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15篇(優)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演義讀后感1
漢室衰敗,奸賊亂出,天子無能。
李傕郭汜二人,被楊彪等人用離間計,互相殘殺,最后二賊紛紛起兵造反,楊奉董承來救駕,二賊也是一路緊逼。后有曹操來助,方解一時之急。孫堅之子孫策欲承其父之遺志,發展大業。呂布取得徐州后,將劉備逐出徐州,而后劉備便投靠曹操。
有詩嘆曰:“天子懦弱奸邪起,氣色凋零萬賊狂。看到兩京遭難處,鐵人無淚也恓惶。”
曹孟德之宏圖大志將實現,漢帝頹廢無能,如何治國,如何平亂,如何興復?
此時漢朝,氣數將盡,新主何在?漢室興復,何日可期?天下三分,是為必然。
三國演義讀后感2
最近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第一張是桃園三結義,內容是:劉焉招兵準備打仗,劉備、張飛、關羽在張飛家的桃樹下結為生死戰友。
第二章是曹操獻寶刀,內容是:漢靈帝病死,把王位交給了董卓,董卓掌握了朝中大權,她想廢掉劉辯,所以讓人收買呂布殺了劉辯。
三國演義讀后感3
這個暑假,我讀了我國四大之一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內容真是太精彩了,書里人物都描寫得栩栩如生。有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周瑜,有陰險狡詐的董卓,曹操,還有英勇善戰的關羽和趙云。其中,我最喜歡最佩服的.人物是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還精通兵法,可謂是世上不可多得的人才。正是因為他,蜀國才能在戰爭中多次獲勝,諸葛亮他還是一個大度惜才的人,曾經七次生擒孟獲,而每次都因孟獲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笫七次才使孟獲心服口服而最終投靠了諸葛亮。在書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
讀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懂得了做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做人也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三國演義讀后感4
我最喜歡的故事,莫過于《三國演義》了。暑假期間,我再一次閱讀了寧波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
諸葛亮是這本書中我最佩服的一個人,他的智慧無人能及,他胸有成竹的氣質總能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溫酒斬華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許許多多經典的故事都出自《三國演義》。
三國是指曹操,劉備,孫權各自占領自我的地盤,互相征戰對抗,這段歷史中的勇不可擋的'大將不計其數,聰慧絕頂的智者更是數不勝數。
雖然爸爸說我此刻還不能透徹的讀懂這本書,可是仍擋不住我喜歡它。我想,等我長大了讀這本《三國演義》,也許就能真正領悟吧,不管怎樣說,喜歡就是喜歡,跟年齡沒有關系。
三國演義讀后感5
《三國演義》中的情節繁多,節節都很精彩,引人入勝。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空城退敵了。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無奈之下只得退守西城。
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西城涌來。這時諸葛亮正與眾議事,探子前來稟報,眾人聽后大驚失色。西城內軍士不足三千,這如何是好?諸葛亮卻并不慌張,他讓人藏起所有旌旗,把城門打開,門口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掃地。自己在城上坐下帶兩名書童,悠然自得的.彈著琴。司馬懿再三思索,擔心城中有埋伏,最終讓軍隊撤退了。諸葛亮用自己的聰明機智和過人膽識嚇退了司馬懿,真叫人佩服。
三國演義讀后感6
《三國演義》是一部很出色的小說,它丑化了曹操美化了劉備神化了諸葛亮提高了趙云,貶低了周瑜……盡管如此,這仍然是我最愛的小說,常言道:“不讀三國非男兒。”我想三國演義中展現的忠義智慧以及勇敢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通讀全書,最讓我佩服的是,這部書雖然涵蓋了大小戰事四百多次,但每次不一樣,即使同是水或火;好有不同;其次桃園三結義,永世不相忘,這種友誼值得推廣。
三國演義讀后感7
《三國演義》是我們必讀的四大名著之一。下面就來跟你說說我讀的《三國演義》是什么樣的吧?
