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讀后感《走在教育的路上》

時間:2023-06-12 13:02:32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讀后感《走在教育的路上》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走在教育的路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后感《走在教育的路上》

  近期我讀了朱永新教授的《走在教育的路上》,這本書主要記錄了朱老師關于教育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從中可以聽到的是一個教育理想主義者的“行者心語”。

  通過學習我收獲頗豐,同時也感受到了朱永新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的摯愛,他對教育理想的追求,令人感動。其中收獲最大的是朱教授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

  一、愛的教育

  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走在教育的路上》里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走在教育的路上》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作品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走在教育的路上》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走在教育的路上》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

  二、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朱教授卻認為,教育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他說,教育是為了學生未免太狹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發展空間,教育就是為了人,為了一切人的發展,他將此理念作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創建和諧社會,教育應發揮怎樣的功能?教育是要關注學生的生存,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一切,教育同樣也要關注我們教師自己的生存,也要關注我們教師的發展,教育還要關注學生家長,實際上,一句話,教育只有關注到社會所有人員的發展,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這樣才是和諧社會的教育。

  三、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朱教授提倡要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他引用米盧的一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并將以改版為“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他說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對太多的理想,一路走過,我們總是實現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礙著自我的超越。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行動,記住朱教授的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教育是開放性的、創造性的,更是理性的、深刻的,需要我們不斷領悟、發現在新的時代和教育背景下的新的教育之道,從而把個人的教育行為建立在個人的理性的探詢而不是盲從之上,使個人的教育行為成為個人理性之教育精神的實踐。

【讀后感《走在教育的路上》】相關文章:

《走在路上》有感10-15

走在路上的詩歌06-21

走在路上經典散文06-28

走在路上的作文03-25

走在路上作文03-17

走在路上作文01-23

走在不同的路上02-02

有關走在路上的散文06-22

行走在路上經典散文06-22

走在路上的小學作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