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2-15 18:22:20 個人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集合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范事跡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我們該怎么擬定事跡材料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集合15篇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

  4月21日是哈醫大腫瘤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XXX兒子的5周歲生日,剛完成支援吉林任務的XXX隔著手機屏幕為兒子慶生,當聽到兒子說:“媽媽,我想你,你一定要早點平安回來,我給你準備了神秘禮物”時,她的眼淚流了下來。

  XXX介紹,3月13日,得知醫院要組織醫護人員支援吉林后,她第一時間報了名,并于次日隨隊到達駐地。15日便投入到緊張而嚴格的培訓中,考核合格后,正式進入了吉林市中心醫院ICU病房。

  ICU病房護理的患者多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同時伴有呼吸衰竭等癥狀的重癥患者。在XXX入ICU病房的4個小時里,要持續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病情變化,遵醫囑給藥,兩個小時要測一次指尖血糖,翻身扣背,給重癥患者做全身“按摩”,從肩胛骨、后背、骶尾部,到足跟、內外側腳踝骨,凡是皮膚薄弱、極易受損的部位,以及可能產生壓瘡的部位,她都會輕輕拍打、揉捏。氣墊床、監護儀、胃管、深靜脈、呼吸機、尿管、三個輸液泵,她都會定時一絲不茍地認真檢查,有條不紊地為救治重癥患者的生命而不懈地努力著。

  “支援重癥一線,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支援,更是精神上的慰藉。”XXX還清楚地記得,有一次照顧一位89歲的患者,當她給患者喂早飯時,老人家哽咽地哭了,雪婷以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讓他難受了,忙連連道歉,可后來和患者聊天才知道,是因為他一直住在養老院,好久沒有人關懷和呵護他了。雪婷給老人喂飯時,讓他又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聽了老人的話,雪婷眼里泛起了淚花,之后的每一天,她都會陪老人說說話,“希望您早日康復,下一個班時,我希望看到您精神矍鑠的樣子”“希望您能早點出院,我也能脫去厚重的防護服,在春暖花開的吉林街頭,我們能互相握手,共話家常”。每當聽到雪婷的祝福,老人都會點頭微笑。XXX說:“重癥病房的患者由于思念親人,擔憂病情,心理壓力很大。所以我們在為患者精心護理的同時,也要多進行心里上的疏導,讓他們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哈醫大腫瘤醫院援吉醫療隊終于要回家了,回到家后,XXX最想做的事就是給兒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我的媽媽是‘大白’,相信她一定能打敗病毒。”XXX的兒子自信地說。為了給媽媽打氣加油,他還畫了一幅畫,準備給媽媽一個驚喜,并且在他5周歲生日的這一天,他默默地許下了愿望:“祝患病的人早日恢復健康,希望媽媽早點回家,愿所有抗擊疫情的叔叔阿姨都能平安!”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2

  張xx(1987年-20xx年4月6日),女,漢族,出生于山東菏澤,畢業于濟寧醫學院20xx級護理學專業,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山東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

  20xx年4月5日早上7時,因突發心臟驟停,醫院隨后全力組織搶救,4月6日晚因搶救無效,宣布臨床死亡;4月27日上午在濟南火化。

  在我們生活逐步趨于穩定的時候,她走了!”張xx去世已經八個多月了,丈夫韓文濤每每想起援鄂歸來后去世的她,內心都猶如被巨石撞擊般沉悶的疼。但是,他還是要把家里的事情處理好,當好“頂梁柱”。

  他在國外工作期間,女兒一直被他妻子和岳父照看。妻子去世后,向來以女兒為榮的岳父岳母始終無法接受這個現實。韓文濤把女兒暫時托付給了他們,希望老人看到孩子能好受些。

  女兒一直不知道媽媽的離去。孩子經常會問大人“媽媽去哪了”,大人們都統一了口徑“媽媽去執行任務了”,一個五歲的孩子能感覺出這個回答背后有問題,但又無法找到答案。大人們希望女兒在表妹、表弟的陪伴下,每天快樂會多一些。

  韓文濤工作日按時上下班,最難受的時候是回到家里,家里的每個細節都有妻子的影子,他希望能把這個房子里的東西原封不動地保存好,留更多的回憶給孩子,也給自己。每周五晚上,韓文濤一般會乘車去岳父岳母家,利用周末陪著女兒。

