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化民生事業調研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化民生事業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目前農民工的醫保狀況:
1、是農民工參保意識不強。由于農民工特點是流動性強,打工的地點不固定,加之他們當中的多數人比較年輕,而且身體健壯,因此,他們往往只顧眼前,不看長遠。
2、是農民工工資待遇偏低。出來打工的農民由于文化素質不高,又缺乏應有的專業技能,多數只能從事城里人不愛干,又臟又累的簡單勞動,收入較低。在工資不高的情況下,他們首先考慮的是一家老小的生存問題。
3、是農民工缺乏參保知識。農民工基本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他們多數只顧掙錢,不關心政治,也沒有學習的習慣和條件,思想保守閉塞,至于什么叫醫療保險?醫保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好處?怎樣才能參加醫療保險?他們多數都不了解。
4、是農民工參保起步較晚。即使有些農民工有了參保欲望,但隨著全國農民工醫療保險的逐步展開,我市20xx年才啟動農民工醫保工程。至于參保程序和途徑好多農民工不熟悉,他們對繳費數額也覺得缺乏承受能力,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農民工醫保的制約因素:
1、是農民工醫療保險政策不到位。當前,農民工醫療保險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種保障制度中間的斷層。在城鄉醫療保障制度快速穩步發展的同時,農民工的醫療保障出現了政策空缺,農民工的醫療保險游離于三個險種,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
2、是農民工醫保參保資格不確定。長期以來,由于片面強調醫療保險參保資格與戶籍和就業狀態一致,導致大量農民工被排斥在醫保之外。
3、是對農民工醫保不夠重視。就目前情況看,農民工的醫療保險從上到下并沒有明確的說法,也沒有形成規模。
4、是現行醫保體系不完善。近年來,不少地方開始嘗試將農民工醫療保障就地納入城市社保范圍,但各地政策均不相同,無法滿足農民工流動性的需求,社會保險基金區域統籌與農民工跨省流動存在尖銳矛盾。
三、農民工的醫療保障對策:
1、要加強宣傳教育。首先必須讓農民工懂得醫療保險知識,知道醫療保險對個人和社會的益處。為此,還要加大社區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廣告、畫廊、廣播、電視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并安排專人深入工地,利用農民工休息時間發宣傳材料,講解有關問題,針對農民工思想實際做好宣傳動員工作,讓農民工深切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政治責任。而且通過宣傳活動,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參保和督促氛圍,推動農民工醫療保險工作的深入開展。
2、要完善政策法規。要想將大量的農民工納入醫療保險范圍,首先必須想辦法改善他們的經濟條件,通過政策法規解決農民工工資過低問題,加大執法查處力度,保證農民工的勞動權益不受侵犯。同時,要加強農民工醫療保險政策和法規的研究,從農民工作為弱勢群體的角度出發,制定和完善符合農民工實際的參保政策和法規,給農民工更多的關注和福利,為農民工參保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證。
3、要區別不同情況。作為保障對象的農民工,規模巨大且構成復雜,鑒于農民工身份和職業的特殊性,農民工的醫療保險可以分為不同種類,采取不同模式。可以參照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如城鎮社會醫療保險納入模式;農村醫療保險納入模式和城鄉醫療保險一體化納入模式。也可以根據我市實際有所創新。
【優化民生事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民生銀行調研報告01-14
鄉鎮民生問題的調研報告04-14
優化學校硬件 調研報告04-07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調研報告范文(精選7篇)06-28
當前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問題調研報告01-25
民生工程情況報告08-09
環境優化報告03-03
優化營商環境調研企業簡報(精選5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