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推薦】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跡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跡材料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事跡材料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
xxx志不僅是工作在市政工程養護維修一線的一名普通職工,也是一名轉業軍人,還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更是這次疫情防控一線的一名志愿者。在這場戰“疫”中,他不做袖手旁觀者,主動請戰,值守居民社區,無懼風雨、不畏寒霜,用他的執著與溫情、責任與擔當,日夜陪伴社區居民,為他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xxx志在應急工作中有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較強的工作能力,面對疫情,他大“疫”凜然、臨危受命,以自身應對突發事件和緊急任務的豐富經驗,先后完成了緊急支援雁園路小學和雁灘家園核酸檢測點的重點保障任務,任務完成后,又在第一時間下沉到就近社區,繼續投入到防疫志愿工作中。
10月27日,按照所里安排,xxx志又到拱星墩街道東崗東路社區飛天家園B區做志愿服務。飛天家園小區情況相當復雜,樓宇較多,有近千戶居民。在卡點值守時,他認真、耐心、細致地做好進出人員的證件查驗、信息登記、體溫測量、快遞消殺等工作。同時,積極向出入小區的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政策,主動幫助年齡較大人員進行掃碼登記,替不愿拿筆寫字人員登記信息,攔阻不主動出示健康碼居民外出,處理居民無理由不聽勸阻強行闖卡等突發情況。
由于每天在此值守,附近的一些居民也對他逐漸熟悉了,有時會將買的蔬菜、食品等物品放心地放到他那里,然后讓家人過去取。疫情拉開了人與人的間隔,卻也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社區群眾對他的這份信任,就是對他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支持。
為了做好防疫和值守工作,檢測點成了他第二個“家”,刺骨的寒風奈何不了他的決心,冰冷的雨水無法磨滅他鐵一般的斗志,無論白天黑夜還是風吹雨打,在因帶狀皰疹引起神經痛需要輸液的幾天里,他擔負下沉的社區防疫工作并沒有受到影響,用頑強的毅力繼續按照排班一如既往的堅守著小區與疫情做斗爭,守護著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關鍵時刻,他敢為人先,無私奉獻,在此次防疫工作中,生動詮釋了一名志愿者的初心和使命,切實踐行著自己的入黨決心。
身邊的人問xxx志,別人都是在家里待著,就怕不小心感染病毒,你這樣到處跑不怕嗎?他面帶微笑而堅定地說:“全市有那么多醫生、護士奮戰在救死扶傷的一線,還有那么多默默無聞的志愿者奮不顧身地工作在一線。我怕什么,我曾經是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呢,雖然退伍多年,但是退伍不褪色!”
xxx志每天都要參與長時間志愿工作,最多的一天從早上5點多工作到了晚上的10點多,值守結束回到家里,腿腳都是麻木的。完成了一天的志愿任務,雖然人已經精疲力盡,但是他心中有一個‘疫情不退、我們不回’的信念,有一股社區居民關心和支持的暖流在心中回蕩。他堅信,只要大家眾志成城,同心抗疫,就一定會堅持到疫情結束,勝利的到來。
社區干部談到他時都說:“xxx志是一名非常積極的志愿者,在抗疫防控工作中很有責任感,又吃得了苦,幾乎是白天黑夜都在檢測點上,輪班后也是早上7點就到,晚上12點才離開。工作中很有方法,安排妥當也很講原則,工作很有成效,贏得了廣大居民的高度肯定和好評,大家都積極地給xxx點贊。”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2
趙xx,xx縣疾控中心標本采送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作為一名疾控老兵的趙xx與17年前曾在“抗擊非典”疫情中共同奮戰的三名戰友再次組隊,逆行而上,直面病毒,承擔起了標本的采集與運送工作。
標本的采集工作,標本采集者要直接面對病人進行鼻咽拭子、血液標本的采集,危險性可想而知,這不僅僅是考驗一個采樣人員的心理素質,而且是對采樣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考驗。
作為中級檢驗師的她,善于總結工作經驗,鉆研業務,為防止遺漏傳染源,怎樣才能采集到有效標本,她能做到親身實驗,感受患者的感受;每次采樣回來她總要坐下來和戰友們一起討論采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生物安全中自我防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她總說通過這次的實戰讓她積累到很多實際可行、有用的`經驗和知識。
