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在當下社會,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水環境污染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XX區在歷史上是古云夢澤的一部分,形若“盆碟”。位于漢江、府河和涢河的下游,湖泊星羅棋布,水道溝渠縱橫。1957年圍墾前吞吐府河、涢河下瀉山洪和長江、漢水頂托倒灌之水。每年洪水泛濫時,除吳家山、柏泉等少數丘陵、崗地狹長地帶,其余一片汪 n洋澤國。圍墾后,垸內形成東湖和西湖兩個湖泊群,因而得名東西湖。經過水系改造,境內形成主要溝港73條,總長400余公里,大小湖泊62個,總面積為15.396平方公里。由于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需要,主要溝港封閉8條,湖泊僅存28個,總面積為14.13平方公里(21195畝),岸線長度約160,310米,100畝以上湖泊24個,100畝以下湖泊4個。河網湖泊蓄水總量約為4590萬立方(20.50m以下)。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圍墾建設,XX區湖泊功能由原有的蓄調洪水的生態服務徹底讓給了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們生產生活需求,逐漸轉向景觀服務、對人口密集區的生態調節和生態支撐功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我區水環境保護工作,20xx年投資3.3億元啟動東部片污水收集系統項目,20xx年12月,該項目基本建成,吳家山、金銀湖、金銀潭地區日產近10萬噸生活污水有了“歸宿”,將全部進入污水收集管網,流向漢西污水處理廠處理;20xx年我區投資建設的金銀湖濕地公園,被建設部批準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成為全國省會城市中首個“國家濕地公園”;20xx年啟動投資2.6億元,全面升級改造金銀湖地區的水環境,通過堵外源、削內源、連七湖、引江水、建濕地、造景觀等六大措施,構建具有自我循環功能、完整健康湖泊生態系統,重塑金銀湖水體生命力。區委書記晏蒲柳稱:“水是我區的最大優勢及資源,這些項目的建成,將有效的提升東西湖的湖泊水質!”
今年,我們根據區環保世紀行組委會《關于開展20xx年環保世紀活動的通知》(東環組【20xx】1號)文件精神,圍繞“讓湖泊休養生息”這個主題,對我區主要湖泊水環境狀況、污染原因進行了調查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我區主要湖泊水環境狀況和改善措施的建議,形成如下調查報告。
一、我區主要湖泊水環境狀況
XX區臨江倚河,水道溝渠交織,湖泊水塘棋布,曾經優于水,如今卻憂于水。20xx年7月份,我區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對東大湖、墨水湖等28個湖泊共30個點位進行了監測,共獲有效數據647個。全區28個湖泊(磨海因已干涸,無法采樣),全部未能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ⅲ類標準。主要污染物是化學需氧量、總磷、總氮和石油類。在監測的28個湖泊中,水質為ⅳ類的有1個,占3.7%;水質為ⅴ類的有10個,占37.0%;水質為劣ⅴ類的有16個,占59.3%。與20xx年同期相比,內黃龍港、墨水湖、杜公湖、么教湖、龍王溝、黃獅海、釜湖、泥達湖、瀟湘海等9個湖泊水質變差。外黃龍港、內牛欄湖、外牛欄湖、黃塘湖、楊四徑等5個湖泊水質好轉,其它湖泊水質無明顯變化。
我區金銀湖、杜公湖等水質均為劣五類,已不能滿足劃定的功能,即養殖、游泳、灌溉水體質量要求。和上年相比,我區河流和湖泊污染物超標因子數略有增加,水體主要污染物為總氮,來源于生活污染,水體的有機物污染仍很嚴重。
二、湖泊水體污染原因分析
隨著我區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湖泊數量減少,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分析產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污水收集處理率不高,水污染治理嚴重滯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從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數據分析,全區cod排放量為6620.13噸,其中生活污水cod為 4158.07噸,工業廢水cod為2462.06噸。生活污水與工業廢水cod排放量比率為63︰37。目前,全區主要排污口有40處,城鎮生活污水排放總量近6萬噸/d,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近20噸/天,還產生了大量的氨氮、總氮、總磷、石油類、糞大腸菌群等污染物。預計到20xx年底,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的目標將很難實現。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不足50%,因此仍有50%以上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溝渠湖泊,造成我區湖泊水體已從原來的三類降為劣五類水體;
