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800字(通用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我們總會收獲一些心得和感悟,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寫下來。為了讓大家在寫感悟的時候更加簡單,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支教感悟800字(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支教感悟1
光陰如梭,日月如箭,時間一點一滴來到了支教時間的第四個月末。這四個月的時光里啊,有著新奇的事物,有著暖心的經歷,可也有著煩惱的心情,還有著辛苦勞累的付出,這是一段并不平坦的道路,時而波瀾壯闊,時而沉默黯然。
來到xx的第一個月,我主要跟隨著指導老師學習,工作內容以聽課和批改作業為主。在聽課的過程中,主要觀摩導師的課程授課模式、課堂管理技巧、與學生的溝通技巧等;此外還跟隨導師學習管理班級,開展班務工作等。到目前為止,共聽課六十余節,在為期一個多月的聽課中,對課堂的運行流程有了一定的熟悉度,為日后順利進入正式的課堂授課做了一定的鋪墊,總體來說,還是收獲頗多。
在度過了一個國慶小長假以后,緊隨而來的便是我個人正式進入課堂授課的階段。到如今回首看去,三個多月的課堂授課,加之班主任工作,這是一個痛苦與快樂攜手共度的歷程。痛苦的日子更多的是在上課初期,由于大學期間學習的多是教學理論,因此課堂的實操能力還比較有限。在課堂授課方面,上課初期存在的問題有,教態不夠自然,對時間的把握不夠準確,課堂表揚不夠自然豐富,未能較好地協調好課堂紀律;這些情況讓我在上課初期都會感到非常的吃力與苦惱,加之繁瑣的班主任工作,在一段時期內,我甚至有時候會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擔任一名教師。幸運的是,那些艱難的日子終究是熬過去了,在經過指導老師一段時間的細心點評與耐心指點,現在的我 ,至少已經不懼怕登上講臺了,這對于我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
另外,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經過三個多月的磨練,我似乎已經逐步習慣了這樣細碎且繁瑣的工作內容,畢竟,教師的手里養育出來的終歸是祖國的稚嫩的花朵呀,看著這些燦爛又充滿生氣的花朵,不管要付出多大的辛苦,未來總會告訴你這個付出是值得的。
回首過去,三個多月的支教生活歷歷在目,有過迷茫,有過煩惱,但記憶中最深的仍然是孩子一個燦爛純真的笑臉。期待自己在最后的一個月里,自己的教態可以更加自然、穩當,能夠更進一步地融入與投入課堂,及時進行課堂反思與總結,給學生呈現一個更好的課堂;也希望自己繼續走近學生,深入學生,能夠給學生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支教感悟2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下的我們,在課堂上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是萬萬不可以的,在我的這兩個月的教學之路上,我深深的活動教學的魅力所吸引,并將它運用到我的課堂中。
活動教學法,也稱活動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一般是指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教學情境,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程度和特點設置,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參與閱讀、討論、游戲、學具操作等去學習知識的課堂教學方法或過程。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學生參與活動,通過聽覺、視覺、空間知覺、觸角等在大腦指揮下協同活動而獲取知識。以活動教學法為主、教學效果顯著的課堂模式稱之為活動教學模式,也簡稱為“活動教學”。
在講第三章第一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時,我運用了活動教學,我讓同學們現場模擬格里菲思的四組實驗。由于學生思維發展水平有差異,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亦有所不同,控制教學過程、教學進度不容易,因此,為了讓活動教學達到最有效的成果,我注意了以下五點:
第一,課前為每位學生準備好學習中所用的學具;