標本的運送任務屬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管理范圍,危險性極高,對運送標本的工作人員有嚴格的專業要求,每一步流程都需要嚴格執行,因為面對的是病毒,容不得絲毫馬虎,她憑借出色的工作經驗和過人膽識,義不容辭肩負起這項艱巨的任務,只希望通過努力奮斗為xx全縣人民的健康鑄起一道防護墻。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3
就讀于洛陽師范學院的xxx,懷著從向黨員父親看齊的心態,2021暑期加入了華龍區晨曦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從按部就班的完成既定任務到如今成長為華龍區“晨曦”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勝利辦分隊副隊長,xxx同學的成長歷程值得每一位“晨曦”志愿者學習。
2022年1月,面對疫情重襲,xxx同學深知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居家隔離結束她立即回歸到“晨曦”抗疫一線,不僅鼓勵了同樣身為大學生的弟弟加入了隊伍,還發動多名身邊同學加入其中。作為隊內的宣傳員,她每天都收集并查看隊內最新的志愿者資料,時刻關注手機消息并及時傳達上級組織下達的通知。同時,她還根據所收集的材料,運用熟練的技術制作宣傳文章。自寒假加入勝利辦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以來,她發表的六篇文章閱讀量已達6052人次。
xxx以筆為刃,成為勝利辦抗疫戰場的宣傳戰線的中堅力量,讓更多人看到一大批年輕且熱情的“晨曦”志愿者,讓更多人了解華龍區“晨曦”這支激昂且組織力強的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4
作為xx鎮團委書記、基層工作人員中的青年,面對此次疫情,小孫同志義不容辭,在接到上級通知后,他第一時間趕到鎮政府,和其余9名同事一起趕赴腰站支援。他與同事徹夜堅守在疫情最嚴重的xx村路口,期間勸返多名想要出村和在村內溜達的村民,阻斷疫情的再次傳播。
作為青年志愿者的他主動加入防疫第一線,帶領本組成員協助完成4個村莊770人次的第一次全員核酸檢測。次日,對接衛生院醫護人員,連同團隊成員奮斗到凌晨兩點,完成了夏寨片28名次密接和同時空伴隨人員的核酸采樣工作。
接連四個日夜,他與本組成員協助完成了8個村莊2000余人的第二次全員核酸檢測以及紅運花園、南城社區25戶50余人次的上門核酸檢測。
作為一名團干部,該同志團結帶領團員青年,攜手共筑疫情防控屏障,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盡管工作繁瑣復雜,但他堅信點滴之舉終能匯聚成抗擊疫情的“洪荒之力”。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5
“一輩人有一輩人要去做的事,生在這個年代,你就要擔負起這個年代的責任,更何況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你要做到的就是無愧于這個社會,無愧于患者,無愧于自己的職業,更要無愧于心。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這是我臨出發前,爸媽對我的叮囑,直到我來到梅河口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支援已經十幾天了,這些話還在我腦海中縈繞著。
參加抗疫支援之前,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男護士,剛剛參加工作兩年的我,是科里年紀最小的,每日在病房里忙忙碌碌,核對醫囑、打針、換藥,與其他療區護士唯一不同的,是我所在的療區是I期臨床研究病房,每天護理的都是接受新藥治療的腫瘤病人,因為對護士的要求更高,所以我們都格外認真、特別嚴謹、執行力超強。
來到梅河口支援后,我要求自己不僅要保持平常的工作狀態,而且要更加認真,因為我知道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剛開始,領隊安排我在病房接收患者,可能是看到我比較認真,又把我調整到更加重要的崗位——作為逆行者對環境進行消殺。這個崗位的重要性在于它肩負著所有隊員乃至整個療區的安全,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清理打包脫區的廢棄防護物資,還要做好環境的消殺工作,也會負責消殺患者的隨身物品,是保證無感染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是身處污染區,所以被稱為“逆行消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白色的防護服就是我的作戰服,消殺設備就是我最有力的武器,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角落。逆行消殺一次的時間至少要1個多小時,加上環境封閉,身穿防護服,又悶又難受,身上出的汗水都被防護服牢牢鎖在里面,每次工作后都是大汗淋漓、渾身濕透。但為了讓隊員們安全、放心地在脫區卸下繁瑣的防護物品,為了保證患者的貼身物品沒有病毒污染安全返家,一切的付出與汗水都是值得的!
