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播報策劃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聞播報策劃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聞播報策劃方案1
一、報道主題:
《天災人禍--走進南方旱澇災情》
二、報道背景:
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50年來罕見干旱,達到1961年以來同期降水最低點。云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5省(區、市)耕地受旱面積1.01億畝,占全國的84%,作物受旱7907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墑2197萬畝。有20xx萬人、1368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分別占全國的80%和74%。網友指責稱,干旱是修建三峽所致,這不是公眾第一次因極端氣候而關注和質疑三峽工程。近年來西南大旱、重慶酷熱、兩湖流域暴雨等氣候異常,三峽時常成為矛頭所指。近期,旱澇形勢急轉,由之前的大旱、土地干裂,人畜飲水困難到近幾天的連連暴雨,導致眾多房屋倒塌以及未知的地質災害時有可能發生。長江中下游旱澇急轉形勢尤其嚴峻。從9日夜間開始,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區遭遇入汛以來最強降雨,目前上述三省已有近百人因災死亡或失蹤。國家減災委、民政部10日12時緊急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兩個工作組趕赴災區,查看災情,協助救災。
6月3日以來的中國南方暴雨洪澇災害共造成175人死亡,86人失蹤。3日以來,中國南方部分地區相繼出現4次強降雨天氣過程,導致長江中下游、中國西南及華南地區部分省份多次遭受洪澇、滑坡、泥石流災害。據統計,3日以來的中國南方暴雨洪澇災害共造成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13省(自治區、直轄市)86個市(州)510個縣(市、區)3657萬人次受災,緊急轉移安置164.2萬人次,直接經濟損失350.2億元。
針對6月份以來南方嚴重暴雨洪澇災情,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加強汛期應急值守,做好災情監測評估,并加強部門溝通協調,緊急啟動應急預案,調撥中央救災款物,保障群眾基本生活。財政部、民政部累計安排下撥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1.65億元,主要用于暴雨洪澇災區受災人員緊急轉移安置、過渡性生活救助、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和向因災遇難人員家屬發放撫慰金。民政部緊急向貴州、湖南、安徽三省災區調運5000頂救災專用帳篷和5萬床棉被,切實幫助災區群眾解決基本生活面臨的困難
異常天氣引起的旱澇災害使得人民叫苦不迭。在網民的質疑聲中,長江三峽又被提了出來,那么,三峽工程到底是不是引起旱澇災害的因素呢?
三、新聞報道的目的、意義和目標:
1、目的:本策劃旨在通過跟蹤報道南方嚴重的洪澇災害,同時對比蘇北地區日益持續嚴重的旱情和北方的旱情,提示人們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警示相關部門做好安全監管,同時為人們解疑釋惑:三峽到底是不是引發旱澇災害的罪魁禍首?
2、意義:大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慌亂的人心。試圖通過此次報道穩定人心,做好戰勝洪災的心理準備。同時引發對三峽等大型工程的思考。
3、目標:
(1)通過此次采訪,讓更多的人民群眾了解災情的發展態勢。
(2)呼吁各方應積極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從自身做起。
四、資源需要:
筆記本一臺照相機一架錄音筆一支采訪筆記
五、活動開展:
1、采訪要求:
(1)采訪過程中首先要確保新聞的真實性,不得片面截取他人語句,篡改他人用意,多用直接引語寫作;
(2)在采訪寫作的過程中以客觀陳述事實為主;
(3)記者采訪要深入,寫稿時要通過事實、人物、事件來體現,切不可空洞無物,泛泛而談;
(4)整個報道選擇切入點要小要細,注重事情或事件及人物,點和面結合的報道。這樣文章才有可讀性,才不會落入俗套;
(5)最后,高效的`完成寫作。
2、刊發設想:
