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形成性評價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旨在挖掘學生學習潛力,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可持續性評價。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進而調控自己的教學行為,更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初中英語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則是教學評價的重點,對初中學生學習的評價實質上是對學生學習的有效結果和發展潛能所進行的整體價值判斷。評價的理念、目的、內容、標準、方式和手段等無一不對教學產生重大的影響,而中國的教育從古至今已經形成了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學的傳統,這樣的教育教學制度使得大部分人都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質量好壞、學生學習成績優劣的唯一標準,限制了教師教學的自主性,不利于學生發展的多樣性。隨著英語教學的發展,新的課程標準的制定,以往對學生學習的這種固有的評價制度顯然已經不適應目前我國英語教學發展的現狀和需求。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建立起一套科學的、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而形成性評價就是這樣一種著眼于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能對學生的學業進步和健全人格形成產生積極作用的評價方式。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就指出:要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評價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的研究則能對科學的英語評價體系的建立進行有益的探討,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形成性評價的意義
以往的評價只把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忽視學生在評價中所占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入的評價只考查學生在某一階段獲得知識的多少,忽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忽視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策略、參與意識、合作精神等的考查,忽視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忽視評價為學生成長和發展服務的功能。這樣的評價是以學科為出發點,完全忽視了學生作為不同的個體的特殊性,忽視了學生在發展水平上的個體差異,不符合現在素質教育的“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
而形成性評價指通過觀察、活動、測驗、問卷調查、座談、咨詢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進行的評價。它是一種在開放的、寬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環境中進行的低焦慮性、可持續性評價,它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等方面,還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策略、學習態度、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文化意識等不易量化的方面。目的是向師生提供學習狀態進程的反饋信息,從而使教學活動能夠得到及時的調節和改進,使教學效果得到及時的強化和矯正。它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評價方式,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1.學生主體性。形成性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在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將學生作為有著不同的個性特征、不同興趣愛好、不同需要的個體,對學生的知識、智力、能力、情感因素等各方面進行考慮,并力求通過評價促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幫助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自我,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完全符合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
2.注重過程性。形成性評價是一種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持續性評價,它始終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必須在師生共同的努力下,對教學活動進行監控、反思,使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并始終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3.開放發展性。形成性評價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其評價方式和手段的多樣性和開放性。教師采用的是寬松、開放式的描述性評價,學生則可以在比較大的范圍內自主地選擇學習任務、學習材料、合作對象、完成時間等,評價結果能較準確地反映出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形成性評價中的某一任務完成的過程就是學生獲取知識和形成能力的過程,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進步情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繼續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正是因為形成性評價有著以往評價方式所不具備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個性的人本精神,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更能發揮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形成性評價的實施能發展和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轉化成為穩定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感、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團體協作精神,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策略,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實施形成性評價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初中英語學習評價的內容不僅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實際交際能力,還應當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發展潛能等。評價應包括測試型評價和非測試型評價,而且測試中聽力、口試、筆試的比例要安排合理,應注意考查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通過測試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還應通過與學生交流、調查、觀察、建立學生學習檔案等形式對學生的課內外學習表現、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學習態度等進行科學的評價。
2. 導向性原則
形成性評價應有利于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對學生裝的學習態度、價值觀和發展潛能是難以通過測試來實現的,只能通過非測試型的評價--主要是形成性評價來實現。因此,在學習評價中應當把形成性評價放在一個重要性的位置上。評價既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又要注重學生裝的學習過程,實現評價為學生裝的發展服務的功能。
3.多樣性原則
形成性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不僅要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要有學生裝的自我評價和合作評價。教師要逐步轉變角色,從“考官”角色逐漸轉變為與學生合作來共同完成評價的“合作者”的角色。形成性評價要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可以讓學生自己決定,不必總是教師統一規定。這有利于發揮學生裝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4.可行性原則