  張xx出生于1987年陰歷9月,是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1月26日凌晨兩點半,她隨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抵達湖北,完成援鄂任務后于3月21日隨隊離鄂返回濟南,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4月4日下午5點隔離期滿,醫療隊原計劃5日上午返家。5日早上,回家的汽車已經在門口等候,張xx卻被發現在酒店房間突發心臟驟停。最終,經醫院全力救治無效,于4月6日18時58分逝世。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3

  取藥、打針、輸液、監測、護理患者……在岳陽市一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XXX每天工作繁忙,忙得像一個陀螺。在患者看來,這是一個手腳麻利、熱情熱心的年輕姑娘,可很多人不知道,這名“90后”女護士是2020年逆行抗疫、沖鋒在前的勇士,“岳陽市巾幗英才”,醫院的“優秀護士”。

  2020年春節,原本才回平江老家休年假的XXX,接到科室下午緊急召開會議的通知。她能想象到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一場怎樣的硬仗。在3歲女兒的哭聲中,父母的叮囑聲中,她毅然收拾好行李,火速趕回了醫院。在醫院組織的培訓過程中,她不敢有一點走神,生怕聽漏一點重要信息,反復地練習穿脫防護衣。隨即科室就接到通知,馬上會轉來兩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XXX主動站出來申請上第一個隔離病房的夜班,護士長考慮到她生理期,穿防護衣時間較長不方便,便讓她上外圍夜班,負責接待病人和工作的調配。由于患者病情較重,需要采集動脈血標本,內圍護士采了兩次都未抽中。為了盡早完善病人檢查,不耽誤患者治療,她主動穿上防護服,進入病房為患者采集血標本。頭戴帽子、口罩、護目鏡,身穿防護服,手戴雙層手套,工作起來很笨重,也很吃力,她一開始很難摸到患者動脈搏動。“為了盡量減少患者穿刺的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我蹲在患者面前,甚至都感覺患者的呼吸拍打著我的臉,但是為了不耽誤治療,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冷靜下來、不能著急……”XXX跟病人簡單地溝通之后,她取掉針帽將針頭刺入患者皮膚,血慢慢地冒了出來,很快就達到了需要的采血量。她這才松了一口氣。采血完后,她跟病人仔細交代了注意事項,又跟病房護士做好交接班后,才退出隔離病房,然后立即安排血液送檢。

  “岳陽市巾幗英才”XXX:“90后”女護士逆行抗疫沖鋒在前綻芳華。

  由于科室新人較多,第二天夜班XXX又主動申請帶新人進入隔離病房熟悉工作流程和環境。雖然當時里面只有兩個病人,但是她不敢有一點松懈,每一個小時,甚至半個小時就會巡視一次病房,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并做好記錄,直到第二天早上9:30,將患者治療執行完,和下一班仔細交接好后才放心地走出隔離病房。

  接下來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她主要負責科室外圍的消毒隔離,處理新冠病人的醫囑及治療,幫助內圍護士穿隔離衣,協助護士長制定每班流程,及時補充防護用品等。在消毒的過程中,她每一個物件、每一寸角落都不放過,確保同事們的安全。

  在隔離病房工作的日子,為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平常很愛美的XXX,還請毫無理發經驗的同事剪去了齊腰的長發。為了不浪費防護用品,每次上班前她總是控制自己盡量少喝水,以免工作10多個小時里要上廁所。

  “在和平年代,能以我的微薄之力為他人奉獻,沖鋒在前護他人周全,這將成為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記憶和財富。”XXX堅定地說。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4

  工作十多年來,她一直兢兢業業,秉承“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誠心對待每一位患者,以嚴謹的工作作風、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同事的尊敬和領導的肯定。曾先后多次獲得醫院先進個人、醫院先進工作者;系統先進工作者、衛健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桐鄉市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桐鄉市預防醫學會先進工作者等殊榮。

  門診辦公室日常工作多而雜,既是一個對外的窗口,也是一個對內負責具體工作的科室。從導醫分診,叫號系統的啟用,日常自助機的引導,門診科室的布局調整,每一項日常工作她都積極參與,親力親為。有一次,門診上一位爸爸帶著女兒來就診,爸爸正顧著掏手機準備掛號,細心的她馬上發現了小女孩的不對勁。她沖上去一把扶住了搖搖欲墜的孩子,一詢問發現孩子吃了螃蟹,可能是急性蕁麻疹引起了過敏性休克。立即緊急呼叫同事準備輪椅,前往搶救室。等女孩情況穩定,蘇醒過來,滿頭是汗的爸爸連聲說著“謝謝”。那一刻,她真切的感受到了護理工作中那一份“被需要的幸福”。