作為眾多奮戰在抗疫一線千千萬萬醫護人員中最普通的一員,我是自豪的,無論何時,只要家國有難,我一定會再次挺身而出,無畏前行。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6
小霞同志,女,1984年5月出生,群眾,大專學歷。現任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銅興街道梵凈山社區居委委員。2017年1月參加工作,一直擔任該職務。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20xx年1月24日晚(除夕),小霞同志接到社區工作群消息“因疫情情況緊急,請社區兩委所有成員立即回到社區上班”后,小霞同志義無反顧地沖上了疫情防控第一線。然而此時的小霞同志,已是一位懷孕四個月的孕婦。
從那天開始一直到在她分娩之日的前幾天,她一直奮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并沒有因自己孕婦的身份而要求區別對待。在疫情防控剛開始時,她和同事們挨家挨戶地入戶進行外地回銅人員排查登記并宣傳疫情防控方法,面對很多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她都耐心地解釋政策和為居民們做思想工作。設置卡點執勤后,考慮到她孕婦的身份不能久坐,社區并沒有為她安排工作,然而小霞自己主動請纓去做抗疫后勤保障工作,為在卡點上日夜執勤的抗疫戰士們送飯送水。有些卡點缺乏物資,她積極與辦事處對接,并主動開車到辦事處領取后又送到卡點上。卡點上登記表沒有了,她又開車到辦公室打印好,送到需要的卡點。社區共設置有19個卡點,給每個卡點輪流送餐一次下來起碼兩個小時,小霞同志就這樣每天從早上8點30分開始開著車在轄區內來回穿梭,直到下午6—7點每個卡點的戰士們都吃上熱氣騰騰的盒飯后才回家。都說懷孕的孕婦是大熊貓,但是她一直和前線抗疫戰士并肩作戰,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孕婦的身份而懈怠,反而打起更多精神投入抗疫工作中。有人曾問小霞為什么在懷孕的時候不好好休養身體反而這么努力的工作,小霞回答說“看到同事們都這么辛苦的工作,如果我就這么休息著我心里會感到不安”。
有段時間小霞孕吐反應嚴重,但卡點上人員緊張,很多同事都是連軸轉,甚至剛值完夜班后第二天又要值白班,為了讓值班的同事休息得更好,她沒有請假,而是強忍著不適把東西送到需要的同事手中。小霞同志還主動幫同事承擔在電腦上錄入數據的工作,孕婦不能久坐,而她卻為了疫情防控的任務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讓被她幫助過的同事們十分感動。
小霞同志就是這樣一個熱愛社區工作、敢于擔當的社區工作人員,她平時工作中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疫情防控這種特殊時期更是如此,不因自己特殊情況而講特殊,從1月開始到6月份生產的這5個多月的時間里克服懷孕帶來的各種不適,堅持投入工作,團結同事。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如今疫情防控的工作暫時緩和下來了,但她在疫情防控期間所表現出的舍己為人、敬業愛崗的精神,讓群眾們看到了一個社區居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小霞同志為疫情防控所付出的努力,也讓身邊同事們對這個帶著身孕堅持工作的女同志感到由衷地敬佩,小霞同志身上的堅韌品質與不畏苦不怕難的光輝形象,也一直鼓舞著身邊的人們。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7
今年的春節,是一個特殊的春節,在這個最重要的日子里遇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場抗戰肺炎的激烈“戰爭”由此開始了。
我們身邊的每一人都為這次疫情擔心受怕,我從電視上看到那些白衣天使叔叔阿姨們24小時都在等待命令,只要上級一發話,您們就義不容辭的去醫院和病毒做斗爭,在您們眼里,沒有白天和黑夜,困了,您們就趴在桌子上或睡在地板上瞇一小會。您們沒有好好的吃上一頓飽飯,餓了,您們就吃方便面。由于醫療物資缺少,為了避免浪費,您們害怕耽誤太多的時間去救治病人,您們一天才上一次廁所,有的甚至還穿上了紙尿褲。這種純結、高尚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解放軍叔叔的支援工作也很幸苦。為了不讓各災區的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供應不足,您們成立了物資運輸隊,將這些物資送到了各個郊區,運輸物資有時候來回就要半天的時間,您們在車子上沒有食物,就隨便找點吃的填飽肚子,生怕錯過一分一秒。到達運送點后,您們還要將那些一堆堆的物資一箱一箱地搬下來,就算累得滿頭大汗,您們也不休息。
在這場疫情戰斗中,有許多報名參加的自愿者們,冒著不怕被感染的風險也沖在了最前面。有的負責來回車輛的登記、有的負責各區域的消毒、還有的負責各醫院的后勤工作等等。您們的這種愛讓我覺得很溫?
