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匯編3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實施方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施方案 篇1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精神,扎實做好全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控輟保學”工作,結合板當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采取以法治輟,以情勸學、以資助學以及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措施,以實現“一個都不能少”以理想目標,以提高義務教育普及程度為工作重點,持之以恒地抓好“控輟保學”工作,全面實現我鎮義務教育持續、穩定、健康、協調發展。
二、工作目標
20xx年全鎮小學生輟學率控制在0.6%以內,初中生輟學率控制在1.8%以內,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85%以上,畢業生班實現整班移交。
三、機構調整及職責
1、調整鎮“控輟保學”保學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伍靖鎮黨委副書記、人民政府鎮長(主持黨委工作)
副組長:王貴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宣傳委員
周永祥鎮中心小學校長基教辦主任
成員:楊輝鎮黨政辦主任
韋仕云板當中學副校長
張光寬座馬河中學校長
景興榮鎮基教辦工作員
李忠學鎮社會事務辦主任
馮克祥鎮工商分局局長
鄧大福鎮財政分局局長
王朝貴鎮司法所所長
卓曉紅鎮派出所所長
于紅衛鎮文化站站長
鄒菊鎮婦聯負責人
各村駐村干部、支書、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基礎教育辦公室,李光勇同志任辦公室主任,景興榮、孫亞飛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協調和處理全鎮開展“控輟保學”日常事務性工作。
2、部門工作職責:
鎮基礎教育辦公室:負責全鎮“控輟保學”工作的協調、組織和實施,各類數據的反饋,全鎮教育相關工作匯報,做好兩所中學、所轄各小學相關數據的統計上報和其他事務性工作。
各村委會:負責配合各學校做好本村適齡少年文化戶口的核查,輟學生的'動員、勸返工作,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配合轄區學校開展“控輟保學”宣傳月活動。
鎮中學:負責做好本校服務半徑文化戶口的核查和輟學生的動員勸返工作。
各小學:負責本校服務半徑適齡少年文化戶口的核查和輟學生的動員勸返工作。
鎮派出所:負責依法處理擾亂學校教學秩序、侵害師生人身、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的案件,依法嚴肅查處侵害兒童、少年的案件。
鎮司法所:負責相關法制宣傳工作。
鎮黨政辦:負責對全鎮各村和各相關單位開展“控輟保學”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因工作不力,不按要求開展相關工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并督導整改落實。
鎮紀委:負責對“控輟保學”工作不到位、嚴重不負責任并造成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單位和負責人進行誡免談話,必要時給予責任追究。
鎮社會事務辦:負責加強對全鎮流浪兒童、少年的管理工作。
鎮財政分局:負責優先安排全鎮教育發展所需各種經費,建立完善困難學生家庭資助體系。
鎮文化站:負責協調有關部分對網吧進行清理整頓,嚴禁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
鎮社保中心:負責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用人單位進行查處。
鎮工商分局:負責對非法招用未成年人的個體工商戶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
鎮團委、婦聯:負責結合各部門職責,協助各學校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強化工作職責,加大宣傳力度
鎮的“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鎮“控輟保學”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各村委會、各學校要成立以支書或主任、校長為主的“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并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可行的實施方案,切實開展好“控輟保學”各項工作。落實領導班子掛村聯校、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及學校教師包組到人的控制保學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控輟保學”職責單位協調溝通聯動工作機制,切實加強輿論宣傳和輟學生動員勸返工作。
(二)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加強職能管理
各學校要結合“控輟保學”工作職責要求,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全體教職員工擔負著重要責任,認真落實班主任包班、科任老師聯系學生制度,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密切師生關系,增強家校合作,形成共同合力。
板當鎮人民政府
20xx年2月12日
實施方案 篇2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靈璧縣委 靈璧縣人民政府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精神,大力推動產業扶貧工作的發展,培育具有靈璧特色的扶貧支柱產業,拓寬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渠道,依據靈璧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關于出臺靈璧縣扶貧工作1+N配套文件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縣特色種植業發展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及基本原則
(一)目標任務