  新冠疫情發生至今,疫情防控和院感工作也成為了重中之重。疫情伊始,她聞令而動,當好疫情防控“守門員”。她時常放棄周末和中午休息,堅守在醫院疫情防控第一線,克服了人員少、條件差、責任大幾重壓力,帶領團隊人員測溫,查驗健康碼和行程卡,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及登記,嚴守“三道門”,全力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各項防控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全院人員的安全。在面對一些對防控工作不重視、不理解的患者時,她也耐心解釋,撫平患者情緒。

  作為院感負責人,她多次組織開展多層次人員的院感知識學習,培訓和指導科室工作人員正確穿脫防護用品,并多次作為核酸采樣小組組長積極參與核酸采樣工作。

  冰心說過,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顯悲涼。作為一名護士,患者對她的肯定,激勵著她不斷前進,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貢獻!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5

  XXX,中共黨員,主管護師,吉林市中心醫院急診醫學科護士長。

  戰“疫”先鋒側記丨XXX:面對疫情,不懼風險,用行動詮釋醫護工作者的“硬核”擔當。

  三月初,吉林市出現新冠肺炎疫情,醫護人員再次披甲上陣,逆風而行。吉林市中心醫院作為吉林省區域醫療中心和吉林地區急危重癥救治中心,充分發揮公立醫院公益作用,核酸檢測點24小時開放,方便群眾核酸檢測。

  XXX作為吉林市中心醫院急診醫學科護士長,看到夜間急危重癥救治和核酸采集任務日益增大,她每日不下班毅然加入起了夜間急診工作。從3月2日時起,她就24小時在醫院工作,白天要兼顧日益增長的急診患者,晚上還要采集核酸,最多一晚采集核酸1500余人次。

  隨著疫情形勢變化,吉林市中心醫院主動擔當作為,在上級感控專家組指導下,轉為吉林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XXX臨危受命,帶領急診護理團隊的12名護理人員進駐1號樓19樓新冠一病區。開艙后,僅幾個小時,病區已收治50余名新冠患者。由于病區剛剛成立,各種事務性工作及護理工作不僅量大且繁雜,但XXX仍堅持凡事親力親為,病區成立前三天,她幾乎每天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也正是這份負責和認真,病區護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護士們工作越來越熟練,病區護理工作井井有序。

  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她真誠對待每一位入院患者,也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為患者服藥,調節患者的情緒早已經是家常便飯。病區里有一位70歲老人,平時不僅不配合醫生治療,情緒也不穩定。她了解情況后,主動與老人進行交流,認真傾聽,還主動幫助老人整理生活用品。最開始老人還是不配合,隨著每次溝通的時間越來越長,老人與她也逐漸親近了許多,在她多次開導和勸說下,老人開始積極配合治療。

  由于病區患者多為老年重患,有很多沒有陪護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XXX就每天為這些患者換尿布、翻身、擦拭身體、喂飯,防護服下,每操作一次都會一身汗。但她沒有一句怨言,同時叮囑護士,加強巡視,多注意患者病情變化。對每一位患者,她都給予家人般呵護。可誰又知道,她的母親臥床也亟需家人的照顧。

  XXX愛人早在她之前已經趕往前線抗疫。她的母親由于雙腿骨折,已在家臥床好長時間。自從她進艙后,家里就剩下上了年紀的父親照顧老媽和年幼的孩子。對孩子和家人滿是愧疚的她,唯一的慰藉就是和他們視頻通話。懂事的孩子一邊安慰她不用擔心,一邊囑咐自己注意安全。默默掛斷電話,此時的XXX已淚如雨下。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敬業奉獻的凡人。她說:“在此次抗疫過程中,我做出的貢獻微乎其微,但我堅信,只要每一名抗疫工作者拼盡全力,聚起縷縷微光,就一定會照亮抗疫勝利路,最終戰勝疫情。”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去。面對疫情,不懼風險,她用行動詮釋了一名醫護工作者的“硬核”擔當。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6