實施形成性評價主終結性評價并重必然要打破原有的評價體系,而這一套新的評價體系的逐漸形成必定要做大量的工作,因此在筆者在操作的過程中著重考慮簡便易行,不過多加重自己和學生的負擔。
四.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改變原來只以英語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的評價形式,把形成性評價逐步引入到初中英語學習評價中,使師生都能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
2.通過實施形成性評價,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3.通過實施形成性評價,使教師更深入到學生群體中,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五.形成性評價的實施
本課題自2001年11月開始至2003年3月結題,筆者主要分以下幾個步驟實施形成性評價:
1.制定計劃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初一階段側重學習興趣、態度、習慣、方法的培養;初二階段側重學習能力,特別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初三階段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中外文化的差異,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2.確定評價內容
筆者根據英語學科特點和班級實際情況,確定在英語學習評價中終結性評價占80%,形成性評價占20%。并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制定“英語學科形成性評價表”(見表1),確定各評價項目的成績均用M、V、G、J、T五個等級來表示:M=MARVELLOUS、V=VERY GOOD、G=GOOD、J=JUST SO SO、T=TO DO BETTER。綜合評價成績的五個等級分別折合為以下幾檔分值:M=20,V=17,G=14,J=10,T=10分以下。
英 語 學 科 形 成 性 評 價 單
學校 班級 姓名
學習
行為 平時
測驗 作業
情況 課外閱讀
(可替換) 任務完成(可替換) 綜合評價
成績
教師評語:
教師簽名:
3.實施評價
3.1教師評價。教師通過記錄學生平時的課堂討論、課堂問答、值日生報告、對話表演、短劇表演、課堂小測驗等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合作精神、參與意識、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進行客觀的評價。
3.2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指主體對自己的思想、愿望、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證實,那些能通過給自己確定目標,并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獎賞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比那些不能做出這樣安排的學生更富有成效,學習動機的持久性超過靠別人提供條件來激發學習動機的學生。因此,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將有助于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根據可操作性的原則,筆者結合學生的特點和英語水平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習檔案,并以此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習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個人信息檔案:
讓學生用英語填寫個人信息卡,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體會到英語的用處,逐步形成英語運用意識。
SUBJECT TERM
NAME: SEX: AGE:
SCHOOL: CLASS: GRADE:
ADDRESS: POSTAL CODE: TELEPHONE:
E-MAIL:
PERSONAL INFORMATION:
日常學習記錄:
包括作業檔案、平時測驗檔案、課外閱讀檔案、課外朗讀檔案、課外聽力檔案、學習任務檔案等。日常學習記錄能讓學生隨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長期或短期的學習目標,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幫助學生建立起一種自我監督的機制,學生對自己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的記錄能幫助他們進行自我反思,同時也讓他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進步,促進學生在的對自己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得到激勵,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由于這是學生自己參與,能自己進行調控的評價,更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責任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更好的基礎。
不定期任務記錄:
每學期組織幾次全班參與的節目表演或競賽,如英語詩歌朗誦,小品表演、單詞記憶賽、英語歌曲演唱等,讓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充分的準備后參加,教師對其進行評定。
問卷調查表;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而初中生對客觀事物持什么樣的態度,是以他們對事物的需求程度作為標志的,因此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對教學進行更好的調控,能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
學習行為評價表:
好的學習行為能產生好的學習效果,為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筆者設計了學習“學習行為評價表”,要求學生每學期在期中和期末自評兩次,幫助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行為有更深的認識,及時調整學習進程。
3.3學生相互評價。初中生評價能力發展中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十分重視同齡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開始將同齡人的評價和成年人的評價同等對待,因此學生間的相互評價更是形成性評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能使學生間的相互評價更易操作,筆者在所任教的班級內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之間進行相互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合作精神等,主要通過讓學生填寫互評表和學生座談的形式實施。
3.4綜合評價。為了能使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三者更好地結合起來,同時也為建立“教師--學生--家長”三位一體的民主評價制度創造條件,筆者在班內開展“STAR OF THE WEEK”評選。希望通過評選幫助學生樹立更明確的短期和長期學習目標,使全班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為英語學習注入一針強心劑。筆者在教室的墻上開辟出“STAR OF THE WEEK”板塊,每周五把學生的不記名投票結果與教師的評價相結合,評出“每周之星”(1-3人),并將獲獎學生的照片張貼在設計成星形的彩紙上,公布在“STAR OF THE WEEK”欄內。同時告知獲選學生家長,讓學生家長也能看到孩子身上更多的長處,給予孩子更多的支持與鼓勵,并能參與學生評價工作中。由于每次的“STAR OF THE WEEK”評選都擁有不同的主題,如最佳課堂表現、最大進步、最佳表演、最活躍、最強責任心、最好學、最佳語音、最自信、最佳監督員、最愛歡迎者、最佳合作者等,班級內處于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有機會成為本周最燦爛的一顆星星,能有更多的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得到充分、自由地發展。
4.加強評價過程指導,正確運用評價結果
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處在由少年期向青年期的過渡,是動蕩、捉摸不定的,可塑性大,自學能力加強,但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并存,因此在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適當的指導和總結是必不可少的。對于依賴性更強,自學能力更差的初一學生來說,教師對形成性評價過程的監督和指導尤其重要。對學生的學習檔案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既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能促使學生規范地做好檔案記錄,培養自我約束能力,逐步形成自我評價和自主學習能力,成為學習的主人。