(2)我區工業快速發展,特別是我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的食品行業,占全區工業生產總值的47%。根據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數據分析,全區重點工業源和一般工業源 763個,廢水排放總量為1420萬噸、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2462噸、氨氮排放總量為75噸、生化需氧量排放總量為372噸、石油類排放總量為5噸。工業廢水污染主要分布在食品行業。食品加工業用水量較大,相關水污染負荷占全區工業水污染的65.56%,對我區水環境影響最大。食品加工企業屬于物耗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業。在工業污染源中我區食品行業年排水量623.59萬噸,占全區的43%;cod排放量1614.06噸,占全區的66%。就是百分之百達標排放也不等于沒有污染,何況少數企業時有因污水治理設施發生故障或管理問題,造成廢水超標排放入湖而影響湖泊水質。
(3)農業面源污染。全區農藥、化肥使用量很大,氮肥施用量達到11415噸/年、磷肥使用量8187噸/年,氮肥利用率只有30%-45%,磷肥利用率為10%-25%,大量的氮和磷營養元素隨農田排水或雨水進入溝渠流入湖泊。我區20xx-2015年每年的農藥使用量分別為577噸、535噸、548噸、497噸和487噸,平均農藥強度為2.4公斤。農業灌溉用水量大(我區種植面積在2.2萬畝,畝用水量為1000~1200m3),畜牧和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壯大(全區畜禽養殖年產生固體排泄物約6.5萬噸,沖洗廢水及尿液約45萬噸),農業秸稈廢棄物和地膜的污染等等。
(4)我區溝港河湖及坡地水土流失日趨嚴重。湖底淤泥內富集的大量污染物質(緩慢釋放),也是耗竭湖泊自凈容量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因此,我區湖泊水環境是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所成。
三、湖泊水環境治理的具體措施
破解我區“優于水亦憂于水”的難題,維護湖泊水環境安全,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建立以水生態建設為重點,構建起水安全、水環境、水景觀、水文化、水經濟、水生態相互協調、有機促進的水生態系統是湖泊水環境治理的根本。為此,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議:
1、加快集中式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管理
關于水環境狀況調查報告關于水環境狀況調查報告
從數據分析,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是我區主要的水污染源,集中式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建設嚴重滯后,極大地影響了我區的投資環境。我區城鎮生活污水主要來自于吳家山和常青花園地區。為切實改變生活污水直接入湖污染水體,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再現東西湖“夢里水鄉”魅力,建議從源頭開始治理:
一是封閉入湖排污口,實行全面截污。我區入湖主要排污口有40多處,對入湖主要排污口,要全部封堵截污,否則湖泊水生態修復工程的成績將化為烏有。
二是我區東部片區污水收集管網在20xx年12月底已全部建成,但因XX市城投公司負責的三閘連通工程滯后,導致我區污水不能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因此應該盡快完成三閘污水主箱涵工程,并且督促相關部門完善污水收集系統的各項輔助工程,加快已納入收集范圍地區的支管網建設,提高我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
三是我區東部地區污水收集后將進入漢西污水處理廠處理,但是漢西污水處理廠第一期處理能力僅為40萬噸/日,目前在我區污水還未進入,僅處理漢口地區的污水就已在滿負荷運行,盡管武漢漢西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承諾每日處理我區污水9萬噸,但僅靠目前一期工程將難以容納我區污水。建議促請市政府盡快啟動漢西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擴大處理能力,從而能真正容納我區不斷增加的生活污水。
四是加快已規劃的其它污水處理廠及收集管網的建設。目前我區除東部片區污水收集系統建成外,其它已規劃的污水處理廠及收集管網均未啟動,包括高橋污水處理廠,已規劃多年至今仍未全面開工。現在許多重大項目,特別是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需要省、市環保部門審批的,省、市環保部門明確提出,如排放的污水(包括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不能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項目將不能通過審批。如此以來污水處理廠建設的滯后將極大影響我區的經濟發展。