  XXX,大家眼中溫溫柔柔、愛撒嬌的一個小姑娘,卻又有著無畏的勇氣。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她義無反顧、聞令而動、逆風而行,奮戰在抗“疫”的征程上,積極的參與、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2020年初,一場新冠病毒席卷了中華大地。從寒冬到暖春,舉國上下齊心協力,終于將這場戰“疫”控制了下來。但國外疫情的的不可控,使得加強口岸防控至關重要。六月初,應區衛健委號召,XXX主動報名前往浦東機場參加了第一批“金山區協助海關開展新冠病毒檢測采樣工作”。

  她在機坪上迎接過初升的太陽,看到過落日的晚霞,經歷過被旅客不理解時的罵罵咧咧,也有過被肯定時的感動,體會過與不會中文也不太懂英文的旅客交流時的手忙腳亂,也參與過與年幼小朋友采樣時的“斗智斗勇”,這些在機場的奮戰日子,是她彌足珍貴的記憶與“財富”。

  2021年八月底,作為參與過隔離患者收治的一名青年護士,她聽從指令暫離泌尿外科,開啟了隔離酒店、隔離病房,兩點一線的閉環生活;作為小組長,她兢兢業業的擔任著隔離病房與外界的相關溝通工作,完成著對組員的指導、管理工作。

  完成為期一個月的隔離工作后,只有在核酸采樣點工作的半個月時間中才能回家享受家庭的溫暖。之后便又將暫別家人,投入下一個為期一個月的隔離工作中去。有人問過她,會覺得寂寞、想家嗎?她卻覺得,作為年輕人,只要父母安康,家中無恙,自己便能義無反顧的堅守下去。“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她正為成為這樣的英雄而努力著,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護理工作中,奉獻自己微小卻又堅定的能量。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7

  xxx,女,35歲,大學本科學歷,于20xx年參加工作,20xx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xx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科公共衛生主管醫師。xxx為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了大量工作,為維護我市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沖鋒在前,勇于奉獻,在工作中取得了較大成績。

  一、積極開展病例流行病學調查

  20xx年1月21日,xx市人民醫院首次報告接診疑似新冠肺炎病例,xxx作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公共衛生主管醫師,一名共產黨員,在領導的帶領下義不容辭,積極認真完成我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項工作任務。xx市人民醫院報告診治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尋找可能的傳染源,嚴密搜索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并及時建議xx市人民醫院做好病例隔離治療及院內感染控制工作,以及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工作,避免恐慌。截至20xx年2月18日,共參與完成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的個案流行病學調查15起,協助調查深圳市確診病例傳染源1起。共發現確診病例2例,陽性檢測者1例,排除病例12例。共搜索到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64人,陽性檢測者密切接觸者37人。疫情防控期間,工作任務繁重、緊急,同時作為直面疫情的醫務工作者存在被病例感染的風險,為了防控疫情的需要,也為了家人的安全,xxx不得不將年幼的孩子托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無論是除夕、春節和元宵節均奮戰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至今未和家人相聚!

  二、認真做好疫情防控資料整理上報及密切接觸者管理工作

  1月26日我市首次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接到汕尾市疾控中心的電話報告后xxx及時指導xx市人民醫院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報告病例,第一時間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統中報告該事件,并在后續的防控工作中及時報告該事件的防控進程情況。將搜索到的密切接觸者信息及時提供給相關工作組,以便其他工作組能及時開展密切接觸者的采樣檢測及隔離管理工作,防止疫情擴散。在上級的要求及指導下將我市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陽性檢測者的個案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及病例密切接觸者管理情況等信息錄入廣東省急性傳染病監測信息系統,并及時更新進展情況。

  三、組織新冠肺炎病例個案流行病學調查培訓

  根據xx市衛生健康局《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個案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的通知》(陸衛發〔20xx〕76號)文件要求,我中心組織了我市衛生醫療單位相關醫務人員參加《xx市新冠肺炎個案流行病學調查培訓班》,作為xx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組的成員,xxx負責將流行病學理論結合個人在新冠肺炎個案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中的體會及經驗教訓,為前來參加培訓班的全市基層防控人員進行了講解,將個案流行病學調查中的關鍵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與我市相關人員做了分享,為下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打下了堅實的基層。

  xxx作為一名疾控人,更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盡其所能,竭盡全力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為我市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貢獻個人之力。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8

  我是肺科四病區王xx,我是一名護士。疫情發生之后,蘇州五院作為蘇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緊急進行科室人員調整,因為我參加過人感染禽流感病人的護理,我對防護、穿脫隔離衣等流程比較熟悉,因此我主動請纓,加入抗疫一線,準備應對疫情。

