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家長家長會發言稿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發言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發言稿的寫法比較靈活,結構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講稿那么嚴格,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你寫發言稿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家長家長會發言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家長家長會發言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晚上好!
做為一位普通的家長,我很榮幸有這次發言的機會,也感謝大家能夠和我一起分享這次彼此交流的機會。
和所有的幼兒家長們一樣,我們對老師們的辛勤勞動以及無上的愛心表示崇敬和感謝!我們的孩子從呀呀學語到今天能夠準確的表達自己;從蹣跚學步到學會自我料理日常生活;從懵懵懂懂到有了種種出人意料想法,我們每天都看到孩子在成長,在變化。這些成長變化無不體現著老師們的勤勞和智慧。雖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但每次看到孩子早晨起來迫不及待的想上幼兒園時,我深切體會到,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啟蒙。每當孩子說起幼兒園發生的事情以及每一位老師時,從孩子的眼神里我看到的是自豪和自信,我的心里也充滿了高興和放心。在這樣一個好的環境中,我的`孩子一定能夠健康快樂成長的。
我也感謝各位家長們,為我的孩子養育了那么好的小伙伴們。
都說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關系。是的,一個不健康的環境很容易培養出人格不健全的孩子。一個孩子的言行也體現著他所生長的環境的優劣。一個愛說臟話常打罵孩子的家長,他的孩子也會將這種習慣帶到他所處的環境中,從而導致一群還不懂得辨別,沒有好壞之分的幼兒也受到不良的影響。相反,一個充滿愛心的家長,他的孩子也將會將愛心傳遞給他周圍的每一個人。從我孩子回家的言行表現,我知道我的孩子所處的環境是健康的,是美麗的。從別的孩子身上我也看到了我的不足,因此對各位家長們,我是心懷贊賞和感激的。
我也愛每一位和我孩子一樣可愛的小朋友們,從他們的身上我的孩子學會了很多我很難教會的東西,比如合作精神。現在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無法從根本上教會孩子怎么和別人相處,只有在一個大的環境中,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在實踐中孩子才能逐漸學會并形成與他人合作友愛的習慣。
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在這里我要再一次表達對各位老師和各位家長的感謝!我也祝愿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謝謝大家!
幼兒園小班家長家長會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家長:
你們好!
為了我們小班全體幼兒得到更好的發展,今天我們又坐到了一起,探討一個多學期在教育方面的成功、不足和今后的發展目標。
上學期,我們的主要發展目標是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引導幼兒適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能基本遵守幼兒園的一日常規。我們為此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你們也多方面地配合,使得幼兒在這些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家都欣喜地看到了孩子們的進步,每天孩子們都能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愉快地參加各項活動,與同伴之間也能友好相處,每個孩子也都顯示出自己的個性。
我們的教育觀點:
真正的早期教育是什么?――讓孩子自然吸收,而非硬性灌輸;讓孩子隨興趣自然發展,而非單純地積累知識;是啟蒙教育,而非系統的正規教育。我們教幼兒簡單的字詞,并不是要把他們培養成語言學家,讓孩子欣賞音樂,也不是一定要使他成為音樂家,早期教育注重開發多元智能,本著興趣、需要的原則對孩子實施啟蒙教育,是創造適當條件使幼兒的各項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是為培養孩子體格健康、智力發達、品質和個性良好打基礎。
知識灌輸的結果是高分低能,所以,我們認為:“學問”不等于“知識”,所謂有“學問”的人并不僅指他掌握多少知識,而更是指他是一個“學會了問”的人,是一個“會問、能問”的人。孩子能發現問題并有發現問題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有了無限的發展潛力,這比灌輸大量的知識強一千倍。幼兒園不是培養“知識型”的人才,而是要培養“探究型”的人才。我園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兒童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實踐能力。
