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街拍攝影的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街拍攝影的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摘要:
金俊老師常說:攝影是以技術為基礎的,學好攝影技術才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拍出自己滿意、大家看得懂的照片。今年以來,在金俊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從攝影基礎學起,從基本技巧練起,并在實踐拍攝中加以運用,獲得了很大的收獲。街拍,是近年來隨著攝影普及而得到廣大攝影愛好者喜歡的一種攝影門類。街
關鍵詞:
攝影論文
街拍的興起與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與繁榮,時尚已不再是陽春白雪,僅僅局限在T臺上的光彩奪目,相反,時尚已經慢慢融入普通大眾的生活,街頭大眾的時尚風潮也已成了城市文化的一道風景線,并引領著千姿百態的時尚流行。街拍的出現,恰恰就是對時尚潮流的態度由專業轉向到大眾、由T臺轉向街頭的轉變之表現。同時,街拍也成為傳播城市時尚風潮的獨特媒介或載體。然而遺憾的是,目前為止,對于“街拍”業界與學界還沒有權威且明確的定義。就筆者的理解,更傾向于簡單定義:街拍是攝影師在街頭捕捉普通大眾的時尚攝影。
縱觀街拍的歷史,從當年街拍鼻祖比爾坎寧漢姆背著相機、穿梭于紐約第五大道和57街拍攝各種街頭流行時尚之時起,到如今普通大眾拿著智能相機、智能手機就能夠攝下街頭的時尚流行,也不過是短短的50多年。而國內的專業街拍則是6年多。“一開始街拍都是偷偷摸摸,因為大多數路人并不配合。”杭城最早、最知名的街拍攝影師鐘昊如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人們對時尚觀念的不斷更新與追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參與到街拍這一新的潮流中來,之前的拒絕到現在主動要求上鏡,時間也僅僅一年不到。”而更為明顯的變化是,隨著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一批自媒體的出現,時尚的記錄與傳播打破了原本只能在時尚雜志或者報紙等紙質載體形式中呈現的局限,使街拍增添了更廣闊的流行平臺與傳播途徑。
街拍的特點與價值
對于街拍,從專業攝影的角度來說,它融合了紀實攝影的真實性,人物攝影的感染力,同時也更充分體現了布列松“決定性瞬間”的攝影精髓。應該說,街拍是一門具有多重屬性的攝影藝術。
其一,真實再現時尚風情。
紀實攝影意味著要走出去融入世界,需要掙脫思想的枷鎖去捕捉社會的風貌,并且用相機記錄下來,用圖片表現多姿多彩的世界。而街拍正是發揚了紀實攝影這一最大的宗旨,真實地記錄著街頭的靚女潮男的流行時尚,從而傳播時尚理念與時尚文化。因此,從這一點來看,筆者個人并不贊同如今“擺拍”式的街拍。因為街拍的可貴在于忠實地記錄街頭時尚,最自然地呈現街頭大眾的時尚風情,而再自然的“擺拍”也難免僵硬與做作,無法體現街拍原汁原味地忠實記錄的特點。
其二,決定性瞬間的捕捉。
在時尚攝影的題材中,人像是繞不過的主題之一。男女老幼,喜怒哀樂,各種表情,多種肢體語言,使人像攝影永不雷同,魅力無窮。而街拍是將人像在自然光照明條件下得到真實呈現。但是與傳統的人像攝影相比,街拍更加講究“決定性瞬間”的捕捉。眾所周知,亨利卡蒂爾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體現了其攝影美學的主要理念,即使用抓拍技術,在非常短暫的瞬間中,抓住真實世界里事物最有本質性的瞬間;同時,結合攝影的技巧、審美構圖等加以概括表現。就此而言,街拍攝影的忠實記錄特點,對于人物瞬間表情、舉止、儀態的捕捉,可以完美地體現“決定性的瞬間”的靈魂。
其三,獨具審美的雙眼。
與紀實新聞攝影相比,街拍除了真實自然地傳達場景之外,對人物美感的刻畫顯得更加突出。因為街拍本身就是與時尚潮流交織在一起而相輔相存的。也正因為如此,對攝影師的綜合素質要求就顯得尤為突出。除了具備紀實新聞攝影師的敏感性,專業攝影技能的嫻熟掌握之外,更需要對時尚流行元素與思潮的了解與關注,例如服裝的款式、材質、用色、搭配、風格等有一定的審美鑒賞力。大師羅丹就曾明確說過“我們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或許是對街拍攝影師的最大的期許以及鞭策。從這個意義上說,街拍攝影師是美的鑒賞家與傳播者。
其四,街拍的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
