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支一扶個人事跡材料(通用12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大家知道事跡材料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支一扶個人事跡材料精華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支一扶個人事跡材料精華篇1
xx,女,河南油田人,20xx-20xx年就讀于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法學專業,畢業時參加了上海市“三支一扶”計劃,在浦東區三林鎮司法所擔任調解員,期滿后通過事業編制考試進入知識產權中心任職。
回憶師大:珍藏在記憶中最曼妙的風景
人家都說學法律的女生總是一本正經,呆板嚴肅,而張宋洋卻幽默風趣,令人不自覺就拉近了與她的距離。談及當初填報法律專業的原因時,她笑稱自己最愛看香港TVB電視劇和《今日說法》等法律節目,與法律的緣分也許就在那時悄悄結下。“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張宋洋熱愛專業,在校期間曾獲獎學金。
她說,學習法律不能光靠死記硬背,應注重理解,同時要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仔細閱讀老師推薦的書籍。時至今日,她仍然記得系主任徐繼強說:“法律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更新變化的,學習法律不是簡單地記憶繁瑣的法律條文,而是學習法律人的思維方式。”
這句話鞭策著她在工作、生活中以法律人的思維來發現問題,看待事物。
張宋洋在師大的美好回憶不只有學習,上海世博會志愿服務經歷讓她十分難忘。大二的那個夏天,經過學校的選拔,張宋洋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小白菜,負責在碼頭進行人員引導和游客咨詢。當時她住在奉賢校區,早起晚歸,服務過程中日曬雨淋,但張宋洋卻覺得收獲滿滿,她很高興能夠親身經歷這樣一場盛會,而且通過志愿服務,鍛煉了自己待人接物的能力,從內心深入更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也更愿意為他人提供服務。
職業生涯:從青澀到成熟的一場蛻變
張宋洋的職業開端源于國家開展的“三支一扶”計劃。
回憶起報名參加“三支一扶”的過程,她說起初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從對“三支一扶”一無所知,到參加宣講會和培訓班,繼而成功進入浦東區三林鎮司法所擔任調解員,她在誤打誤撞中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剛到司法所時,張宋洋很青澀。有一次,她負責打印調解協議書,遞交時才發現協議書里有空白頁。當時的羞愧,轉化為反思的動力,張宋洋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哪怕一個細節,都要認真對待。正是一點一滴在實踐中打磨洗禮,張宋洋一步步成長蛻變,在職場綻放光彩。她申報的課題《浦東新區三林鎮人民調解組織現狀調研報告》榮獲上海市“支扶學子看農村”系列調研項目一等獎,她被評為上海市優秀“三支一扶”大學生。6月“三支一扶”期滿,張宋洋順利通過事業編制考試面試,進入浦東新區知識產權中心任職。
基層感受:“最接地氣”的`鍛煉
關于在基層工作的感受,張宋洋首先提到的是“瑣碎”。雖然自己法律專業畢業,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時候遇到當事人矛盾激烈,調解工作難以進行,單位里一位返聘的老師很有技巧,他將當事人分別安排在兩個房間分開接待,先拉近距離,對他們表示理解接納,再跟他們講道理說法律。
張宋洋說,這種實用技巧是書本上學不到的,需要在工作中留心向前輩學習,而且在基層工作,把握好心態,掌握好與群眾的溝通技巧顯得尤為重要。
老百姓們前來咨詢的往往都是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法律問題,張宋洋工作之余,自主學習,她對老百姓最關切的動遷、財產分割、婚前公證、繼承權等問題都能結合最新政策,進行分析與解答。
寄語后學:珍惜時間,不負年華
采訪的最后,張宋洋送上深切的寄語:“希望學弟學妹們,充分利用四年光陰,多看自己感興趣的書,多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有時間多出去旅游增長閱歷,不要過度將時間浪費在手機和電腦上!”在加入學生組織方面,她建議學弟學妹們選擇與專業相關或自己感興趣的組織加入,比如她當時參加了學院學生會編輯部,這對她日后寫材料、編簡報很有幫助。
莎士比亞說:“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
年輕的學子們,趁著我們最好的年紀,把握當下,活在當下,用盡全身的氣去迎接明日的曙光!最后,祝愿張宋洋的職業生涯越來越美好!
