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有所思》優秀讀后感

時間:2023-05-23 20:18:59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教有所思》優秀讀后感范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有所思》優秀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教有所思》優秀讀后感范文

  在我校今年開展的教師讀書活動中,我讀了李鎮西的《教有所思》。

  這是李鎮西老師的一本教育隨筆錄,“作為知識分子的教師,同時也是一名思想者,他應該站在人類精神文明的制高點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課,他的心中應該裝著整個世界。”。我想,李老師正是抱著這樣一種信念,一邊教書,一邊讀書,一邊思考,一邊寫作的,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成為專家,才有如此累累的收獲的。

  為什么處在同樣的教育環境中,李鎮西老師就能從教育中感受到快樂,成為名師,成為教育專家,而自己卻只能成為一個普通的教書匠呢?這時的我不禁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生活,審視自己的懶惰,反思自己對工作的態度。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教有所思》讓我感動的是:“愛是教育的前提,但遠不是教育的全部。由愛而升華為責任——對孩子的一生負責,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其中一篇《老師,用我的筆吧!》我感受特別深刻,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有時急需用筆向學生借這是常有的事,而且我們向學生借筆時,我們也有李鎮西老師的待遇,即享受學生爭先恐后遞筆的熱情。我這人是個馬大哈,往往借了學生的筆就忘了還。但我很榮幸,我的學生很理解我,說是老師事多所以忘了還,每次還是熱情的借筆給我,學生的寬容又助長了我有借無還的壞習慣,甚至每次享受這種習以為常的待遇時連思維也遲鈍了,從來都沒有像李老師那樣從小事中往深處思考:為什么學生向我借杯子,我想都沒想過親自把杯子遞給她呢?而我向學生借筆時,為什么學生沒對我說:“喏,文具盒里有,自己拿吧”?細細反思自己這幾年對待學生的行為,雖然沒有惡劣到體罰學生的地步,但在生活中卻對學生的感情越來越淡漠。自讀了李老師的這篇文章后,讓我覺得很慚愧。李老師的文章似一面明亮的鏡子,照出了我冷漠、自私的一面,讓我明白真愛從小事做起,明白了潤物細無聲的真諦,我明白了李老師與很多庸碌無為的老師的不同之處正在于,李老師懂得有愛才有真正的教育,有思考才能閃現個性的光芒。

  李老師對教育是如此熱忱的投入,善于感受來自學生的愛是他工作的不竭動力,他的批判反思精神是他成功的基石。李老師反思自己為什么不會親自倒杯水給學生,這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潛意識:師生是不平等的。自古以來就有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說,這表面上是尊重老師,實際上是要求學生完全服從老師。如果不服從便有了體罰,體罰說得冠冕堂皇一點是愛學生,我想理解了愛的真正含義,你絕不會說體罰是愛,不平等也是愛。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會愛學生,才能給學生民主平等。

  新課程倡導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現實教學中,我們有些老師也在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然而曾幾何時,我們真正把學生當作了一個人去尊重,甚至去敬畏?又曾幾何時,我們班上的事情是學生說了算,我們只是去引導、去合作、去參與?因為一次作業未完成,我們可能對學生冷嘲熱諷;因為一次不認真聽講,我們可能罰其面壁思過。

  縱觀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愛永遠是教育的主流。無論是被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還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蘇霍姆林斯基;無論是被譽為“愛的化身”的斯霞,還是機敏而敢說真話的李鎮西,他們都追求實現師與生的交流,心對心的陶冶,用精神塑造精神,以智慧之火引燃智慧之火。李老師這樣的教育名家是一棵高大的樹,一本厚重的書、一首凝練的詩,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永遠盛滿鮮活的愛,值得我們用心去品讀。

【《教有所思》優秀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教有所思的心得體會04-16

《教有所思》讀后感04-28

《教有所思》讀后感范文06-30

《教有所思》的讀后感范文07-02

有所思美文04-25

李鎮西老師《教有所思》讀后感范文(通用10篇)03-13

有所思的雜文隨筆07-03

有所思雜文隨筆07-03

《有所思》原文及翻譯07-10