五是推進農村地區生活污水處理。在集中收集管網覆蓋到的農村地區,要加快支管網與主管網的連通;對于零散分布的農村地區,結合農村家園行動計劃,逐步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或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爭取到20xx年我區農村地區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
2、繼續加強污染減排,大力削減水污染物排放總量
工業廢水污染治理,也是我區湖泊水環境保護的重點之一。對于我區工業主要污染物的'減排,要通過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多措并舉,確保工業主要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和逐年削減。
一是通過建設污染治理工程來消化總量。要進一步加強了對建設項目“三同時”的管理,凡是新建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要加大老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嚴格執行限批制度,本著前賬不了、后期不批的嚴厲措施,切實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二是對原有污染治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我區許多企業在多年發展過程中,原有的污染治理設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生產規模的需要,因此必須進行升級改造。如一直以來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佳寶糖業,去年在區政府、市區環保局的共同監管下,該公司停止了生產,并重新投資1000萬元,對原有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目前日處理5000噸的污水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經過試運行和監測,達到穩定達標排放。
三是合理分配總量,通過頒發排污許可證來約束污染總量。通過排污申報登記,發放排污許可證,實現對污染物總量的監管。各排污單位必須嚴格按排污許可證上的總量控制指標來進行排污,禁止無證排污、超總量排污。對逾期未完成削減任務以及超出《排污許可證》規定排放總量的企業,依據法律法規嚴肅處罰。
四是通過結構減排,依靠淘汰落后產能來騰出總量。進一步加大對落后生產工藝和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將污染嚴重、產能落后、群眾反復投訴的小煉油、小冶煉、小電鍍等予以關停。
五是加大環境監察力度,保障減排成果。進一步加大對設施運行監管力度,采取白天檢查、夜間抽查的方式,對區內的污染處理設施進行經常性的抽查,對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要求其立即整改。著力提高環保執法科技水平,充分發揮在線監控設施的作用,使環境監管成為“千里眼”和“順風耳”,不斷提高環境監管效率。
3、提高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根據農業面源污染的產生根源,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從兩個大的方面入手:一是減少源頭污染量,即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量,合理科學處理養殖場畜禽糞便及有效控制其他有機或無機污染物,擬建的大型奶牛養殖場必須有效解決污染源。二是減少湖泊流域污水流入量,即減少地表徑流和地下滲漏量,減少農田排水、進行流域水土保持和其他生態治理。
一是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根據國家環保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試行)》和《XX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試點工作方案》(武政辦【20xx】139號文件),20xx年以前,在全區范圍內建立比較完善和有效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切實扭轉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改變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狀況,推動全區農村進入經濟與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時期。
二是大力推廣農業減量化生產技術。促進農業清潔生產,清水養殖。在調整農業結構的同時,種植業重點推廣農業“九節一減”、“三高三省”生產技術,養殖業重點推廣健康復養殖技術,降低農業投入品使用強度,減少污染物排放量。
三是適當控制畜禽養殖規模和發展速度。我區四環線(外環線)以內禁止畜禽規模養殖發展,原有企業應該盡快遷移。同時要加快開展畜禽糞便無害化綜合治理,實現畜禽養殖小區糞污治理與發展生態產業、循環農業相結合。