按照“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和貧困縣摘帽”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2496”脫貧計劃,實行“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每年使500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通過發展特色種植業產脫貧,到20xx年,共1500戶、5000人通過特色種植達到脫貧的目標。通過駐村扶貧工作組幫扶和產業扶貧的實施,到20xx年,使全縣每個從事特色種植的重點貧困村都有一個主導產品能帶動村民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穩步增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體經濟收入年均5萬元以上,全村達到脫貧的目標。
(二)基本原則
1、政府引導,貧困戶為主。充分發揮政府投入在扶貧開發中的主體引導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但同時要充分發揮村兩委作用,激發農民自身活力,積極參與產業發展,堅決克服“等靠要”思想。充分發揮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調動貧困戶積極性,引導貧困戶根據自身條件和能力自主選擇發展產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既要重視“輸血”式扶貧,更要重視“造血”式扶貧。
2、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立足當地條件、資源狀況,因地制宜地選擇效益好、見效快、能帶動貧困農戶致富的優勢產業,科學客觀分析產業現狀、資源優勢,找準發展重點和突破口,做大做強扶貧產業。已有的主導產業,繼續擴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鏈,構建產業發展體系。正在培育的產業,注重技術培訓和市場開拓。
3、市場導向,效益優先。發展扶貧產業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扶持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優先發展,科學客觀分析資源承載能力和市場發展空間,合理確定產業發展規模。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立足市場需求,突出扶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要堅決杜絕“面子工程”、形式主義。
二、重點工作
(一)突出發展特色農業
1、積極發展專用糧食。壓縮玉米種植面積,大力發展青儲玉米、鮮食玉米,調整小麥種植品種,大力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大廟、漁溝、馮廟、韋集鎮、向陽等鄉鎮要大力發展青儲、鮮食玉米示范。楊疃、尹集、澮溝等鄉鎮要加強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聯系,積極發展優質專用小麥。
2、提升特色產業。以市場為導向,突出示范引導和政策扶持,大力提升蔬菜、小雜糧、林果等特色農業發展水平,恢復部分花生、馬鈴薯種植面積。靈城、漁溝等鄉鎮擴大標準化蔬菜生產基地面積,加快生產經營模式的升級。韋集、黃灣、婁莊等鄉鎮要抓好對黑花生、鮮食小花生、高油花生的推廣示范,實現花生種植面積恢復性增長。虞姬要抓好辣椒、馬鈴薯等作物的脫毒、提純、復壯,打好虞姬辣椒品牌,恢復馬鈴薯種植。尤集、朝陽、下樓等鄉鎮要積極挖掘和培育晚秋黃梨、水果梨、池藕等產品的產業開發。“三縱三橫”沿線地區要抓住道路沿線實施森林增長工程的有利時機,抓好林下種植中藥材、林下養殖等種養新模式。楊疃、尹集等鄉鎮要依托現代農業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抓住有利時機調整種植結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建設規模種養基地。
3、鼓勵發展新興產業。探索發展花卉、苗木、葡萄等新興產業,培育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抓好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加大技術扶持力度,加快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的.引進推廣步伐,提升新興產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年內新建15個百畝以上花卉、苗木規模種植基地,全縣建設新興產業基地5萬畝。
(二)積極發展品牌農業
1、鼓勵培育新的農產品品牌。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培育品牌,以品牌開拓市場,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積極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引導和創建新的農業品牌。新增“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15個,注冊農產品商標10個,積極指導培育2家企業爭創建著名商標、馳名商標。推進特色種養殖產品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營銷。
2、發揮現有品牌的引領作用。加大對現有農產品品牌的整合和開發力度,重點扶持市場競爭力強、開發潛力大、經濟效益顯著的農產品品牌,扎實推進“荷金來”、“康美達”、“瘦八仙”、“靈南生態”等農產品品牌的統一包裝推介,做好做強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讓品牌帶動貧困村的產業競爭力提升。
(三)加快發展循環農業
指導農民合理使用農藥、化肥、地膜等,積極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要求,以戶用沼氣和沼氣工程項目實施為依托,推廣“畜-沼-果”、“畜-沼-菜”、“大棚-沼氣-蔬菜(水果)”等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因地制宜開展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實施循環農業示范項目建設,實現農業生產和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的良性循環和無害化排放,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財政資金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對開發擴大蔬菜、瓜果等基地,具有一定種養規模,輻射帶動貧困戶較多的貧困村,傾斜安排項目資金用于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基礎上,按照資金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的原則,將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等涉農項目優先向貧困村、貧困戶安排。