《三國演義》的主人公比如說,劉備,關羽,諸葛亮,趙云,張飛,曹操。里頭人物我都非常喜歡,我最喜歡的.是關羽。記得那是我讀的。第三章。關羽一刀斬華雄。倒好的酒還沒量的,關羽就提著華雄的人頭提到孫堅面前。其他人大吃一驚。
關羽是我最崇拜的!英雄他非常勇敢,沒有任何人能攔住關羽。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關羽。
怎么樣?這就是我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后感8
讀完《三國演義》這本書,我對諸葛亮曹操孫權劉備關羽張飛趙云,馬超等一些人物印象深刻。關羽,字云長,死的時候惟獨58歲,立過戰功: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劈顏良,斬文丑,溫酒斬華雄等戰功,應為,失去了荊州,連自己的'命都沒了,我們以后做事千萬別大意。張飛,字翼德,死的時侯惟獨55歲,立過戰功:智擒嚴顏等,性格太暴躁,就是因為這個性格,才死的,所以每個人的性格不要太暴躁。
趙云,字子龍,死的時侯惟獨60歲,性格很講義氣,當年在長板橋七進七出,殺了2名魏國大將,因為得了重病死了。雖然這只是小說,但我會記住這段永恒的經典。
三國演義讀后感9
三國里,我喜歡蜀地,我喜歡劉備,我更喜歡他的軍師——諸葛亮。
“草船借箭”是我最喜歡看的篇章。一天,周瑜找諸葛亮議事:要求十日造箭十萬支,違期問斬。不料,諸葛亮當即立下軍令狀:“三日內交箭。”周瑜暗中囑咐魯肅令工匠遲延,以便處斬諸葛亮。魯肅又受令,到諸葛亮處探聽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求助:“你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軍士三十人,船上青布為幔,稻草人千個,三日后包管有十萬支箭,只是您不能告訴公瑾,不然……”魯肅答應了。三日后,諸葛亮果然取回來十萬支箭。魯肅看到整個經過,對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
諸葛亮真是太厲害了,我真的好想做他的.徒弟呀。
三國演義讀后感10
三國演義這本書里有很多三國時期的.故事,所以叫三國演義,我雖然還不太明白三國是什么,但其中的故事卻是很好看,比如“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還有“火燒赤壁”。
經過這些故事,我還明白了諸葛亮,張飛,關羽,他們都是那個時候的英雄。他們經過智慧和勇敢戰勝了敵人,保衛了國家和人民。我雖然還沒有看完,但我已經明白了這么多歷史知識了,我很開心,也要繼續讀下去。
三國演義讀后感11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歡閱覽的一本書。書中一個個傳奇故事令我深有感觸,苦肉計、空城計、王允巧施連環計等都讓人贊不絕口。
我最喜歡智慧過人的諸葛亮,草船借箭是他的'豪舉之一,令我揮之不去。
一次,陰惡狡猾的曹操派兵攻打東吳,用大船與他們交兵,恰巧大霧充滿。劉備的大軍正缺箭,不過諸葛亮的機敏幫了劉備的大忙。他讓戰士們扎很多的稻草人安在船上,把船放到水中,每只船上點了幾根火把,人站在船艙中。剛好大霧模糊,曹軍看不清,把箭全射到稻草人的身上。再把箭會集起來就可以用了。幾天后,這些箭都被用來進犯曹軍了。
真是皆大歡喜。
三國演義讀后感12
每個人都有一本自己最喜歡看的書。我喜歡看的書有《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俗世奇人》。《今天我是升旗手》這些書等在這些書里邊。令我感受最深的書就是《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是漢代末年。發生的事書里邊一共有魏,蜀,吳三個國家。魏國的'國王是曹操。蜀國的國王是劉備。吳國的國王是孫權。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因為他神機妙算。之天使懂地理是人心。幫助蜀國強大了起來。他是蜀國里最重要人物。因為他。才有了蜀國。我的感受是,我現在要學習。長大為祖國做出貢獻。為人民服務
三國演義讀后感13
最近,我讀了一本很有名的書,它就是——《三國演義》,讓我受益匪淺。
它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歷史風云,概括了近代的`歷史巨大改變。創造了一批叱詫風云的英雄豪杰。書中寫的劉禪,呂布,袁紹,關羽,趙云等等,令我印象深刻。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關羽,因為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走五關斬大將,古城斬蔡陽,刮骨療毒,溫酒斬華雄中這些故事都是耳熟能詳的。
三國里最有智謀的是諸葛亮,他熟識天文地理,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七星燈,空城計,這些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計謀,實在令人佩服。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千姿百態,各有長短。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開闊眼界。我喜歡看這本書!
三國演義讀后感14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靈帝建寧二年(169)起,到滅亡(280)止這百余年發生的事件,中間著重描寫了歷時約半個世紀的魏、蜀、吳三國的興衰過程。寫了幾百個以聰明而巧勝的.戰爭,像諸葛亮空城退敵、諸葛亮智取漢中、諸葛亮七擒孟獲……還有一些不思考,魯莽地硬要打仗而失敗。
告訴我們要仔細思考,善于觀察,不能魯莽,粗心大意。
三國演義讀后感15
三國演義讓我們走進演義中的三國吧!
三國顧名思義就是三個國家了,演義就是打仗,三個國家打仗。
由劉邦建立起來的大漢王朝,在經歷了四百年后開始衰落。
要我說就是:
由劉邦建立起來的大漢王朝,在經歷了四百年后終于開始衰落。
三英豪桃園結義就跟賈家樓結義一樣都是英雄豪杰,只是數量不同,分別是劉備、關羽、張飛。
這三個國家分別是曹操建立的'魏國、劉備建立的蜀國、和孫權建立的吳國。
總結我覺得讀這本書最好的就是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很多故事還學會了好多的著名故事還知道好多的英雄。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 《三國演義》讀后感08-04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悟,讀三國演義有感08-11
三國演義讀后感心得2023范文 《三國演義》讀后感201-06
《三國演義》讀后感05-10
《三國演義》——讀后感09-22
三國演義讀后感05-09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6-16
經典三國演義讀后感08-30
高一三國演義讀后感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