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教學設計 三、互動互研,解難釋疑
學生活動,,由組長組織,在組內交流段意
4號學生先交流,2、3號學生補充,1號學生生成小組共識
四、精講巧撥,歸納生成
各組選派3號學生為組代表,在班內交流小組共識
生成:
1、寫作思路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對蘇州園林總的評價。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說明蘇州園林的特點。分項說明蘇州園林的特征。
這部分可分兩層。
第一層(第2自然段),總說蘇州園林的特點。
第二層(第3-9自然段),分說蘇州園林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蘇州園林要寫的不止這些,引人回味。
2、提問:全文的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總--分--總
3.朗讀課文,請用下面的句式概括讀后的感受。
文章是從____ ___角度,抓住______ _______的特點條分縷析地介紹蘇州園林的。
點撥要點一:明確說明對象及特征
本人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整體特點是什么?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五、分層設例,拓展延伸
1、辨明字音:
軒榭( )( ) 池沼( ) 邱壑( )
重巒疊嶂( ) 相間( ) 嶙峋( )( )
鏤( )空 薔薇( ) 模( )樣
庸( )俗 斟酌( ) ( )
2、辨明詞義
根據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適的成語。
①、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
②、獨有的巧妙的構思。 ( )
③、出于自心的剪裁、創造。 ( )
④、重重疊疊的山峰、峭壁。 ( )
學習目標: 1.積累字詞;2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 生:學習筆記
重點難點: 1.積累字詞;2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
一、優化導入,揭示目標
1、導入: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寫的說明文--《蘇州園林》。”(板書課題)
蘇州園林現存近一百多處,它們有悠久的歷史,現存園林遠則上千年,近則四五百年。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和匠師們把根據自己的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將大自然的景物概括、提煉,創造了一個個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世界。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藝術風格。葉圣陶先生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的基本藝術特征,作了具體而生動的說明。
2、目標:(1).積累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
二、指導自學、整體感知
1、作者介紹:葉圣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他曾在小學、中學、大學教過書,對語文教學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設有重大貢獻。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創作道路上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葉圣陶全集》。
作者葉圣陶是蘇州人,對蘇州園林很熟悉,因此對蘇州園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體會。本文是為攝影集《蘇州園林》寫的序,我們把它作為一篇說明文來學習。它不僅介紹蘇州園林的特點,而且文字生動、優美,從寫作構思到語言運用都值得我們很好地學習。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利用注釋和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教師多媒體檢測
(1)、讀準字音。
軒榭(xuān 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樣
重巒疊嶂(zhàng) 相間(jiàn) 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
鏤(lòu)空 薔薇(qiáng wēi)
(2)、理解詞語。
標本:文中指在同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儀表的實物樣本,即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典范
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創造和裁斷。
閱歷:文中指由經歷得來的知識。
別具匠心: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斟酌:考慮事情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3、朗讀課文,概括文章段意,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
師:教學反思疑惑生:學習收獲疑惑
八 年級 語文 科 蘇州園林 導學案 主備人:王玉萍 時間: 2012.12.4 審定人: 王玉萍 執教人(或學生)
王玉萍
[《蘇州園林》導學案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9.蘇州園林課件
10.《蘇州園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