第二,學習過程中,我要給予適當的指導,提出具體的要求;
第三,加強對學生的組織紀律教育和良好習慣的培養;
第四,要注意處理好個別活動與集體教學的有機結合;
第五,活動要有目的性。
注意到這五點之后,我準備好了小鼠的這照片,不同的肺炎雙球菌圖片、小鼠死亡、小鼠不死亡、轉化因子等文字圖片,讓同學們上黑板上模擬格里菲思的四組實驗并講述這一過程,每位同學都可以理解著并用自己的語言把這一實驗過程講述出來。
活動教學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活動吸引學生積極的參與,從而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活動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注重每個學生親自參與到各種形式的活動中去,有助于合作意識的培養。教學中的小組活動、自由討論等形式,能充分體現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啟發的精神,達到共同提高的效果。活動教學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活動中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揮,促進求異性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總之,有效的活動教學會為我的課堂添彩,我也會盡我所能的在我的課堂中多運用活動教學。
支教感悟3
在確定來甘肅支教后,比起早晚相差極大的溫差,每日讓人無處可逃的日光,怎樣和孩子們相處竟成了最讓我不安的因素。當我把自己放在老師的位置時,發現自己除了有限的知識外也再無其他可以贈與;當我把自己放在調研者的位置時,驚覺那些自認為極深入的調研內容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相比也不過九牛一毛……我便懷著種種令我不安的因素,歷經顛簸來到了這個寧靜的山村。
當同伴們在感嘆這里青山綠水的動人環境時,我已開始悄悄想象第一次與孩子們見面的情景:他們會不會非常害羞,只敢遠遠地望著你,不做過多的交談;他們會不會不好接觸,畢竟我們對彼此來說只是不熟悉的人而已;或者他們其實非常活潑,見到我們時滿帶笑容大踏步地向我們走來,不,向我們奔來……你看,當我們脫離了讓我們筋疲力盡的電子產品,我們竟有如此充足的時間去想象,去煩惱。
第一次相見的日子猝不及防地來臨——我和他們竟在一次意外的防汛演戲中完成了第一次的見面。
我記得,那天風很大,我帶著七名女生和八名男生在鎮上的院子里集合。當我在想用哪個問題打破我們之間的沉默時,突然感到自己的頭發被輕輕撫過,回頭看——在我身后的那個女生正眼里噙滿了笑意的看著我。如不是她稍顯緊張緊抿的嘴,我定認為這是她的惡作劇。我故作輕松地問她是不是羨慕我的頭發比她長,她盯著我不及肩的頭發笑出了聲。轉過身,我稍稍放松。
警報響起后,在相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快速地向不遠處的山丘奔去。在登山的過程中,因速度太快,我在跑了沒幾個階梯后竟有些體力不支,卻又因在隊伍前列不得不咬著牙往上爬。就在我上氣不接下氣準備在旁休息下時,突然有一雙手攥住我的手將我往上拉。我幾乎來不及推脫或猶豫,緊緊地回握住了她的手。一路上,我們沒講一句話,我唯一感受到的只有來自她手心的溫度,再無其他。我甚至來不及感動。
登上防汛臺后,那句“謝謝”在我嘴邊掙扎,最終還是沒能逃脫束縛,在我們相望數秒之后,似乎諸多言語都顯得多余。
演習結束后,我們并排往山下走,風還是肆無忌憚地從我們身邊掠過,但似乎有了溫度,有些暖,有些讓人無法釋懷。
支教感悟4
新課程理念觀提倡課堂學習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加以引導。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良好的問題是學生和老師交流的紐帶。實習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提問質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在上《陋室銘》這篇課文時,我在課堂上正在講課時,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學生回答。尷尬的是,舉手的人寥寥無幾。我叫了劉同學回答問題,他的語文成績不是很好。站起來之后說的答案不正確,我又給了提示,讓他思考了一會兒。但是劉同學回答的還是不正確。不僅他覺得尷尬,我也覺得尷尬。但是我還是表演了他的積極舉手的行為。課后我及時進行了反思。老師在課堂上經常會提出一些問題,但是問題有難有易。我在叫同學回答問題時應該考慮到同學們的學習成績。對于劉同學,我應該讓他回答一些適合他的問題,一次次的成功有助于劉同學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建立自信心。劉同學在二次思考后沒有給出正確答案對他是一種打擊。經過此次課堂事件,我也總結了一些課堂提問的經驗。