這場疫情中,我們的老師也非常擔心我們的安危。您每天不定時在群里面發預防冠狀病毒的消息,讓我們每天在班級群里面報平安,您才放心。還有環衛工人,一大早就會看到您們忙碌的背影......
感謝您們為這次抗戰疫情沖在了最前面,我希望您們保護我們的同時也要照顧好您們自已的身體,因為有您們,我相信這場疫情馬上就會結束,我們又可以像以前那樣快快樂樂地上學、放學。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8
我們來認識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人民醫院的一位呼吸內科醫生——張恩莉,疫情暴發后,她第一時間跟隨貴州省援鄂醫療隊進駐鄂州開展救治。她說,疫情面前,每一位醫生都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
在鄂州市中心醫院,四歲的小敏和媽媽已經在這里住了一個多月。年前,她們一家六口從廣東回到鄂州老家過年,不幸全部感染新冠肺炎。剛來時,小敏病情較重而且不愿吃藥,治療過程也不太配合。
針對小敏的情況,張恩莉和醫療組商議,及時調整用藥劑量和品種,還給小敏買了小畫筆和紙張,讓孩子畫畫,幫助她放松心情。在她和隊友們的細心呵護下,小敏逐漸配合治療,現在她和媽媽都已痊愈,等待出院。
作為第一批貴州省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從2月1日進駐鄂州市中心醫院,張恩莉和戰友們已經奮戰了一個多月,作為呼吸內科的主治醫生,查房、診斷、調整治療方案,高峰期時,她每天要負責40多個病人。
2017年,張恩莉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時,曾跟隨鐘南山院士學習。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看著自己昔日的老師、同事不斷沖上前線,張恩莉也早就做好了出征的準備。
看到新冠肺炎中醫治療方案中提到了薏仁米,并不富裕的`黔西南州特意捐贈了10噸薏仁米讓醫療隊員們帶去湖北。截至目前,貴州省支援鄂州醫療隊共治愈患者766例。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9
在這個冬天,我們的生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傳統的常規,過年出門訪友的事情今年也沒有了,公路上以前的喧鬧變成了現在的冷冷清清。聽,誰的聲音?她,又是誰?
高xx,龍田鎮黨委委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高xx勇挑重擔,身先士卒,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深入防控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從年初二至今沒有休息一天,早出晚歸,用義無反顧詮釋基層逆行者。
作為駐村領導,為給群眾做好示范,高xx帶頭入戶開展宣傳工作,積極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要求,以接地氣的宣傳方式確保疫情防控真正入耳入腦入心,打好人民群眾的預防針,發動群眾開展群防群控,傳遞防疫最強音。
耐心勸導感化人心。2月7日下午,在麗溪村龍田中心小學側防疫檢測卡點,突遇一男子拒不配合檢測工作還謾罵、威脅工作人員。面對對方的謾罵,以及隨時可能被誤傷的情況下,高xx依舊主動向前,不退縮,不畏懼,柔中帶剛,耐心勸導,經過與民警一同解釋與勸告,該男子最終意識到自己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拒不配合工作人員和強行沖卡的行為后悔不已。
愛崗敬業振奮人心。作為分管財政、民政等工作的領導,處理好日常分管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戰疫一線,在這個本應萬家團圓的時候,面對疫情的洶涌來襲,她把對家人的思念和牽掛默默藏在心底,每天起早貪黑,舍小家顧大家,她用她的行動告訴家人,她不僅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更是勇往無前的巾幗戰士。
當我們被黑暗籠罩時,總有人愿意變成光,而她,就是我們黑暗生活中的其中一束光,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高xx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展現了疫情戰斗中一名巾幗逆行者的風采!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0
鄭xx投身xx公安大家庭以來,扎根基層派出所,誓要用實際行動踐行xx公安精神。20xx年十月,鄭xx由派出所調任到交警大隊工作,頭上的“藍帽子”變成了“白帽子”。