  今年春節是我工作以來第八個年頭,也是我過的最緊張、最難忘的春節。

  1月22日病區開始收治病人。1月25日我上夜班,一夜基本不停,第二天早上給病人抽血的時候突然覺得一陣眩暈,我悄悄的扶著墻蹲下來,心想著一定不能倒下啊,一位病人說“護士你沒事吧,你們一定要好好的,我一定配合你們治療”,我笑著說“沒事,我們都會好好的”。  1月26日晚上,我對家人說“我們分床睡吧,我身上可能有病菌。”他沒有嫌棄我,緊緊的抱著我“不管發生什么,我都和你在一起”,1月27日接到醫院電話,立馬收拾東西,跟家人說“這段時間不能回家了”,他們跟我說“等你回來,我家的英雄,你要照顧好自己,我們也會照顧好自己”。

  工作中我們都嚴格執行標準預防,穿防護服的時候都會相互配合、監督,看看有無遺漏,出病房的時候互相復述脫防護服流程才能脫,以防職業暴露。這個時候大家基本都能從只言片語中秒懂對方的想法。平日里,醫生早上查房抽血氣,護士給病人做輸液,采咽拭子,生活護理,后來防護物資越發變得緊張,有時候我們為了省一套防護服,每個人都要多呆上幾個小時,以保證患者24小時能得到照護,出來的時候頭發衣服都是濕的,臉上特別是鼻子都快有壓瘡了,患者沒有家屬陪護,又在生病,難免心里會難過,有人說盡量減少接觸,但是我們做不到啊,一有空我們就陪患者聊天,疏導他們,告訴他們積極的心態很關鍵。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幫他們泡水、訂飯、發飯、熱飯,做好基礎護理。當告知病人可以出院時,他們緊緊的握住我的手“感謝你們救了我,你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當時一股暖流從他的手里流到我心里,覺得我們的付出很值得。

  工作之余,我們會相互切磋,給患者靜脈輸液護目鏡起霧看不清憑著經驗也能一針見血,減少患者痛苦,患者做鼻咽拭子什么體位最好采集,什么體位病人最舒服,漸漸找到護理上的小竅門。情人節我們收到了特別的禮物,領導給我們送花和巧克力,患者祝我們節日快樂,愛人告訴我,晚上給兒子講故事時,兒子說“媽媽上次講到這里,我想媽媽了”,我再也忍不住,偷偷抹眼淚,“寶貝,等戰斗結束了,我得狠狠的抱抱你。”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9

  采樣、留樣、消毒、洗手、再采樣……寒風中,這樣的流程要重復成百上千遍,反復用酒精擦拭的雙手已經凍得發麻,防護服里的汗水也逐漸冰涼,但XXX手中的動作沒有絲毫放慢,依舊在堅持著。XXX是中西醫結合醫院核酸科護士,也是忙碌在核酸采集一線的抗疫尖兵,她責任在肩,負重前行,儼然是“抗疫”一線上綻放的鏗鏘玫瑰。

  她雖是一名“90后”,卻是抗疫戰場上的“老手”,她雖是一名普通護士,卻有著不平凡的胸襟;她雖還不是一名正式黨員,卻有著黨員的思想覺悟。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XXX主動請戰值守最危險的崗位,參加了市里集中組織的核酸檢測培訓,投入到核酸檢測這項工作中,為全市強制隔離和居家隔離人員做咽拭子標本采集。時隔兩年,面對再次襲來的疫情,XXX再次出戰到抗疫前線。

  3月13日,XXX被抽調參加伊通滿族自治縣的全民核酸檢測工作。從接到外派通知到緊急集合出發,前后不過20分鐘。XXX來不及告知家人,僅在大巴車上與家人進行電話告別。

  3個小時后,XXX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趕到伊通鎮在水一方小區,為100多棟居民樓的住戶進行核酸采檢。寒風中,等待采集的居民早已自發地排好了長隊。看著這一條有序的“長龍”,XXX濕潤了眼眶,那時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為抗疫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緩,XXX每天早上三四點鐘起床開始工作。為了節省防護服,XXX在進行核酸檢測工作的前一天晚上就不喝水,第二天早上更是滴水不進并穿上紙尿褲,這樣就能在工作時不上廁所,就能夠不頻繁脫換防護服,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做采樣。長時間的站立和重復性動作讓XXX的手腳變得僵硬,腰酸背痛,但她從未停止過手中的工作,更未喊過一聲累。因為她知道,疫情防控容不得半點差池,每一個環節都要求自己全神貫注、全力以赴。