我們提倡“大課程觀”,即幼兒園的課程包括幼兒園的全部生活和學習活動,幼兒的生活即學習,幼兒的學習并不是只在每天短短的十分鐘的集體活動中,孩子的每一個生活活動都是課程的一部分,不要把幼兒的學習限制在所謂的“課堂”內。例如:孩子和別人的交往、孩子的進餐、孩子的體育活動、區域活動等等都是學習。
總之,兒童應該享有童年的快樂,我們家長也沒有必要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有多調皮,孩子是在和周圍環境的探索中發展起來的,如果他們老是在束縛中生活,不許這樣不許那樣,他又如何能發展起來呢。因此在孩子的生活中、特別是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應放開孩子的手腳,多一份自由,少一份約束,讓孩子盡情的感受世界的奇妙。當然自由也不是指完全的放任自由,基本的規則還是要遵守的,我們要幫助幼兒克服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幫助他們學會合作、學會分享為他們更好的'融入到集體生活中打好基礎。
給家長們的3點建議
1、欣賞孩子。許多幼教專家認為,家長的最大誤區就是注意力只是在白紙上的一個黑點,沒有注意到大片的白色,大片的光明。她說:“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應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為他自豪。”建議我們做家長的首先考慮到孩子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孩子考慮您的需求。例如,家長可以與孩子玩一玩聊一聊,讓孩子表演、唱歌、講故事、繪畫等,然后給他一個贊揚。賞識教育是為了孩子的進步,讓我們真心真意地鼓勵孩子每一個細小的進步。賞識的實質是承認差異、尊重差異,不要單純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向別人的孩子看齊。您的孩子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我們要幫助他富有個性的發展。
2、保持一致,不遷就孩子。我們發現,每次長假或是短假回幼兒園后,總是會有幾個孩子出現不良狀況,是我園孩子生病的高峰期。很多時候是因為孩子在家的飲食、休息時間等沒有規律造成的。因此,在家飲食、休息等日常習慣要與幼兒園保持一致。在我們幼兒園每天中午10點50分是吃飯的時間,我們要求幼兒在進餐時能愉快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均衡營養,不挑食。有的幼兒在幼兒園能很好的完成,可是在家也許就拖拉了,家長這時候就應該對孩子提出要求,不允許他拖拉。另外家長和我們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要求要一致,家庭成員之間對孩子的要求也要一致。現在很多家庭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對孩子的照顧往往是2對1,3對1,甚至4對1的模式,這更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要一致。如家里的爸爸、媽媽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是這樣的,而爺爺奶奶卻要求那樣,如此不一致的態度,幼兒的良好習慣就很難養成了。他不知道聽了誰的話好,這也不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
3、多關注我們的《家園共育》孩子的發展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作為家長的你們是我們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你們的很多資源是我們可以開發的,不光是物質資源,還有很多寶貴的資源:如你們在某些方面的專業知識是我們可以利用的,也彌補了我們在某些領域的不足。如薛江的媽媽是在醫院工作的,在三八婦女節的活動上,她向我們生動、形象的描述了寶寶是如何出生的,做了一次家長老師。讓我們學到了很多,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資源共享的例子。本學期我們采用了一套新的整合課程,在這套新的課程里很注重資源共享,尤其需要家長配合帶的一些材料,希望你們能瀏覽一下我們教室外面的家園共育。需要的材料能盡量及時的收集過來,讓我們隨時充實到課程中,更好的幫助孩子探索、發現。
孩子是平等的,我們尊重每個孩子,給予孩子同等的學習機會、鍛煉機會,使每個孩子都有進步、都有提高。當然,我們的工作中也會有不足,我們對孩子的照顧是遠遠不如家長們在家里對孩子這種一對一、甚至兩對一、三對一的照顧來得周到。有時可能有疏忽,在此,我們向各位家長表示歉意。如果今后我們在工作中有什么不到之處,我衷心希望家長們及時地面對面地向我們提出來,我們會盡量改進,同時也謝謝大家對我們的信任。希望你們隨時向我們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再次謝謝大家的光臨!
【幼兒園小班家長家長會發言稿】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家長會教案03-30
幼兒園家長會總結小班06-10
幼兒園小班家長會總結06-10
幼兒園小班家長會的課件06-10
幼兒園小班總結家長會06-10
幼兒園小班家長會課件01-22
幼兒園小班家長會總結09-29
幼兒園小班家長會的總結12-24
幼兒園的小班家長會的計劃05-25
幼兒園小班家長會方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