三支一扶個人事跡材料精華篇2
xx從小就有一個“教師夢”。為了圓夢,20xx年從渤海大學英語專業畢業,丁陽就通過“三支一扶”考試,來到長興島經濟區新港小學支教。如今,兩年服務期早就過去,而熱愛教學和孩子的丁陽,又選擇繼續留校任教,成為一名頻頻拿教學獎的英語教師。
四年前,開學前一天,丁陽接到要擔任班主任的通知還很雀躍,但來到教室一看,卻有點傻眼了??被灰塵遮得嚴嚴實實的黑板和窗戶、長著綠毛的講桌,空空蕩蕩,一套課桌都沒有。丁陽挽起袖子,從隔壁班搬來整整五十套桌椅,擦桌子,擦黑板,擦窗戶,掃地,拖地,然后再一個班一個班地搜羅粉筆……大汗淋漓,但丁陽甘之如飴。
“上課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丁陽總是這樣說自己。“三支一扶”服務期間,丁陽簡直成了“全能選手”,英語專業畢業的她,不僅教英語,就連語文、數學、品德、科學、音樂,她都承包了。在20xx年“送課下鄉”活動中,丁陽根據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課程標準,代表學校上了一節品德公開課,這節課得到了大連教研員的好評。
因為心系學生、熱愛講臺,丁陽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優秀班級,43名學生全部成為少先隊員。“三支一扶”服務期間,丁陽還多次代表學校教授英語學科的觀摩課和教研課,其執教的He livedinNew York一課在長興島經濟區“萌芽杯”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并代表學校參加轄區組織的“一課一名師,一師一優課”活動。在20xx年全國“三支一扶”大學生征文比賽活動中,丁陽的文章《在基層播種希望??我的支教生活》獲得全國三等獎。同年,丁陽還被評為遼寧省優秀“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并在表彰大會上作為大連市優秀代表發言。
兩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暫的、忙碌的、充實的。丁陽感謝“三支一扶”計劃給她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雖然很累,但是我感覺很幸福”,這句話丁陽不知道重復了多少遍。開學打開一本新書,回來是寫滿標記的舊書,一本書翻完了,一學期就過去了。一年一年,帶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丁陽很幸福。
三支一扶個人事跡材料精華篇3
20xx年,xx通過層層選拔加入大連市“三支一扶”大學生隊伍,成為花園口經濟區明陽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的一員。兩年來,她用腳底板丈量著腳下的黑土地,在最基層的農村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能量。
去年10月,轄區執法大隊組織農作物實驗品種觀摩拉練會,在這一個月時間里,姚寶巖每天起早貪黑為拉練會做準備。從制作豎立在田間地頭的50多個品種展示牌,到準備30多份會議宣傳材料,那一個月,她簡直比最勤勞的小蜜蜂還忙。展示牌制作要求精確、簡潔,姚寶巖每天都要頂著大太陽到試驗田反復核對,以確保農作物品種與展示牌對應一致。在姚寶巖的協助下,各農資商戶對每個品種都有了詳細了解,為下年春耕品種做好了準備,試驗田的.農作物實驗品種拉練會也取得了圓滿成功,秋天,試驗田的農作物成熟了,需要收割、計量、調查統計各種品種成熟結果率的實驗數據。農民老話說“三春不如一秋忙”,秋收期間,姚寶巖每天都會戴上大草帽,穿著水鞋,頂著秋高氣爽的大日頭,跟同事們一起去試驗田采集數據。水稻田又濕又軟,一腳踩進去,泥土能沒到大半個小腿。姚寶巖就這樣挽起褲腳,深一腳淺一腳地用腳底板丈量著農村的土地,完成了30多畝玉米、水稻、花生和大豆試驗田的調查數據采集工作。
為了將花生品種試驗田數據統計調查工作做精、做細,姚寶巖從花生的收獲到分撥、從計算產量到統計數據,每個指標都認真記錄,并上報給市農委種子管理站。如今,姚寶巖提供的統計數據,已經成為今年花園口經濟區農作物新品種推廣的有力參考指標。
曾經白皙的臉,黑了;曾經粉嫩的手,粗糙了。兩年“三支一扶”生涯,兩年田間地頭勞作,已經讓女大學生姚寶巖蛻變成了“女漢子”。但,她的笑,那么燦爛,就像豐收時節最耀眼的麥浪,為農村基層建設注入著新鮮活力。
【三支一扶個人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三支一扶先進事跡材料07-09
三支一扶個人總結簡短06-25
三支一扶個人總結(精選18篇)09-12
2022年三支一扶個人總結01-12
三支一扶支教個人總結03-29
三支一扶個人工作總結11-10
三支一扶個人總結怎么寫優秀03-20
三支一扶個人工作總結05-22
三支一扶個人總結范文(精選18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