  看到居民們有序排隊等待核酸檢測的畫面,聽到居民們一句真誠的“謝謝你”“辛苦了”,都能拂去XXX的疲倦,讓她的內心充滿強烈的滿足感與自豪感。“疫情當前,我從未想過退縮,因為我是白衣戰士;疫情當前,我就要沖鋒在前,堅守住抗疫的防線,守護人民的健康,這是我的職責與使命。”XXX堅定地說。

  4月3日,XXX再次應征出發去長春,為長春的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0

  堅守平凡,鑄就不凡。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每一位普通基層醫護人員用初心和使命,詮釋了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今年28歲的XXX,是廣陽區銀河北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門診的一名普通護士,疫情防控期間承擔著核酸檢測工作。自1月12日凌晨接到通知,天還沒亮她就到單位忙活起來,為即將開始的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做準備。

  正午時分,戴著雙層手套和雙層口罩,穿著密不透風防護服的XXX在寒風中耐心為居民采樣,就這樣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時。這期間,怕去廁所要換一身新的防護服,她沒有喝水、吃飯,整個人都凍僵了。

  凌晨3時回到家,XXX倒頭就睡著了。短暫休息兩小時后,她又出現在了工作崗位,領物資、做準備。6時30分,她開始為居民采樣。即便在感覺到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她依然集中精神完成一次次核酸檢測工作。

  在完成集中采樣后,XXX為行動不便的居民上門進行核酸檢測。很多小區沒有電梯,她一層一層爬,一戶一戶做,當爬到一小區6樓為一位老人采樣完畢后,終于支撐不住身體,眼前一黑,暈倒在地。幸虧社區工作人員及時將她送往醫院,所幸并無大礙。

  1月13日,躺在病床上的XXX想著正在忙碌的同事們,心里很過意不去,一直念叨著:“我給大家添麻煩了,在這緊要關頭,我一倒下,同事們又要更辛苦一些。”于是,待身體稍微好轉,她就第一時間回到了工作崗位。

  據了解,XXX和愛人都在醫療行業工作,兩人已經半個多月沒見過面了。在接到任務的那一刻,家里的兩個孩子就托付給了老人照顧。白天忙起來沒有時間打個電話問候一聲;晚上休息時,想要微信視頻看一下孩子,孩子們又已經睡著了。作為媽媽,她心中充滿了愧疚,“但我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為人民服務到底。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就會毫不猶豫把個人得失放在一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正是靠著這樣的信念,XXX一直堅守在一線。

  1月19日,廊坊市區又恢復了往昔的`模樣。在有序恢復生產生活時,XXX投入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為接種門診的護士,她開始了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從早忙到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1

  李xx是濰城區人民醫院一名護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千千萬萬奮戰在這次戰“疫”中的一員。丈夫是西關街道衛健辦的工作人員。目前,夫妻都戰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3月11日凌晨,面對突如其來的抗擊疫情任務,李xx跟丈夫說,緊要關頭我們有責任去擔當。李xx兩個孩子一個讀二年級,一個上幼兒園小班。為了能夠全身心投入,將兩個孩子交給公公婆婆,李xx毅然穿上了防護隔離服,加入到抗疫一線行列。至今已在醫院吃住二十多天。丈夫翟斌為了一方群眾的安危,也日夜戰斗在抗疫一線。李xx說:“我是一名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盡心盡職是我的職責。惟希望疫情盡早結束,大家都團聚、安居、樂業。”

  李xx為核酸采集組成員,她和幾位姐妹主要負責來往于管控區、封控區進行核酸采集檢測。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他們不畏寒冷,不懼危險,不顧勞累,騎著電動三輪車飛馳街巷、奔波小區。魯發名城、北門大街、北三里等小區……常有她忙碌的身影。有時需要到無癥狀感染者隔離家中采集,她從未猶豫,總是爭先恐后。有時候半夜有緊急任務到戶里采核酸、轉運確診病號,她總是積極主動。有一次,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爬了好幾戶六樓、四樓,憋得喘不動氣,從最后一戶下來,來到小區廣場,實在走不動了,就半躺在臺階上歇了歇起身再走。齊心協力,共迎春暖花開。  “辛苦勞累危險,我也想過放棄,但想到護士長李豐華去了最危險的頤園小區,就覺得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新冠終將被戰勝。”李xx于是說。在包括護士長在內的許多戰斗在一線上可歌可泣事跡的感染下,他們姐幾個每天充滿了干勁和力量。17日晚9點,在北三里某小區,開超市的居民看到身穿白色防護隔離服李xx她們,執意免費送她們牛奶喝。“那時候就感覺,一切辛苦都值了。我們這樣萬眾一心,新冠肆虐,人類定能戰勝它!”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

