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信息道德培養活動設計方案范文(精選5篇)
為確保活動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活動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你知道什么樣的活動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學生信息道德培養活動設計方案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學生信息道德培養活動設計方案1
當代社會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信息技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樹立信息安全的意識。為了幫助學生在信息化的環境中更好的健康成長,為此,班級制定了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的方案。
一、活動主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目標與內容
培養學生文明使用網絡的意識,宜傳信息安全危害的嚴重性,提高學生應對網絡信息安全的技能,切實提高維護個人信息以及國家網絡信息保護的意識。
三、對象:初三九班全體學生。
四、環境:多媒體環境。
五、活動形式
增強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學校首先要運用多種形式進行網絡信息安全宣傳,使學生了解到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網絡信息安全遭到破壞后的危害性。普及基本的網絡安全知識,增強學生對自我信息國家信息安全性的重視,提高個人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和應對措施。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使同學們具備一定的網絡信息安全防范處理能力。
為此,班級開展了培養學生信息安全意識的主題班會。班級開展“重視網絡信息安全,人人文明安全上網”的主題班會。及時宜傳國家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播放相關新聞和真實案件,讓學生認識到網絡信息被破壞的嚴重后果。向每一位學生普及信息安全知識,提高學生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如何識別信息泄露,怎樣應付和處理網絡信息安全事故。在開相關主題班會時,有計劃,有順序的播放網絡信息安全的公益視頻:《電腦病毒的危害》、《安全上網,不可大意》、《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你知道嗎》、《全民安全上網,保護信息安全》、《人身財產安全與網絡的關系》。
六、任務
班會結束后,制作活動方案。
初中學生信息道德培養活動設計方案2
安全工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應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制度。以下是學校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責任意識、法規意識、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為重點,以實現安全培訓規模、質量、效益的綜合提高為目標,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分級實施,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建立健全安全培訓工作組織責任體系和目標考核體系,切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師生的安全素質。
二、培訓要求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加強對安全培訓工作的領導,定期召開專題例會,分析安全培訓形勢,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建立縱向貫通、橫向協作、上下聯動、優勢互補的工作網絡和組織體系,保障安全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作為安全培訓責任主體,負責將教師培訓納入本單位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好學生的安全培訓教育工作。
2、提高認識,做好規劃。制定詳細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使教職工熟悉安全規章制度,掌握安全救護常識,并對學生開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學生掌握預防事故、自救、逃生、緊急避險等基本的自我保護技能,確保其安全。
3、完善制度,確保質量。建立安全培訓檔案制度;學校要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地方課程設置要求,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堅持集中培訓和個人自學相結合,充分發揮網絡優勢,通過局域網、校園網開展培訓與交流,擴大培訓范圍,提高培訓質量。
4、加大宣傳,濃化氛圍。以安全教育日、等為契機,積極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和宣傳手段,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師生對關愛生命、關愛健康的認同感和安全教育的緊迫感,營造全社會關注校園安全的氛圍。
三、培訓內容
1、公安部八條措施、教育部六條措施、《遼寧省學校安全條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學校安全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
2、學校安全管理責任制度的相關內容
3、學校校舍、飲食、教學設施設備、水電、消防、課堂常規等方面的日常安全管理及事故預防。
4、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
5、上級部門不定時下發的各類通知。
四、培訓對象