(1)擬刊登在6月30日《蘭州晚報》頭版,有一篇圍繞主題的重頭報道專家評論,其他的兩篇消息和一篇通訊均獨立成篇(不少于5000字的采訪稿件)。
(2)具體操作:略
新聞播報策劃方案2
前言
“雙十一”即每年的11月11日,20xx年以前的這一天僅僅是被冠以“光棍節”的稱號。但是在20xx年,天貓(淘寶)開始在11月11日舉辦促銷活動,最早的出發點是要打造一個屬于淘寶商城的節日,開發一個吸引消費者的新窗口。盡管光棍節處于十一黃金周和圣誕促銷的中間“淡季”,但巨大的讓利折扣還是吸引了大量的網購群體。截止到20xx年,雙十一已經成為了電商消費節的代名詞,參與的平臺從最初的淘寶到現在的天貓、京東、易迅、當當、國美和蘇寧易購,在網絡商家相互較勁拼低價的時候,這一天儼然成為了全民瘋狂購物日。
一、可行性分析
(一)行業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仍處于發展階段,追求廉價多銷。雙十一的出現加快了電商平臺的發展,集中的銷售大大降低了庫存,對傳統的線下銷售提出了巨大挑戰,這也無疑會對傳統零售業的發展模式帶來影響。同時過于于密集的銷售也帶來了諸多問題,比如節前節后的訂單“空窗”、巨大的物流壓力和支付壓力以及商家的提前提價的不實行為,都值得社會的關注和思考。
(二)受眾分析
在原有報紙受眾群體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網購群體以及關注我國電商發展的群體。
(三)經費分析
可以聯系電商平臺進行廣告宣傳,與前期造勢相組合,利用廣告來源增加經費。同時也可以舉辦招商活動,尋求贊助支持。
二、具體報道內容
(一)前期準備
1、市場調研
以問卷的形式對網購群體進行采訪,主要收集消費群體對雙十一的關注度以及期待值。同時注意各大電商的庫存情況,追蹤其宣傳造勢活動,注意不同平臺間的差異化,抓住各家的特色。
2、前期造勢
在社會新聞版面進行提前宣傳:“雙十一”來了你準備好了嗎?可以具體采訪一些有資深網購經驗的賣家以及賣家,分享他們的看法和以往的經歷,將前期調研數據引入進去。然后聯系不同電商促銷活動的負責人,介紹他們的促銷戰略及籌備情況。
(二)前期報道
報道主題:雙十一 ——電商們的盛宴
報道定位:兩篇消息報道
第一篇報道的側重點在于數據的分析,重點突出時間、交易量,尤其是在雙十一的前幾個小時,同時注意與上一年的數據相對比。大體形式為“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淘寶“雙十一”交易額突破1億只用了55秒;達到10億用了6分7秒;50億用了38分鐘;凌晨5:49:,阿里當日交易額突破100億;13:39達200億元;17:31突破250億”(20xx年)。
第二篇報道的側重點在于統計賣家的銷售情況以及分布情況(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重點關注浙江、江蘇和廣州等地,梳理金牌賣家的品牌分布情況。
這兩篇報道以數據為基礎向受眾主要介紹了雙十一的宏觀銷售情況,讓受眾對雙十一有更準確的認識。
(三)后期報道
報道定位:一篇深度報道和一篇
《當“雙十一”狂歡過后》
深度報道利用立體三角采訪法,對電商業、物流業和工商局(消費者協會)的相關負責人進行采訪,針對統計數據來提問:“雙十一”網購高峰中一旦出現商品或服務質量問題出現消費糾紛時的措施,如何保證網購熱潮中商品的質量,是否存在虛標價格和庫存的現象存在。
《“雙十一”能走多遠》
雙十一的熱點效應凸顯了電子商務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但同時問題也不斷顯現,,單純拼價格難以長久的發展,差價的不斷消失勢必會逼迫電商加快轉型,加之電商的發展地區性不平衡,電商的發展前景其實并不樂觀。同時電商界的大折扣銷售對傳統零售業提出了挑戰,零售商如何應對爭取消費者也可以進行預測。可用增加專家的看法來增強科學性。
三、具體實施方案
(一)報道規劃
前期造勢:在十月份下旬,以大約2~3篇的數量,報道篇幅1/8版面 第一篇報道:11日報道篇幅大約1/2版面
第二篇報道:11日~12日報道篇幅1/4版面
深度報道:報道篇幅1/2版面,報道時間大約在12~13日
評論:報道篇幅1/2,報道時間大約在17~18日
(二)人員安排
兩名記者、一名媒體評論人
(三)預算安排
視情況而定,但控制在報社承受范圍內
【新聞播報策劃方案】相關文章:
新聞播報大賽策劃書05-05
關于大學生新聞播報大賽的策劃書07-23
大學生新聞播報大賽策劃書范文04-07
關于大學生新聞播報大賽的優秀策劃書07-21
大學生新聞播報大賽策劃書怎么寫08-15
新聞策劃方案推薦06-25
校園新聞策劃方案12-08
校園新聞欄目策劃方案06-25
當個新聞播報員不容易作文400字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