這次疫情期間,鄭xx接到單位緊急通知,參加國道105腰站鎮縣界檢查站防疫工作,他迅速響應號召,勇當排頭兵,24小時輪流堅守在執勤點崗位上,扎實開展車輛疏導,逐人逐車核查駕駛員信息、通行證并消毒、登記,每個細節他都不放過。
根據疫情防控部門的部署,在腰站鎮、高唐縣界105國道南段設置執勤點,鄭xx無懼嚴寒和病毒的肆虐,連續20天堅守在xx南大門,吃住在防控一線,按照“不漏一車,不漏一人”的原則檢查過往105國道的大小車輛及行人3000余人車次,協同交通運輸、衛生防疫部門,檢測復查、勸返勸阻。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鄭xx不分晝夜,履職盡責,用忠誠鑄牢紅色警魂,用擔當筑起抗疫堡壘,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措施、最果斷的行動、最嚴實的作風堅守崗位、奮戰“疫”線,堅守xx南大門,全力以赴守護xx平安,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1
在祖國母親即將迎來她73歲華誕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江陵按下了暫停鍵,疫情打破了這座濱江小城平靜祥和的生活。疫情發生后,江陵檢察人聞風而動,老黨員、年輕志愿者都紛紛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剛從荊州市檢察院回來的黃祥軍,這位有著27年黨齡的老黨員,本已向單位領導請好假去醫院治療身體疾患,得知江陵發生新冠疫情,且有同事被居家隔離,他毅然決然的取消治療,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抗擊疫情工作中。
9月27日一大清早,黃祥軍就到郝穴鎮江城社區華億醫院核酸檢測點報到,并和參與疫情防控的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忙碌起來,設置警示牌、準備登記臺賬、調試流動宣傳廣播、疏導人民群眾有序開展核酸檢測,到處都是他忙碌的身影。江城社區每天有1200余人的核酸檢測任務,黃祥軍拿著喇叭不厭其煩的一棟樓一棟樓通知大家,告知大家核酸檢測的.時間和核酸檢測的重要性,在他和其他防控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華億醫院核酸檢測點順利完成了轄區內全員5輪核酸檢測清零。
隨著江陵不斷出現新增病例,黃祥軍內心十分著急,便主動聯系院內的幾名老黨員和年輕干警,組成了江陵縣檢察院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申請到疫情最需要的封閉區去開展防控工作,10月2日,他和突擊隊員們一行被安排到郝穴大市場24小時值守,那幾天正值高溫,市場內到處都可以看見黃祥軍汗流浹背的身影。
10月4日,郝穴大市場稍有好轉,黃祥軍又和青年突擊隊員們前往郝穴鎮公路小區支援。別人都勸他回家休息,他卻說:“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就應該守在抗疫一線。”公路小區雖然只有居民70余人,但大多都是一些年紀較大的居民,他便和同志們一起上門參加核酸單管檢測,及時幫助采購生活、藥品等物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指揮部“足不出戶,保障上門”的總要求開展各項防控工作。
戰疫路上,還有許多在一線默默付出的老黨員、老干警,時光易逝,卻從未帶走他們的忠誠和堅守,縱使青絲變成白鬢,他們也從未忘記作為共產黨員、檢察干警的錚錚誓言。面對疫情的大考,他們初心不改、本色猶在,逆行的腳步從容而有力。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
在吉林市豐滿區江南街道長江社區有這樣一名大學生,她是江南街道前鋒汽貿小區448戶居民的網格長,是居民口中親切的“小李”,她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新時代網格員的執著和堅守,她就是李春紅。
千門萬戶勤奔走,細致排查不放過。李春紅作為前鋒汽貿小區排查點的負責人,對其所管轄的網格展開地毯式摸排,建立完善轄區居民情況明細表,耐心做好居家人員的思想工作,充分發揮她“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密切關注轄區人員動態,并且動員居民群防群控,主動自報、積極舉報,并及時核查,確保不漏報、不瞞報。“今天你測體溫了嗎?正常嗎?核酸檢測做了嗎?還有我們幫忙辦理的事嗎?有什么需要及時聯系我們。”這是她每天通過微信、電話、上門經常和居民說的話。正是通過嚴密的排查,確保了轄區各項工作開展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您好,您需要的生活用品我們已經買回來放在您家門口了!”這句話成了李春紅重復最多的話。每天就看著她一個小小的身軀裹在防護服里,左手提著重重的蔬果生活用品,右手提著快遞,奔走在一戶戶隔離居民家的路上。每當居民對她表示感謝時,仿佛所有的勞累都瞬間消失了。