1、學校領導和教師培訓。以落實安全工作主體責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提高其抓基層、強基礎和安全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管、應急、處置能力。
2、學生培訓。以掌握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識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技能、突發事故逃生技能和應對不法侵害的能力。
初中學生信息道德培養活動設計方案3
【目標與內容】
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和行為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判斷網絡安環境的安全性,幫助學生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升信息安全意識,有效的保護個人隱數據隱私,養成電腦殺毒、防毒和信息備份的習慣。識別和抵制不良信息,了解賭博、暴力、色情等網絡產品對人的危害,提高對網絡違規違法行為的鑒別能力,正確認識和對待網絡游戲,恰當處理虛擬時空和現實世界關系。
【對象】
全體在校學生。
【活動形式】
教師可以通過日常教學、主題班會、板報、廣播、校園網站。案例教學、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形式開展專題教育。如果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信息安全保護的知識,教師除了教授信息安全知識和技能外,也可以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達成共識和理解。例如,學生可以分小組討論,并用表格、概念圖等方式列出使用互聯網時應該注意的安全問題以及保護措施等。此外,學生信息安全意識的培養是融入日常教學的,滲透在教師的日常言行與常規教學之中的。因此,教師應注意在教育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
結合學校實際。采用多種形式進行信息網絡安全宣傳,普及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師生信息安全防范意識,提升識別和應對網絡危險的基本能力。主要活動如下:
開展一次國旗下信息安全意識講話,利用周一升國旗,舉行一次關于信息安全意識的國旗下講話,教育學生科學使用網絡,文明上網,維護網絡純凈天空。
開展一次手抄報評選,以年級為單位,開展以信息安全,關乎你我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并以年級為單位開展評比活動。
開展一次網絡安全主題班會。在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班主任要結合網絡安全宣傳周學生知識讀本,開展一次信息安全意識主題班會,進一步普及網絡安全常識和法律法規知識,提升學生網絡安全防范。
四、多渠道宣傳信息安全意識,制作電子版網絡安全宣傳單,滾動宣傳,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懸掛網絡安全橫幅及擺放宣傳板,在學校網站和家長微信群增加網絡安全宣傳知識,宣傳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學校網絡安全活動方案等,校園廣播,廣播站廣播有關網絡安全的常識,提高師生網絡安全意識。
初中學生信息道德培養活動設計方案4
一、指導思想
通過開展信息安全教育活動,廣泛宣傳國家互聯網管理、使用及網絡安全等法律法規,營造文明健康網絡環境,倡導文明上網,引導學生健康上網,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二、活動安排
1.廣泛深入開展宣傳。班級各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周會升旗、道法課、信息課及黑板報,班隊會等廣泛開展宣傳動員,使學生充分認識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努力營造健康網絡信息環境。計算機要安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利用技術手段及時發現并處理網絡不良信息,確保建設綠色校園網絡環境。密切社區、家庭的聯系,通過家長會、手機短信(家校通)、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爭取社會、家庭的廣泛支持,努力營造關心、支持學生信息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圍。
3.切實加強信息法制和安全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引導學生自覺踐行《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樹立網絡信息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自覺抵制網絡不良行為。將網絡信息法制教育、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納入學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內容之中,制定工作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好活動。
4.突出重點。要根據各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尤其是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等重點群體進行重點關注和引導,讓學生形成對網絡信息安全的正確認知,增強安全判斷能力,自覺形成文明上網的良好習慣。
5.注重總結,形成班級管理長效機制。及時對班級此次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取得的成效進行總結,注意樹立典型,以典型促發展,增強網絡安全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形成網絡安全教育的班級長效機制。
三、活動內容及方式
1.積極開展“安全網上行”主題班隊會活動。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引導學生安全上網,形成正確的網絡認識觀,享受著網絡給我們帶來的便捷,對沉迷網絡、瀏覽不良信息等現象嚴加抨擊。
