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出荒野》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走出荒野》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走出荒野》這本書是偶爾一個機會讀到的,開始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一本游記類書籍,因為喜好,我帶著濃厚的興趣開始翻看起來?戳艘院,才知道這本書并不是一本純粹的旅游日記,而是記錄著作者在最艱難時候通過幾個月的徒步旅行來救贖自己,改變自己的一個真實的回憶。
謝莉爾,26歲,父母從小離異,19歲早早結婚,母親生病去世后,她開始放縱自己墮落:吸毒、濫交,于是她與丈夫感情漸行漸遠。最終她決定踏上這段漫長旅行——挑戰太平洋屋脊步道。途中,作者遇到過大熊、響尾蛇和美洲獅,也慘遭過水泡、過敏、擦破和劃傷的折磨。一路忍受著疲勞和饑餓、嚴寒和酷暑,挨過了日復一日的單調,只身從莫哈維沙漠一路走到了華盛頓州。
這本書讀的時間并不長,但給我的感觸很深。我隱約體會到也許一個人,要走過很多路,經歷生命中無數突如其來的繁華和蒼涼之后,才會變得成熟起來。尤其是在面對現實的壓力和未知的風險,面對著我們的生活、愛情、家庭、父母、工作等等,不安的情緒一定會如影隨形,所以我們必須有一顆強大的心才能盛得下各種問題和情緒,同時也能產生能量,影響著周圍的人。
曾經的我有一顆“不安份”的心,這個“不安份”指的是我對日復一日的工作生活感覺到厭倦,我特別希望能有一段漫長的旅行,幻想著每天都過著充滿新鮮感的生活,經歷著各種各樣的冒險,看著世界上最美的風光。我內心渴望尋求刺激和冒險,這種想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干擾著我,我認為這樣才是我該過的生活。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的成熟,我慢慢發現平淡生活也能成一種很舒服的生活狀態。調整之后的我喜歡在工作之余,做一些讓我覺得滿足的事情,F在的我每一天都不曾無所事事,愛人和孩子的陪伴使得我更快樂、讀書和音樂使得我更放松、擺弄花草和喂養金魚使得我更充實、堅持鍛煉和烹飪美食使得我更健康。
這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氣息,只要安靜的享受,并不會覺得寂寞。這并不是頹廢,而是一種心靈的超脫——對平淡的認識,也并不是消極,而只是一種心態。我們何不從容生活,如溪水靜靜的流淌,淡定的生活,如花開花落的悠閑。
【《走出荒野》讀后感】相關文章:
“荒野求生”01-27
荒野漫步03-09
走出痛苦01-28
運用荒野造句范例07-09
《荒野求生》教學設計07-07
荒野考驗的生存作文09-16
荒野的呼喚好詞好句精選08-23
荒野求生小學作文10-07
《荒野》經典讀后感08-17
荒野求生讀后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