  這個春天不敢提筆,不敢把漢字一行行整齊的碼在稿紙上,每一個黑色漢字都像躺在雪白裹尸布上的一條條生命,寫著寫著淚就流下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那場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

  疫情讓我們感受苦難,體會到人生百態,讓我們更加真實的感受到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但是我們是幸運的,因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護。

  一名醫護人員抱住即將前往武漢的隊員哭著“放狠話”:“那么多年輕的姑娘,我把她們交給你們了!你們不帶回來的話,我一定不饒你們。”美麗的女孩褪去花衣,抹去稚氣,剪下青絲,換上白衣走上戰場。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56歲,身患漸凍癥,妻子感染隔離,卻瞞著全院醫護人員,帶領他們夜以繼日戰斗在抗疫的最前線。73歲的李蘭娟院士出征武漢,在疫情尚不明確的情況下提出武漢封城,有效防止疫情大規模蔓延,在武漢她親自診斷病人,每天只睡三小時,只為爭分奪秒搶救病患,這位73歲的高齡老人在最危險的時候擋在了14億國人面前,84歲的鐘老于新冠疫情水火之中,又要遠赴歐洲,去指導各國如何防疫,他說這不是中國的病,是世界的病。他們不知危險,不懼死亡,只知國難當頭,只知責任和義務,越是關鍵時刻,越能鑒別出初心的成色,使命的擔當,誓言的分量,越能篩選出最美的“逆行者”。

  長屋王在《繡袈裟衣緣》說過:“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除夕夜間,多家口罩廠夜以繼回地趕工,堅守生產第一線,海外華人為國募捐,全國上下封城封村足不出戶。不僅如此,日本在疫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表示全力支援中國,日本民間與政府大力輸送物質,俄羅斯捐了23噸的醫療貨物,科摩羅為華捐贈100歐元,那是全世界最窮的國家啊......這些應證了一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滲入泥土,便會消失不見,可匯聚成河卻是川流不息。如同我們在許多的困難面前,一個人總是顯著單薄而無法作為,可當我們團結起來,卻可以創造無數的奇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靜待春暖花開。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3

  XXX是清水縣人民醫院手術室護士,也是醫院為數不多的有著11年護理經驗的男護。國慶剛過,疫情形勢再次嚴峻,醫院緊急部署,抽調XXX去永清鎮衛生院隔離點工作。早上,剛值完夜班的他簡單收拾了洗漱和生活用品,沒有和家人商量,他就來到隔離點集合報到。“我是一名醫務人員,抗擊疫情是我的責任”。

  在隔離區,經過培訓后,他和同事迅速投入緊張的工作中,為隔離人群查房、測體溫、送餐、消毒、處理感染性垃圾等,安撫留觀人員的情緒,舒緩他們的壓力。穿上防護服后,大家都忍住不喝水、不吃飯,因為穿脫一次防護服至少需要20分鐘,需要全部更換防護用品,去衛生間的代價太大,時間也不允許。所以每當一天工作結束,從隔離病區出來脫防護服時,汗水就濕透了全身,像從水里撈出來一樣……身上被厚厚的防護服悶出痱子,臉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累的一屁股坐下,再也不想起來。但當看到愛人發來的信息:“老公,我們全家都支持你,但也擔心你,希望你注意身體!”當看到視頻中孩子叫聲爸爸時,他馬上全身又充滿力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看似年輕強壯的XXX其實已患有腰間盤突出癥好幾年了,背著幾十斤重的消毒劑,要爬樓梯把每個樓道進行徹底消殺,重重的消毒劑壓的他的腰疼,但他不歇一分鐘,咬牙堅持把工作干完。他深知與留觀病人的“零距離”接觸會有危險,但是關鍵時刻,他勇往直前,沒有半點退縮,是抗“疫”前線最美逆行者。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4

  “不好意思,實在太忙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太多太雜了,永遠做不完。”接受采訪時,西夏區朔方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XXX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沒有休息了,勉強抽出了一點時間喘口氣。