2.以《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五要五不”為基礎,全面開展網絡法制教育。通過講座、主題討論的方式,運用正反事例,讓學生較深刻地體會網絡不良信息的存在與危害,敲響警鐘,引起學生的警醒,產生內在的免疫力,自覺遠離網絡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網行為。
3.開展“安全上網”網絡征文等活動,依托吸引力強、參與性高的文娛和益智活動,用健康向上的校園網絡活動充實學生課余生活。
4.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爭取廣大家長與學校一起有效監控和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和手機,倡導家長對孩子上網進行合理引導和約束。
初中學生信息道德培養活動設計方案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倡議全社會關注學生的出行安全,讓每一個學生都在一個整潔、輕松、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分工合作、組織實施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熱愛生活、關心他人的品質。
二、活動策略
1、活動形式
調查、訪問、拍攝、演講、發放宣傳資料、整理資料等。
2、活動準備
筆記本、照相機、打印機、電腦、標語等。
三、活動安排
1、時間安排
活動時間用時六周,采用彈性計時,集中與分散相結合。
2、活動結構安排
本次活動分為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各組深入實際進行調查、訪問,收集資料。
第三階段:各組對收集來的資料進行思考、分析,并制定下一步計劃。
第四階段:落實計劃,深入實際進行宣傳教育。
第五階段:活動總結、評價
四、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制定活動計劃。
班級學生中除有一少部分住校外,大部分學生都是騎車、乘車或者步行上學。乘車是學生當中很多人有很多乘坐的是黑車,安全隱患比較嚴重;騎車的'學生,他們所騎的車有很多沒車鈴、車剎,有的學生還經常會一只手騎車;步行的也有安全隱患,比如不按路規走,路邊玩耍、逗留等。就在上學期就學生在放學的路上被摩托車碰到了,幸好沒什么大礙。學校門前面狹窄,校址緊靠省道。凡此種種,學生的出行安全令人擔憂,于是,我們師生共同商討確定了本次實踐活動的主題是: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活動主題確立后,我們全班同學經過激烈的討論,制定了本次活動的計劃:把全班同學分為四組,第一組采用問卷、采訪等形式對乘車同學進行調查、了解;第二組采用問卷、采訪等形式對騎車同學進行調查、了解;第三組采用問卷、采訪等形式對步行同學進行調查、了解;第四組采用實地考察,問卷、采訪等形式對學校周遍路面進行再認識。每個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精心設計了問卷和采訪問題,并對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展開了討論,想了一些對策。
第二階段:實地調查、訪問,收集資料
1、第一組活動情況
2、第二組活動情況
3、第三組活動情況
4、第四組活動情況
第三階段:思考、分析
調查結束后,全班同學坐在一起,匯報自己的調查結果,交流自己的調查感受,分析其原因,想想其對策。
結論:
1、學校附近的交通環境比較復雜,交通管理比較混亂。
2、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防護措施。
3、有部分學生的家庭經濟比較薄弱,雖能看到存在的隱患,卻又心有余而力不足。
4、學校、家庭的交通安全教育仍不到位。
5、社會對學生的關注不夠,安全意識淡薄。
6、學校的管理方法還需要改進,力度還要加強。
出路:
1、提高全社會的安全意識,努力創建平安社區。
要在全社會積極營造時時不忘安全,人人關注孩子,讓學生“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傳媒宣傳教育,讓我們的路面更寬,讓我們行車、趕路更有秩序,讓我們孩子能在一個整潔、輕松、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2、家庭、學校要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教育他們要遵守交通規則,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杜絕乘坐不合格車輛,自行車要鈴、剎、腿齊全,定期召開家長會,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好我們的孩子。經常用一些發人深省的事件教育孩子要珍愛生命。
3、學校管理上仍需上細、上色。
學校要加強路隊的管理,在重要路段加大檢查力度,增加管理人員。還可以適時實行錯時放學的辦法,從而錯開放學高峰,緩解交通壓力。
第四階段:宣傳
將我們比較成熟的想法通過調查報告、倡議書、標語、圖片展示等形式制作編寫出來,進行宣傳。
1、在全校開展以“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為主題的宣傳日活動,用板報、錄象、標語等形式讓全校老師能關注孩子、重視安全,讓每一個孩子能珍愛生命、快樂學習。
2、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明白乘坐不合格車輛的安全隱患,杜絕黑車。
3、開展“我為愛車整整容”的活動讓孩子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防患于未然。
4、分小隊加強對來往行人、司機的宣傳教育工作,上、放學時間小心慢行。同時在路邊出示警示語或警示牌。
第五階段:活動總結、評價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以生活中自己比較感興趣、最關注的現象為著眼點取材、定題,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們通過實地調查、采訪、統計、交流、宣傳等,不僅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著呢剛強了社會責任感,同時也加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初中學生信息道德培養活動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學生信息道德設計方案11-30
信息道德培養簡報10-14
學生信息道德培養活動方案范文(精選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