首先,問題的選擇要得當。提問要緊緊圍繞著教學的重難點,要有利于知識的理解;提問要難易適度,做到使學生踮踮腳,夠的著,結合這堂課,我提問時要考慮劉同學的語文成績和接受程度;提問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有助于同學的理解與回答。其次,在提問時注意語言的組織。語言要具體明確,問題要表述的清晰、簡潔。問題要使學生清楚地知道要回答的是什么,切忌模棱兩可,使學生產生理解上的模糊性。再次,提問后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我叫劉同學回答問題時忽略了這一點。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而不是急于讓學生做答,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最后,當同學答不上來時可以給學生適度的提示并注意評價學生的答案。在這節課上,當劉同學回答不上來時,我沒有給他恰當的提示,啟發他思考。而不是讓學生尷尬老師也尷尬。也沒有給予他恰當的評價,我可以適當處理、拓展、提升他的回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和幫助者。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架好課堂溝通交流的橋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讓學生樂于學習,愿意學習,主動學習。
支教感悟5
早上我突然接到通知,張寶校長要來聽我的課,我是無比緊張的,由于是在第二節課聽課,我第一節課在另一個班試講了一下,感覺還不錯。
但是第二節課上課后,我的課件在聽課的班里打不開了,我一下子就慌了,頓時不知道如何是好,面對下面也很緊張的學生,我還是硬著頭皮講課了,沒有課件額輔助,課上的教學明顯沒有另一個班的連貫,我在黑板上畫出了我在課件上的表格等內容,努力把課堂弄得生動一些,但是,學生可能也感到我的緊張,他們的活躍度大打折扣,一節課下來,我自己都覺得課堂相當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課堂參與度也不高。
課后一同聽我課的英語教研組組長和校長給我指出了課堂的不足,校長說,我對教學內容把握得不好,不熟練,依托課本,由于課件沒法用,缺少畫面感,教學環節銜接不緊密,過渡生硬,由于我的課堂用語太過復雜,所以我不得不和學生翻譯指令,然后重復,這一點也不應該,我應該使我的課堂用語簡單,準確。我對回答問題學生的評價不夠具體,簡單的good不夠具體,我的提問方式也不是很好,我應該多聽一聽指導老師的提問方式。針對校長提出的這些問題,我現在在改善,每天都會去聽指導老師的課,每節課都注意她的提問方式,以及如何具體評價學生,看看她的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是如何平緩有序的進行的,我每次備的課都會先和指導老師說一下怎么講,然后根據指導老師意見改善。
李鴻雁老師提出的問題有,我教學的整體感念不好,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比較生硬,教學環節的每一步的目的不夠明確,教學中對中考的知識滲透較少,沒有很好地了解中考形式。還有就是我的氣場不夠,還沒有完全在講臺上放開自己。針對李老師提出的這些問題,我已經在慢慢改善了,在備課的時候時刻謹記我這個環節設置的目的是什么,平時多看看中考題,研究一下中考題考試方向。
盡管被聽課很緊張,但是聽完課老師和校長的反饋,不僅提出問題而且為我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我收獲頗多,我相信我的進步會很大。讓我在以后的幾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有了努力的方向,具體而又確實可行的建議,讓我在備課以及講課中有了很大的幫助。
【支教感悟】相關文章:
支教感悟作文01-26
笑對人生支教感悟07-02
支教感悟(通用11篇)08-20
支教感悟(通用5篇)09-07
支教感悟作文(精選11篇)09-30
云支教感悟與收獲(精選11篇)08-27
支教活動的感悟(通用7篇)08-28
支教的收獲及感悟(通用10篇)08-21
支教感悟與收獲簡短(精選5篇)08-18
支教感悟3000字(精選5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