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觀后感[合集]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晚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春晚觀后感1
“當、當、當”,隨著八點鐘聲的敲響,20xx虎年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和家人們一起坐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每年這個時候聚集一起看春晚是我們家不約而同的習慣。
今年的央視春季聯歡晚會是由康輝、任魯豫、尼格買提、董卿等幾位主持人主持的。20xx虎年春節聯歡晚會整體看起來跟去年有很大的變化,今年的晚會首次用高科技打造720度環幕空間設計舞臺,視覺上給我們很強的沖擊感。遵循著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基調,在追求出新出彩藝術的同時,向我們展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烘托出“團圓、團結、團聚”的中國氛圍,讓我們體會到濃濃的中國年味,很多人在外打工的人因為工作繁忙,都是通過看春晚寄托對家的情懷。
20xx虎年春節聯歡晚會不僅僅是代表著中央電視臺,也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形象代表。春晚從1983年延續至今,已經舉辦了xx屆春節聯歡晚會,仍然是大家津津樂道的經典晚會。春節聯歡晚會不僅僅是我們總結過去一年,告別過去的節目,它也是我們新征程的開始。春晚以晚會的形式勾起大家的集體回憶,也展現了我們新時代的發展趨勢與期望,讓我們中華民族兒女即使在外也能有歸屬感。
20xx年虎年春節聯歡晚會開場第一個節目就很有氛圍感,讓我們心中體會到中國人過年的氛圍,由心底感受到新年的喜悅,xx_現場氛圍很活躍喜慶,即使坐在電視機前我們都能感受到新年的氣息。接下來是張國立帶來的xx節目,讓我們感嘆老藝術家寶刀未老,他們的精湛表演還是一如既往地吸引我們,不僅傳承著我們中華文化,還能讓我們看完后反思學習。就比如《xx》小品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小品讓我們很多人看了都會反思自己......
20xx虎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節目不僅僅是藝術家們的傾情演出,它結合我們新時代的`潮流,審美也逐漸多元化,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也讓我們感嘆演員、藝術家等的精湛演出,看節目的我們也收獲頗多。
隨著一個個節目的結束,20xx虎年春節聯歡晚會也接近尾聲了,今年的節目比去年的節目更上一籌了,希望明年的春晚可以更加精彩!最后祝大家虎年大吉!
春晚觀后感2
除夕晚上,一年一度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又一次將人們的眼球吸引在電視屏幕前,當然,我們一家人也不例外。
晚上八點鐘,春節聯歡晚會正式拉開了帷幕。首先春晚LOGO和舞臺效果就驚艷到了我,春晚LOGO最開頭的"2"字做了很獨特的設計,因為今年是牛年,所以造型類似牛角,看起來充滿活力。右上方則添加了一個類似"風扇"的造型,給整體添加了一股動感,也讓人不禁聯想到發怒的公牛,真的'是趣味十足。
今年春晚繼續創新技術運用,大幅度融合前沿科技手段,聽說這次春晚是首次采用8K超高清視頻呈現舞臺,也是首次采用AI+VR裸眼3D演播室技術,突破傳統舞臺空間呈現形態,整個演播大廳隨物賦形、姹紫嫣紅,毫無疑問,這是一場突破感官體驗的驚喜之旅。
當然春晚節目也十分有看點,今年央視春晚緊跟時代主題、緊扣社會現實、緊貼火熱生活,語言節目題材豐富、寓教于樂;相聲類節目不僅內容題材接地氣、貼生活,演員陣容更是新人新氣象;歌舞節目中,中國古典舞、少數民族民俗舞、現當代舞、芭蕾舞、街舞等舞蹈大幅度創新,歌曲飽含真情,內容表達創新,特別是明瑛、楊洪基、蔣大為等老一輩藝術家也登臺獻藝,這批老中青藝術家的激情演唱,用藝術的力量鼓舞著我們的內心、催促我們奮進;武術節目、創意類節目則結合了時下最新的科技手段,讓創意為效果增色,讓技術為內容服務;還有那悠揚動聽的歌聲,輕松搞笑的小品……都讓我贊不絕口。
伴著春晚,我們送走了20xx,迎來了20xx。20xx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啟的第一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讓我們一起暢想20xx,邁進20xx,奮斗新時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春晚觀后感3
1月31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與觀眾見面。晚會中一支國風舞蹈《只此青綠》以山水人文風骨,頌贊祖國千里江山,贏得了一眾網友的好評,被認為是今年春晚“全場”節目。
過去,春晚屢次受到人們詬病,其中沒有新意、缺乏創意是最主要的問題。不可否認的是,歷年來的春晚都在積極尋求創新,力爭與時俱進,于是各種流行元素被納入其中,然而效果卻并不理想。這也導致春晚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開始走低,逐漸成為“雞肋”,食之無味,但棄之又可惜。虎年春晚推陳出新,把國風舞蹈搬上舞臺,迎合了當前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成功抓住了流量密碼。
近期國風節目頻頻出圈,前有河南衛視的中國風舞蹈《唐宮夜宴》使國風國潮走進公眾的視野,如今虎年春晚一支《只此青綠》更是將國風發揮到了極致。江山如畫,美人如詩,《只此青綠》舞蹈靈感來自于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名作《千里江山圖》,悠久的歷史文化搭配上絕美的舞蹈,為觀眾呈上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將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展現得淋漓盡致。
從前的春晚節目常常陷入誤區,不是一味地復古,脫離現代社會的審美取向,就是不加節制地“融梗”,把各種流行語言納入到節目中,顯得較為生硬。《只此青綠》無疑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它突破了過去的'局限,穿越古今,喚起了觀眾對中華文明的共情,民族文化在現代性的展示中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國風節目的推出,不僅能夠讓民族文化得到創新性發展,更能夠喚起人們共同的民族情感。中華民族幾年前的傳統文明,在國人心中占據著無可比擬的地位,無論外來文化如何影響,那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永遠不會消散。《唐宮夜宴》《只此青綠》這些國風節目激發了人們的文化自信,將傳統文化以更適應現代人審美的形式呈現出來,保留了文化精髓,展現了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因此,從《只此青綠》的“刷屏”,我們應該明白,民族文化要與時俱進才能經久不衰,“國風”為傳統文化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只有用現代化的形式萃取傳統文化,激活文化生長的活力,才能激發人們的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贏得了一片廣闊的發展天地。
【春晚觀后感】相關文章:
春晚心得體會范文_春晚觀后感作文04-24
觀看央視春晚心得體會_春晚觀后感04-19
春晚經典的臺詞02-15
春晚對聯09-13
2015關于春晚的作文:看春晚600字02-03
2015關于春晚的作文:看春晚600字02-03
春晚觀后感02-02
《春晚》觀后感01-23
春晚觀后感11-22
春晚的觀后感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