,振蕩使其溶解,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并進行解釋

  (2)自己設計一實驗,驗證同離子效應使HAc溶液中的H+濃度降低。

  (3)在試管中加入3滴PbI2飽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 KI溶液。觀察現象,解釋之。

  五、實驗現象及結論

  (l)在小試管中加入1 cm3 0.l mol·dm-3 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劑,觀察溶液顏色。再加入少許NH4Ac晶體,振蕩使其溶解,因同離子效應OH-濃度降低,堿性降低,紅色溶液顏色變淺或褪去。

  (2)自己設計一實驗,驗證同離子效應使HAc溶液中的H+濃度降低。在小試管中用滴管加入1毫升0.1摩爾/升醋酸水溶液和1滴甲基橙指示劑,因醋酸溶液呈酸性,使甲基橙溶液有無色變為紅色。再用藥匙向小試管中加入少許醋酸銨晶體,振蕩使其溶解,因同離子效應,氫離子濃度降低,酸性降低,橙紅色溶液顏色變為橙黃色或黃色。

  (3)在試管中加入3滴PbI2飽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 KI溶液。有黃色沉淀碘化鉛生成。

【物理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物理實驗報告格式10-02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06-04

物理實驗報告(精選11篇)06-16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的范文05-25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02-04

中學物理實驗報告06-10

初二物理實驗報告03-27

物理實驗報告(集合20篇)12-13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8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