四是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機構。根據相關文件精神要求,整合力量,成立農村生態環保站,開展全區農業生態環境調查,依法開展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4、大力實施一系列湖泊治理工程
一是實施清水入湖工程。要對湖邊排污口進行認真調查摸底,要求各相關街道、辦事處、園區制定排污口截污方案,最終實現入湖排污口全部截斷。在此基礎上,科學調度清水入湖,使湖泊水質穩步提高。
二是加快實施金銀湖生態整治與修復工程。通過徹底阻斷污水入湖;削減湖床污染源;連通七湖;引漢江水入湖;建造濕地系統;造植物浮床,恢復水生植被等六大措施,構建具有自我循環功能的完整、健康的湖泊生態系統,重塑金銀湖水體生命力。
三是實施動態水網建設工程。將金銀湖等七大湖連通,保持七大湖泊水體流通,增加水體流動性,提高水體自凈能力,同時有利于湖泊水環境旅游資源的開發,有利于湖泊調蓄滯洪功能的增強,力爭使湖泊水質由劣5類上升為4類以上。
四是實施金銀潭、杜公湖、巨龍湖、月牙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金銀潭西部、巨龍湖、月牙湖淤泥深達1.5米,需要生態清淤,重點湖岸,要進行生態護坡。同時,大力推行退漁還湖、退田還湖政策,給漁民以補貼,讓他們能夠“洗腳上岸”。
五是推進水鄉旅游城項目建設。實踐證明:湖泊公園化管理是湖泊保護的有效手段。在徑河西湖附近,建設一座集旅游、休閑、娛樂、會展、經典社區于一體的荊楚水鄉旅游城。該項目的建設,在保持并發揮徑河西湖水體景觀的基礎上,將有效保護和提升湖泊水環境質量。
5、制定湖泊保護規劃,建立湖泊保護長效管理機制
針對我區湖泊水環境問題,要切實科學做好湖泊保護規劃。將湖泊保護和水環境治理納入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在財政預算中安排湖泊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專項資金。要以全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為核心,以水污染治理、湖泊、河道水環境整治為重點,從清淤整治、退田還湖、水體連通、水體景觀工程建設、水岸生態修復、水環境保護戰略等方面,加大治污力度,不斷提高水環境質量,把水環境優勢轉為我區投資優勢和經濟發展優勢。整合全區多部門“涉水”專項規劃,共同促進我區湖泊水環境的綜合治理。
要加強領導,成立湖泊保護和水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專班,堅持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的湖泊保護和水環境污染治理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度,貫徹落實“誰污染、誰治理、誰負責”的責任追究機制。
圍繞湖泊保護規劃,我們要以國家生態示范區和“生態東西湖”的標準,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堅持“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綜合利用”的原則,強化對區內主要河湖的水質的監測監管,及時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水環境的的惡化。積極探索“市場運作型、財政撥款補助型”的河道水網湖泊保潔和監控模式,建設一支“高效、專業、保障有力”的保潔清障隊伍和監管隊伍,積極加強河湖溝渠清障巡查,密切水質變化,防范湖泊水體水質變化應急處理,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還水面以潔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湖泊保護長效管理機制。
“湖泊是地球媽媽明亮的眼睛”。XX市市長阮成發在多次重要會議上大聲疾呼:“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湖泊!”我區湖泊眾多,分布范圍廣,湖泊岸線長,區政府部門在加大打擊填湖、毀湖處罰力度的同時,要研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更多愛湖人士加入到湖泊保護的工作中來。“重疾需用猛藥,亂象需用重典”,只有加大處罰力度,才能有效制止非法填湖毀湖行為。只有全民愛湖、護湖,我區的湖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護。
我區湖泊保護和治理的總體形勢正在好轉。隨著政府和群眾的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為湖泊的治理和發展提供了條件,通過開展環保世紀行活動,借助新聞媒體的監督,加大公眾宣傳,增強全民環保意識,動員全區所用力量,保護和珍惜我區的湖泊水環境,XX區--這片湖鄉展現更加迷人的魅力和風采!
【水環境污染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河污染調查報告01-29
水資源污染調查報告01-13
成都大氣污染調查報告04-07
水污染調查報告_850字01-26
河流環境污染調查報告01-21
關于水污染的調查報告12-22
中國土壤污染調查報告04-07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15篇02-07
物理 噪聲污染 問卷調查報告04-07
關于昆明水污染的調查報告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