有志愿者說:“紅姐,你怎么總抬不起來腳走路呀?”殊不知她的鞋早就磨開膠了,她每天穿梭在小區內,采酸需要她、配送需要她、消殺需要她,她那雙已經開膠的鞋就是她“跑腿”生活的最好見證。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有效宣傳防疫知識成了她冥思苦想的事,恰逢此時網絡土味情話盛行,于是就有了:“只要還有一根蔥,不往菜市場里沖,只要還有一滴油,躲在屋里不露頭……”這樣接地氣的宣傳語,成了小區的一道亮點,居民會心一笑的同時,也了解防疫要求。她還通過建立微信群推送新聞鏈接、張貼防疫公告、發放宣傳手冊、懸掛橫幅標語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她將自己編輯的“土味宣傳語”發到群里,讓足不出戶的居民對枯燥的居家生活增添了一份樂趣,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宣傳,極大提高居民對防疫政策的知曉率和自我防控能力,樹牢了居民群防群控的信心和決心。
為幫助轄區居民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心理疏導工作,李春紅又化身心理撫慰員,用愛暖人心,用情慰心靈。可見面就見面,不能見面就電話或微信視頻聯系,她自己要是解決不了的,第一時間聯系街道將她網格居民的情況進行上報,并能第一時間聯系心理咨詢老師給予居民進行心理疏導,不僅當好了群眾的情緒疏導員,也能給居民尋找最好的心理疏導方式,為助力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構筑了強大心理防線。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3
小紫,女,23歲,共青團員,絳縣東城區人,西藏農牧學院在讀碩士。
因疫情原因,學校推遲了開學時間,面對疫情,她不僅主動配合東城社區開展疫情防控活動,而且在抖音平臺上看到我縣“開展區域核酸檢測,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第一時間聯系報名,提交“志愿者申請表”并加入絳縣青協“大學生志愿隊”的大家庭,申報參加“我縣縣城區全員核酸”志愿者。多次根據協會的安排、部署和要求,于早上大早準時前往宇豐小區核酸檢測點對接相關負責人,有序配合大家擺放桌椅板凳、拉警戒線、測體溫、維持秩序、協助老人注冊、保存、使用“晉快檢”小程序以及協助醫護人員登記被檢測人員的信息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工作中認真、仔細、耐心,得到大家一致好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當前,青少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她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政治上要先進,活動中要積極,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應有的貢獻;作為一名在讀碩士,她覺得更有義務和責任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時刻聽從黨的召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筑起一道生命防線,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回報祖國和社會。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4
自10月19日甘肅省出現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一場無聲的戰爭已然打響,這不僅是一場大戰,更是一次大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戰大考中,一道道動員令、一封封請戰書、一面面鮮紅的黨旗、一個個沖鋒的身影,逆行向前、迎難而上,保衛著我們所熱愛的家園,眾志成城的決心,團結一心的力量,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今年24歲的杜越洋同志,是xx市市政工程服務中心市政調度中心年齡最小的一名干部,性格靦腆、很少說話、可是工作很認真,這是大家對他的評價。疫情來襲,在接到中心干部職工下沉一線的通知時,他義無反顧地加入了七里河區晏家坪街道北院社區的志愿者隊伍當中。北院社區是一個相對老舊的社區,基礎設施較差、流動人口多、人口老齡化現象較重,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更好的完成首輪全民核酸檢測,他第一時間穿上隔離防護服,做起了檢測人員登記工作。在他的工位前有著一沓登記表,上面詳細地記錄著小區里每一個人的信息,從姓名、電話、身份證號、家庭居住地址、近期旅居史到核酸檢測情況,十分詳盡。