社會價值。街拍是時尚的產物,同時也是對時尚的延展。它一改以往只關注陽春白雪和高大上的精英時尚,而是轉身面向了街頭,將鏡頭對準了普通大眾的時尚。從這種轉變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其實是年輕一代價值觀轉變的折射。他們不再迷戀權威,不再局限專業;相反,這是他們對自由、對個性、對自我的一種追求和表達,這是對街拍價值的最好詮釋。對此,有學者也認為,對于街拍的出現傳達著青少年一代彰顯自身及追求個性的話語,同時也帶有一點后現代文化意涵,也就是解構權威和追求多元文化趨勢。毋庸置疑,年輕一代是最具有創造性和活力的一代,他們對美的追求具有更加強烈的意愿,而他們對于美的表現手段也是多元的,或許街拍只是一種手段形式而已,但是從街拍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種大眾之美之中蘊含的特殊價值。
商業價值。攝影從其誕生起,就兼具藝術屬性和商業屬性的雙重性。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時代,攝影作為一種傳播手段,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攝影本身已成為一個商業傳播的載體,它和時尚業、廣告業有著多種形式的合作。至于街拍的商業價值,筆者認為它超越了傳統的商業攝影。傳統的商業攝影,相對來說更多的是以第三方的姿態出現,它主要與時尚雜志,或者跟廣告公司合作的方式呈現。但是,街拍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原有相對固定的商業合作模式,它更多的時候可以直接和品牌進行合作。隨著微博以及微信等一系列自媒體的出現,更是給街拍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商業傳播平臺載體,街拍攝影師從拍攝到傳播往往能夠一條龍搞定,對于品牌主來說也更加簡便、迅速而高效地完成營銷傳播目標。比如,杭州某知名商場為了提升其商場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與杭城某知名的街拍攝影師合作,讓攝影師每天在該商場蹲點進行潮人拍攝,然后在攝影師自已的微博以及其它的網絡媒體進行宣傳推廣,活動持續了一個月,最終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推廣效應。
街拍存在的問題
隱私與效果。最早的街拍其實基本上是攝影師以街頭抓拍或者偷拍的方式呈現的,被攝者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攝影師的“獵物”。這樣的呈現方式,相對來說是比較自然與原生態的,能夠更好地表現被攝者的最佳狀態和獨特魅力,但這種拍攝方式有侵犯個人肖像權的嫌疑。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并且接受街拍這種街頭攝影藝術后,由被動上鏡變為主動上鏡。這一轉變,雖然解決了攝影師侵犯被攝者肖像權的癥結,但這一主動上鏡的方式,相比于被攝者在不知情狀態下入鏡而言,被攝者的主動擺拍則顯得相對矯揉造作,缺乏自然之美。所以,法律性原則的把握是街拍攝影者需要思考并解決的問題。
商業與藝術的平衡。街拍這種攝影形式不僅具有藝術性,更蘊含著較大的商業價值。作為一種還較為新穎的攝影形態,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其作為攝影卻又有別于傳統攝影的商業價值。就與時尚有著密不可分的街拍而言,在時尚圈的探索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以杭州為例,作為著名的時尚女裝之都,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女裝品牌不計其數,當然男裝也不少,所以,如何發揮街拍的特長,充分利用它的藝術傳播功能,探索與服裝品牌等的合作,創造一種全新的品牌推廣手段,更好地發揮它的商業功能,值得深入思考與實踐。
縱觀街拍的發展歷史,它在我國的興起與流行的時間并不長,而作為一種新興的街頭藝術而言,卻受到越來越多普通大眾的喜愛,且隨著攝影數字化的不斷升級,街拍在拍攝專業技能上的難度也越來越低,如今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基本完成街拍。然而,作為一種街頭的時尚攝影藝術,筆者認為其商業價值大于攝影藝術價值,因此,在拿捏好街拍的藝術性原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開發街拍的商業價值,探索時尚領域新的營銷方式,將是街拍未來取得良性發展的一種重要手段。
【街拍攝影的論文】相關文章:
適合街拍的心情說說11-11
街拍夜景文案(精選220句)10-14
夜景街拍文案(精選150句)09-13
元宵節街拍文案02-10
形容拍照有街拍的說說200句11-01
步行街規劃設計研究的論文08-30
攝影協會踏春外拍活動策劃書12-01
“美麗校園我來拍”攝影大賽策劃書11-18
拍一拍的文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