(二)大力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多元化服務主體,扶持農機、植保、農資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大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種植中的經營管理問題。引導農戶加入專業合作社,是提高新時期農民合作化程度,解決發展特色產業距離市場遠、產品銷售難的有效途徑,也是貧困戶盡快實現脫貧目標最為直接的辦法。一要對現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場進行培育和規范管理,將支持重點放在與廣大農民聯系緊密、運作良好,尤其是能夠真正帶動當地農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經濟組織上,將有名無實的“空頭”合作社逐步淘汰。二要支持、鼓勵條件成熟的地方創辦新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使農民在發展產業時能夠通過“抱團合作”方式減少投入、規范管理、降低風險、提高效益。三創新利益鏈接機制。支持適合的經營主體,使特色產業最大限度地覆蓋貧困村和貧困戶。鼓勵工商資本進入產前、產后環節,延長產業鏈條,拓寬貧困戶就業和創收途徑。按照“土地租金+股份+務工收益”的基本模式,讓農戶通過加入專業合作社或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形成購銷關系穩固、利益聯結緊密的鏈結機制。
(三)強化科技支撐、創新服務方式。圍繞貧困村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加大農業科技協作攻關和成果轉化力度,加快推廣農作物優質高產品種和高效栽培模式、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無公害生產技術、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適合貧困地區特點及需求的良種良法。探索對貧困村、貧困戶技術幫扶的新模式,依托農技推廣機構,借助社會性技術服務組織開展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技術幫扶。分層次建立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手機信息或QQ群服務平臺,及時、精準推送農時農事、價格行情、農產品市場信息等。積極牽線搭橋,引導貧困村參與農展會、網上銷售、農超對接等各類平臺,多種形式促進產銷對接。
(四)加強領導,確保特色種植產業扶貧工作落到實處。一是成立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協調。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工作調度,積極協調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中的重大事宜,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確保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有序有效推進。二是明確責任。在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協調整合資源,調動各方力量做好產業扶貧工作。產業扶貧實行屬地負責制,黨政主要領導要把握重點,親自協調、親自調度,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發展扶貧產業,幫助扶貧對象脫貧。三是強化績效考核。把特色種植產業扶貧納入對主管部門、鄉鎮、村扶貧工作考評內容。把結對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結對幫扶干部幫扶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情況納入精準扶貧的工作內容,推動產業扶貧工作深入扎實開展。
實施方案 篇3
為了更進一步組織好我系學生開展評估知識座談會,實現我院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保良創優的目標,按照學院評估辦的統一部署及學院學工處《關于組織學生座談會的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系的實際情況,現制定此方案。
一、高度重視,成立機構
召開學生座談會是評估的一項重要工作,座談會效果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評估的成績。為此,全系師生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我系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專門成立學生座談會領導小組。
組 長:徐 標 朱波涌
副組長:蔣 寧
組 員:黃俊杰 李少彬 李遠華 劉春雨 王曉晨 各班主任
二、學習內容
1、文明禮儀、道德修養的培訓。(系將統一安排進行培訓)
2、學習和理解《玉林師范學院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宣傳手冊》、《玉林師范學院學生管理規定》等相關評估知識。
3、本系概況。
三、座談會工作步驟
(一)宣傳、動員階段(10月24—10月28日)
10月26日早上6:50,全系學生集中籃球場,由系領導作宣傳動員工作。各班要高度重視座談會工作,充分認識到座談會的重要性,要做好宣傳動員工作。
(二) 自主學習和演練階段(10月29—11月15日)
各班以宿舍為單位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學習《評估手冊》,可利用早讀、晚自習的時間組織同學進行學習的抽查演練。做到每個人都隨時回答出《評估手冊》及評估的'相關內容。
(三)、系組織演練階段(11月16—11月23日)
每個人都將參與座談會,系將組織老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召開座談會,老師將對學生提問《評估手冊》及評估的相關內容。
(四)整改提高階段(11月24——12月1日)
對于在座談會上沒能夠正確完整回答問題的學生,系將安排固定教室幫助學生學習,進行整改,做到人人都了解評估內容,以更充分的準備迎接專家的抽查。
四、工作要求
1、各班班主任要組織好學習進行學習評估知識,各班委要制定學習的計劃和學習活動,對學習活動記錄,以便老師檢查。
2、學生黨員、干部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協助班委、班主任做好學習評估知識工作。
3、每人都參加演練。對于演練中沒有通過的學生,系將實施《學習整改方案》,采取固定教室繼續學習、再次檢查的方法。若還不通過,則進行單獨輔導。直到整改通過為止。
【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安全實施方案實施方案03-27
實施方案04-24
【精選】實施方案11-03
實施方案[經典]07-28
[精選]實施方案07-30
實施方案【精選】08-14
(經典)實施方案08-15
實施方案(經典)08-17
實施方案(精選)09-08
【經典】實施方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