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監測目的
1、監測ICU患者醫院感染率。
2、發現醫院感染流行和暴發。
3、減少導管留置和器械相關感染的發生。
4、評價控制效果。
二、器械相關感染定義
1、呼吸機相關肺炎:感染前48小時內使用過呼吸機,有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和體征并有胸部X線及實驗室檢查依據,或臨床醫生診斷的肺部感染。
2、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感染前48小時內使用過中心靜脈導管的患者有感染的臨床表現(如發熱、寒戰和(或)低血壓等),血培養至少獲得1個陽性的結果,導管半定量細菌培養陽性(>15CFU/導管尖段5CM)或導管定量培養陽性(>103CFU/導管段),并且與外周靜脈血中分離出的病原菌種類和抗菌譜相同,除血管內導管外,無其他明確的血液感染源。
3、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近期內留置導尿管史(通常為7天內),有或無泌尿道感染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尿培養革蘭陽性球菌數≥104CFU/ML,革蘭陰性桿菌數≥105CFU/ML。
三、監測方法和內容
1、監測對象:被監測的病人必須是入住ICU48小時后進行觀察、診斷和治療的'病人。與ICU感染率計算有關的感染必須是發生在ICU,即病人住進ICU的時間≥48小時,患者轉出ICU到其他病房后48小時以內發生的感染仍屬于ICU感染。該感染日期為轉出ICU的日期,記錄轉出當月感染數。
2、監測部位:監測的重點部位是由侵襲性操作所引起的響應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調查登記方法:
ICU醫生每天對已住進ICU和此期間新進入ICU的所有患者進行調查,觀察每個患者醫院感染發生情況,有醫院感染者由醫生填寫“ICU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對疑似醫院感染難以確診者,應通知醫院感染管理科。
ICU日志填寫:由ICU護士填寫ICU患者日志,每日8AM或每夜12時填寫,避免遺漏。每日登記進入ICU新住進患者數;每日住進ICU患者數;使用呼吸機、中心靜脈插管、尿道插管患者數,上月末日住ICU患者數;上月末日住ICU患者數指上月最后一日末移除ICU的患者數。新住進患者數是指當日新住進ICU的患者人數;住在患者數指當日住在ICU的患者人數,包括新住進和已住進ICU的患者人數;中心靜脈插管患者數、導尿管插管患者數和使用呼吸機患者數指當日使用該器械的患者數。
四、資料分析
ICU住院病人醫院感染監測主要是分析醫院感染發病率及各類危險因素如留置導尿管、動靜脈插管、使用呼吸機等相關的醫院感染的發病率。計算指標及方法為:
病例(例次)感染率=醫院感染患者人數(感染例次數)同期住在ICU的患者總數×100%
患者日(例次)感染率=醫院感染患者人數(感染例次數)同期住在ICU的患者總數×1000‰
五、“臨床病情等級”評定
每月分4次(每周一次),對當時住在ICU的病人按“ICU監測病人臨床病情分類標準值”進行病情評定。在每次評定后記錄各等級(A、B、C、D及E級)的病人數。在評定時按當時病人的病情進行評定,與過去的情況以及將來要出現的情況無關。有相同診斷的病人,可能不屬于同一臨床分類級別。為了方便定為每周進行評定。
六、監測資料的總結報告及反饋
在計算出各種醫院感染發病率后,應及時進行匯總分析,及時向ICU反饋,并向醫院領導和相關部門匯報,根據監測結果采取相應措施,避免醫院感染的暴發。
【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方案】相關文章:
ICU醫院感染年度工作總結09-02
醫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07-24
感染監測醫師的工作計劃06-12
感染監測醫師的工作計劃07-12
醫院感染試題06-12
醫院icu護士述職報告04-05
醫院目標管理方案例文10-11
醫院icu護士述職報告12-07
醫院感染培訓試題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