  XXX是朔方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骨干,她的忙碌,一兩句話說不完。從基層患者的常規診療服務到各類疫苗的接種,從重點人群的排摸管理到信息統計、上報、入戶服務,XXX和所有的社區衛生工作者每天都在“雙線作戰”。如果社區出現感染病人怎么隔離?怎么送診?如何上報?外省區來銀人員如何排查登記?如何測體溫?居家如何防護隔離?發熱了就近去哪些定點醫院?如何根據需要采取封閉管理?封閉后的生活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在XXX的腦海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就像書柜里整理碼放的文件夾,清晰具體。這不是天賦,而是學習和實戰經驗的積累。

  2020年1月23日,一條“全體醫護人員全部取消休假”的緊急通知將已經在老家休假的她連夜召回單位,接受培訓后,她緊急投入戰斗,對所在轄區近4000名居民信息進行排查,連夜排查出近600名外省區來(返)銀人員及密切接觸者。隨后在中心疫情領導小組的安排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每一天,她第一個到崗,統計數據、分析上報人員信息、走進社區挨家挨戶測量體溫、講解防控知識,“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用數不盡的熬夜加班和辛苦付出織牢基層疫情防控網絡。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網底,也是疫情防控的網底,我們必須守好這道防線,把健康和安全留給身后的居民。”XXX說。當轄區內有密接人員需要緊急處置時,她毫不猶豫地請戰前往,當組織需要抽調基層醫護人員前往集中隔離點工作時,她主動報名,沒有一絲猶豫。

  同事們都說,XXX是個拼命三娘,只有她自己知道,拼命三娘其實也有軟肋。脫掉戰衣,她是一個12歲孩子的母親,在集中隔離點工作之余,她時常掛念孩子。兒子獨自在家吃飯了沒?網課上得怎么樣?作業完成了沒?這些擔心都壓在心底,晚上視頻時,只剩下滿含笑意的安慰和鼓勵:“你是男子漢,媽媽不在你身邊,你會成長得更快,學會了獨立、更加堅強。”

  如今,她依然抽不出時間照顧家人、陪伴孩子,愧疚是有的,但身上的責任讓她始終堅定前行,“沒有什么是戰勝不了的,打贏這場戰役,很多個家庭都能夠團聚。”XXX說。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5

  國xx,遷安市婦幼保健院90后兒童保健科護士,她平時積極參加醫院各項志愿服務活動。3月6日,接醫院通知:需要去傳染病醫院支援你能去嗎?有顧慮嗎?我能去,我單身我沒有各種負擔,父母有哥嫂照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就是戰斗“集結號”。2020年3月7日開始,進入防控疫情“守衛戰”,國xx是抗疫一線團隊中的一員。

  在這里,她經歷了人生中許多“第一次”,尤其是第一次穿上防護服,感觸頗深:一開始說一點也不怕那是假的,但是到后來發現也不是那么可怕,我們防護措施很到位,又有著專業的護理經驗,最主要是在這的目的就是一心想著讓患者早日康復出院,就啥都不怕了。3月8日她被分到了傳染病醫院病區,在護士長的帶領下,她很快熟悉了病房環境和工作流程,并再次接受了全流程的培訓。開始工作,她主要負責床單元的整理,測量生命體征,病房消毒,醫療垃圾消毒,抽血,取樣肛拭子、咽拭子及輸液治療并跟患者一起做八段錦。隨后,由于工作需要又被調到急診科,主要負責更換消毒液,各個科室的消毒工作,物品管理和預檢分診,接送患者等工作。憑借扎實的業務基礎、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精神,國xx已經和這里的患者成了好朋友。

  記得一次護士例行查房,小女孩看見一群身穿防護服,像“鋼鐵怪獸”一樣的人走進病房,驚恐萬分,嚇得拿被子捂住自己。國xx急忙上前,溫柔的說:“別怕,有姐姐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她經常會忙完工作,抽空來看望下小女孩兒,悉心照料,小女孩慢慢的也適應了環境。

  她很平凡,很普通,沒有豐功偉績的榮譽,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跡,有的是對護理事業的執著。她愿意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用忠誠、擔當、仁愛和奉獻讓青春閃光,讓生命盈綻,守護人民健康是她矢志不渝的信念。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15

個人抗疫先進事跡材料11-15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6篇)11-15

護士個人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0篇)09-14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5篇12-15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5篇)12-15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精選9篇)11-15

護士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合集15篇)12-15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