“小伙子,我手機上的健康碼怎么找不見了,我也弄不出來,你幫我看看啊!”“爺爺,您別急,我幫您從我手機上代申領一個,一會兒就好。”面對很多老年人使用的老年機無法查出健康碼的情況,他都會耐心的去解決,用自己的手機去幫老人申領,得到了很多住戶的稱贊,在遇到一些腿腳不便的殘疾人士,他也會與社區工作人員積極協調溝通,為他們開辟一條綠色通道,讓核酸檢測工作井然有序的進行著。深秋的夜晚寒意逼人,冷風四起,昏黃的燈光下是志愿者們的堅守,雖然穿著厚厚的衣服,套著隔離防護服,但長時間的久坐工作仍會被寒氣浸透,他依然選擇了堅守,用實干擔當為青春增色。白色的防護服,也為寒冷的夜色增加了一抹溫暖。
“疫情防控是我們青年團員義不容辭的責任,疫情當前,青年先行,青年干部就是要走到前面,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著自己的家園,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保障。”樸實的話語,透露著堅定的決心。在接到社區通知,核酸檢測點需要運送晚上醫務人員夜間值班的物資時,他主動承擔起物資運送任務,駕車前往社區服務中心領取抗疫物資,與社區工作人員一項項仔細核對,確保物資數量正確并趕在天黑交班前送到檢測點,保證夜間醫護人員的正常工作。
莫道春光難攬取,浮云過后艷陽天。疫情是一場災難,也是一次磨練。今天的90后青年干部,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守護家園的重責,在病毒的魔爪下保衛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身為市政一員的他們,也同樣在不斷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發揚市政人的靚麗風采。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5
國xx,遷安市婦幼保健院90后兒童保健科護士,她平時積極參加醫院各項志愿服務活動。3月6日,接醫院通知:需要去傳染病醫院支援你能去嗎?有顧慮嗎?我能去,我單身我沒有各種負擔,父母有哥嫂照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就是戰斗“集結號”。2020年3月7日開始,進入防控疫情“守衛戰”,國xx是抗疫一線團隊中的一員。
在這里,她經歷了人生中許多“第一次”,尤其是第一次穿上防護服,感觸頗深:一開始說一點也不怕那是假的,但是到后來發現也不是那么可怕,我們防護措施很到位,又有著專業的護理經驗,最主要是在這的目的就是一心想著讓患者早日康復出院,就啥都不怕了。3月8日她被分到了傳染病醫院病區,在護士長的帶領下,她很快熟悉了病房環境和工作流程,并再次接受了全流程的培訓。開始工作,她主要負責床單元的整理,測量生命體征,病房消毒,醫療垃圾消毒,抽血,取樣肛拭子、咽拭子及輸液治療并跟患者一起做八段錦。隨后,由于工作需要又被調到急診科,主要負責更換消毒液,各個科室的消毒工作,物品管理和預檢分診,接送患者等工作。憑借扎實的業務基礎、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精神,國xx已經和這里的患者成了好朋友。
記得一次護士例行查房,小女孩看見一群身穿防護服,像“鋼鐵怪獸”一樣的人走進病房,驚恐萬分,嚇得拿被子捂住自己。國xx急忙上前,溫柔的說:“別怕,有姐姐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她經常會忙完工作,抽空來看望下小女孩兒,悉心照料,小女孩慢慢的也適應了環境。
她很平凡,很普通,沒有豐功偉績的榮譽,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跡,有的是對護理事業的執著。她愿意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用忠誠、擔當、仁愛和奉獻讓青春閃光,讓生命盈綻,守護人民健康是她矢志不渝的信念。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個人抗疫先進事跡材料11-15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17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1-17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15
【精】個人抗疫先進事跡材料12-16
個人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精】12-16
個人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熱門】12-16
【熱】個人抗疫先進事跡材料12-16
【薦】個人抗疫先進事跡材料12-16
個人抗疫先進事跡材料【薦】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