由于形成性評價是在師生共同合作下完成的,對其結果的充分利用無疑能對師生雙方都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強調以鼓勵為主的形成性評價的結果使測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能在其它方面發現自己的優點,找到自信,繼續保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能使測試成績優異的學生在體驗成功之后,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再度審視自己,更加努力地尋求自我的發展;能使學生學會去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優點;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充滿信心,哪怕暫時的退步也要把它作為進步的起點,給學生帶來不斷上進的勇氣。
對于教師來說,形成性評價的過程就是教師關注學生、關愛學生、了解學生、調控教學活動的過程,它的實施敦促教師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在充分尊重學生作為不同個體的特殊性的基礎上,去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內外的方方面面,從而進行客觀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結果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方面情況,做到因材施教;能幫助教師認識并改進其在教學行為中的不足之外,做到及時調整和不斷學習;能增加師生接觸的機會,增進師生感情,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5.反思與改進
在班級內進行一學期的形成性評價研究后,筆者在感覺到形成性評價為自己和學生帶來改變的同時也覺得學習檔案的設計過于繁瑣,還未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充分發揮。為此,在2002年第一學期到新的學校接觸新的學生后,根據現在學生的特點,對原來的實施方案進行一定的改變,保留原來的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及綜合評價環節,改變對學生檔案的部分要求。
學習檔案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個人資料卡,書面作業樣本,平時測驗記錄,平時朗讀記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興趣、態度與方法的評價表,不定期的任務成果(邀請函、標志、卡片等)。由于本班學生在小學里已經接受過一到兩年的英語教育,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英語學習能力,筆者在設計學習檔案時則交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權,不再對某一具體項目的格式進行規定,而是讓學生自己根據個人興趣和所學的知識進行設計、完成,筆者再根據實際情況對檔案進行檢查,表彰優秀者。
六.結束語
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筆者深深地體會到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對學生產生的巨大影響。首先是改變了學生以往僅僅以考試成績來評價自己和同學的觀點,學會去更全面地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物,培養了學生更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客觀的評價能力;其次是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幫助學生成長為社會的人;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責任感,學會主動地學習。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在對學生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促使教師改變以往片面地以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觀點,促使教師更深入地去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對學生的各方面情況進行客觀地評價,從而更好地去調控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形成性評價確實對初中英語的教學活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的問題。如有部分學生對這種評價方式的不理解導致行動上的不配合,使學習檔案不完整,給綜合評價帶來一定的難度;部分圖表設計得過于簡單化、格式化,不能充分反映所評價的內容;部分評價項目比較煩瑣、不夠客觀,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等。而最大的問題就是由于形成性評價只是在筆者所任教的一個班級內實施,難以與整個學校的教學評價體系相接軌。也正是由于這種“唯一”使得筆者在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缺乏交流的對象,使一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制約了對形成性評價方式的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相信只要有更多的教師意識到英語學習評價改革的必要性,并且能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相信只要通過與大家的進一步探討,通過進一步的教學實踐,就能尋找到一條更符合學生實際、更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初中英語形成性評價的實施之路。
參考書目:
1.教育部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黃煜峰 《初中生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蘇德宏 “發揮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2期
4.趙淑紅 “形成性評價及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5期
附錄:
課 外 朗 讀 檔 案
日
期 篇目
內容 所用
時間 朗讀形式 自我評價
集體讀 自己讀 其他 M V G J T
課 外 閱 讀 檔 案
日期 書目
篇目 所用
時間 字
數 內容摘要 自我評價
M V G J T
作 業 檔 案
日
期 完成 未完成
原因 錯誤
項目 錯誤訂正
記錄 自我評價
M V G J T
平 時 測 試 檔 案
筆試成績 口試成績 自我評價
單元 成績 單元 成績 M V G J T
英語學習興趣調查表(1)
(說明:在( )內打√,可進行多項選擇)
1.你對英語的喜好:
喜歡上英語課( )不喜歡上英語課( )一般( )
2.為何喜歡英語課:
喜歡上課的老師( )課本內容很有趣( )課堂活動有趣( )英語很有用( )
3.對老師的期望:
多組織課堂游戲( )多教英語歌( )多學繞口令( )多進行小組活動( )多放VCD( )多做筆頭練習( )
4.你在課余時間如何學英語:
朗讀( )閱讀( )背誦( )聽( )看英語節目( )做練習( )從不翻開英語書( )
5.你在英語課堂上:
經常發言( )偶爾發言( )愿望和同伴合作( )不愿意被老師叫到( )
6.是否覺得學習英語困難:
是( )否( )一般( )
7.你覺得最困難的是:
記單詞和句子( )背書( )閱讀( )聽力( )課堂表演( )和同學合作( )
8.你愿意用哪種教材:
人教版( )牛津英語( )無所謂( )
9.你認為人教版教材:
較簡單( )較難( )生動有趣( )詞匯量較多( )
10.你認為牛津英語:
較簡單( )較難( )生動有趣( )詞匯量較多( )
11.你想對老師說的(對老師的要求、建議或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 語 學 習 興 趣 調 查 表(2)
(說明:在你的選項內打√)
項目 喜歡 一般 不喜歡
唱英語歌曲
說英語繞口令
表演英語對話
講英語故事
背誦英語歌謠
聽老師說英語
做英語游戲
閱讀英語文章
聽英語廣播
看英語電視節目
我有話要說:
教師評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 語 學 習 態 度 調 查 表
(說明:在你的選項內打√)
項目 同意 不同意
英語很有用
英語對我很重要
學習英語很有趣
學習英語不難
喜歡上英語課
愿意在課外學英語
我相信自己能學得更好
英語太難了
英語雖然難,但我仍愿意學
英語對我沒什么用
英語課沒意思
我有話要說:
教師評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習 行 為 評 價 表
(說明:在你的選項內打√)
項目 自我評價
M V G J T
學習習慣
學習方法
學習能力
參與意識
合作精神
課堂表現
課外表現
作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